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7 毫秒
1.
本文构建新凯恩斯小型开放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在统一框架下研究资本管制程度不同时汇改如何影响我国数量型和价格型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和独立性。通过模拟分析发现:汇改能提升两类政策的有效性,同时又能增强价格型货币政策的独立性,但会降低数量型货币政策的独立性;资本高度流动和富有弹性的汇率制度搭配可以增强我国价格型货币政策的独立性,但不能增强数量型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协调推进汇率市场化和资本账户开放有助于提升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和独立性。利用月度数据以及不同的货币政策规则方程分析结论仍然保持稳健性。结论显示随着汇改的持续推进,我国的货币政策要逐步过渡到以价格型为主,这样既能提升货币政策有效性又能增强货币政策独立性。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构建数量型和价格型货币政策反应函数,分析中国货币政策是否兼顾了资产价格和人民币汇率目标,进而基于LT-TVP-VAR模型,研究数量型和价格型两种货币政策冲击下,资产价格和人民币汇率不同滞后期的时变脉冲响应。研究结果表明:2012年以来,价格型货币政策已考虑了资产价格目标,但人民币汇率目标仍不显著;资产价格面临不同货币政策冲击时,各滞后期脉冲响应存在较强的周期性和领先滞后关系,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面临不同政策冲击时,各滞后期脉冲响应存在很强的一致性和同步性;中国在提高价格型货币政策调控效果、促进经济增长和物价稳定的同时,应兼顾资产价格和人民币汇率目标。  相似文献   

3.
管涛 《国际贸易》1995,(7):35-37
《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影响》举足轻重,这无疑为中国货币政策的实施提出了新课题。一是增加了信贷政策调控的难度;二是冲击了固定利率政策;三是影响了中央汇率政策的操作。因此,加强外资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合理协调,对外商投资加以积极引导已属迫在眉睫之问题。  相似文献   

4.
在当前我国经济过热、存在通胀压力的宏观经济形势下,货币政策与汇率政策的冲突的协调对于抑制经济过热、稳定物价非常重要。本文用模型从定量和定性两个角度来分析当前我国货币政策与汇率政策的冲突,得出在我国货币政策与汇率政策发生冲突是必然的结论,进而提出了协调冲突的长短期目标及各自应对的措施,以希望有鉴于当前的经济决策及以后中国进行的汇率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5.
高孝欣 《商业时代》2012,(26):51-52
在我国现行的利率汇率体制下,并不存在有效的利率汇率联动机制,利率政策与汇率政策之间一直存在着一定的矛盾与冲突.因此本文通过对我国利率和汇率联动机制的现状及利率汇率联动机制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得出相关结论,认为:我国在进行汇率制度改革、货币政策改革时,应注意二者协调发展和整体平衡,增强利率汇率的联动机制,积极推进与利率市场化相协调的汇率市场化协调机制.  相似文献   

6.
不同模式的宏观政策协调不但会对产业结构优化产生差异性影响,也会影响产业结构优化带来的宏观经济效应。本文在新凯恩斯框架下构建理论模型,并基于贝叶斯参数估计和数值模拟分析政策协调对产业结构优化以及宏观经济效应的影响。研究发现:数量型货币政策比价格型货币政策更有利于产业结构优化,收入型财政政策比支出型财政政策更有利于产业结构优化;价格型货币政策和收入型财政政策的政策协调更有利于产业结构优化对消费、就业和产出的促进作用,数量型货币政策和支出型财政政策的政策协调更有利于产业结构优化对通货膨胀的稳定作用;货币政策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这一目标与稳定经济波动这一目标存在着Trade Off现象,财政政策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这一目标与促进经济增长这一目标存在着Trade Off现象。因此,建议采取货币政策为主、财政政策为辅的宏观经济调控政策,具体操作体现在减息为主结合降低税率水平为辅的政策协调组合来应对经济增速下滑和产业结构升级。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深入研究美国货币政策对中国的外溢效应及其传导渠道,实证结果表明:美国利率政策对中国利率水平有溢出效应,中国利率政策对美国利率水平有一定的影响;美国货币政策与中国房地产泡沫存在长期的因果关系;美国的低利率和量化宽松政策对我国的通胀程度和外贸出口均存在短期不利影响;美国参议院施压人民币升值,难以取得预期效果.根据实证结论,文章提出三点政策建议:一是保持警惕,防范美国向中国转嫁危机风险;二是加强政策协调,共同应对国际危机;三是增强政策的灵活性,提高应对风险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是联结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与操作目标的桥梁,其有效性直接关系到货币政策操作的成败。在利率自由化的背景下,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目标的有效性逐步减弱,利率对国民经济的调控能力却日益增强。通过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提出将利率作为我国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并应进一步理顺我国的利率体系,加快利率的市场化改革,改善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机制,协调利率政策与汇率政策,增强中央银行的独立性,加强银行自身建设。  相似文献   

9.
李超 《中国市场》2013,(45):124-125
本文通过建立一个包括家庭、厂商、政府三部门的DSGE模型,分析了劳动力成本上升对我国经济造成的影响并进行了相应的政策模拟。通过研究发现,中国存在显著的工资黏性,劳动力成本的上升会造成我国产出下降,经济增长放缓。通过货币政策模拟发现,数量型货币政策是在持续期限上较长,价格型货币政策持续期较短;价格型货币政策在强度上强于数量型货币政策,政策效果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0.
货币政策与汇率制度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从蒙代尔一弗莱明模型入手,分析了固定汇率制下和浮动汇率制下货币政策效果的差异。在此基础上,运用蒙代尔一弗莱明模型的结论:浮动汇率制下货币政策效果更明显,结合我国现行人民币汇率制度和货币政策效果,以及我国汇率体制与贷币政策间存在的冲突,提出在我国加入WTO后改革现行的汇率制度和实现利率市场化,是提高我国货币政策与汇率政策协调效应的必要途径。  相似文献   

11.
"三元悖论"的基本原理是指在货币政策独立、资本自由流动和固定汇率这三个经济目标中最多只能同时实现两个,而该理论本身也存在理论假设过于绝对化,组合难以有效实现,政策组合难以执行的局限性。基于对中国资本流动现状和货币政策有效性分析和"三元悖论"的基本原理分析,得出我国的汇率制度选择终级目标是实现"货币政策独立+资本自由流动+自由浮动汇率"的政策组合。  相似文献   

12.
使用2006年1月至2012年12月的月度数据研究我国外汇储备变动对我国通货膨胀的影响,运用VAR模型分析得出外汇储备变动对我国物价水平的直接影响很小,但是外汇储备变动可以通过改变货币供应量的变动对我国的物价水平产生间接影响。实证分析的结果表明:从长期来看,外汇储备变动1%将会引起货币供应量变动0.003%。货币供应量变动1%将会引起消费者价格指数变动0.009%。从实证分析的结果中可以看出,我国外汇储备的变动会对通货膨胀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中央银行在使用货币政策等手段冲销时要考虑其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并加以应对。  相似文献   

13.
美国由于对资产价格做出的货币政策滞后给经济带来了很大负面影响,我国也应该认识到积极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会带来资产价格泡沫隐患,尤其是房地产泡沫问题应该受到关注。现阶段货币政策调控房地产市场面临着放松调控将导致房地产泡沫卷土重来,过度调控会阻碍经济的持续发展,微观主体预期对货币政策有效性构成挑战,基层中央银行落实政策难到住等问题。完善我国货币政策调控体系就要增强货币政策的连续性、一致性和透明度,防止心理预期的变化引起房地产价格的震荡,还要加强一般性货币政策与选择性货币政策之间的配合以及货币政策与其他调控政策的配合。  相似文献   

14.
在稳健货币政策背景下,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仍然存在传导渠道效率评判标准缺失、传导机制受阻后货币政策效率偏低、金融市场欠发达对传导渠道疏通能力较低等问题。应采取完善货币政策框架和利率传导渠道、强化货币政策工具定价和结构性调节功能、发展资本市场以拓展融资渠道、强化金融监管保持货币政策独立性等措施,努力疏通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相似文献   

15.
在本币升值背景下,日本与德国采取了不同的应对政策。德国首先着眼于国内宏观经济的稳定,放开汇率的波动,从而更好地保持了国民经济的稳定与增长;而日本试图阻止和缓解日元升值压力,其结果却是日元持续急剧升值,并造成了日本高通货膨胀和泡沫经济。综观日本、德国汇率波动的历史可以得到以下启示:人民币汇率升值是必然趋势;坚持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十分重要;在坚持货币政策的独立性的同时,实现缓慢渐进式汇率改革;区域货币合作有利于区域内强国减少投机资本冲击,减少汇率升值对贸易品部门的负面影响;加快经济发展战略的转型,促使内外经济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16.
开放经济条件下,贸易政策对一国货币政策的实施具有重大影响:既给货币政策调节宏观经济目标增加了操作的难度,也对货币政策中介目标、传导机制、操作工具提出了挑战;而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政策也会给货币政策的宏观环境带来巨大的影响:中国应以消除扭曲为着眼点,寻找二种政策的平衡点,加快改革,以使二者更好地为实现宏观经济目标服务。  相似文献   

17.
ABSTRACT

This paper provides 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the determinants of the bank lending rate in Ghana using annual time series data from 1970 to 2013. We found evidence of a long-run equilibrium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average lending rate charged by commercial banks and its determining factors. In the long run, bank lending rates in Ghana are positively influenced by nominal exchange rates and Bank of Ghana’s monetary policy rate but negatively with fiscal deficit, real GDP and inflation. We also find positive dependence of the bank lending rate on exchange rates, and the monetary policy rate both in the short and long run. Specifically, our findings reveal that the Bank of Ghana’s monetary policy rate and the exchange rate, by far, show strong contemporaneous effects on the average bank lending rate in Ghana.  相似文献   

18.
2008年以来,美国经济放缓,欧洲债务危机严重,全球经济明显衰退。在后危机时代,美国、欧盟、中国、日本等主要经济体应进一步调节其货币政策及经济政策。当前,世界经济需要中国在连续二十多年的快速增长之后作出更大贡献,如进一步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进一步减少对进口的控制,增加对其他国家商品的进口。中国仍然是发展中国家,会越来越多地出现发达国家在发展过程中的一些特点。要在人民币和美元汇率之间保持稳定性,需要制定更加扩张的货币政策,进一步提高消费水平,有效拉动内需。  相似文献   

19.
文章基于高频识别和反事实分析方法研究后发现,美国货币政策冲击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影响及其传导途径在2008年金融危机前后具有显著的不一致性。在金融危机前,美国的货币政策冲击主要通过汇率渠道对我国通货膨胀与产出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在金融危机后,美国的货币政策冲击主要通过基础货币渠道对我国的宏观产出与物价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这种不一致性是由央行逆周期调节在金融危机前后的差异所导致的:金融危机前,央行为抑制人民币汇率过快升值,被动实行扩张性货币政策,导致我国通货膨胀走高;而金融危机后,央行追随美国紧缩性货币政策,逆向调节美国货币政策冲击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加剧了我国宏观产出的负向波动。  相似文献   

20.
现代货币主义是当代西方经济学中最流行和最有影响的学派之一。在经济全球化、全球一体化的背景下,研究现代货币主义的理论及观点,深入分析现代货币数量论及其货币政策,从中发现,西方现代货币主义开始潜移默化地影响我国宏观调控手段,对我国货币政策既有影响,也有启示。我国应调整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实现有效的货币供给;转变货币政策调控方式,给予财政政策支持与配合;厘清货币供给与通货膨胀关系,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从而应对快速发展的经济形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