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企业文化,通常是指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所形成的独具特色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其内容包括:价值观念、经营哲学、企业精神、企业道德、企业目标、企业制度和企业文化设施等。它自从七八十年代从日本产生以后,目前已成为世界管理的一种大趋势。 企业文化是企业成功的原动力。八十年代,日本的汽车和电子产品在美国市场上把美国货打得稀里哗啦,美国人不得不放下架子,研究和学习日本的经  相似文献   

2.
早在20世纪80年代.企业文化作为一门新学科从企业管理科学理论丛林中分化出来,并逐渐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善的管理思想和理论。企业文化的实践在日本有较大发展,而企业文化理论的提出却是美国的管理学家和企业界。所谓企业文化就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企业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具有企业特色的文化观念、文化形式和行为模式,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它体现了企业及其成员的价值准则、经营哲学、精神道德、行为规范、共同信念及凝聚力。先进的企业文化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3.
一、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 (一)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理论是美国企业家和管理学家在20世纪80年代初寻找经济增长落后于日本的原因,反思自己管理弊病的过程中提炼出的管理理论.企业文化作为一种亚文化,是从属于组织管理文化的概念,是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实践中创造和形成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精神,即观念(具体凝结为企业理念和企业精神)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  相似文献   

4.
企业文化建设实际上就是培育企业精神、企业家精神和企业群体精神的过程.它所生发的凝聚力,成为企业发展持久不衰的力量之源.一、企业精神——构建企业的价值体系企业精神是企业在经济运行中形成的带有本企业特征的价值观念、目标追求、经营思想、行为规范的总和.它是企业精神文明的结晶.当日本将西方的管理理论与本国管理方式相结合,形成了体现共同价值观的企业文化时,它也许没有想到,它所弘扬的“和谐一致,团结协作”的以人为主体的企业精神,会为它创造雄立世界的劳动生产率.而最早提出企业文化概念的美国人则由于缺乏这种聚人心于一帜的企业精神而落在日本人后面.如果说企业文化体现了企业建业育人的思想战  相似文献   

5.
在企业员工中,建立共同的目标和价值观念,就能造成职工对企业的忠诚,使企业具有很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我们把企业管理中的这种现象称之为企业文化。 我们知道,二战后的日本,经济处于崩溃状态。但在进入60年代以后,就是这个千疮百孔、资源奇缺的国家却能在逆境中实现经济起飞,一跃成为经济上的“超级大国”。产生这一奇迹的原因在哪里呢?这就是在日本企业中有着一种西方发达国家所忽视的,由共同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念、经营准则与道德观念等精神因素支撑的企业文化,在事实上起着巨大的激励与凝聚作用,从而形成了日本独具特色的真正优势。  相似文献   

6.
企业文化理论是一种新的管理理论,一种本世纪八十年初才出现的新的管理概念。但是,企业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理象存在却是远远早于企业文化理论的。可以这样说:有企业存在就有企业文化存在。中国的近代工业肇始于上世纪未,到本世纪初,已有多家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兴起。值得注意的是:早在本世纪二十年代,正当欧美各国大力推行“泰罗制”,强调“科学管理”之时,中国的民族资本家却已认识到文化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认识到人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并且逐步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错施,形成和强化今天人们所说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的核心部分是有关企业精神及企业价值观方面的内容。中国民族企业处在帝  相似文献   

7.
企业文化管理理论产生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西方企业界,是西方管理理论在经历了“经济人”、“社会人”、“自我实现人”与“复杂人”假设之后,对组织的管理理念、管理过程与组织长期业绩关系的又一次重新审视,是企业管理模式从经验型管理向文化力的管理层面的飞跃。以人为本,以文化力推动生产力的提高最终推动企业的发展,已成为世界企业管理的潮流,成为世界诸多有远见卓识的企业家的共  相似文献   

8.
论企业文化对高职院校学生素质培养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包秀华 《北方经济》2006,(12):34-34
一、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 (一)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理论是美国企业家和管理学家在20世纪80年代初寻找经济增长落后于日本的原因,反思自己管理弊病的过程中提炼出的管理理论。企业文化作为一种亚文化,是从属于组织管理文化的概念,是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实践中创造和形成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精神,即观念(具体凝结为企业理念和企业精神)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企业文化所需达到的目标是:培育高效能的企业经营团队,以实现价值共守、精神共通、感情共流和命运共担。  相似文献   

9.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企业文化吴丽兵企业文化是八十年代以来在世界发达国家涌现的一种具有独特见解的管理理论和管理方式。从其产生的直接原因来看,是西方管理学者对日本经济奇迹进行文化反思的结果。战后日本经济迅速崛起,引起美国和西方企业界和管理学界的极大关注。...  相似文献   

10.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日本经济奇迹般的发展,震惊了世界。于是,各国的经济学家、企业家纷纷到日本考察,结果他们发现:日本现代企业管理方式基本上是从美国人那里学来的,没有多少新发明;促使日本登上世界第二经济大国的真正奥秘就在于他们把东方的哲学思想、西方的管理理论同日本传统的民族文化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民族精神和企业精神。正是这种精神的作用,把日本国民和企业职工紧密地凝聚在一起,产生了系统论所揭示的1+1>2的整体功能。日本的明治维新运动推动了日本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日  相似文献   

11.
早在20世纪80年代,企业文化作为一门新学科从企业管理科学理论丛林中分化出来,并逐渐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善的管理思想和理论。企业文化的实践在日本有较大发展,而企业文化理论的提出却是美国的管理学家和企业界。所谓企业文化就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企业在物质生产过程中  相似文献   

12.
陆红立 《理论观察》2005,(3):169-169
从企业追求和达到目标的行为方式看,战后到50年代是追求产品数量的时期;60年代是追求产品质量和品种的时期;70年代是追求服务和企业形象时期;80年代起,国外管理学界对企业文化的研究已形成一股热潮,美国管理学界推出的四大畅销书:《企业文化》《工理论》《日本的管理技术》《寻求优势》,均是围绕企业文化问题,探索企业管理新的理论和实践。  相似文献   

13.
目标管理源出于美国P·德鲁克1954年的《管理实践》一书以及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麦克雷戈在1957年发表的一篇专论。至于目标管理的历史渊源则可追溯到本世纪初西方古典的科学管理著作和管理实践。自五十年代以来,在美国和日本等国的工业企业中,目标管理制度得到了广泛应用。尔后,西方管理学者对该课题一直非常重视,作了大量的试验研究,还提出了一些不同于早期的理论假设,其中与目标管理关系最密切的当推“目标制定论”。  相似文献   

14.
本世纪70年代末,企业文化理论在西方国家的提出,对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社会经济文化理论的发展产生了积极而又深远的影响,是世界经济理论发展史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基层税务机关文化是比照企业文化的相关理论,经过长时间的实践与探索而酝酿出来的一个系统的理论,按其结构可以归纳为三个层次:一是表层的文化(物质文化);二是中层的文化(管理文化);三是深层的文化(精神文化)。 物质文化——环境氛围的塑造 物质文化,即环境文化,即通过积极、向上的环  相似文献   

15.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总是促进或阻碍事物的发展,企业文化作为一种先进的管理方法和管理理论对指导企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二战严重影响了日本经济的发展,但二战过后日本经济却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这与日本先进的企业文化精神是密不可分的。本论文旨在通过对日本企业文化的内涵、核心理念和日本文化的经营方式来分析日本企业文化,同时简略分析日本企业文化进入新时代之后的弊端和改革方案。并通过对日本企业文化的分析理解日本企业文化对日本企业的发展和日本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一提起企业文化,人们脑海中就浮现出松下幸之助、海尔张瑞敏等名字,好象这一向是大公司才干的事,小企业只忙着赚钱,或者赚的那点钱不够扩大再生产的,哪有资金和精力投入那些可有可无的事情呢?这恰恰是一个误区。一个企业的发展状大,可持续发展很可能就与企业文化建设密不可分。因此,我曾在一次演讲中提到“企业文化是纲,纲举才能目张”。 企业文化建设源于70年代的日本,80年代美国人潜心探求日本企业成功的奥秘时提出了这一概念,并且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管理理论。其实,一个企业自诞生的那一刻起,企业文化也同时产生了。过去…  相似文献   

17.
90年代以来,围绕如何使企业持续发展这一课题,在全球掀起了一场企业管理革命,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彼得·圣吉为代表的西方管理学者,吸收东西方管理文化之精髓,系统地提出了以超越自我、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远景目标、开展团队学习、锻炼系统思考能力为主要内容的“五项修炼”,这一新的理论,丰富了管理的内涵,拓展了企业管理视野。由于新的理论以知识经济为背景,指明了组织和管理方式的新趋势,使其现代创新、竞争和快速发展的市场经济中,有着更强的生命力。上海天腾服饰有限公司在倡导学习“五项修炼”中认识到,人类进入…  相似文献   

18.
一、Z理论与7S战略 20世纪80年代初,最早关注企业文化概念的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教授威廉·大内,于1981年出版了专著,该书从7个维度对美日管理进行比较和剖析:终身雇佣制度、分散和集中的决策制度、责任制、控制机制、考评与提升制度、员工职业发展和对职工的关怀等.  相似文献   

19.
日本石油资源匮乏,严重依赖进口,国际石油市场上的任何风吹草动都会对日本经济产生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影响。60年代廉价石油的供给成为日本经济高速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而70年代两次石油危机的冲击也使其备尝苦果。能源安全保障一直是令日本政府和产业界头痛的问题。果然,海湾战争给国际石油市场掀起了轩然大波。由于日本政府和民间企业迅速作出反应,再之海湾战争的尽早结束,总算使日本免受了可能到来的“第三次石油危机”的冲击。但心有余悸的日本也在紧锣密鼓地制定和实施新的能源政策。  相似文献   

20.
80年代日本的金融制度改革与“泡沫经济”日本一桥大学于毅波建立于世界性经济大危机之后的现代西方金融制度,在80年代进行了大幅度的改革。但是,这些改革却膨胀了“泡沫经济”,使主要改革国的经济跌人战后最大的萧条中。本文以国情与我国最相近的日本为中心,拟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