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3 毫秒
1.
《新西部(上)》2017,(6):65-65
大荔县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紧紧围绕贫困户脱贫、贫困村退出总体目标、坚持因村因户制宜、精确精准施策思路,多层覆盖,多方发力,创新探索出他们的产业扶贫新举措。  相似文献   

2.
魏斌  朱斌 《北方经济》2017,(7):51-53
国家旅游局和扶贫办在2015年联合开展了贫困村精准旅游扶贫试点工作.本文以精准扶贫为视角,对国内精准旅游扶贫的研究进行了回顾,在分析辽宁省开展乡村旅游扶贫中存在的精准性不足、发展思路模糊等问题的基础上,对辽宁如何通过发展乡村旅游进行精准扶贫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精准扶贫需要对集中连片地区村庄的发展现状进行实地深入调查。本次调查以贵州省三大集中连片地区100余个村庄为对象。通过贫困村与非贫困村对比发现,贫困村距离县城、乡镇地理位置更远,距离中学以上教育资源更远。当前农村人口已经进入老龄化,村庄基础生活设施普遍得以改善,但是互联网建设严重滞后。贫困村拥有的土地资源远小于非贫困村。贫困村获得扶贫的项目数和资金均不如非贫困村,扶贫瞄准精度有待大幅度提高。当前扶贫项目主要由政府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互助社发展严重滞后。  相似文献   

4.
农民合作社参与精准扶贫工作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而"合作社+扶贫"模式现已成为贫困村有效脱贫、贫困户增收致富的重要方式。贫困村的农民合作社大多是政府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的产物,而非农民自发成立的经济合作组织,其发展面临着不少的困难,尤其是自我发展能力问题。发挥好合作社参与精准扶贫治理的作用,要围绕贫困户和合作社的自我发展能力,加强制度创新和特色产业规划,规范合作社的管理制度,有效整合扶贫资源和自有资源,以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增加合作社的人力资本存量和增量,形成多元扶贫治理体系。  相似文献   

5.
经过多轮扶贫,单一生产要素短缺的贫困村脱贫问题基本得到解决。在全面小康社会即将建成的脱贫攻坚阶段,"三无乡村"在贫困村中所占的比重会逐渐上升。东北边境地区"三无乡村"的贫困主要是受产业转型期和自然人文地理条件的影响,具体表现为存在多项生产要素短板、精准扶贫过程中难以得到奖补、村民被"等靠要"思想束缚、扶贫政策和资源供给与实际需求存在差异等。东北边境地区"三无乡村"的脱贫基本思路应为顶层设计与因地制宜相结合,工作思路应为系统梳理扶贫制度、资本支持与能力重构,脱贫路径应为:对贫困村进行脱贫难度系数排序,以精准识别"三无乡村";在此基础上,再优先解决难度系数高的乡村基础设施建设问题;还要解决贫困村民的资本短缺问题,帮助村民资产确权,补齐村民教育短板,帮助村民寻找对外合作机会等。  相似文献   

6.
新型职业农民这一群体不仅提升农业生产竞争力、促进产业升级,在精准扶贫过程中更能发挥资源整合作用,带动其他贫困户脱贫,起到杠杆撬动作用,提升贫困村造血功能,是精准扶贫的理想对象和突破口。文章结合精准扶贫工作,探讨贫困地区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在当前精准扶贫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从政府、培训部门等角度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7.
我国农村贫困治理体系演进与精准扶贫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减贫形势变化,我国农村贫困治理体系结构先后呈现出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为主、贫困县瞄准为重点、贫困村瞄准为重点等阶段性演进特点。精准扶贫是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阶段,国家推动新一轮扶贫攻坚和构建政府、市场、社会协同推进扶贫开发新格局的一项重要扶贫机制创新。当前精准扶贫实践中存在帮扶资源供给与扶贫需求未能最优匹配,帮扶资源动员非制度化,社会组织等其他社会力量参与精准帮扶的制度供给不足等突出问题,需要通过不断完善精准扶贫工作制度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8.
正自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来,黎川县扶贫和移民局结合教育实践活动,先后组织召开精准扶贫工作座谈会,集中下基层座谈调研,深入村组开展民情调查,走访结对帮扶贫困户,积极调研探索精准扶贫工作方法。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一、黎川县扶贫开发基本情况"十二五"期间,全县有省级扶持贫困村15个,涉及201个村小组  相似文献   

9.
精准扶贫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高校选派人员到贫困村任第一书记也是精准扶贫的重要举措,通过发挥高校选派"第一书记"政治素质高的优势,助力村干部班子建设;发挥高校选派"第一书记"综合能力强的优势,助力脱贫的精准定位;发挥高校选派"第一书记"所在单位教育资源丰富优势,助力教育脱贫;发挥高校选派"第一书记"所在单位的法治优势,营造良好的脱贫环境;发挥高校选派"第一书记"所在单位的医疗学科优势,帮助贫困户摆脱疾病困扰.这些优势的发挥,必将推动精准扶贫脱贫工作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10.
王和顺 《北方经济》2014,(12):63-64
正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而扶贫攻坚是全面小康的基本前提。全面小康对新阶段扶贫攻坚提出了更高标准。为深入推进扶贫攻坚工程,自治区党委政府决定,从2014年到2017年,在全区确定的2834个贫困嘎查村及确认的贫困户中,开展规划、项目、干部"三到村三到户"工作,实施精准扶贫,做到规划跟着贫困村、贫困户走,项目跟着规划走,干部跟着项目走,力求实现扶贫规划、扶贫项目、扶  相似文献   

11.
甘肃精准扶贫开发新路径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精准扶贫是相对于粗放扶贫的称谓,它指针对不同贫困区域环境、不同贫困农户状况,运用科学有效程序对扶贫对象实施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的治贫方式。需要细分贫困人群,细化扶贫项目,提高资金效益,创新扶贫方式。通过对甘肃扶贫开发进程的阐述,针对制约扶贫开发的瓶颈问题,指出未来扶贫开发面临的新特征,探索适应甘肃精准扶贫发展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12.
精准扶贫是当下国内各贫困州县响应国家号召,积极实践探索的一条扶贫之路。精准扶贫对扶贫基金的运作有格外的要求,能否将基金用于"造血"而非"输血"考查每一个地方政府的帮扶之道。文章从目前我国扶贫基金在运作的过程中往往存在资金偏离目标、长期闲置滞留、监督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出发,分析并探讨了扶贫基金运作中应解决的重要战略问题与策略。  相似文献   

13.
黄建新 《发展》2018,(1):23-27
甘肃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特别是党的十九大以来,我省加强顶层设计,扎实推进扶贫攻坚行动和精准扶贫实施方案,打出了一套扶贫攻坚的政策组合拳,在扶贫开发的理念思路、方针方法、体制机制、保障落实等方面展开了一系列开创性工作,探索出了一条具有甘肃特色的脱贫攻坚路子。定西市岷县地处岷山脚下,区域内大部分地区地处高寒阴湿的二阴地区,自然灾害多发频发,灾贫叠加是基本县情。岷县总人口48.94万人,是国扶贫困县和六盘山片区58个重点贫困县之一。全县有贫困村150个,建档立卡贫困人口4.15万户17.31万人,贫困发生率39.64%,贫困面积大,扶贫攻坚任务十分繁重。面对困难大任务重的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岷县广大干部群众上下一条心,集全县之力扎实有效的展开了一场全民参与的扶贫攻坚战。经过全县人民的艰苦奋战,岷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连续实现两位数增长,全县贫困发生率下降到20.49%。2016年底,有0.45万户1.9万人实现稳定脱贫,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961元。岷县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中取得的成绩是可喜可贺的,顽强拼搏的精神和一系列政策措施也是值得总结的。可以说,岷县的成绩单再次鼓舞了我们的斗志,在我们面前树立起了学习的标杆。  相似文献   

14.
当前,贫困村基层党建工作中存在诸多问题,比如,组织结构失衡、工作模式陈旧、凝聚力与服务意识较差等。广东省X村是省定革命老区,2015年定为省相对贫困村,开启精准扶贫脱贫之路。3年来,其在党建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2017年度,县委县政府从全县254个村居中,评选出17个文明村,广东省X村是其中之一。文章基于广东省X村的实证调查论证基层党建"三步走"助力乡村综合治理的工作方法。  相似文献   

15.
十九大报告提出,从十九大到二十大,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其中,第一个一百年是指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即2021年,一定能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消灭贫困人口。长期以来,扶贫存在低质低效的问题,由此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精准扶贫重要思想。文章较为详细地阐释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与精准扶贫的提出背景及内涵,并结合精准扶贫优秀案例,谈开展精准扶贫工作的方法与挑战。  相似文献   

16.
谭学忠 《老区建设》2014,(23):21-23
正江西省大余县是一个山区县,全县有58个贫困村,占行政村总数的55%,还有30278人生活在2736元贫困线下,325个村小组332.5公里的道路未畅通,760千米的农田灌溉渠道需要修建,为了能够与全国、全省同步建成小康,该县凝聚各方力量,大力实施精准扶贫。领导干部的示范力。把精准扶贫作为党政"一把手"工程,作为所有县级领导干部的重要职责。组织全县所有县级领导  相似文献   

17.
文斌 《重庆与世界》2016,(34):32-38
怀化探索的深度扶贫模式是精准扶贫战略思想在湖南怀化的生动实践,对连片贫困山区脱贫攻坚具有典型样本意义。创新怀化深度扶贫模式要从完善深度扶贫的政策保障机制,更加注重产业扶贫在深度扶贫模式中的关键性作用,创新金融扶贫方式建立完善以政府为主的多元化投入机制,探索的贫困户、贫困村、贫困县的有序退出机制。  相似文献   

18.
发展农村电子商务是国家实施精准扶贫政策的创新之举,是精准扶贫工作在"互联网+"背景下的有效之举。文章通过对精准扶贫和电商扶贫的理论依据进行梳理,简述精准扶贫这一大背景以及铜仁市精准扶贫的开展状况,通过铜仁市的资源现状和其他条件分析出铜仁市开展农村电商的优势,以印江"4+2"模式为例详述铜仁市农村电子商务开展的现状和成效,找到电商扶贫实践中存在问题,为铜仁市农村电商扶贫的发展提供可行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9.
"精准扶贫"一热词是由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10月在湖南湘西考察时提出来的。理解精准扶贫首先要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准扶贫一系列讲话内容,搞清楚哪些是扶贫的对象,精准扶贫要扶什么,避免"穷人落榜,富人带帽。"文章阐述了精准扶贫的必要性和意义,用两个实地案例展现了各地对精准扶贫积极探索精准发力。一是黑龙江省绥棱县通过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的实力,带动贫困户创业创新提高造血能力;二是贵州六盘水在当地的实践中,以农民增收为核心,积极探索农村"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三变发展脱贫攻坚新模式。  相似文献   

20.
廖荣 《老区建设》2020,(5):63-64
宁都县位于江西省东南部、赣州市北部,版图面积4053平方公里,总人口85万,辖24个乡镇、299个行政村,是原中央苏区核心县、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罗霄山特困片区县;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31721户130254人,有贫困村117个,含"十三五"贫困村107个、深度贫困村19个。近年来,宁都县大力实施消费扶贫,通过创新销售方式,打通销售渠道,探索出了一条消费扶贫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