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李平 《科技进步与对策》2007,24(12):190-193
智力资本已经成为企业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重要源泉。在对当前几种主要的智力资本开发模式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并系统阐述了从战略、创新和价值3个维度实施企业智力资本开发的思路,为企业智力资本管理提供了一个新的理论框架。  相似文献   

2.
智力资本信息披露与公司治理结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识经济时代,智力资本在企业中的作用更加突出.本文以我国信息技术产业75家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研究了公司治理结构对智力资本信息披露的影响.发现股权集中度和董事会会议次数对智力资本信息披露水平有显著影响,而独立董事比例、两职合一和审计委员会的有无对智力资本信息披露水平没有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李婉莹 《经济论坛》2007,(2):129-131
1.智力资本会计报告的必要性。在知识经济条件下,智力资本的重要性与日俱增,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智力资本对企业所起的决定性作用。作为合约的各方,无论是智力资本所有者还是财务资本投资者都需要了解企业智力资本方面的情况,以便做出正确决策。会计信息使用者也必须了解企业智力资本的有关信息,才能全面了解企业。智力资本的相关信息不再是无关紧要,而是非常重要。这是智力资本会计所处的环境与传统人力资源会计截然不同的地方,也是对外披露智力资本会计信息的根本原因。在当今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委托代理问题普遍存在、经营者激励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世界性问题的环境下,智力资本会计报告的必要性日益凸现出来。  相似文献   

4.
西方智力资本理论综述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一、智力资本理论的发展及研究的基本问题 1.智力资本的内涵和构成。J·K·Calbrainth是第一个提出智力资本这一概念的,在他看来,智力资本是一种知识性的活动,是一种动态的资本而不是固定的资本形式,他对智力资本理论的贡献在于第一个提出智力资本的概念。美国学者Thomas·A·Stewart以敏锐的历史洞察力,推动了智力资本理论思潮。1991年他在其经典性的  相似文献   

5.
论人力资本与智力资本的"虚拟资本"性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鸣 《当代财经》2007,(8):62-69
本文认为人力资本、智力资本理论的产生,本质上是提出了"虚拟资本"问题,是对这些过去被看作是费用或成本的东西进行"资本化定价".在当代企业的资本范畴中实际上已经形成了以实体资本为一方的"硬资本"和以虚拟资本为另一方的"软资本"两大部份,而这两大部份是建立在"资本三要素"--物质资本、人力资本、智力资本基础上的.由"资本三要素"的基础概念,我们可以推解出一系列新的资本概念和形态,从中我们可以较清晰地辨别虚拟资本与实体资本的构架与层次,并可直观地厘清它们的边界与关系,这有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人力资本与智力资本的特性和功能.  相似文献   

6.
智力资本参与分配有关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国林 《经济师》2005,(4):72-73
智力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宝贵资源。智力资本参与分配是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通过确立智力资本的分配地位 ,建立智力资本价值评判体系 ,实现智力资本的按“资”分配。  相似文献   

7.
市场、技术、资本结构与企业所有权安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从要素所有视角分析企业的契约性质,并从中提炼出企业理论所要解决的经营选择和激励问题。这一问题的有效解决可借助于企业资本结构(即债权融资或股权融资的比例)的优化调整实现企业所有权(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的分配)的最优安排。但资本结构的优化又受到各个企业所面临的不同市场条件和技术条件的约束。由此得出的结论是,不同的企业应该依据其市场与技术条件导出其最优的融资条件和方式,以实现企业所有权的最优安排和企业绩效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8.
智力资本绩效评价是智力资本管理的一个关键环节,对于有效开发和管理智力资本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然而,由于智力资本是由人力资本、结构资本和关系资本等多维度构成,对其绩效进行评价并非易事。针对当今智力资本研究中的这一热点和难点问题,首先界定了智力资本的3个维度及基于三维协同的智力资本绩效概念,其次分析了智力资本三维协同机理,再次探讨了三维协同视角下的智力资本绩效评价的方法与原理,最后用64所教育部直属高校的科技智力资本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这些研究为智力资本绩效评价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9.
论"人力资本产权"分歧的化解及其与智力资本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鸣 《现代财经》2007,27(1):11-14,19
人力资本、智力资本理论,本质上是“虚拟资本”问题,是对这些过去被看作是费用或成本的东西进行“资本化定价”。我国经济学界“人力资本产权”问题的分歧,关键在于没有从虚拟资本这个角度来思考“人力资本”这类问题。特别是由于在研究企业产权理论时,没有引进另一类虚拟资本——“智力资本”的概念。  相似文献   

10.
景莉 《经济师》2006,(7):16-17
在知识经济条件下,企业生存和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不再是降低成本、增加物质资本的投入、扩大企业规模,而应该是建立和强化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智力资本作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主要源泉,就决定了企业对智力资本的投资和开发成为企业投资决策的重要内容。同时,智力资本的产权特性也决定了企业对智力资本投资所面临的风险,为了鼓励企业对智力资本进行投资并且降低企业的投资风险,就必须正视智力资本产权,避免智力资本的产权残缺。  相似文献   

11.
从中美知识产权冲突看中国知识产权战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中美在知识产权方面的合作和冲突,加速了中国建立和完善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的进程.近年来,伴随着中美贸易逆差和人民币汇率问题的凸现,知识产权保护又成为中美两国经贸关系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在WTO框架下,存在更强的推动知识产权保护的力量.中国正处于走向完善的市场经济体系的过渡中,尊重知识产权的贸易自由化应该是中国经济和贸易增长的重要动力.  相似文献   

12.
13.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资本出现并被纳入了企业资本的范畴,越来越对企业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已成为与物质资本同等的、甚至更为重要的一种资本要素。知识资本价值的创造已逐渐融入了企业价值创造的全过程,成为企业价值创造的重要源泉,企业最终目标的实现,越来越取决于知识资本管理最终目标的实现。因此,基于价值目标的知识资本管理成为了企业管理的重要手段,企业价值的创造体现为知识资本的价值最大化,产生于知识资本的形成、评估与运营之中。  相似文献   

14.
在知识经济背景下,知识产权能力是企业发展不可或缺的能力。从创造、运用、管理3个维度剖析了企业知识产权能力,探讨其对企业成长的影响机制,并分析了区域知识产权保护强度在这一过程中的调节作用。通过对计算机应用上市企业数据的实证分析,发现知识产权能力可以有效促进企业成长,企业所在区域知识产权保护强度对这一影响存在显著正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5.
曾洁琼 《技术经济》2014,(5):112-117
描述了现有的智力负债研究文献的总体特征,然后分别从概念、计量和管理等角度分析了智力负债研究的现状,最后展望了智力负债的未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6.
17.
我们永远不能忘记我们只有一个波兰,这是我们共同的家园,她不可能被分割成共产化或者非共产化、支持人工流产和反对人工流产的不同区域。我们必须找到一种共同语言来帮助我们一道生活在我们共同的波兰。  相似文献   

18.
知识产权担保融资是现代企业重要的融资渠道。产权界定与资产评估是知识产权担保融资的基本前提和环节。知识产权出质既要遵从权利质权设定的一般规范,又应当遵循知识产权法关于权利转让的特别规定。知识产权质权的效力,集中体现于出质人义务地履行及某些权利受到一定的限制,以及质权人权利的行使及其在某些方面得到的扩张。我国《担保法》应当赋予出质人对出质知识产权享有充分的实施权。  相似文献   

19.
知识经济与企业文化变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厚礼 《经济论坛》2003,(24):28-29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的经营管理实践中形成的,以企业整体价值观为核心的行为规范的总和。企业文化形成于企业的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并随着企业环境的变化而随之发展变化。企业文化对于一个企业的成长来说,看起来不是最直接的因素,但却是最持久的决定因素。纵观世界成功的企业,如美国通用电气公司、日本松下电器公司等,其长盛不衰的原因主要有三个,即优质的产品、精明的销售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而且优质的产品、精明的服务往往产生于深厚的文化底蕴。一、知识经济时代企业文化的功能从知识经济的特点来看,知识迅速膨胀,爆炸式增长,推动各项技…  相似文献   

20.
计算机以及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给网络环境下的知识产权保护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探讨了传统作品数字化权的法律性质、多媒体作品类型的归属、为创造性较低的数据库提供特殊保护的合理性、计算机软件保护适用法律问题、网络传输行为的定义等所涉知识产权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