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十三五”时期,在国家战略引领和政策推动下,中国机器人产业规模持续增长,部分核心零部件和关键技术实现突破,产业基础能力不断提升,产品结构持续优化,应用广度和深度持续拓展,成为推动全球机器人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十四五”时期,随着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升级需求的增加,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潜力巨大。但是,国内外不确定因素依然存在,中美贸易摩擦对工业机器人需求产生一定负面影响。国内低端领域低水平重复建设、关键零部件卡脖子、缺乏行业标准等问题依然突出。为了促进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时期要进一步强化顶层设计,助推机器人产业由大变强;开展协同创新,突破机器人产业技术瓶颈,强化产业链掌控力;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构建机器人产业生态;健全机器人产业标准体系;实施人才培养计划,探索新型人才培训机制。  相似文献   

2.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与经济社会的深度融合发展,工业机器人已经成为推动经济低碳转型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已有研究主要从劳动力市场视角讨论了工业机器人的经济效应,而文章主要考察了工业机器人对城市工业碳排放的影响。首先,文章构建包含工业机器人和能源投入的理论模型。理论研究表明,工业机器人能够赋能城市工业碳减排。其次,利用中国城市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发现工业机器人有效降低城市工业碳排放,推动城市经济向低碳方向发展,且具有长期影响。异质性分析发现,工业机器人能够抑制非资源型城市、数字化水平较高城市、东部以及南方城市的工业碳排放,但对资源型城市、数字化水平较低城市、中西部以及北方城市的影响不显著。机制检验结果表明,在工业机器人发挥城市工业碳减排效应的过程中,绿色技术创新和人机匹配度是重要的作用机制。进一步采用门槛模型发现,随着互联网普及率、人力资本水平和政府科技投入的提升,工业机器人减排效应呈边际效应递增态势,这意味着完善宽带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人力资本水平、加大财政科技投入是促进工业机器人减排效应的实现路径。文章的研究为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实现“双碳”目标,促进经济低碳转型提供了经验证据和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3.
全面实施“机器人+”应用行动是新时代建设制造强国、数字中国的必然要求,也是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工业机器人是实现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的关键,加快机器人在城市产业生产体系的应用能否实现碳减排效应有待检验。本文基于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检验机器人应用对城市碳排放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显示:机器人应用能够减少城市碳排放;机器人应用通过绿色创新能力、财政科技支出和市场竞争程度影响城市碳排放;机器人应用对中西部地区、非老工业基地和低行政等级城市碳排放的抑制作用更明显。以上结论可以为理解机器人在城市低碳发展中起到的积极作用提供新的视角,也可以为中国制定提升机器人应用深度及广度计划、培育机器人产业发展生态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正>农业机器人与工业机器人不同的是,农业机器人属于特种机器人,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和特种机器人是三种不同的机器人类别。当前,农业机器人的发展速度十分迅猛,主要由于全球农业劳动力人口大幅度减少,而人口老龄化是导致劳动力减少的重要因素。目前日本是全球范围内老龄化问题比较严重的国家,2018年以后中国的老龄化问题也开始凸显,具体表现为绝大多数农村青壮年进城务工,导致了农村耕地闲置等现象。在国家高度关注粮食安全的大背景下,如何让机器人代替人工是个战略性问题,未来,农业机器人将在农业生产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产业创新能力不足是东北老工业基地问题的集中表现。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不仅是要补偿对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历史欠账,加大东北老工业地区的技术投入,加快技术创新,而且要深化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国有企业改革和经济管理体制改革,通过建立与市场经济体制的相适应的经济发展模式和产业组织方式,实现东北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产业创新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施国家创新政策的重要渠道。产业创新以企业创新为基础,包括技术创新、组织创新,制度创新三个方面。产业技术创新是产业创新的核心,技术创新对制度安排、组织形式提出新的要求,同…  相似文献   

6.
<正>机器人的研发、制造、运用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创新、高端制造水平的重要标志。当前机器人产业蓬勃发展,正极大改变着人类的生活方式,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近十年来,新材料、仿生、动力、集群机器人、导航探测、智能机器人、社会交互、医疗等领域,都是机器人的研究方向,同时面临着系列挑战,本文具体讨论集群机器人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趣闻     
滕玥 《环境经济》2023,(22):8-9
<正>人形机器人:定义下一代颠覆性产品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第一句话就开宗明义:“人形机器人集成人工智能、高端制造、新材料等先进技术,有望成为继计算机、智能手机、新能源汽车后的颠覆性产品,将深刻变革人类生产生活方式,重塑全球产业发展格局。”在科技创新的丰富棋盘上,人形机器人是新兴起的棋子,它们正在走出科幻电影,逐渐步入我们的工厂、社区,甚至家庭。这份文件不仅是一张创新发展的蓝图,更像是一次号角,宣告人形机器人正准备接管未来的“指挥棒”。  相似文献   

8.
机器人是最典型的机电一体化、数字化装备,其产品技术附加值高,应用范围广泛。作为先进制造业的支撑技术和信息化社会的新兴产业,机器人将对未来生产和社会发展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有专家预测,机器人产业会成为继汽车、计算机之后出现的新的大型高技术产业。发达国家也将发展机器人技术及相关产业放在本国科技发展的重要战略地位。  相似文献   

9.
优化大学科技园高新技术产品创新环境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高科技迅猛发展,世界正在进入以高技术为基础的知识经济时代,经济全球化和市场国际化已成为这个时代的基本特征。在未来全球竞争中,谁掌握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技术越式,谁就处于中心和支配地位。任何国家要增强国际竞争力,最重要的是必须有自己的技术创新能力,拥有大量国际领先和先进水平、能占有可观市场份额的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目前,我国高等院校不仅是高科技人才培养基地,而且也是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为了把蕴藏在高校科技与人才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1999年国家首批选择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天津大学、上海交大、东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浙江大学等十五个有一定基础、不同类型的大学科技园作为国家大学科技园建设试点。建设大学科技园已成为加速大学高科技成果产业化和推动技术创新的有效途径。然而,如何创造和优化大学科技园技术产品创新环境是充分发挥大学科技与人才优势,解决高科技成果转化中的瓶颈问题,加速高新技术产品开发和提高产品竞争力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技术创新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核心内容,更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主要来源。科技资源统筹是提高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的重要方式,通过集成服务发挥科技资源统筹对技术创新的作用,对推动创新型企业发展、加快实施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明确给出了科技资源统筹下技术创新集成服务的含义、特征,研究了科技资源统筹下技术创新集成服务各参与主体的生成机制、服务运营模式、利益调配机制,可为进一步形成与完善集成服务运营机制,推动技术创新集成服务平台建设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1.
随着全球科技竞争加剧,技术创新变得越来越复杂,军民科技协同创新是应对创新环境变化、推动军民科技创新资源共享、提高国家创新能力的重要路径,也是构建国家创新体系的关键环节。从人才、政府、产业及制度等方面,分析美国、日本、俄罗斯、以色列四国军民科技协同创新模式,对我国构建由政府、军队、军属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企业及中介组织为主体的军民科技协同创新体系有一定借鉴意义。为推动军民科技协同创新,我国应破除军民融合制度藩篱,优化科技协同创新环境;构筑协同创新平台,推动新兴产业空间集聚;重视军民两用人才建设,推动科学技术合作交流;加大科研资金投入力度,拓宽科技研发融资渠道;提高自主科技创新能力,加强国际技术合作。  相似文献   

12.
以欧盟委员会发布的《2020欧盟产业研发投入记分牌》中的日本机器人企业为研究对象,从产品分布、产业链构成、技术创新投入三个维度进行分析,总结出日本机器人产业的三个特点:一是各个环节、各类产品发展均衡;二是具有完善的产业链生态系统和扎实的产业基础配套;三是企业高度重视技术创新投入,研发强度大于日本企业平均水平。在此基础上对我国机器人产业的发展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3.
我国“十五”计划纲要提出把结构调整作为主线,重点推进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从目前我国及河北的产业构成看,工业仍占主体地位,在工业中,制造业又占主体地位。从全球经济的发展轨迹看,制造业不仅是一个国家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石,也是增强一国综合竞争力的基础,同时也是一个国家抢占技术创新制高点的最重要平台。美国、日本以及欧洲等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都非常重视制造业并提出了完整的发展战略,试  相似文献   

14.
新时代,科技服务业夯实了产业体系的创新动力。充分发挥科技服务业的创新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建设现代产业体系,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以北京为例,对科技服务业支撑现代产业体系建设进行了实证分析。科技服务业促进创新创业生态完善,为产业培育创造了良好环境;以科技服务业组织为重要载体,夯实产业创新能力支撑。同时,科技服务业对产业发展支撑能力存在不足,产业创新发展对科技服务业提出了更高要求。科技服务业支撑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战略思路主要包括:加强创新服务支撑,促进基础研究转化为原始创新能力,夯实产业发展的创新动力;完善科技服务业体系,为高精尖产业发展营造良好创新生态;以科技服务加强模式创新,提升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和创新能力,完善产学研深度融合的产业技术创新体系;以科技服务业为主导加强产业融合,提升产业链水平。  相似文献   

15.
我国国防科技工业已逐步形成以高新技术和先进装备制造为主的产业体系,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和先进制造业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国防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物质技术基础。充分利用国防科技工业的技术、人才和资本优势,加快发展军民结合产业,不仅有利于我省加速集聚科技人才和创新资源,构筑科技创新体系,创造新的投资热点和新型业态,更有利于加快推动经济发展动力由依赖资源消耗转为科技和创新驱动,有效促进工业强省建设。  相似文献   

16.
<正>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是一个拥有3000多家全球企业的联合会,是高校、科研机构、企业共同打造的“产学研”创新合作平台,致力于分析、汇总行业相关数据,进而推动整个机器人产业发展。机器人最新的技术应用和新的赋能平台有哪些?我们可以从工业机器人和服务机器人的应用情况来了解机器人行业最新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区域产业竞争力对于区域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是优于其他区域的素质和能力。吉林省在区域产业系统的聚集模块、区域产业系统的自组织模块和区域产业系统的创新模块这三个模块的评价结果都处于较低的水平,尤其是技术创新方面。吉林省区域产业竞争力发展路径应从培育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方面入手,具体包括科技人才、科技投入、科技效率、平台建设、环境培育和信息等方面。  相似文献   

18.
在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这个国家战略的大背景下,探索中小企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第一线的政府管理问题,意义重大而深远.我国中小企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薄弱,已成为制约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的重要障碍.报告在分析我国两种政府管理模式的基础上,提出要建设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具有长效发展机制的政府管理科技服务体系的模式,而重视制度、机制创新、服务模式创新是政府管理的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19.
沈刚 《经济》2012,(5):58-60
石定环,现为国务院参事,曾先后任科技部高新技术产业司副司长、科技部秘书长、国家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成员和战略组组长职务.他长期从事能源政策、科技管理、科技发展战略与政策的研究制定工作,先后参加了国家“七五”及2000年科技发展规划,以及“八五”、 “九五”、“十五”科技规划的制定与工业和高新技术领域重大科技项目的组织实施工作.参与组织实施国家高新区、企业孵化器、生产力促进中心和技术创新工程等高新技术产业化工作.  相似文献   

20.
张森 《财富时代》2023,(2):85-87
<正>文章从实证层面分析了工业机器人的使用对制造业产业集聚的影响。利用IFR发布的工业机器人使用数据以及相关宏观经济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工业机器人的使用确实对制造业产业集聚具有促进作用。笔者认为:首先,大力发展工业机器人产业刻不容缓,但在发展的同时,既要注重数量,也要注重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