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八次集体学习时指出:"产业兴旺,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从‘生产发展’到‘产业兴旺’,反映了农业农村经济适应市场需求变化、加快优化升级、促进产业融合的新要求。"产业扶贫是贫困地区和人口摆脱贫穷的根本路径,是最有效、最长久的扶贫方式。没有产业发展带动地方经济,贫困户获得实实在在的经济利益,贫困地区就很难实现脱贫;缺乏产业支撑,已脱贫也有可能再返贫。对于产业扶贫而言,如何通过传统的"输血"式扶贫跨越到真正的"造血"式扶贫,找出突出困难与短板,强化贫困地区产业基础以加快脱贫步伐,对依托产业扶贫实现国家"十三五"脱贫战略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水木  邵猷芬 《老区建设》2014,(21):12-17
正产业扶贫是指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产业发展为杠杆的扶贫开发过程,是促进贫困地区发展、增加贫困农户收入的有效途径,是扶贫开发的战略重点和主要任务。江西省扶贫和移民办主任章康华指出,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离不开优势高效产业的支撑。特别是促进贫困地区发展,产  相似文献   

3.
为了发展和做大蔬菜产业,2001年以来,永丰县共投入产业扶贫资金575万元,其中财政扶贫资金125万元,扶贫贷款450万元,扶贫产业辐射贫困农户0.6万户,产业基地劳动贫困农户年增收总额180万元。“永丰牌”蔬菜之所以能给农民带来实惠,是近年永丰县擦亮“全国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基地县”这一金字品牌,实现扩张规模,丰富品种,提升品牌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正贫困地区要"拔穷根"、"换穷业",必须"输血"与"造血"并行,加大产业扶贫力度。然而由于金融是经济的血液,而越是贫困地区,越是金融的盲区,农村金融服务不足,贷款难、贷款贵一直是贫困地区发展农业生产、提高农民收入所面临的一道"坎",堪称制约扶贫开发特别是产业扶贫的突出瓶颈。贷款难,关键是农民很难提供有效担保,金融机构担忧风险控制。贷款贵,最直接的表现是农村贷款利率远高于城市,农民利息负担重。如何破解这道"坎",江西探索并提出"四位一体"产业扶贫新模式,也就是在选择一个  相似文献   

5.
产业扶贫是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战略的核心内容,是创新扶贫方式、推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帮助贫困农民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之策,也是增强贫困户自身"造血"功能、帮助贫困人口树立信心、激发内生动力的重要举措。发展特色产业是提高贫困地区发展能力的根本举措,产业扶贫是中国特色扶贫开发模式的重要特征,精准扶贫背景下针对当地各种情况提出的特色产业扶贫,是保障农户能够增收的重要途径。文章以吕梁市L县为例,希望可以为其他地区特色产业扶贫模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正>为着力支持贫困地区加快发展、实现农民收入翻番目标。2010年,山西省政府决定利用亚洲开发银行贷款在山西省中南部5市26县实施产业扶贫"山西河川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各级项目执行机构,按照省政府项目领导组提出的把项目建成"产业项目、增收项目、富民项目、窗口项目"的要求,高标准严要求、积极落实措施、科学规划,认真开展项目可行性研究前期准备,扎实推进项目实施工作,创新"产业发展模式与机制",强化组  相似文献   

7.
产业扶贫模式的创新在西部贫困县区扶贫工作中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替代生计模式、产业扶贫、精准扶贫三者融合提出一种新型产业扶贫模式,其要点是注重原生态品质的保持,着力"区域属性"的深度开发,注重生态效应和经济效应的双赢,这一模式为贫困地区产业扶贫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扶贫开发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就具体工作而言,涉及整村推进、移民扶贫、产业扶贫、雨露计划、社会扶贫等,每项工作对解决影响贫困地区生产、生活的困难,提高贫困地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能力都起了积极的促进和推动作用。今后的扶贫开发工作,应该把重点转移到产业扶贫上来。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黎川县始终把产业扶贫作为促进贫困户稳定增收的重要手段,累计投入产业扶贫资金3200多万元,先后创新实施了扶贫资金“折股量化”、资产收益扶贫和产业奖补“增收激励法”等,培育和扶持全县扶贫产业的壮大和发展,为产业扶贫注入了源头活水。其产业扶贫资金以资产物化形式购买扶贫经营主体资产,每年扶贫经营主体按不低于入股资金的10%进行分红,分红收益作为村集体经济收入,主要用于贫困户产业增收。扶贫经营主体获得了扶贫资金,经过几年的发展,目前该县已经形成了胭脂柚、黎川黎米、船屋白茶、洋芋粉丝、盛丰水产等一系列扶贫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10.
产业扶贫是当前我国深度贫困地区扶贫、减贫、脱贫的主要方式。通过对云南省X县产业扶贫的案例研究,分析深度贫困地区进行产业扶贫的实践逻辑与作用效果。产业扶贫首先通过基层党支部带动、产业奖补政策和宣传媒介,可以有效调动广大贫困户的积极性,充分激发其内生动力。随后,通过项目制的形式将产业扶贫项目落地实施。主要包括以龙头企业为主体、以乡村精英为主体和以农村合作社为主体三种模式,各有优势和局限性。最后,针对扶贫过程中出现的矛盾和纠纷,通过村民会议、监督考核和村规民约的方式进行有效化解。产业扶贫实现了脱贫意识提高、乡村产业发展、人均收入增加和基础设施改善长久脱贫的良性效果。  相似文献   

11.
《老区建设》2020,(5):9-9
江西省农发行聚焦贫困地区重点领域,持续加大金融扶贫力度,优化扶贫信贷政策,提升金融扶贫质效。今年,该行计划投放扶贫贷款220亿元以上,其中产业扶贫贷款投放比例将达扶贫贷款计划投放量的50%以上。  相似文献   

12.
2008年,根据国务院扶贫办、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联合下发的《关于全面改革扶贫贴息贷款管理体制的通知》精神,江西省全面改革了扶贫贴息贷款管理体制。改革确立了新的信贷扶贫机制,信贷扶贫资金在扶贫开发中的重要作用得到了进一步发挥,贫困地区及贫困农户的信用观念得到了进一步增强,扶贫贷款的到户率也得到了进一步提高,贫困农户的自我积累、自我发展能力更得到了进一步加强。扶贫贷款在扶持扶贫龙头企业发展、推动贫困地区产业化发展、帮助贫困农户增收等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和成效。  相似文献   

13.
卢婕 《广西经济》2014,(8):39-40
正新一轮扶贫开发攻坚战,我国扶贫开发的主要任务从解决温饱转向了促进发展,扶贫模式也从以往传统模式下单纯依靠财政拨款的"政府主导型扶贫模式",向包括财政、金融、科教等在内的"复合型扶贫模式"转变。金融扶贫作为农村扶贫开发战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逐渐成为扶贫工作的重要力量。外省金融扶贫创新的做法(一)宁夏实施"千村信贷·互助资金"金融扶贫工程这一工程由宁夏扶贫办与宁夏黄河农村商业银行共同发起,以村级"资  相似文献   

14.
随着中国2020年全面脱贫目标的接近,深度贫困地区的稳步脱贫是目前中国扶贫面临的关键任务,也是促进乡村振兴战略顺利推进的基础环节。农业产业发展是深度贫困地区摆脱贫困的重要途径之一,结合深度贫困地区当地自然条件和特点,主要形成特色农业产业扶贫模式、"农业+乡村旅游+生态+文化"融合发展的产业扶贫模式、"互联网+农业"的扶贫模式、农业生态扶贫模式和资产收益扶贫模式5种扶贫模式。但同时深度贫困地区由于自身条件受限较多,农业产业化发展仍存在一定的问题。为了进一步提升深度贫困地区的脱贫质量和场效性,应进一步构建深度贫困地区农业产业发展与扶贫脱贫相融合的综合发展机制,完善深度贫困地区内在动力,加强市场和政府的外在支撑力量,盘活产业扶贫多元带动机制,敦实产业扶贫公共政策支撑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5.
旅游产业扶贫是贫困地区扶贫开发的重要途径。以怀化市旅游产业精准扶贫为对象的研究表明,贫困地区的旅游产业扶贫依然在产业扶贫规划、品牌宣传、龙头旅游产品培育以及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存在明显不足。要进一步推动贫困地区旅游产业精准扶贫需要转变思路、完善交通网络、激发内生动力和理顺体制机制。  相似文献   

16.
产业扶贫     
《老区建设》2009,(11):F0003-F0003
几年来,抚州市在重点村大力实施“一村一品”工程,全市85%的重点村都有一个特色产业。南丰蜜桔、金溪蜜梨和茶叶、资溪林和油茶、广昌白莲和菌菇、临川西瓜和黄栀子、东乡生猪、崇仁麻鸡、黎川菌菇和烟叶、宜黄中药材和毛竹、乐安蚕桑和烟叶、南城水产养殖等都已初具规模。2006年以来全市投入产业扶贫资金920多万元,扶贫产业已覆盖全市重点村85%贫困人口和95%的低收入人口,通过产业扶持,贫困户户均增收在600元以上,涌现出一大批通过产业致富的典型。  相似文献   

17.
文章在论述产业扶贫和产业兴旺有效衔接的公平与效率问题的基础上,分析乡村产业发展的动力,提出"微产业、多循环"的产业发展创新机制及其对产业扶贫与产业兴旺有效衔接的作用机理和实践模式;以陕西省南部的龙村为例,探讨"微产业、多循环"产业发展创新机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其存在问题有政策目标不一致导致产业政策衔接不顺、资源禀赋和基础设施差异导致产业发展不均衡和产业结构单一、产业发展主体内生动力不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不足等。因此,应实施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的产业政策联动机制,加强公共服务供给、减少贫困地区产业发展的排斥性,调整产业结构、推动乡村产业绿色转型,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立多元化主体合作的产业发展模式等。  相似文献   

18.
"产业+金融"扶贫模式,可把贫困户吸纳到农业产业化链条上,并解决实体经济发展面临的资金瓶颈制约难题,实现企业增效、群众增收的脱贫成效。潢川县"产业+金融"扶贫模式的发展动力是以国家政策、县域特色产业及现实需求为实施动力,通过"政府+银行+企业+担保+贫困户"五方联动,采取"四精"组织形式和防范风险的贷前、贷中、贷后保障措施等,共同致力于群众脱贫攻坚,取得了明显效果。"产业+金融"扶贫模式的可持续性发展还需要注意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9.
《青海经济研究》2009,(1):65-68
2008年,青海省在实施扶贫开发整村推进工程中,紧密结合贫困农牧区区域资源优势和生产力发展水平,积极践行科学发展观,以财政扶贫到户资金为引导,着力整合生产要素,实施大产业扶贫战略,建成了8个扶贫开发特色示范基地,23个贫困村4104户贫困户19415人直接受益,23个村年均增收388.3万元,年人均增收200多元。从而初步探索出了一条区域化、特色化、规模化、长效化的产业化扶贫开发成功之路。  相似文献   

20.
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是2000年设立的一个新区,该区成立以来,坚持“一村一品”的发展路子,始终把产业扶贫作为扶贫开发的重点来抓,把发展和壮大扶贫支柱产业作为贫困群众增收的突破口。扶持富田镇的王田村、陂下村重点发展双孢蘑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