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胜利 《中国外汇》2009,(17):42-43
在经历了次贷危机的冲击和大规模的经济刺激计划以及信贷投放之后,我国经济复苏迹象明显。今年二季度我国GDP实现了7.9%的同比增长,季节调整后的GDP环比折年率达到14.9%,增长态势十分强劲。但投资和信贷资金的快速增长也给经济复苏带来了潜在的隐患,宏观调控面临压力。  相似文献   

2.
当前,中国经济处于转型期,一味追求经济增长速度不可持续,应重视中国经济增长内生动力的挖掘,创新活力的激发,以及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从而促进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中国的汇率调整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其必定对中国经济产生重大影响。本文分析了人民币汇率升值对我国吸引外资的理论影响与实际影响,得出汇率升值对我国吸引外资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4.
《西南金融》2005,(11):62-62
尽管目前中国的货币供应与贷款增长明显减缓(7月份已显示出放松的迹象),但人民币利率依然维持在历史较低水平,导致市场的流动性过于充沛,资本要寻求出路,加上全球资本看上了中国市场的低成本优势,使得各路资本纷纷投向中国的各个行业。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经济的灵活性已大大增强,对不可避免且难以预测的各种冲击的自我调节能力已越来越强。也就是说,产能过剩或行业竞争激烈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力已开始逐渐减弱,除非出现意想不到的大范围经济调整。  相似文献   

5.
《中国政府采购》2009,(8):15-16
中共中央政治局日前召开会议,为下半年中国经济政策“定调”。会议传递的消息显示,中国经济正处于企稳回升的关键时期,宏观经济政策取向将不会改变。会议指出,要继续把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全面落实和充实完善刺激经济的一揽子计划和相关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6.
《金融博览》2011,(1):14-15
"中国经济的最大风险是全球流动性宽松下的通胀和资产泡沫。因此,宏观政策的重点应该是防控通胀上升和资产泡沫。"2011年,中国经济的最大风险是全球流动性宽松下的通胀和资产泡沫。因此,宏观政策的重点应该是防控通胀上升和资产泡沫。通常,政府在评估经济形势的时候,习惯把经济下行的风险估计得大一点,而把经济上行的风险估计得少一点,这种传统思维本身就是风险所在。  相似文献   

7.
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宏观政策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景明 《中国金融》2005,(20):23-24
历时27年的改革开放把我国经济推上了高速增长轨道.与此同时。居民消费急剧扩张。步入21世纪,我国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城镇化又进入了新的阶段。所有这些无疑是一个伟大的进步,给中国人民带来了福利的增长。但站在全局和长远角度思考问题,又必须看到,资源供给的有限性和人类发展需求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已渐渐凸显,  相似文献   

8.
马骏 《国际融资》2008,(9):32-33
通胀预期减弱、PPI向CPI传导能力弱于预期、全球经济将持续放缓等因素表明,中国面临的来自国内外的通胀压力已经比年初减弱。与此同时,实体经济增长下滑和资产市场进一步下行调整的风险在增大。在此背景下,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均应适度放松,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升值应该放缓,企业融资渠道应该拓宽  相似文献   

9.
2008年中国经济的最大变数,是外部不确定因素的增加。刺激内需对于中国经济的稳定增长至关重要。与此同时,对于固定投资增长的调整,应该由增加基础设施、环保节能设备的投入,保障性住房的投入,来代替减少低水平重复建设和形象工程的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2008年货币政策从紧面临着多方挑战:一方面,受到上游投入性产品价格上涨传导的压力,  相似文献   

10.
2006年7月18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上半年中国GDP较2005年同期上升10.9%。二季度的GDP增长为11.3%.创出11年来的新高;上半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9.8%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1.3%。这一连串的高增长数字,虽然彰显了中国经济增长的强烈韧性但这种远远超出市场预期的势头.也给我们划了个巨大的问号:中国经济是不是已经过热?  相似文献   

11.
2012年7月.国家统计局如期公布了GDP数据。按可比价格计算,上半年中国GDP同比增长78%,其中第二季度增速为7.6%.这是GDP增速连续六个季度的回落,并创下十三个季度以来的新低。这一消息公布后.立即引发国内外对中国经济的担忧.相关讨论不绝于耳。  相似文献   

12.
贺军 《银行家》2011,(7):35-39,6
近期国内对于宏观经济政策走向的争论开始增多,对宏观政策"超调"、"硬着陆"、"停滞"的担心不绝于耳,形成了不小的政策压力。在我们看来,某些看法过分放大了中国经济放缓的迹象,更没有抓住中国经济面临的关键问题。决策者必须拨开这些争论带来的迷雾。  相似文献   

13.
2012年10月18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前三季度主要经济数据,其中2012年第三季度GDP同比增长7.4%。这是3年以来中国GDP最慢增速,也是2009年一季度以来首次未达到7.5%的目标。7.4%的增速意味着中国经济连续第七个季度放缓。  相似文献   

14.
虽然现在我国的经济形势已经出现了重大转机,但调整国家宏观政策取向还为时过早,对我国未来经济的走势不育盲目乐观,无论当前还是未来一段时间里,我国的经济发展都面临一些困难,我们必须继续采取扩大内需的措施,促进经济的持久增长。  相似文献   

15.
中国政府4月15日称,中国已进入经济增长较慢的时期,必须适应持续30年的两位数年度经济增长时代的结束。中国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首季中国经济同比增长意外放缓至7.7%。“我们国家经过30多}年的发展以后,潜在的生产率跟以往比是有所下降,”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表示。“像德国、日本、韩国在经济转型期都曾经出现过综合增长率下一个台阶的现象。”  相似文献   

16.
吉兰德 《云南金融》2012,(12):53-53
由于人民币的不断升值,加上国内劳动力成本的日益高涨,海外资金呈现从中国撤离迹象,中国的本土资金也在不断在海外寻找投资机会,并且频频得手。  相似文献   

17.
美国由次贷危机而引发的金融危机,导致全球经济增长放缓与需求下降。对于中国企业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海外市场艰难、人民币升值、原材料价格上涨、劳动力成本提高、出口退税降低、通货膨胀、银根紧缩等一系列问题,都让企业步履维艰。  相似文献   

18.
2011年中国经济面临既复杂又困难的形势,其判断依据很大一部分是通胀因素。个人认为,应该从以下3个角度解读今年的形势。从十二五规划中看机会  相似文献   

19.
天下     
《中国保险》2009,(5):4-5
左上图:2009年第一季度中国经济GDP同比增长6.1%,回落4.5个百分点 4月16日,据国家统计局发布今年经济数据显示,一季度我国实现国内生产总值6574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1%,比上年同期回落4.5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20.
今年1月份和3月份,央行曾两次上调了准备金率各0.54个百分点。就在央行宣布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之前,国家统计局公布了一季度的经济数据。从数据来看,一季度,GDP增速为10.6%,CPI同比增长8.0%,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4.6%,出口增速下降。同时,3月末M2增速也放缓至16.2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