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与国外销售火暴的场面相比,在国内,iPhone在正规手机销售店难觅踪影,中同的移动运营商与苹果公司就引进iPhone销售进行的长期谈判也始终没有结果。直到2009年3月,中国联通才突然通过官方网站宣布,将销售iPhone。  相似文献   

2.
全业务风席卷全球 近年来,全球各大运营商纷纷加快了成为全业务运营商的脚步,通过业务捆绑、业务融合来提升客户的满意度,增强市场竞争力。其中既有传统固网运营商通过建设或收购移动网络进行统一运营的例子,如法国电信、英国电信,也有移动运营商获取固网进行统一运营的案例,如Vodafone和软银等。  相似文献   

3.
《邮电企业管理》2009,(5):61-61
法国电信公司旗下的移动通信运营商Orange目前称,2008年下半年,该公司国内用户对移动电视业务的使用量增长了50%,这意味着该公司的移动电视业务已经迎来了拐点。该公司计划将在iPhone上提供此项业务。  相似文献   

4.
日本是全世界移动互联网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堪称移动的帝国。长期以来,在手机游戏、手机支付、移动医疗、移动电子商务、手机电视等方面,日本都充当了全球移动互联网的试验田。在这片试验田中曾诞生了与苹果的App Store+iPhone体系高度类似的封闭体系i—mode,曾诞生了稻盛和夫和孙正义这样站在世界最顶尖之列的企业家,NTTDoCoMo、KDDI.软银三大运营商的格局与中国的电信、移动、联通的市场格局极其类似。然而,曾经傲视全球的日本运营商将怎样面对转型的挑战?智能手机时代,日本在手机游戏、O2O、移动医疗、移动广告等方面又涌现出了哪些值得借鉴的商业模式?日前笔者读了《移动的帝国》一书,颇有一些感想,现在写下来,希望对我国运营商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5.
作为以运营移动业务为主的全业务运营商.日本KDDI近年来强劲的发展势头令全球瞩目。在日本移动市场接近饱和、NTT DoCoMo长期占据垄断地位的背景下。KDDI在3G市场演绎了迅速崛起的传奇。截至2009年10月.KDDI移动用户数达到3123万.占据日本移动市场28.5%的份额。本文解析KDDI的移动业务运营经验.以期对我国运营商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6.
贾延萍 《当代通信》2006,13(8):36-37
近年来的移动通信市场,运营商之间的竞争已经升级为增值业务的竞争,运营商不断开发新的增值业务试图抢占先机。两大移动运营商竞相打出移动数据应用的大旗,固网运营商也在小灵通上开发了众多增值业务。然而众多增值业务功能多样,操作复杂,业务的服务性不易被客户所直观感知,缺乏说服力,客户接受起来比较困难,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这些新业务的市场拓展。另一方面,随着市场的发展和竞争的加剧,电信市场饱和度进一步上升,用户发展趋缓,存量经营的重要性已成为电信运营商持续发展的关键要素。为有效解决这些问题,运营商开始尝试体验营销的方式,建立一种“先尝后买”的营销模式,以便能够深入市场、贴近用户,以达到推广新业务,同时起到延长客户生命周期,提高用户保有度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移动虚拟运营商及在全球的发展状况 移动虚拟运营商(MVNO)就是本身并不具有频率资源但却提供移动业务的运营商,通常这个运营商拥有自己的品牌甚至有的运营商还拥有SIM卡。移动虚拟运营商可以是移动业务提供商,也可以是增值业务经营。有些人认为,移动虚拟运营商是分销的一种途径,但从经济和竞争的角度来  相似文献   

8.
2007年苹果公司推出了第一代iPhone,深度整合互联网内容,成功改变了软件、音乐、游戏、阅读等多个领域的运营。iPhone的商业模式,催生了“终端+内容服务”的移动互联网新格局,  相似文献   

9.
刘辉 《当代通信》2006,13(13):64-66
美国的iDEN网络具有良好的运营业绩,一直保持着较高的用户增长率,用户群相对稳定,不仅是集群网络运营的典型代表,同时也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PoC业务的浪潮,众多移动运营商希望借鉴美国iDEN的运营模式寻求新的市场增长点。  相似文献   

10.
随着移动通信市场的日趋饱和以及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在技术驱动力和市场拉动力的双重作用下,移动互联网在全球获得了突破性发展,电信运营商、终端制造商、互联网服务提供商都将移动互联网作为其业务发展重点予以积极推进,基于3G网络的移动互联网业务将在全球全面崛起。  相似文献   

11.
如今,几乎全球主要的电信运营商都号称已经或者准备进军移动互联网。但市场游戏规则的变化造成了电信运营商的诸多不适应,很多人把这种不适应归于电信运营商缺乏互联网基因,在业务创新、人才激励、运营管理等方面体制笨拙,不如互联网企业灵活。  相似文献   

12.
随着移动互联网业务的快速发展,全球运营商都面临数据流量爆增的网络压力、互联网业务的加剧代替的发展压力、传统运营模式加快转型的改革压力,这是近日一位电信运营商的高层管理人员对当前运营商所面临的压力在一次公开发言时作出的总结判断。  相似文献   

13.
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以“运营商+设备提供商”为核心的价值链模式遭遇严峻的挑战。随着用户对终端依赖程度的加大,运营商对终端的控制力不断减弱,终端厂商反客为主,以iPhone为代表的智能终端厂商开始全面控制用户。同时,CP/SP在经历了互联网泡沫之后变得更加成熟和理陛,也获得了更多的产业资本支持,并以贴近市场、贴近用户为目标,  相似文献   

14.
李东平 《当代通信》2005,(17):19-20
全球每个地方都把移动数据业务当作是扩大语音通讯的催化剂。在欧洲起催化作用的业务是SMS、日本是游戏以及下载服务、在美国的是音乐铃音。移动音乐已经成为增值业务的核心组成部分,为电信增值业务的发展提供了又一次机会。全球各地市场的表现突出了移动音乐服务的潜力,运营商及其合作者现在正集中力量投资移动音乐市场:依据Frost&Sullivan的调查,2003年欧洲投入11.5亿美元用于移动音乐服务,而日本花费了近7.2亿美元。美国在移动音乐服务总投入为8.1千万美元,这说明移动音乐市场具有巨大潜力。  相似文献   

15.
“春色满园关不住”,是2002年移动数据市场的真实写照。在全球通信业陷入萧条的2002年,移动数据市场可以说是一枝独秀。在短信业务狂飙突进的带动下和“梦网模式”的激励下,移动数据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进入了加速增长阶段。在网络应用IP化和通信需求个人化两大潮流的碰撞下,移动数据市场展现出一片潜力巨大的市场开阔地,为运营商和产业各方  相似文献   

16.
全球移动增值业务发展状况及特点 2009年,全球移动增值业务摆脱了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全面走出低谷.来自CATR Research的报告表明,2009年,全球移动增值业务收入为2085.6亿美元,比2008年增长了7.5%.随着经济的复苏和全球3G市场的推动,移动增值业务收入的年增长率将保持在11%以上,预计2013年全球移动增值业务收入将超过3308亿美元,成为运营商新的业务增长点.  相似文献   

17.
移动数字音乐业务很早就被终端厂商看好,认为很有潜力,市场前景广阔,为此,在2005年的Cebit展上,很多厂商推出了带MP3功能的手机,有些厂商甚至预言2005年为“音乐手机年”。不过,仅有终端厂商的努力而没有产业链龙头——移动运营商的支持,移动数字音乐业务的开展是不会一帆风顺的。目前,韩国与日本在全球移动音乐业务市场居于领先地位,他们成功的重要原因就是运营商在该业务市场推动中发挥了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移动虚拟运营商是指那些本身没有无线频谱资源及经营移动业务所需的核心网络,主要通过向移动网络运营商租赁无线能力提供移动通信服务的移动通信运营商。移动虚拟运营商最早出现在北欧市场,截至2012年10月,全球共有503个公司运营633个虚拟运营网络,主要分布在欧洲和北美等发达地区。在境外成熟市场,移动虚拟运营商的市场规模约占整体市场的7%~10%,其中荷兰为14%、法国10%、德国19%、英国13%、美国7%,其他地区市场规模较小,仅占3%左右。  相似文献   

19.
《当代通信》2005,(16):46-46
尽管在巴西移动市场已经有三、四个运营商提供2G和2.5G业务,固网运营商巴西电信仍然涉足了GSM移动市场,巴西宣布了一个强有力的市场推广计划,成功地将其业务在政府和商业领域进行拓展,并获得成功。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巴西电信提供差异化的品睥战略,并通过移动、固定网络融合的业务吸引客户,  相似文献   

20.
移动终端与用户之间的关系最为直接,其价格的高低、款式的多少、质量的好坏、功能的强弱、操作的难易等等,都会直接影响运营商移动业务的发展以及用户对运营商的认知与评价。随着手机媒体时代的到来,用户对移动终端的需求日趋多样化和个性化。同时,随着语音业务的下滑,运营商越来越重视移动增值业务的发展,市场上增值业务的种类日益丰富,而增值业务的发展离不开移动终端这个载体。用户的多样化、个性化需求以及移动增值业务的不断发展。对移动终端的要求越来越高,运营商迫切需要解决现有移动终端与用户需求以及移动增值业务脱节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