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李斌 《理论观察》2023,(12):122-125
古代都城历来是文化发展的重镇。近年来,我国古都城市积极推进历史文化资源传承利用,塑造特色鲜明的古都形象。西安市和开封市以文旅融合为主要手段,聚焦唐宋文化传承利用,取得较好成效。借鉴西安、开封的经验,对杭州市正在推进的“实施宋韵文化传世工程,打造国家宋韵文化高地”,提出了策略路径建议。  相似文献   

2.
<正>运河文化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京杭大运河更是流动的、活态的世界级文化遗产,传承着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与文明。浙江高度重视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特色地域文化传承展示、生态环境提升、文旅融合发展以及沿岸民生改善,大运河已成为两岸人民的“文化河、致富河、幸福河”。在大运河诗路文化带和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过程中,南浔区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浙江湖州桑基鱼塘系统”为依托,以鱼桑文化为载体,走出了一条生态优、文化兴、产业旺、农民富的农文旅融合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3.
冯洁 《浙江经济》2024,(2):64-66
<正>上虞深耕运河文化挖掘保护与活态传承,以地域特色文化为基底打造具有辨识度的文化标识,讲好文旅融合上虞故事,激活大运河文化生命力横穿上虞境内的浙东运河,是千年大运河的重要组成部分,造就了上虞从唐至明后期近千年的开放与繁盛景象。在大运河文化的滋养下,这里既有“小桥、流水、人家”的水乡诗意,也有古今文化交融的沉稳厚重,孝德、青瓷、东山、春晖等一批具有丰富内涵的地域特色文化在此孕育。近年来,上虞深耕运河文化挖掘保护与活态传承,  相似文献   

4.
文娜 《浙江经济》2023,(9):58-60
<正>创新开展“拯救老屋行动”,保护利用松古灌区,推动千年古城复兴,持续赋能瓯江山水诗路文化带建设松阳地处浙江大花园最美核心区、瓯江山水诗之路上游,是华东地区名城名镇名村体系保留最完整、乡土文化传承最好的地区之一,被誉为“最后的江南秘境”和“古典中国的县域标本”。近年来,松阳创新开展“拯救老屋行动”,保护利用松古灌区,推动千年古城复兴,系统性传承传统文化基因,推动古村落、古灌区、古城镇创新性发展,持续赋能瓯江山水诗路建设。  相似文献   

5.
图说     
《东北之窗》2022,(10):8-11
<正>北京|花团锦簇庆华诞国庆节期间,北京天安门广场的“祝福祖国”巨型花果篮及长安街沿线14组立体花坛精彩亮相,吸引游人及市民观赏留念。图|新华社记者任超杭州|火柿映波秋西溪9月23日,2022 “宋韵西溪”系列活动之杭州西溪火柿节在浙江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开幕,市民和游客受邀品尝成熟的火柿,体验火柿采摘。每逢柿子成熟季,西溪湿地都呈现出“火柿映波秋西溪”的诗意画卷。  相似文献   

6.
谢挺 《宁波通讯》2023,(18):43-45
<正>9月的杭州,钱塘江畔,杭州奥体中心游泳、体育馆双馆合一,双层全覆盖银白色金属屋面和两翼张开的平台相结合,生动演绎“化蝶”的文化主题。亚运会期间,“化蝶”双馆将举办篮球、游泳、跳水和花样游泳等多项比赛,以专业、艺术、智能、健康与科技之光,绽放千年宋韵,讲述亚运故事。位于200公里外的宁波北仑,一家企业为“化蝶”双馆装上“绿色翅膀”。  相似文献   

7.
“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创业、开拓进取”的兵团精神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形成的重要理论成果,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时代弘扬兵团精神,有助于推动兵团事业发展,激励兵团人为兴疆固边不懈奋斗;有利于促进新疆文化事业的发展,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利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当前,传承与弘扬兵团精神是顺应时代潮流的命题,通过“明确主体,加强兵团精神的培育”“整合创新,加强兵团精神的宣传”“划分责任,助力兵团精神的构建”等三个方面对兵团精神进行传承弘扬,对于兵团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浙江模式的形成和发展前景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浙江的发展道路是自发形成的,浙江的体制是在浙江自然历史文化条件下产生的一种市场经济的自然形态。浙江模式是浙江精神及相应的行为方式的产物,本质上是一种“软件”概念。浙江发展模式的优势不仅表现在体制的“硬件”方面,还表现在人文背景和商业传统以及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观念体系等“软件”方面。浙江文化中个人自主的精神是浙江自发发展道路形成的根本源泉。未来浙江发展的优势也在于浙江精神的发扬和扩大,这是浙江经济发展的内在优势。  相似文献   

9.
《浙江经济》2023,(5):21-23
<正>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强势推进“五带、四路、百珠”打造,将“文”字在浙江大地上镌刻得越来越深刻生动浙东唐诗之路、大运河诗路、钱塘江诗路、瓯江山水诗路四条诗路是晋唐以来,文人名士的入浙之路、求慕之路、抒情寄身之路,也是浙学文化的孕育成长、包容并蓄、传承发展之路,更是近代中国民族意识觉醒之路、浙江精神萌发之路。2018年,省委、省政府提出了打造“四条诗路”的决策部署,建设诗路文化带;  相似文献   

10.
随着科学技术发展,文化与经济的联系日益紧密,国家之间、地区之间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是文化的竞争,现代经济一定意义上也是“文化经济”。县域经济能够形成特色和健康发展,与挖掘、传承和发展特色文化力是分不开的;增强县域经济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不可能脱离文化力的传承和支  相似文献   

11.
该文研究了浙江先进的市场经济区域文化产生和形成的条件、内容及内涵、功能与作用;重点从8个方面比较系统地对浙江先进的市场经济区域文化的内容进行了梳理、归纳,对其内涵、功能与作用进行了阐发和论证;认为浙江先进的市场经济区域文化是浙江人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浙江最大的优势,是浙江经济高速增长和取得巨大成就的根本原因;指出学习浙江的经验最重要的是要学习和弘扬浙江先进的市场经济区域文化。文章首次在理论上提出和使用了“浙江先进的市场经济区域文化”的概念,这一概念的提出和对其所包括的8个方面的内容及内涵的阐发上有较大的创新性。  相似文献   

12.
徐璨  许宁 《宁波经济》2023,(4):10-11
<正>世界500强中有40%是由家族所有或者经营。海内外多家知名企业的家族传承过程表明,家族企业要想做到源远流长,薪火相传,一方面需要传承和发扬创业者的“家风家训家规”,另一方面要有一个专业、均衡、有效的治理结构。这是影响中国家族企业代际传承和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商道”。这种“商道”,不论是创业式传承、家族共同约定、家族幸福基金、文化传道、财富接力,都是基于接班人对于老一辈创业者企业文化的认同。当前,民营经济的第一代创业者大都进入代际传承的重要关口,在遭遇特殊时期和对外开放等多重文化侵袭下,家风家训的回溯、传承与坚守对于家族企业高质量发展尤为要。  相似文献   

13.
《浙江经济》2023,(4):80-80
<正>2003年、2006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曾两次调研仙居,要求做好文化保护传承,做强美丽经济。仙居牢记总书记嘱托,创成神仙居5A景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获全省旅游业“微改造精提升”、山区26县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实绩评价“双第一”。以申遗为抓手,打造文旅展示新地标“万年下汤”新地标。深入挖掘“万年下汤”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4.
经济发展不是一个简单地应用现行市场机制,而是一个矫正制度缺陷和弥补制度稀缺,不断进行制度创新的过程。而作为非正式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域文化精神对制度创新具有内源性影响。以浙江区域文化为例,其越文化内部所具有的创新冒险精神,对浙江以民营经济为特色的“浙江模式”的形成起了支配性的作用,正是在成千上万的民营企业家的主导下,通过“制度创新”,最终实现了浙江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型。  相似文献   

15.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加快建设数字中国,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从国际国内看,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日益凸显数字变革已“箭在弦上”,打造全球数字变革高地迎来重大历史机遇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的重大决策部署,为浙江打造全球数字变革高地、推进共同富裕和省域现代化先行指明了方向、明确了任务、给出了路径。本文根据省委数字化改革的要求,提出全球数字变革高地的基本内涵和标志性特征,对标分析浙江建设过程中的优势、问题和对策,力争形成更多具有浙江标识度的数字化“硬核”成果,为数字变革提供具有中国式现代化特征的浙江范式。  相似文献   

16.
<正>抢抓发展机遇,在保护、传承、利用中绘就一幅新时代的运河图景上虞,地处浙江东海之滨,据因“虞舜支庶封于余姚,又封于上虞,以虞称国”而得名“上虞”。从河姆渡文化到明德始祖虞舜,从青瓷发源地到英台故里,从“黄绢幼妇”到“东山再起”……千百年间南来北往的舟楫,带来了历代文人墨客的诗篇,见证了商贸繁荣的盛世,汇聚了厚重深厚的运河文化。近年来,作为“浙东唐诗之路”的源头、“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重要节点,上虞抢抓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17.
文化传承与创新同人才培养、 学术研究、 社会服务形成大学的四大功能.大学在传承人类文化的同时也创造和传承大学本身的文化.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是大学建设和发展重要的内容,如何评价大学校园文化,构建大学文化建设评价指标体系是摆在大学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校园文化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可分为三级:一级为宏观指标:将大学校园文化划分为物质文化、 精神文化、 制度文化、 行为文化;二级为中观指标:将一级指标进行分解;三级为微观指标:对二级指标进行具体细化.使校园文化成为大学的遗传基因,永久传承并发扬光大,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8.
我国家族企业还比较年轻,缺乏完善的继任管理机制和程序。如今家族企业正处于从创业到成长、实施代际传承重要时期,其继任管理问题就显得十分复杂和独特,甚至关系到企业的生死存亡。实施继任管理创新,顺利完成企业的代际传承,是确保家族企业基业长青的根本。本文以浙江家族企业“权力交接”为考察视角,从家族企业继任模式、接班人选拔制度、企业文化构建等方面入手,探讨家族企业的继任管理与创新。  相似文献   

19.
市委关于加快文化强市建设的《决定》提出,到2020年,在全省率先基本建成公民道德水准高、社会文明风尚好、城市生活品质优、地域文化特色明、文化综合实力强的文化强市。把地域文化特色鲜明作为我市文化强市建设总体目标中的重要内涵,这本身就是一种“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既是对历史上已经形成的深厚地域文化的自觉传承,  相似文献   

20.
郑勇军 《浙江经济》1997,(10):56-57
自改革开放以来,浙江形成了以推进农村工业化和兴办专业市场为主要特色的发展模式。在工业化的初期,浙江充分利用“一个机遇、四种优势、两只轮子”,实现了超常规发展。“一个机遇”是指我国长期实施重工业倾斜发展战略所出现的轻纺产品严重短缺这一市场机遇。“四种优势”是指区域性商业文化所塑造的传统经营人才优势,资本原始积累启动较早所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