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2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新金融》2005,(12):20-22
在竞争日趋激烈、传统公司信贷业务不断面临挑战的形势下,商业银行公司业务乃至公司部本身应该如何定位,如何权衡各业务发展之间的利弊得失,如何做好拓展和舍弃的抉择是急需明确的战略性问题。为此,本期专访交通银行总行公司业务部总经理方建华。面对挑战,方建华作出了“科学发展观就是效益加速度”、“有所为、有所不为”的诠释。作为深切感受市场脉搏和直接承受市场压力的前台业务部门负责人,谈及人力、技术、组织和管理如何以客户为中心进行协作配合,她的急切之情溢于言表,“只有明确自身的不足,才能从跟跑变为领跑”。  相似文献   

2.
《新金融》2006,(1):24-26
在财务重组、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和成功在港上市的同时,交通银行的风险管理实施了全面的战略转型,在理念、制度和技术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进展,全行的风险管理水平明显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继本刊专访授信部总经理之后(参见本刊2005年第11期《加强授信业务管理,健全风险管理长效机制》),本期专访人物为总行风险监控部林加群总经理,他就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尤其是全面风险监控、风险管理的战略转型阐述他的观点。[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7月21日,记者从中国光大银行召开的2005年年中工作会议获悉,该行上半年各项业务稳步发展,负债结构进一步优化,增量资产投放到信贷重点支持的行业、地区和客户,对公贷款的行业结构、地区结构和客户结构得到优化,中间业务发展迅猛,收入结构进一步改善,在加强风险管理、调整优化业务结构上更是取得明显成效,提升了银行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4.
刘明娟 《新金融》2005,(11):16-17
随着中国银行业改革的深化,银行业协会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近期,由中国银行业协会牵头,35家会员银行联合制订的中国银行业《文明服务公约》、《自律公约》和《维权公约》正式签约。同时,协会组织的中国银行业从业人员资格培训指引也将在明年公布。本刊记者专访了中国银行业协会副会长刘张君,请其就银行业协会目前正在组织的相关工作进行介绍和阐述。  相似文献   

5.
刘明娟 《新金融》2006,(3):13-14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国际业务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但由于国际业务的投入产出比相对较高且客户多具商业银行优质客户等特点。国际业务成为中外商业银行况相发展的重点业务,面对变化的市场需求和激烈的同业竞争,国有商业银行的国际业务应如何在发展理念、管理体制、金融产品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创新,以顺应商业银行战略转型和改革发展的趋势?本刊记者专访了交通银行国际业务部总经理张小明,请其就有关问题发表意见,以飨读者。[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刘明娟 《新金融》2006,(11):25-26
依法合规是交行战略转型的重要保障,法律服务和合规管理是交行改革创新、构建全面风险管理框架的重要组成部分。交行在法律合规工作方面一直走在国内商业银行同业的前列。本刊记者近期专访了交行法律合规部总经理李永祥,请其就交行法律合规工作的开展情况、重要意义以及具体措施进行相关介绍,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7.
刘明娟 《新金融》2006,(12):14-16
几年来,交行的资产托管业务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不断创新,稳健发展。目前交行托管业务已涵盖11大类产品、托管资产总规模超过千亿,交行已成为我国商业银行中托管资产种类最齐全、创新能力最强的托管银行之一。为探寻商业银行资产托管业务的模式、特点及其发展趋势,本刊记者专访了交行资产托管部总经理阮红女士,请其介绍交行资产托管业务的发展历程和未来方向。  相似文献   

8.
论银行信贷资产风险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银行信贷资产是商业银行效益的主要来源。防范和化解信贷资产风险,一方面要通过银行自身努力,提高信贷资产风险管理水平;一方面要引起政府和社会的重视,为信贷资产风险管理创造一个好环境。  相似文献   

9.
我们在第八期开始介绍关于企业现金流量分析的内容.主要包括:现金流量的战略分析、结构分析、比率分析和趋势分析等分析方法,通过这些方法的结合使用,可以有效地分析企业的现金流量的构成是否健康、是否存在财务风险、企业所处的生命周期和发展阶段、企业未来现金流量的趋势等。  相似文献   

10.
以数据仓库技术构建工商银行个贷信用风险管理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允弢 《金融论坛》2005,(10):35-39,61
国际金融界普遍认为,消费信贷利率和净资产回报率高,且风险分散;但在我国由于缺乏有效的控制风险手段,导致贷款成本偏高,因而在大力发展个贷的同时如何控制个人客户信用风险成为各商业银行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立足工商银行,研究发现近年来该行个贷余额不断扩大,在贷款中占比不断提高;但同时其不良率也有攀升的趋势,因而如何强化个贷信用风险管理也成为该行急需解决的现实课题。对此,笔者提出以数据仓库为依托,构建工商银行个人客户信用风险防范平台,重构个贷信用风险管理流程,是走出个贷“一管就死、一放就乱”两难境地的惟一出路。  相似文献   

11.
基于信用风险管理视角的信用衍生产品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彭  金柯  戴鑫 《海南金融》2006,(12):55-58
20世纪90年代以来,信用衍生品市场蓬勃发展,已经成为商业银行进行信用风险管理的重要手段,研究和引进这一新兴的金融工具,对于提高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水平具有积极的意义。本文对银行业信用风险的产生和管理以及信用衍生产品作了介绍,对我国引进这一金融产品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2.
在分析风险自留的内生逻辑基础上,进一步分析风险自留实现银行信用风险补偿的内在机理。研究表明:银保信贷系统通过对贷款企业个体风险与事先设定的平均代偿风险的匹配性甄别,实现对银行信用风险的分级补偿功能。针对银行超预期信用风险,先行实施银行风险拨备机制对银行平均代偿风险进行补偿,然后实施超额风险自留机制对超过平均代偿风险的银行超额风险部分再次进行补偿,超额风险自留补偿基金将由银行与担保机构依据各自的风险均衡配置阈值占比共同筹集,以此来实现银行信用风险分级补偿目标。并以此为依据,设计了银保信贷系统风险自留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