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公共选择理论用经济学的方法研究政治问题,研究的内容可以分为四个部分:直接民主中的公共选择,主要讨论个人偏好和投票问题;代议民主制中的公共选择,内容涉及政党竞争与选举、官僚机构和寻租问题;利益集团和集体行动;宪政的经济分析。公共选择理论以理性经济人假设和方法论上的个人主义为特征,得出了一系列不同于传统政治学的分析结论,对政治理论研究和分析现实政治问题都有很好的借鉴作用,并提供了有用的分析工具。  相似文献   

2.
公共选择理论把传统的相互隔离开的经济市场和政治市场统一起来,用经济人假定这一经济学的分析方法来研究政治学,打破了西方主流经济学分析政治问题时的传统观念.本文着重讨论经济人假定的分析在政治学中的应用,阐述政治学中的"经济人"模式.  相似文献   

3.
公共选择理论把传统的相互隔离开的经济市场和政治市场统一起来,用经济人假定这一经济学的分析方法来研究政治学,打破了西方主流经济学分析政治问题时的传统观念。本文着重讨论经济人假定的分析在政治学中的应用,阐述政治学中的“经济人”模式。  相似文献   

4.
政治学视角下的社会选择理论:一个前提性的梳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社会选择理论之于民主理论的重要意义,以及国内政治学界相关研究的缺失,尤其是对社会选择理论本身缺乏清晰的认识,本文试图从宏观上厘清社会选择理论独特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并有意识地从政治学角度辨明其与博弈论、理性选择理论、公共选择理论之间的关系,以期为日后就社会选择理论之于民主理论的挑战和意义展开实质性研究做一个前提性的准备.  相似文献   

5.
找到微观基础——公共选择理论的中国困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骥 《开放时代》2009,(1):99-119
为什么公共选择理论在中国只有大量的理论介绍,却缺乏真正的经验性研究呢?本文从公共选择理论在中国经验研究的相对死亡谈起,分析了中国政治学研究者在应用广义的理性选择理论上所遭遇的尴尬处境,强调其病根在于未能理解“微观基础”的方法论意义。在对“微观基础”进行界定之后,本文梳理了“经济人假设”的中国式争论,指出导致研究者拒斥微观基础的两个历史包袱:一是整体主义方法论的路径依赖对思维构成了强大的束缚;二是研究者们大都善于单纯的归纳逻辑,而不习惯需要综合演绎与归纳方法的假设检验逻辑。然后本文进一步指出了微观基础背后潜藏的三点病因:意识形态的干扰、政治正确的自我审查、政治科学的整体落后。最后,本文粗略展望了相关领域潜在的研究方向,并提出了三点有限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政治经济学视角分析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根据国际政治经济学和公共选择理论等新兴学科的发展,贸易政策由外生的约束条件变为内生的公共物品、公共政策和制度安排.在这一思路的引领下,本文构建了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的公共选择理论框架和交易成本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框架,并将政治经济学和经济学领域研究的新方法运用到对这一理论的研究之中.  相似文献   

7.
会计信息披露的适度管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吕晓梅 《当代财经》2004,(10):107-110,117
根据代理成本理论和信号传递理论,上市公司存在自愿性披露的动因,但是,这两种理论都是忽略契约成本的,如果加上契约成本,非管制状态下的自愿披露将导致更高的市场交易成本。因此,出于相互识别和降低交易成本的目的,适度的会计信息披露管制是会计信息供给者和会计信息需求者共同的需求,它既是证券交易者签订契约的基础,又是其契约实施的保障。但是,会计信息披露管制是一个公共物品,只能通过政治程序——公共选择来供给,因此,会计信息披露的适度管制必须充分考虑会计信息供给者与会计信息需求者寻求管制的激励,寻找均衡二者利益的最佳披露点。  相似文献   

8.
20世纪70年代兴起的公共选择理论(public choice theory)是政策研究的经济学途径的典型,它是一个应用经济学的理论假定和方法来研究非市场决策或公共决策问题的新的研究领域。因此,可以把公共选择理论看作一个政策科学学派,看作政治学和经济学的交叉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9.
20世纪70年代兴起的公共选择理论(public choice theory)是政策研究的经济学途径的典型,它是一个应用经济学的理论假定和方法来研究非市场决策或公共决策问题的新的研究领域。因此,可以把公共选择理论看作一个政策科学学派,看作政治学和经济学的交叉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70年代兴起的公共选择理论(public choice theory)是政策研究的经济学途径的典型,它是一个应用经济学的理论假定和方法来研究非市场决策或公共决策问题的新的研究领域。因此,可以把公共选择理论看作一个政策科学学派,看作政治学和经济学的交叉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11.
交易费用政治学:现状与前景   总被引:35,自引:0,他引:35  
从 2 0世纪 80年代开始 ,交易费用经济学开始被运用来研究政治领域的许多问题。虽然这一领域已经积累了大量的文献 ,但即使在英语文献里 ,仍然还没有研究者全面地对于这个领域的研究进行评估。本文先评述这个领域的主要研究成果 ,然后 ,分析为什么交易费用经济学可以用来分析政治问题 ,并总结了交易费用政治学的贡献。最后 ,分析了交易费用政治分析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的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12.
将新制度经济学中交易费用理论引入公共产品供给分析,给出了供给公共产品的主体确定的理论模型,并在威廉姆森范式扩展的基础上得出了各个主体的边界,认为最优公共产品供给方式的选择和主体边界的确定,取决于公共产品供给过程中发生的交易费用.测算了中国公私部门供给公共产品过程中存在的交易费用,发现就我国公共产品的供给而言,在一定的条件下将公共产品供给由政府部门交给私人部门与第三部门可以节约交易费用,提高公共产品供给的效率.  相似文献   

13.
经济发展在一定意义上是一系列经济政策选择的过程.在数学上,经济政策的选择与微观经济学消费者选择可以具有同样形式.然而,从内容上看,经济政策的选择无法直接应用消费者行为理论进行分析,因为前者没有市场价格.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引进交易成本的概念,经济政策的交易成本相当于市场价格.这样,一种经济政策选择的理性模式就可以建立起来.  相似文献   

14.
纵向交易理论与中国煤电的纵向交易效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纵向交易理论的核心在于纵向专业化经济和纵向一体化经济之间的取舍与平衡。节约组织成本会产生纵向专业化经济,节约交易成本会带来纵向一体化经济。理想情况下,两条边际成本曲线的交点决定纵向交易关系(如煤、电关系)最优形式的决择。本文对煤电纵向交易关系进行了分类,构建了煤电纵向交易关系形式选择的理论分析框架,并结合中国煤电纵向关系实际,分析了中国煤电企业的纵向交易关系效率。  相似文献   

15.
企业的功能不仅在于节约要素(中间品)交易成本,是要素的"间接定价装置",还在于节约最终产品交易成本.信息不对称的产品市场上,企业在交易中"制造"了一个重复博弈机制,这使其更关心长远利益.它用自身专用性资产--从价值和数量两个维度--来作为其产品是合格品的担保.专用性资产单位价值越大,数量越多,企业越有谋求长远利益、放弃短期机会主义行为的激励.市场上理性的买方考虑到这一点,总是认为效益越好、规模越大的企业越有可能提供合格品.企业是信用的载体,它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产品市场由于信息不对称所引致的逆向选择,从而节约最终产品交易成本.我们的分析补充和完善了企业的交易成本理论.  相似文献   

16.
ABSTRACT ** :  The aim of the paper is to take a closer look from a transaction cost perspective at empirical findings on the changing role of the State as a guarantor of public services. In recent years, a number of economic and legal research efforts have been devoted to analyse under which conditions and for which public services specific organizational forms and institutional arrangements would be adequate. The empirical evidence referred to for the public services supports in principle central statements and hypotheses of transaction cost theory and leads to some important conclusions for empirical research and for policy recommendations.  相似文献   

17.
李森 《当代财经》2008,(2):29-36
由于受交易成本的制约,管辖范围小、涉及人数少的"小政府"作为降低公共产品供给交易成本的制度安排首先得以形成.而后,为降低受益范围超出小政府辖区的公共产品供给的交易成本,更高层次的政府得以出现.政府级次化降低了公共产品供给的横向交易成本却增加了纵向交易成本,当横向交易成本的减少额与纵向交易成本的增加额在边际上相等时,政府级次达到均衡.由此看来,基层政府具有"逻辑先在性",采用"自上而下"分权的思路来构建财政体制是值得商榷的.财政体制的构建从逻辑上讲应该是"自下而上"授权而不是"自上而下"分权.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改革开放后第一家私人钱庄兴衰的史实进行重新考察和审视,本文经研究发现,尽管权力当局把资金自由交易权界定给了监管部门,但因监管成本和信息成本过高而无法保障该产权,个人会通过参与各类非正规金融活动来攫取一部分置于公共领域的权利。本文还基于交易费用理论解释了我国金融市场禁人政策出现松动的原因,也即维持扭曲型二元金融制度的成本以及严禁农村非正规金融活动的费用都越来越高,而且国内的经济形势也提出了放松监管的要求,在这些因素的作用下监管部门执行原有金融抑制政策的力度终于降低了。  相似文献   

19.
威廉姆森交易费用理论述评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通过对威廉姆森关于交易费用的界定、合同人的假设、交易维度及契约类型和治理结构等内容介绍和评价,并且概括了威廉姆森关于交易费用理论应用范围和领域,旨在客观地评价威廉姆森关于交易费用理论的学术贡献及其理论渊源及实质。  相似文献   

20.
Environmental policy instruments generate transaction costs to public and private parties. There is a growing literature reporting on the size of transaction costs produced by environmental policy instruments. This paper extends that literature through an analysis of the factors that influence transaction costs in environmental policy and how this influence occurs. The theory based factors that influence transaction costs are categorised as: 1) transaction characteristics; 2) transactor characteristics; 3) nature of the institutional environment; and 4) nature of the institutional arrangements. We examined how these factors influenced transaction costs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wo Australian-based development offset schemes with different policy designs. We found evidence of all four theory-based categories of influence in the policy case studies. The degree of influence and how each factor influenced transaction costs varies across the two policies and between parties. Policy design as a component of the institutional environment had a particularly large bearing on transaction costs of offset buyers and the policy administrator. An important contribution to transaction cost theory assumes the institutional environment as give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