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总部位于德国路德维希港的巴斯夫公司是世界最大的化工企业,在全球有超过164家的分支机构,其产品包括专用化学品、塑料、催化剂、染料、色素、农化产品以及石油和天然气化工等,为了对这样一个庞大的企业进行有效管理,巴斯夫开始了与企业管理软件和协同商务解决方案供应商SAP的合作。  相似文献   

2.
中国的崛起,需要世界级企业、世界级产品、世界级品牌,更需要世界级管理!21世纪,在全球化和信息化的驱动下,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将会成为世界级企业。伴随中国其他行业企业的发展,中国管理软件业将有机会出现世界级企业,而与本土企业紧密合作,利用技术后发优势,以及产品与商业模式创新是中国管理软件企业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2007年12月13日,全球最大的企业管理软件和协同商务解决方案供应商SAP公司宣布,"2007SAP制造业峰会暨SAPxMII路演巡展"将于12月13日~12月20日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地隆重召开。路演期间,SAP首次将其制造业"完美工厂"管理理念及SAP制造业智能集成解决方案(SAPxMII)引入  相似文献   

4.
经过10多年的发展,中国管理软件市场正处于一个走向成熟应用期的关口。在这个阶段,各厂商纷纷推出各种营销概念,希望通过产品表层的概念差异,在短时间内获取用户的认可和相对竞争优势。 与之鲜明对比的是,国外管理软件巨头间的并购浪潮正猛。 中国管理软件企业的并购高潮迟早会到来!冲击高端管理软件市场,成为与SAP,Oracle比肩的软件巨人,是王文京、徐少春们不灭的梦想。有人提出,高端之路,目前在某种程度就是不断跨越技术壁垒之旅。 技术到底能为管理软件厂商带来什么,厂商们又该如何打造技术的核心竞争力呢?本刊希望与中国管理软件精英企业共享先进理念和思想,将技术平台引入良性竞争,引领中国管理软件市场向异质化方面发展,并从用户需求出发,提升技术实施能力和服务拓展能力。 本期,“管理软件扛起‘技术制胜’大旗”一文从管理软件市场的困局出发,分析了技术突破的机会和瓶颈,强调了国内管理软件厂商打造“以技术为基础”的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性,希望就此引发对管理软件深层次问题的讨论。  相似文献   

5.
全球知名企业管理软件SAP公司与国内IT厂商明基逐鹿软件(苏州)有限公司(简称明基逐鹿公司)共同宣布——南京赛彤铁路电气化有限公司(简称赛彤公司)SAP Business One成功上线。经过了1个多月的紧张实施,明基逐鹿公司帮助赛彤公司从财务、销售、生产、采购、库存等几个方面实现了数据间的快速传递和有效管理,全面提升了企业运营效率。  相似文献   

6.
计世资讯发布的《2009中国管理软件发展状况调查报告》显示,国产管理软件不仅在市场份额上已超越国外厂商,在产品、技术、服务等方面也已取得全部或部分领先优势。而本土的传统两强用友和金蝶也超过SAP、Oracle两大巨头,位于市场前两位。  相似文献   

7.
中国的软件供应商能不能与施工企业达成战略同盟,而不仅仅是产品的供应商。大部分企业在与软件商合作进行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多会遇到产品化还是定制化的问题,这是两个行业需要共同面临的一个新课题。我认为管理软件研发,首要的前提还是要符合企业的实际管理需求,这样软件推广应用才不会出现问题,否则企业就会走上为了信息化而信息化的弯路。因此,软  相似文献   

8.
信息传真     
校企联姻——北航挂牌成立SAP B u siness O ne研究中心近日,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鑫毅力和SAP中国公司共同发起组建的商务软件研究中心正式成立。该校企联合研究中心是SAP中国公司学院项目的一个组成部分,该项目致力于通过和全国各地高等院校的合作,充分利用SA P丰富的企业管理信息化实践经验,帮助高校培养能够运用信息化手段提升企业管理水平的21世纪信息管理人才。该研究中心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与SAP强强联合的机构,以北航计算机学院为依托,由SAP合作伙伴鑫毅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面向北航在校生和M BA学员,培养推…  相似文献   

9.
华章 《化工管理》2011,(8):47-47
<正>7月11日,朗诗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与巴斯夫(中国)有限公司在上海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正式确立战略伙伴关系,共同探究可持续建筑的创新和发展。朗诗集团副总裁谢远建、巴斯夫全球高级副总裁、巴斯夫大中华区管理董事会董事郑大庆博士出席技术研讨会暨签字仪式。文/华章  相似文献   

10.
《航天工业管理》2006,(6):46-47
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是中国汽车行业规模最大的合资公司,公司IT部门管理和维护的内容包括全公司的内部网络以及上海大众和德国大众的外部网络,同时管理着11台UNIX服务器和30多台NT服务器,应用系统主要包括SAP、生产管理软件KVS和FIS等,其中生产线上的生产管理软件对可用性和故  相似文献   

11.
ERP即企业资源计划,在我国已历经近20年的发展历程,其中诞生于德国的SAP软件是世界知名的ERP管理软件,也是最具代表性的ERP系统软件之一,在国内外许多企业得到很好的应用与实践。  相似文献   

12.
还原管理软件“术”的特性,反而更有利于企业管理之“道”的实现。在如火如荼的信息化热潮中,“管理软件中蕴含着有用的管理之道”的论调在管理软件供应商喋喋不休、持之以恒的推广下,仿佛成了信息化领域的一条“金科玉律”,也成了应对向信息化投入巨资提出质疑的有力武器。相当部分的中国企业管理者已经接受了这种理论。但是,管理软件就等于管理之“道”吗?事实并非如此。实际上,越来越多的企业管理者和CIO发现,管理软件与管理之道间还有一定距离。  相似文献   

13.
巴斯夫通过定期公布碳足迹,提供高价值产品和减排解决方案,努力在应对全球气候问题中扮演重要角色。巴斯夫是全球第一家设立"气候保护官"职位的国际性工业公司,也是全球唯一定期公布企业碳足迹综合报告的工业公司。通过提供高价值产品和智能解决方案,巴斯夫在应对全球面临的气候保护等问题中扮演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14.
作为全球最大企业管理软件和协同商务解决方案供应商SAP公司最重要的年度技术大会——SAP全球技术研发者大会(SAPTechEd)2011年度的活动从上海移师北京,将于今年的11月15日至17日举行。SAP TechEd起源于1995年的美国,在经过16年的发展后,目前已涉及美国、欧洲、印度、中国四个国家地区。在2007年正式登陆中国上海后,SAPTechEd一直被认为是中国IT业最具影响力的技术大会之一,2010年大会的参加人数超过2000人。与往届会议不同的是,今年的大会除移师北京外,更将往年活  相似文献   

15.
6月9日,金蝶董事局主席徐少春和IBM大中华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总裁钱大群的手紧紧握在一起,开启中国管理软件行业新的合作模式。IBM全球企业咨询服务部将成直一支专门的软件服务交付团队,成为金蝶最高端产品——集团管理信息平台EAS的交付组织,也就是所谓的“金蝶软件+IBM服务”的模式。  相似文献   

16.
SAP体系的实施和完善是一个循序渐进的、与管理相结合的过程。在此项目实施过程中,逐步推进各项业务的全面上线,加强对企业的统一管理,建立全面的预算控制体系,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开发决策辅助工具,构建报表平台;同时,将各个独立的业务系统通过界面与SAP连接起来,实现了业务流程的连续。企业的业务流程可以通过SAP平台进行整合,从而优化企业的业务流程,提高企业核心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17.
现代企业管理的实践和理论显示:经营良好的企业不但要重视战略计划、组织结构、规章制度等‘管理硬件”的运用,还应十分关注企业文化这一“管理软件”的建设。企业文化是企业员工在生产经营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共有的价值观、信念、行为准则及行为方式的总称,这和企业组织、企业战略共向构成企业经营的三个支撑点。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前者指“人类创造的一切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总和”。后者专指“人类的精神现象和精神产品”(《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卷,哲学卷)。企业文化指的主要是狭义文化,即企业员工的思想观念与行为方式和物…  相似文献   

18.
<正>3月18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省长沙市,先后考察了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城南书院校区)和巴斯夫杉杉电池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巴斯夫杉杉),了解当地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等情况。巴斯夫杉杉—作为德国巴斯夫和宁波杉杉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杉杉股份)瞄准新能源新材料赛道共同合作的成果,备受业内瞩目。作为湖南省当年引资规模最大的外资项目,它的诞生标志着中德两国在新能源领域的深度合作。  相似文献   

19.
《航天工业管理》2002,(2):24-26
一、管理软件的困境及反思在企业实施管理计算机化的过程中,目前一个普遍的状况是:在一个美好前景的吸引下,企业对管理软件进行巨额投资,经过一系列极其复杂的过程,一段漫长的开发周期后,企业和软件公司却发现企业的需求已经发生巨大的变化,于是在真正的版本发布以前,管理软件的项目质量已经失控并且陷于维护的泥潭,并最终导致项目的彻底失败。企业和软件公司面对的是双输结局。虽然对管理软件的实施成功率缺乏真正精确的统计数据,但根据最保守的估计,在全球范围内,企业投资和实施管理软件的成功率不超过20%。而且,在宣称管…  相似文献   

20.
金坛供电公司隶属于常州供电公司,是一个“直供直管”的县级供电企业。在实施知识管理之前,企业分散开发的办公自动化软件、供电生产管理软件只有一些简单的数据录入、简单查询和报表打印功能,只能解决生产技术的事后统计管理问题,信息孤岛普遍存在。信息孤岛如何整合和知识积累如何有序,是企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而知识管理能够提升企业组织能力的规范化、流程化和路径化,提高新知识的产出、积累和创新。通过长期的准备,金坛供电公司在2004年确定了实施知识管理的规划,并与国内多家知识管理产品供应商进行了接洽,最终选择了一家专业的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