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张卫华 《经济》2007,(6):22-24
"奇瑞已迅速成为中国汽车业的代表,是最值得关注的企业."不久前,英国《金融时报》援引国内一位汽车业分析师的话说.奇瑞到底代表了哪一类汽车企业,又因为什么而值得被关注?  相似文献   

2.
随着中国加入WTO的步伐日益加快,关于保护民族工业的话题引起了舆论的广泛关注。特别是中国的汽车工业,更成为争论的焦点。观察家们一致认为,汽车业是中国未来加入WTO受冲击最强烈的行业之一。中美双方就中国加入WTO的协议为中国汽车业逐步开放留下了一个5-6年的缓冲期。不知道是因为觉得还有这五六年的缓冲期所以还可以继续悠闲一阵,还是因为焦虑压过了一切、至今未见国家权威部门公开出台中国汽车业的应对方略。消费者清楚地选择了等待——实际利益的需求远远超过胸怀全局的理念。本来就不愿一味青睐国产轿车的公众盼只盼“缓冲…  相似文献   

3.
房玉萍 《经济师》2004,(10):269-269
中国经济的发展 ,国民收入GDP的提高 ,百姓生活水平的改善 ,人们银行储蓄和个人储蓄的升高 ,开始出现了个人购买汽车的现象 ,但加强汽车业的管理却更为重要 ,使汽车业更加有秩序的生产、经营、消费、报废 ,以及进入再生产、扩大再生产 ,使其更好的进入良性循环 ,以更有利于国民经济的发展与提高  相似文献   

4.
入世后,汽车关税水平的大幅下降使在中国市场上大量进口销售外国生产的汽车成为可能。这直接影响到跨国公司对出口和直接投资两种进入方式的选择。中国入世后汽车业的直接投资是否会被贸易所替代而减少呢?本文将在阐述进入方式选择的影响因素与模式的基础上对入世后汽车业跨国公司进入方式的选择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
黄蕾 《新经济》2015,(2):29
现今由于产品同质化与营销渠道不好等因素的影响,中国汽车生产业市场形势在渐渐趋于严峻。该文主要解析了基于SCM的中国汽车营销渠道整合,给出对应改善方案,这将是中国汽车业完善市场环境、进行可持续发展的主要路线。  相似文献   

6.
FDI与中国汽车业集中度实证研究:基于灰色关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采用灰色关联分析的方法,对FDI与中国汽车业集中度的关系做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二者呈较高的灰色关联度。这意味着伴随FDI的增多,汽车产业集中度呈上升趋势。然而,与汽车进口量、国内市场需求量、汽车整车厂数量这几个指标相比,FDI并不是影响产业集中度的主要因素,这种结果与政府的产业政策导向有关。最后,本文对如何利用FDI促进中国汽车业的发展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中国的汽车产业还未发展成熟,还拥有比较广阔的发展空间.近年来,中国汽车业发展迅速.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中国的汽车业的产业集聚趋势加强,逐步形成了以上海、江苏为中心的长江三角区地区,以广州为中心的珠三角地区,以长春、沈阳为中心的东北地区,以北京、天津为中心的华北地区,以重庆、湖北为中心的中西部地区的汽车生产集中区位.但是,这些不同的汽车生产集聚区位有不同的形成原因,文章时此做出了深入的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8.
摩根大通近日发表的中国投资分析报告认为,中国轿车供应在今年将过剩11%,明年将过剩23%。由于众多现有汽车厂家扩大产能,加之受中国汽车业高额利润吸引,不断出现很多新生产厂家,中国汽车市场供应过剩的情  相似文献   

9.
李文昌  段琼 《技术经济》2006,25(6):41-43,13
中国入世之后,面对欧美及日本这些汽车王国的挑战,中国的汽车工业压力陡然增大,许多人对中国汽车业能否与强者抗衡并能战胜强者心里没有把握。特别是作为中国汽车业的龙头企业———一汽集团,接连主动出击,在国内进行产业整合重组,使一汽集团在新世纪最初的几年时间里,就加速行驶进入汽车工业发展的快车道,让人感到,未来几年必定是中国汽车业发展最快的几年。  相似文献   

10.
江暮红 《经济师》2006,(10):41-41,43
2006年是严峻考验中国汽车业的一年,今年进口汽车整车关税综合税率将会最终降到25%,零部件的关税税率将降到10%,实现与国际市场接轨,这将会对国产车形成巨大的压力,各方高呼“狼来了”。面对这种局势,国内汽车业应选择并购重组,增强自身实力,在竞争已经呈白热化的汽车市场中稳占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11.
中国汽车产业自主研发的双创新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韩颖  潘志刚 《技术经济》2005,24(3):44-47
经历了半个世纪的发展 ,中国汽车产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 ,中国汽车产业的自主研发能力仍十分薄弱 ,至今未能建立起独立、完整的自主研发体系 ,中国要成为世界汽车强国还有很艰辛而漫长的路要走。本文根据国内汽车业的发展状况 ,对中国汽车产业自主研发中合作创新与自主创新的方式进行了双创新策略分析 ,旨在通过双创新间的紧密融合探索中国汽车产业自主研发的现实模式。  相似文献   

12.
杜蕾  张林超 《当代财经》2005,(3):89-91,108
要研究和预测中国汽车工业今后的发展道路,必须要清楚而全面地了解我国汽车工业发展所处的外部环境,尤其是中国特有的环境条件。本文对与我国汽车业发展相关的,较为特殊的经济、人口、自然、文化、政策法律等环境条件进行了较深入细致地分析,表明在借鉴他国汽车业发展经验的同时,必须立足中国自身特色,寻找中国汽车工业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3.
1.总体情况。汽车产业是技术密集、资金密集和劳动力密集的综合性产业。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中国汽车业步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近几年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入世的利好刺激以及消费环境的逐步改善,促使2002年、2003年中国汽车需求连续出现了高速增长的势头,增长率分别达到了37.01%和34.21%。  相似文献   

14.
★韩国的动漫业产值甚至超过汽车业,日本的动漫产业已成为日本的第二大支柱产业,美国迪士尼一年的产值150亿美元……面对各国卡通产品泛滥的中国市场,我们的动漫产业将如何?  相似文献   

15.
北汽控股公司与韩国现代汽车集团合作在北京建设大型轿车生产基地,这是在中国汽车业乃至整个经济界引起关注的一个事件。北京作为国家的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有没有必要以如此大动作发展汽车工业?从改革开放以来发展汽车工业的历程来看,北京是否具备搞好汽车工业的能力?产业界、学术界的讨论至今不绝于耳。本文作者力图全面回答上述问题。  相似文献   

16.
张满帆 《新经济》2005,(6):80-83
在日韩车系的进逼下,全球汽车业老大通用汽车陷入了近10年来最大的困境,如何突围而出,重振雄风,通用的希望竟然是寄托在新兴的中国市场上。  相似文献   

17.
民营汽车业的发展走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傅频 《经济前沿》2004,(8):28-29
中国汽车工业已经进入了一个多种经济成分共生存的时代,民营资本与国有资本和外交一起,正成为共同左右未来中国汽车工业的3大支柱力量。加入WTO,中国的民营汽车业迎来了发展机遇,也面临着发展的障碍,创造一个公平的市场环境是发展民营汽车业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8.
中国轿车市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论文针对中国汽车行业入世后的发展状况 ,对中国汽车(轿车)的市场进行了系统的分析 ,汽车工业作为工业化过程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产业之一 ,其生产和消费关系到了中国新型工业道路的几乎所有主要方面 ,可以毫不夸张的讲 ,汽车业牵动了整个中国新型工业化过程 ,而且关系到了中国建设小康社会的宏大战略。本论文以轿车的行业概况 ,产业政策 ,消费分析 ,厂商行为四个方面为着眼点 ,试着开展探索 ,特别是针对国内目前汽车(主要是轿车)行业的营销现状、问题及趋势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19.
文章利用中国汽车业上市公司2004年截面数据,以技术效率作为衡量绩效的指标,研究公司治理对中国汽车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技术效率的值是介于0与1之间,最有效率的企业是1,所有不在生产边界上的企业属生产无效率的企业,其无效率值等于1减去技术效率值。根据Battese和Coelli的计量模型,进行二模型分析。第一个模型估计生产随机边界,计算各企业的技术无效率值;第二个模型将公司治理变量以及汽车业的特性等其他变量设定为无效率因子,着重分析股权结构、董事会结构和高管报酬对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流通股比例、最大股东持股比例、双职合一、上市年数与公司绩效均显著负相关;董监事高管年报酬与公司绩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20.
美国汽车业衰退和重整说明什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汽车业是美国的重要支柱产业,曾长期称雄世界。在经济全球化影响下,汽车业这个美国传统工业的最后堡垒,2005年开始持续衰退,通用、福特两大汽车公司销售量受重挫,市场份额下降,出现巨额亏损,股票市值和债信等级下跌,企业笼罩着破产阴影。该文以大量事实和数据为根据,指出美国汽车业衰退的表现及原因,介绍了企业奋力图存的重整措施,分析了衰退和重整反映的深层矛盾及对中国汽车业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