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经对三江平原湿地鸟类资源及生境的调查。该区有鸟类226种,分为水禽和林栖鸟,提出了保护和恢复湿地多样性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城市建设、农业开垦等人类活动影响导致湿地面积锐减、生态功能退化及生物多样性丧失,严重威胁到生态安全与区域可持续发展.湿地的保护与恢复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区域尺度上的湿地恢复适宜性空间量化评估,有利于降低湿地恢复的复杂程度和恢复成本.本文以三江平原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土壤、植被、水文、地形等自然影响因子和土地利用年限... 相似文献
4.
5.
上海市湿地自然保护区现状及保护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海市湿地自然保护区在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塑造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优美生态环境、向国内外展示城市的崭新形象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对上海市三大重要湿地自然保护区即崇明东滩鸟类自然保护区、九段沙湿地自然保护区和金山三岛海洋生态自然‘保护区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从树立科学发展观、加强立法执法力度、增加资金投入和加强国际合作四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6.
安庆沿江湿地自然保护区湿地功能分析及其保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安庆沿江湿地是长江中下游淡水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安庆沿江自然保护区湿地主要功能有:①调蓄洪水,调节气候;②净化水体,调控湿地水体生态环境;③为珍稀水禽、迁徙性鸟类提供栖息繁衍场所。维持湿地生物多样性;针对该湿地目前所存在的问题,从湿地资源的利用保护、湿地保护区的管理和湿地知识的宣传普及等方面,提出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7.
针对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寻求三江平原实现生态友好与人水和谐水资源管理的方法,提出了重新确立三江平原水利工作的方向,探讨排灌结合、排蓄结合的途径,充分利用地表水资源、控制地下水的开采,保证河流生态流量、恢复河流生态廊道,倡导和推广绿色农业、控制水质污染,兼顾湿地生态需水、创造条件实施湿地补水工程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洪河湿地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模糊数学的理论与方法,对洪河湿地自然保护区旅游资源进行评价和分析;采用构造矩阵法确定洪河湿地自然保护区各评价指标的权重系数;采用游客调查和专家组判断相结合的方法确定旅游资源评价指标的隶属度,从而建立了洪河湿地自然保护区旅游资源评价的指标体系和模糊评价的数学模型。评价结果为:根据最大隶属度原则,洪河自然保护区总目标层的综合评价值为0.5885,该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品质具有一定的开发潜力,此评价为科学决策提供更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10.
三江平原湿地面积变化与其他土地利用类型的关联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慧权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9,(3):50-51
通过三江平原1994~2005年土地利用数据灰关联分析可知,在三江平原主要土地利用类型中,对湿地面积影响最大的是耕地和居工地面积,其次是草地等;依据可持续发展理论,提出合并小村落和散居农户、改造中低产田、建立环保示范区等保护湿地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黑龙江省三江自然保护区的管理问题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三江自然保护区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保护管理与周边居民生存权利的冲突;农民使用大量的农药和化肥造成环境污染;保护区管理资金短缺,科研实力薄弱;提出对保护区周边的居民进行教育和经济补偿,解决农民为了生存对保护区资源破坏的问题;引导农民发展有机农业;实行企业化的管理,开发绿色食品;对有经济价值的可再生资源进行开发;开展生态旅游;与高等院校密切合作,引进人才。 相似文献
12.
三江平原土地资源潜力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采用层次分析法和指标体系法,建立了由5个指标组成的三江平原土地资源潜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影响指标进行赋权,进而进行了土地资源潜力评价。评价结果:三江平原土地资源潜力总体较高,其中一等土地占土地总面积的5.4%,二等土地占50%,三等土地占44.56%。研究结果可以为三江平原土地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利用遥感数据和野外调查数据对三江平原植被进行景观异质性分析,把三江平原植被景观划分为农田、林地、草地、水域、湿地、无植被用地6种景观类型,借助FRAGSTATS景观指数计算软件,根据研究区域特征选取景观异质性指数进行计算;结果表明,景观多样性指数为1.1594,优势度指数为5.4921,聚集度指数为57.6631,表明三江平原植被景观异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4.
利用ArcGIS 10.2和Fragstats 4.2软件,通过土地利用转移矩阵、景观格局指数和景观风险指数等,分析了2000~2015年三江平原土地利用变化和景观生态风险.结果表明,(1)2000~2015年,三江平原的土地利用类型发生了明显变化,耕地、水体、建设用地面积增加,林地、草地、未利用地面积减少,土地利用效... 相似文献
15.
桦树是三江湿地自然保护区内的主要树种,也是三江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利用捕虫器在5~9月对桦树林样地进行捕捉采集,并带回实验室整理和鉴定.初步统计,5个月共采集标本9104号,分属于9目,共59种.其中,膜翅目昆虫和双翅目昆虫为每个季节的优势目,长翅目和蜻蜓目昆虫数量最少,为稀有目.在桦树林的昆虫群落中,昆虫种群数量... 相似文献
16.
通过资料收集、实地调查与监测、专家咨询、文献研究等方法,构建了三江平原耕地后备资源开发的生态影响评价指标体系,并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三江平原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对土壤、水资源、土地利用和生物生产力与生物多样性都有一定的影响,准则层土壤,水资源,土地利用和生物生产力与生物多样性的权重分别为0.267、0.178、0.223、0.332,生物生产力与生物多样性指标所占权重最大,说明耕地开发对生物多样性影响较大。8个指标中,核心的指标依次为土地利用系数(权重0.223),有机质含量(权重0.160),生物多样性和景观破碎化(权重0.151)。因此,在以后此类耕地开发中的环境影响评价中,应突出上述主要特征因子的识别与评价、监测等内容。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