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金融发展与贫困减少的经验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利用向量自回归模型分别就中国整体、城镇、农村的金融发展对相应贫困减少的长、短期影响和Granger因果关系进行经验研究。结果表明:(1)中国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贫困减少具有短期的促进作用,但效果不明显。从长期看,农村金融发展抑制了农村贫困减少,但这两者之间不存在Granger因果关系。(2)在很短的时期内,中国城镇金融发展加深了城镇贫困人口的贫困程度,甚至进一步恶化了城镇贫困人口收入分配状况。但从长期看,城镇金融发展有利于城镇贫困减少,而且金融发展是贫困深度和贫困强度变化的Granger原因。(3)中国整体金融发展在短期内缓解了全国贫困状况并改善了贫困人口收入分配情况,但从长期看,它没有成为促进贫困减少的重要因素。因此,进一步深化中国金融发展,特别是加大对农村金融发展力度,对于解决中国贫困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本文首先运用Ravallion基本需求成本法测算了中国转型时期(1986~2000年)城镇贫困线水平,并用Foster系列贫困指数测度了转型期间城镇贫困的广度、深度和强度。结果表明,从1986年到2000年,城镇贫困的广度、深度和强度都呈现总体上升的趋势。最后,我们实证分析认为,城镇贫困状况恶化的原因与转型期间一系列重大政策改革相联系,即城镇居民收入不平等、失业率、住房支出、教育支出和医疗支出上升是城镇贫困恶化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最近,到商洛调查了解了小额信贷的情况。有几点想法。 一、小额信贷的作用和推广中的问题 小额信贷是近年来国际组织积极倡导,并在发展中国家广泛实施的一种重要扶贫到户方式。这几年,小额信贷在中国自引进而试点,逐步推广,发展很快。1998年全国小额信贷资金投放总量就已经接近20亿元,覆盖了181.6万贫困户。其中,商洛地区是小额信贷起步早、发展快、规模也相对较大的地区之一,在全国很有影响。到1998年底,商洛7个县、市的200多个乡已分别建立了扶贫合作社,组建了4436个扶贫中心,21923个联络小组,总…  相似文献   

4.
在2010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基础上,从经济状况和人力资本角度对贫困农民的城镇定居意愿进行研究。研究发现,贫困农民的城镇定居意愿并不高,而有意愿定居城镇的贫困农民更倾向于选择县城与小城镇。贫困农民的定居意愿及定居选择与非贫困农民的情况相似。家庭绝对收入和相对收入、个人人力资本和家庭人力资本对贫困农民的城镇定居意愿有显著影响。经济状况和人力资本对贫困农民与非贫困农民城镇定居意愿的影响存在一定差异。在推进城镇化的进程中,应根据不同的城镇化对象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据国家计委透露,1998年底,我国城镇下岗职工中未就业人员总数突破600万,比1997年底的450万人增加了150万人。另外,今后三年我国机构改革,初步预计机关(党委、人大、政协系统和社会团体及政府系统)要分流500万人;事业单位(主要为科教文卫)在编人员为2645万人,三年内按精简16%计大约是400万人。加上劳动人口自然增长因素,我国城镇每年净增的劳动年龄人口就业人员约为900万。综合上述数据,预测我国城镇在世纪之交的两至三年内,面临着为3000多万人安排就业的巨大压力。如果考虑我国农村约2…  相似文献   

6.
孙碧清 《广西经济》2005,(12):46-47
在今年召开的全区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自治区人民政府向全区人民郑重承诺,到2010年基本上解决我区农村贫困人口温饱问题。这是在新阶段扶贫工作面临的严峻形势下的目标。那么,广西贫困农村农民收入支出状况、环境状况、文化教育状况和扶贫进程如何?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农村贫困相比较,又有什么方面的优势和差距?  相似文献   

7.
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明确指出,扶贫攻坚要坚持工作到村、扶持到户,做到真扶贫,扶真贫。为认真贯彻这一工作方针,如期解决农村贫困人口温饱问题,商洛地区对扶贫到户的办法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初步形成了以扶贫经济合作社为载体,实行小额信贷、扶贫到户的新模式。一、扶贫社式扶贫是扶贫到户新形势下的产物商洛地区的扶贫开发工作是从1986年开始的。在如何加快脱贫致富的步伐问题上,全区干部群众整整进行了11个春秋的努力实践,也经历了不同阶段的不同扶贫方式的探索。九十年代以前,在扶贫办法上虽以扶户为主,扶贫资金由乡镇信用社投…  相似文献   

8.
“十一五”期间,加快农村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促进数以千万计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促进城镇协调发展、构建和谐社会与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措施。通过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进而使他们转移到二、三产业,是帮助贫困农民增加收入、摆脱贫困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9.
一、西藏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必要性   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加快城乡就业一体化进程、推动城镇化建设、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推动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和农民增加收入、摆脱贫困的重要渠道.……  相似文献   

10.
新闻速读:2010年下半年在多次走访调研昆明市辖区各乡镇时,云南省委常委、市委书记仇和指出,小城镇是大战略。要创新体制机制,探索“以土地承包经营权置换城镇社区保障,以分散的农村宅基地和农民住房置换城镇产权住房,以集体资产所有权置换合作社股权”等形式,  相似文献   

11.
为什么中国农村人口贫富不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提出的问题是“在90年代中期的中国农村,哪些特征因素影响了一个人的贫困状况?”我们使用了一项在1996年1至3月间进行的大型调查,以1995年为参照年份,覆盖了全国19个省的80000个家庭,我们将贫困线设定在每人每年908年的收入水平上,并得到了14.9%的贫困率,不同的logistic回归模型得出的结果表明,一个家庭的贫困状况高度依赖于其所在位置,在分析少数民族比汉族有更高的贫困概率方面,空间差异是主要的解释变量,此外,中国农村的贫困还与人口因素有关,并依赖于家庭从事的活动,拥有的资产和控制的资源。  相似文献   

12.
资源枯竭型城镇贫困问题的调查与反思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资源枯竭型城镇由于资源主导产业的衰退造成的贫困问题日益突出,易引发经济社会问题,应予以重点关注.本文对部分典型的资源枯竭型城镇居民贫困状况及贫困形成的原因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从制度创新、可持续发展、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产业结构调整、就业援助和所有制结构调整等方面对其贫困治理提出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3.
农村劳动力转移是指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农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也就是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转移的方式有干个体、办私人企业、劳务输出等,转移的终极目标是到城镇就业(经营)并定居为城镇居民。  相似文献   

14.
随着“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的完成,新疆农村绝对贫困人口问题已基本解决,而城镇贫困人口问题又日趋严重,职工失业型贫困人群已构成新疆城镇贫困阶层的主体。本文分析了新疆失业保障制度与反贫困之间的关系,认为当前新疆失业保障制度主要存在覆盖面窄、区域收支不平衡等问题,从而未能对新疆城镇贫困人口提供充分的保障。因此,只有健全就业机制,完善现有失业保障制度,才能加快新疆城镇反贫困的步伐。  相似文献   

15.
张靖 《特区经济》2012,(4):95-97
为了有针对性地提高现行贫困治理政策面向城镇贫困人口时的供给能力,本文对国内外关于城镇贫困治理的主要经验进行了梳理,并提出对我国城镇贫困治理的启示。研究发现,国外城镇贫困治理的主要经验是困治理制度覆盖范围广泛、保障项目丰富水平较高或灵活性较强、保障资金的筹集方式较为灵活;国内城镇贫困治理的主要经验是保障标准确定方式较为科学、严格准入制度细化分类救助、鼓励城镇贫困人口积极就业。最后从理念层面、技术层面、政策层面、制度层面提出了国内外经验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张芳芳 《魅力中国》2011,(15):13-13
近年来,随着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中国城镇就业形势严峻。就业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现象,它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本文通过对与城镇就业相关的文献的研究,将分别从宏观经济政策、经济结构发展、汇率调整、资本投资和实际工资、农村劳动力转移等方面分析其对城镇就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最近几年以及今后的一段时期,我国和全省的就业形势都很严峻。以2000年为例,四川的就业压力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累积的失业人口,据有关部门统计,全省城镇失业率已经超过了5%,二是人口的自然增长,按18岁为就业人口,2001年城镇进入就业年龄的人口为48.4万人,三是大中专毕业学生,1998年全国扩招的学生中今年开始毕业,使2001年毕业生就业压力大于往年。四川中专按两年制,毕业率88%(1997~1998年平均数为88.67%)计算,将有7万人毕业,普通高校按四年制,毕业率67%(1997~1998年平均数为67.1%)计算,将有4.4万人毕业,两合计11.4万人,以上三项粗略计算,2001年四川需要安排的城镇就业人口超过60万人,如果加上一些不满18岁缀学寻求就业的人、企事业单位下岗以及县行政机关机构改革中的分流人员,这个数字还要大,然而这不仅仅是城镇人口,如果把农村考虑进去,按1999年第一产业人业人员2747.1中2/3是富余劳动力需要转移的话,需要安排转移就业的农村劳动力就有183万人。  相似文献   

18.
尹萍 《辽宁经济》2004,(5):112-112
近几年农民进城的规模越来越大,1998年农村劳动力在建制镇以上城镇就业的人数为5428万人,1999年上升为6683万人,2000年猛增到9948万人。2000年,全国外出农村劳动力比上年增长4.9个百分点,占农村劳动力比重的20.9%。从另一方面看,非农收入已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部分,外出劳务收入已经占到全国农村人均纯收入和货币收入的1/3。流入城镇就业是农民寻求收入增长的主要门路。  相似文献   

19.
一、关于小额信贷小额信贷是个舶来品,是由孟加拉乡村银行(GrameenBank)搞起来的,称为GB模式。近年来,在东南亚、南亚和拉美的一些发展中国家广泛推广。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所于1996年引进这种模式,开始在河北的易县,河南的虞城县、南召县和陕西的丹凤县试点。商洛地区的丹凤县在引进小额信贷扶贫模式后,成立了独立的扶贫合作社,通过扶贫合作社进行运作。尽管小额信贷这个时期还是处于试点摸索阶段,但是已经能够看出明显的成效。许多省利用不同渠道的资金,自发地进行试点,逐步扩大范围和影响。到1998年底已经发展到180万户,投…  相似文献   

20.
就业是民生之本。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我国目前每年有近1500万农村富余劳动力从农业领域转移出来。城镇新增劳动力也在550万左右.两者相加每年的就业岗位需求达2000万左右。就业压力巨大。坚持以创业带动就业,是解决就业问题、促进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