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志春 《中国报业》2012,(10):49-51
在当前竞争激烈的传媒生态环境中,读者选择报纸时,已经从“看内容买报”转变为“认品牌读报”,报纸品牌传播的作用日益显著。随着新闻传播“分众化”时代的到来,读者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信息被动接受者,而是现代信息消费者,并且主动参与到新闻传播活动中。  相似文献   

2.
美通社 《网际商务》2013,(12):82-84
2013年即将过去,新媒体、新的传播手段的出现为企业传播内容、提高品牌知名度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会,但也带来了各种挑战。在媒介融合的环境中,“新”、“旧”媒体不再是一个对立的概念,只是承载内容的形式一一传播媒介在不断发生变化。从报纸、杂志、广播、电视、互联网,到微博、微信、移动新闻客户端等社会化、移动化的新媒体平台出现,每一次新的传播平台、新的技术手段更迭,都对企业传播带来深远影响,而有价值的内容永远不会消亡,在新媒体形态中,有价值的内容(讲故事)成为营销核心,企业内容传播也正朝着视觉化、人性化、即时性、互动性、移动性的趋势不断进化。  相似文献   

3.
媒介化社会给微视频提供了丰沃的土壤——即6.23亿中国网民,他们无所事事地在互联网上游荡,从一个社交媒体到另一个社交媒体,从客厅、桌面电脑到移动屏幕,从正襟危坐的“学习”到移动持有的“玩赏”。对于80后互联网拥趸和9()后数字原生代来说,微视频是富媒体盛宴中的一道内容快餐。  相似文献   

4.
本文提炼了旅游市场中的一个新概念,即宗族类旅游景区.文章着重分析了该类旅游景区在品牌创建过程中品牌传播的现状,归纳总结以乔家大院为代表的成功的品牌传播经验,以及目前大部分宗族类旅游景区在品牌传播上存在的问题.同时针对问题提出未来宗族类旅游景区品牌传播的策略,即创建从“差异化”到“符号化”再到“传播化”的以创意为核心的品...  相似文献   

5.
《中国报业》2014,(5):47-47
2月19日,人民网研究院发布《2013中国报刊移动传播指数报告》,对2013年度我国报刊在微博、微信、聚合新闻客户端、媒体自有APP等各个移动传播平台的影响力进行评估,并推出“报纸移动传播百强榜”和“杂志移动传播百强榜”。  相似文献   

6.
何道刚 《商》2014,(10):80-80
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让人们的生活更便捷,智能手机的普及正逐渐影响和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低头族”越来越多,面对面交流越来越少。人际交往越来越呈现网络线上交往的形态,然而LBS的应用,让线上交往转换到线下交往变成可能。本文从移动社会化媒体时代的背景下,通过人际传播的变革历程,分析移动社交媒体时代的人际交往的特征,进而尝试分析其对社会文化生活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浙商》2005,(9):96-98
当短信、彩信和手机游戏等大众化的移动数据业务日益走向普及之时。各种移动信息化解决方案在公安.交通、金融、教育、工商等行业和部门正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移动行业应用的市场推广步伐正在全面加快。如今。从手机银行到移动支付。从“家校通”到“警务通”。从“移动政务”到“移动工商”、“移动税务”……一股移动信息化的春潮正向我们奔涌而来。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大学生群体呈现出数字原住民的特点,主流媒体的公信力逐渐下降,网络新媒体的急速发展使得传播主体出现多元化。这三大变化导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场域从线下到线上相结合,方式从堵到疏,教育主体从中介者到传播者都发生了改变。面对网络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提出的新要求,本文从“把关人”理论出发,研究和分析高校辅导员在信息时代所担任的传播“把关人”角色的新变化。主要从接收者、把关者和传播者三个角度,剖析辅导员在这三方面的角色如何从过去的传统模式向网络环境下的新模式转变,并提出辅导员应如何通过提高自身的媒介素养,积极适应“把关人”角色的新要求,在新环境下更好地发挥教育引导作用,从而推进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进行。  相似文献   

9.
大众传媒已呈现出一种新的传播形式。即从“以传者为中心”到“以受众为中心”的传播模式的战略转移。这种趋势必然导致收视市场与受众的细分化。传媒机构必须借助“整合营销”才能创造更为持久的竞争优势。在信息对受众来说如同“海洋”的今天。让观众清晰地了解自我需求,在一片汪洋当中寻找到自己的船舶、位置和兴趣点,便成了全新传媒发展形式下,电视栏目窄播化、专业化的发展趋势和要求。进一步说,这是一个毋庸置疑的时尚风行、崇尚个性的全新娱乐时代,在这个街上遍布“我的地盘我做主”的新新人类,空气中处处飘着浓郁个性意识的“I时代”。大众传媒已全面面临“小众化”,唯有细化、清晰化、精确化地覆盖目标受众,才能实现行之有效的传播信息。  相似文献   

10.
上期回顾     
《成功营销》2011,(9):3-3
《营销生态演进》中国互联网与全球其他区域一样正在发生革命性的变化,新的互联网应用如社交网络、视频以及移动互联网的蓬勃发展,让网民由“门户时代”的信息获取者转变成信息的评论者和传播者,  相似文献   

11.
叶青 《广告大观》2014,(1):78-78
2013年7月,尊尼获加推出以一代传奇巨星李小龙为主角的全新尊尼获加蓝牌“敬致变革者”电视广告,向影响着世代华人不断前行,无可争议的变革者先锋致敬。围绕“敬致变革者”传播主题,尊尼获加跳出单一的电视媒体平台,选择多渠道的整合传播形式。在网络传播上,尊尼获加携手互动通,采用超规格、定制化的创意形式,大气展现尊尼获加的品质风范,配合电视宣传,全方位诠释“永远向前”的尊尼获加品牌精神。  相似文献   

12.
M、I、C是考察整合营销传播理论的三个基本维度。以MIC作为一个分析框架,可以清楚地看到整合营销传播理论在营销史上缘起与演进的基本线索:USP理论的破灭与品牌形象论的兴起为“整合”(I)埋下了伏笔,从“定位论”到强调建立消费者数据库是为“营销”(M)的精准化而努力,与关系营销的不谋而合则是在深入挖掘“传播”(C)的实质。  相似文献   

13.
郑小清 《中国广告》2009,(9):151-152
一、公交移动电视的出现与发展 移动电视从出现伊始便迅速成为受众和研究者所热切关注的“移动终端”,其代表之一公交移动电视是近几年兴起于我国大中城市的新型移动媒体,在短短几年时间内,公交车载移动电视便从“一枝独秀”到“遍地开花”。  相似文献   

14.
《中国拍卖》2014,(2):10-11
精心筹备 立意高远 “作为一家拍卖公司,有责任去做一个文化的传播者,以中华文化为纽带,把两岸人民的心.紧紧地联系在一起”陕西省政协常委、陕西天龙董事长祁志峰这样告诉记者。  相似文献   

15.
“钓鱼执法”引起轩然大波,一时间成为国内媒体关注的焦点,各大媒体口诛笔伐。从被钓者孙中界如何自断手指(后发现是自残手指),到孙中界家庭困难期待到上海赚钱回家购房娶媳妇等等,记者不遗余力地报道很多。  相似文献   

16.
刘国基 《广告大观》2014,(10):18-19
党中央一直十分重视新闻宣传和舆论导向,因此,关于信息产业革命引爆的传媒科技进展,党中央和国务院自然是与时俱进地关注。在理论高度上,从传统对新闻事业的所谓“喉舌论”、“耳目论”、“四级党委办报纸”、“政治家办报”等观点,也进化到电子传播时代的“广播、电影、电视管理”概念。然后在IP协议的数字化传播框架下,也迅速探索如何针对移动互联网络时代的各种新媒体舆论现象的管理与控制,以及如何在新兴媒体科技条件下复制对传统主流媒体的管控模式,以便牢牢掌握舆论导向的传播力、公信力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17.
刘静 《中国报业》2023,(12):172-173
当前,全球传媒业面临着媒体融合的实践问题,我国的媒体融合进程也在推进过程中。在新媒体发展过程中,媒介间的界限逐步模糊,社会向“媒介化”方面发展,社交化、移动化成为当下媒介传播的典型特征。当前,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兴媒体,都有向“融合”迈进的趋势。本文结合主流媒体的自身发展情况,探讨实现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18.
王言 《中国报业》2023,(7):208-209
移动智能技术的进步推动短视频行业的发展,当前,一个全新的媒体格局已经形成,“大屏”的时代已经过去,“小屏”正成为未来新闻信息传播的主要途径。现阶段,短视频具有一定的先进性,时效性较强,给传统新闻传播造成了强烈的冲击,直接影响到传统新闻传播的效果。为此,传统新闻媒体必须切实参与到新媒体格局的构建过程中,更好地适应新媒体时代。  相似文献   

19.
《商》2015,(41)
随着各类微事物的相继出现,人类已迈入微时代,微传播逐渐成为这一时代传播的主力军,以门户网站为首的微传播力量已经成为人类获取新闻讯息的主要途径,本文通过分析国内几家门户网站的微传播现状,总结出我国门户网站"微传播"主要有五大特征:传播主体扩大化;传播载体移动化;传播内容多样化、立体化、碎片化;传播受众主动化;传播效果集中化。  相似文献   

20.
费昀佳  王慧 《北方经贸》2023,(9):144-148
随着信息爆炸时代的来临,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和发展受限,历史与文化沦落为娱乐的附庸。“泛娱乐”与“新文创”为当今热点话题,“泛娱乐”型旅游产品层出不穷。现从城市旅游视角分析“泛娱乐”化状态下的利弊,探讨城市旅游该如何在商业价值与文化精髓间摆正位置,同时以西安为例,从文化主题、产品设计、市场营销上总结城市旅游从“泛娱乐”到“新文创”的发展对策,以规范旅游项目的建立,促进旅游城市正面形象的树立与传播,增加旅游产业创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