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长三角城市群是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目前长三角的产业结构已经处于合理化阶段,但是同比世界发达地区的产业结构,还存在一定差距,产业结构面临升级压力。因此,长三角城市群应以服务经济引领产业发展,形成若干各具特色的服务产业群落,通过发展服务经济带动整个地区产业升级。  相似文献   

2.
《上海标准化》2005,(6):F002
近年来,长三角地区生产力快速发展,出口量迅猛增加,带动了整个地区对于标准化服务的需求。这种需求的增长不仅表现在绝对数量上的地增加,更体现在用户深层次标准化服务需求的增长。  相似文献   

3.
《长三角》2012,(7)
民航华东管理局近日透露,“十二五”期间,长三角地区将再规划新建浙江嘉兴和丽水两大机场。目前,长三角地区共有17个运输机场,分别为上海市2个,江苏省8个,浙江省7个。按照中国围际工程咨询公司编制的《全国民用航空运输机场2020年布局和“十一五”建设规划研究报告》对长三角地区航空业务量所做的预测,  相似文献   

4.
2004年4月20日“长三角地区RFID应用技术合作会议”在上海召开,长三角地区标准化合作各成员单位、集成电路和电子标签(RFID)设计制造单位、RFID应用系统开发商均参加了会议。此次会议是继去年“长三角”地区18家标准化机构签署《长三角标准化服务合作宣言》之后举行的又一次区域标准合作盛会。有所不同的是,此次会议是由标准化研究机构与行业协会共同主办的合作大会,它标志着“长三角”地区标准化技术应用与区域合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5.
《中外物流》2006,(3):43-44
要使上海、长三角地区的物流产业走上健康平衡发展道路,十分关键的是如何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和科技发展的新动态正确地把握其发展趋势;其一是物流业务发展趋势;其二是影响物流的有关技术等发展趋势。而上海、长三角地区物流业务发展趋势。应掌握如下三个层次趋势特征:  相似文献   

6.
长三角地区作为国内整体竞争力最强的地区之一,研究长三角区域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现状和特征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以最新统计数据为样本,运用空间基尼系数和Hoover系数的分析方法进行实证研究,发现长三角地区生产性服务业整体及其内大部分细分行业都呈现集聚程度上升趋势,表现出地区差异化明显,居民服务、科研服务等行业集聚程度相对较高。整体和地区的Hoover系数都表明不同行业间不平衡性在降低,且指数与当地GDP水平、人均GDP水平均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7.
自去年长三角地区现代物流联动发展机制建立以来,长三角物流一体化有了长足的发展:上海电子口岸已与南通、江阴、南京等部分港口和企业实现口岸物流数据联网传输等手段;亿通国际在上海电子口岸平台建设的基础上,不断扩大服务范围,平台业务相关的直接或间接用户约5万多家,主要分布于长三角地区,形成以制造;业、商贸业、物流业为主体的企业用户群;上海陆上货运交易中心依托网络平台,运营8个月来,已为1800家长三角地区企业提供物流交易的服务。  相似文献   

8.
由合理竞争导致的分工有利于效率提高,而只有合作才能共赢。文章通过分析长三角地区文化产业各门类的非均衡发展状况,对文化产业的分工与合作进行了深入探讨,以期寻求更好的区域内分工合作途径,为长三角地区文化产业协同发展出谋划策,从而促进整个长三角地区的文化产业发展更趋繁荣。  相似文献   

9.
长三角动态     
《上海物流》2005,(3):22-24
“长三角产业趋同致恶性竞争”论,年内长三角地区企业信用信息可异地查询,南京长江隧道正式开工,江苏制造业搭建“三纵三横”格局,润扬大桥通车,苏州规划10大物流园,苏州将建3平方公里CBD。  相似文献   

10.
当前的长三角地区是我国近年来经济最活跃的地区,但是,在一场由华尔街金融风暴引起的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冲击下,该地区的经济发展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如何保持长三角地区的持续稳定发展已然成为当前最紧迫和最重要的任务。对此,本文剖析了金融危机给该地区经济发展带来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意见。  相似文献   

11.
长三角中小企业出口风险分析及防范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三角地区既浙江、上海和江苏一带经济高速发展的区域,据全国第二次经济普查数据,2009年,长三角地区GDP达到79725亿元。该区域以占全国1.0%的土地创造了占全国21.6l%的GDP,成为中国综合实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同时这里集中了中国最为发达和活跃的35%  相似文献   

12.
, 《长三角》2012,(12)
长期从事长三角区域经济运行跟踪、分析和研究的无锡市统计局日前披露,前三季度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分析报告显示,长三角16城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4612.44亿元,占全国比重达到18.3%,平均增速达到9.8%,增速高于上半年0.4个百分点。分城市看,长三角16个城市中有15个城市总量超过1000亿元,6个城市增速超过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13.
长三角工商部门《沪苏浙三省市工商局合作会议纪要》和《长三角地区消费权益保护合作协议》的联合签署,正式启动了长江三角洲地区两省一市工商部门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区域互通协作。“没有部门的联通就谈不上政府的联通,也就难有经济的深度发展”。长三角工商部门的此项举措是继工商监管在完成垂管之后进一步提升管理水平、拓宽监管视野的新实践,客观上也推动了长三角区域经济的联合与发展,将更有助于把长三角打造成为具有中国特色、能够参与国际竞争的区域经济极。  相似文献   

14.
《上海企业》2010,(11):58-59
四、推进创建长三角区域性行业协会的政策建议 2009年11月,长三角地区党政负责人座谈会强调:长三角地区将重点推进区域产业一体化,加快基础设施一体化,促进科技创新一体化,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一体化,推动区域市场建设一体化,逐步实现社会保障体系一体化,在更高层次上实现资源整合和优势互补。  相似文献   

15.
10月28日,长三角房协联系网第十五次会议在湖州召开,长三角地区21个省、市房协会长、秘书长参加了会议,会议的主题是研讨保持长三角地区房地产市场稳定健康发展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6.
7月20、21日,长三角地区道路运输稽查工作联席会议在上海青浦区召开,这是继2004年在浙江召开首次长三角地区道路运输稽查工作联席会议以来的第二次会议,苏浙沪两省一市运管部门领导、所属地、市、区稽查部门负责人以及山东、安徽、河南、江西省运管局领导共100多人参加了会议。会议针对当前长三角地区乃至全国各地道路危险货运事故多发的严峻形势,确定将危险化学品运输市场的监管作为长三角地区各级运管机构运政稽查的重点,制订了危险品运输市场4个重点监管方案,确定了“紧密、有力、  相似文献   

17.
《上海物流》2005,(4):18-18
为促进长三角地区道路货运经济的协调发展,实现该地区基础设施、功能等方面的衔接配合,近日江、浙、沪三省市运输管理部门召开长三角地区道路货运发展研讨会,并发布了《长三角地区道路货运一体化发展共同宣言》。《共同宣言》指出:要实现道路货运一体化发展,重点要解决政策一体化问题,消除各地管理规范和审批制度的冲突,制定共同的产业发展引导政策,健全市场竞争规则,完善货运企业信用体系;其次要打破地方割据的局面,消除形成统一市场中存在的障碍:再次要协调制定各行政区域内的货运发展规划,使之统一在长三角地区整体发展规划的框架之内。  相似文献   

18.
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最大的经济核心区之一,它位于长江人海口,自然条件优越,区位优势明显,经济基础良好,科技和文化教育事业发达。长三角地区16城市问有高速公路贯通,高速公路里程占全国30%,城际间高速公路实现了联网,交通网络高度发达。作为经济发达的沿海开放地区,长三角地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成效显著,高科技农业、园区农业等高效农业、设施农业、  相似文献   

19.
《上海小企业》2008,(1):10-11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长三角地区协调发展,多次就推动长三角地区协调发展作出重要部署。今年5月,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了长三角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座谈会,要求在新的更高的起点上谋划长江三角洲地区更好更快发展,殷切希望加强长三角地区科学规划和统筹协调,完善区域合作交流机制,勇于实践和大胆探索,增创新优势,实现新跨越,再创新辉煌。由国务院组织编制的《长三角区域规划发展纲要》、《进一步推动长三角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也即将正式公布,长三角深化和提升联动发展已如箭在弦!从目前浦东及长三角地区的发展实际来看,积极推动长三角现代服务业联动,是浦东努力做好服务长三角、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抓手。为了做好这项工作,浦东将充分发挥自身的综合功能集聚的优势,为长三角现代服务业发展,着力构筑六大平台支撑。  相似文献   

20.
近十年来,长三角经济总体发展迅速,经济实现了腾飞,创造了令世人瞩目的“长三角经济”,并成为本世纪最具经济发展活力的地区之一。以上海为龙头的长三角挺起了中国经济的脊梁,领跑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征程。苏、浙、沪城市间、地区间、企业间相互来往空前频繁,金融互动效应已经显现,新一轮长三角金融合作热潮正在兴起。国家战略和经济金融互动,已经成为长三角金融合作研究的现实背景。如何拓展思路,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和加强两省一市间的金融合作与互动,对于加快长三角整体金融发展,形成长江三角洲的区域优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