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马东平 《开发研究》2003,21(5):93-95
性别隔离是历史的产物 ,它是在人类历史上的不同民族、国家和群体中都普遍存在的现象。同时 ,它也是文化的产物 ,不同文化的性别隔离遵从着自己文化的喜好和禁忌。回族妇女在社会劳动中的性别隔离在具有普遍性的同时也具有了一定的特殊性 (反映了自己民族文化的某些特征 )。本文主要以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临夏市八坊 (回族社区 )回族妇女为对象 ,调查她们在社会劳动中的性别隔离现象及导致的两性不平等问题 ,并简单分析其原因。  相似文献   

2.
就业是民生之本,也是实现民族平等和各民族共同繁荣最重要的一环。目前,由于受教育水平低,严重缺乏知识和技术,就业观念保守等因素,宁夏移民村回族妇女就业率低。政府要大力发展教育事业,组织技能培训机构,提供就业服务,引进多元化项目,以便不断提升宁夏移民村回族妇女的就业率,提高回族妇女的生活水平,缩小各民族间的贫富差距,推动各民族的共同繁荣。  相似文献   

3.
张唯实 《发展》2006,(11):67-68
西部是一个农业地区,人口的绝大部分在农村。西部农村人口多,增长快,而农业自然资源相对较少,因此产生了较大规模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这是现阶段西部面临的重要人口问题之一。反贫困是中国的一项国家战略,而西部农村反贫困又是中国反贫困战略的重中之重。要消除西部农村贫困问题,关键是要找准西部农村贫困的根源,进而制定科学的反贫困战略和政策。  相似文献   

4.
“十一五”中国西部农村反贫困战略的新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中国西部农村的反贫困来讲,如何用新的科学发展观来研究中国西部农村新时期反贫困的理论和实践问题,确立未来中国西部农村反贫困理论体系、战略目标和政策框架就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这不仅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更具有实践意义。本文想在这些方面做些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5.
祝玉峰  赵茂林 《特区经济》2006,213(10):286-287
针对我国西部农村贫困的发生机制,我国西部农村反贫困的战略模型的构建要动态地调整为与之对应的从平面型到立体型的转化过程,“教育反贫困”是指通过教育对人的素质和发展技能进行全面提升,斩断贫困的累积循环因果链条,从而实现中国西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文化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西部地区农村留守妇女现状进行了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对策:宏观上正视留守妇女这一社会问题,在政策制定上向西部地区倾斜;微观上提高留守妇女自身能力素质,增强自我发展意识;政府、非政府组织积极发挥作用,协调各种资源构建社会支持网络.  相似文献   

7.
赵茂林 《乡镇经济》2006,(10):20-23
中国西部贫困地区是中国农村贫困地区反贫战略的重点和难点地区.深入研究西部反贫困,不仅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更具有实践意义.从西部农村贫困的形成机制与原因上看,与西部农村贫困相伴随的是西部农村教育的总体落后.因此,通过教育提高人的素质,开发人力资源,是促进西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8.
少数民族地区反贫困是中国西部地区农村反贫困的突出难点。贫困和发展是21世纪中国西北乃至西部少数民族贫困地区面临的极为严峻的生存挑战和必须解决的重大现实课题。研究甘青宁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反贫困的制度创新、组织重构,必须坚持从民族文化的背景进行考虑,只要将视角落在民族文化的层面上,以保护和创新民族文化为前提,才能更好地选择合适的扶贫战略,从而促进民族贫困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最终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目标。  相似文献   

9.
西部地区反贫困是中国农村反贫困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贵州省地区作为西部的一省,教育贫困是其贫困的主要表现之一.因此如何通过教育来反贫困是贵州面临的一大难题.本文从教育角度论述了教育与反贫困的关系以及将贵州省的贫困县与非贫困县进行比较,从而得出教育是影响当地贫困的一大因素,进而阐述了贵州省教育反贫困的现状问题,并从教育角度提出反贫困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少数民族地区反贫困是中国西部地区农村反贫困的突出难点。贫困和发展是21世纪中国西北乃至西部少数民族贫困地区面临的极为严峻的生存挑战和必须解决的重大现实课题。研究甘青宁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反贫困的制度创新、组织重构,必须坚持从民族文化的背景进行考虑,只要将视角落在民族文化的层面上,以保护和创新民族文化为前提,才能更好地选择合适的扶贫战略,从而促进民族贫困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最终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目标。  相似文献   

11.
反贫困问题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农村的反贫困问题更是我省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本文在分析西部大开发中甘肃农村贫困分布特征、类型 ,以及扶贫开发面临问题和困难的基础上 ,提出了扶贫开发应遵循的原则和对策。  相似文献   

12.
回族     
田禾 《开发研究》1986,(1):51-51
回族是我国民族大家庭的重要成员,现有人口7,219,352人。回族又是我国分布最广的少数民族,主要居住在我国西北的宁夏,甘肃、青海和新疆,部分散居在北京、河北、山东和云南等省区以及全国各地。解放后,在党的民族政策光辉照耀下,建立了宁夏回族自治区和新疆昌吉、甘肃临夏两个回族自治州,六个回族自治县,分别同彝、苗等民族建立了三个自治县。散居各地的回族人民充分享受着民族平等的权利.  相似文献   

13.
世界的贫困在亚洲,亚洲的贫困在印中,中国的贫困在农村,农村的贫困在西部.如何有效地识别出中国农村的贫困人口是新阶段反贫困工作的基础工程,同时提炼有中国元素的反贫困度量理论与经验也是国际和国内持续减贫行动的共同需求.文章分析了中因反贫困度量的二元性、当前度量的“一刀切”和贫困的多样性等特征,系统地评述了国内外研究的成效与不足,最后提出了尚待进一步研究的领域.  相似文献   

14.
少数民族地区历来处于易发生贫困的地区。少数民族地区的贫困程度要高于我国的平均贫困水平,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占我国贫困地区的一半多,少数民族贫困人数也占总贫困人数的一半多。而妇女在现代生活中较于男性公民有天然的劣势,她们更容易成为贫困的对象。所以,少数民族妇女是"穷人"中的"穷人",她们更需要加大关注力度和扶贫力度。本文选取少数民族妇女为研究对象,探讨妇女反贫困的相关问题及对策。  相似文献   

15.
在西部大开发中,宁夏西海固地区如何把握机遇,发展自己,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之一.要改变西海固地区教育落后的局面,必须改变落后观念,摈弃陈规陋习;多渠道加大教育经费投入;优化教育环境,从整体上抓回族女童教育.  相似文献   

16.
甘肃回族自治地方经济发展述评●高占福(甘肃省民委研究室兰州,730030甘肃是我国重要的回族聚居地区之一,回族也是甘肃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分布最广的一个民族。甘肃回族自治地方,主要是指临夏回族自治州和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分别成立于1956年和1953年...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农村老年妇女人口统计特征、农村老年妇女养老问题的定性、农村老年妇女养老问题类型及其成因、农村老年妇女养老问题对策等四个方面对农村老年妇女养老问题的已有研究进行了回顾和评论,为未来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更多更好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李静 《魅力中国》2011,(11):247-247
回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个重要成员,回族的形成和发展与唐宋时期的开放程度是分不开的,尤其是历史上伊斯兰文化对回族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同时回族又是在中华大地形成的一个少数民族,在其形成与发展中吸收和承载了大量中华传统文化,并经历了对中华传统文化到中华民族再到国家高度认同的过程。本文试图从以上两方面对现代回族的民族文化认同做简单的梳理。  相似文献   

19.
农村留守妇女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农村留守妇女现象已经成为农村和谐社会建设中不得不正视的一个问题,留守妇女现象给农村社会治安、经济发展、家庭和睦等带来了较大的冲击。农村留守妇女问题解决得好坏,将产生深远的影响。文章对农村留守妇女现象作出探讨,以求找到相应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20.
朱毅 《魅力中国》2014,(2):105-105
武汉回族出现于元末。经过几个世纪的发展,武汉回族在节庆习俗上充分与武汉地域文化结合,衍生出一种“华伊融合”的节俗形态。相较于其他地区回族节俗,武汉回族节俗更具包容性。本文从武汉回族传统节俗着手,通过对节俗的具体分析,试图分析出武汉回族节俗背后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