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邓小平同志在1992年南方谈话中提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邓小平同志关于社会主义本质这一论断,是一个完整的有机的科学论断。全面地理解和认真贯彻邓小平同志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论断.对我们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共同富裕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中,发展是贯穿全书的主题。邓小平同志以革命家的理论勇气,经过对中国历史和现实的反思,高瞻远瞩,指出“发展才是硬道理”。小平同志的发展理论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入理解和把握发展理论,对于加快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一、发展理论形成的基础邓小平同志从马克思主义所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出发,指出发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具体体现。l、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解放生产力要求发展,发…  相似文献   

3.
从党的十四大确立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提出用这一理论武装全党的战略任务以来,全党掀起了一个学习《邓小平文选》三卷以及《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习纲要》的热潮。在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上,通过了《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江泽民同志在会上还作了重要讲话。结合学习五中全会文件,可以使我们更深刻地领会小平同志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小平同志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一个完整、丰富的体系。小平同志关于发展的理论和思想,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中,关于发展目标的积极的发展观、关于发展途径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同志在1992年的南方谈话中明确提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一论断,集中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是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最权威、最明确的表述。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同志在1992年南方谈话中提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邓小平同志关于社会主义本质这一论断,是一个完整的有机的科学论断。“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实现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是实现共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对外开放理论与广东的实践陈铁邓小平同志的对外开放理论是整个邓小平同志思想的重要内容,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广东是小平同志和党中央赋予在对外开放方面先走一步的省份之一,广东15年的实践就是按照小平同志的思想来运行的,而且提...  相似文献   

7.
“共同富裕一是邓小平一个非常重要的思想,在邓小平理论中居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在改革开放二十年后的今天,深刻学习领会这一思想,搞清这一思想的深刻内涵和实践要求,对于我们坚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消除各种疑虑和困惑,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结合《邓小平文选》的学习,本人仅从三个方面谈谈粗浅认识和体会。一、共同富裕的主体──人民群众“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本质的重要内容,是社会主义的最终目的。“共同富裕”的主体是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广大人民群众。这是邓小平从改革开放一开始就反复强调的…  相似文献   

8.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性质决定的,也是区别于资本主义制度的分水岭。如何实现共同富裕,长期以来在理论上有许多错误观点,在实践上走了许多弯路。对于这个问题,邓小平同志从理论到实践作了正确回答。学习邓小平同志关于共同富裕的理论,有利于理清我们的思路,实践上少走弯路。一、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最本质的东西1990年12月,邓小平同志同几位中央负责同志谈话时讲:“共同致富,我们从改革一开始就讲,将来总有一天要成为中心课题。社会主义不是少数人富起来、大多数人穷,不是那个样子。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  相似文献   

9.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一谈起社会主义,我们就往往把它归结为几大特征,而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并不十分清楚。最近,邓小平同志在他的重要谈话中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明确而具体的答案,他指出:“走社会主义道路,就是要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邓小平同志的一贯思想。他的这个思想是随着“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政策一同提出的。1978年,邓小平同志指出:“在经济政策上,我认为要允许一部分地区、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同志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做好一切工作的指针,特别是作为这一理论支柱的关于发展生产力,实现共同富裕的科学论断,正确回答了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发展动力和根本目标,奠定了重新认识社会主义的思想基础,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和贡献。本文结合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的初步学习,谈谈保险在实现社会主义共同富裕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同志的党建理论,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在新的历史时期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是对执政党建设的重大贡献。邓小平同志新时期的党建理论,主要是指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小平同志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论述和伟大实践。小平同志党建理论的特点,一是系统注,其内容包括新时期无产阶级执政党建设的指导思想、根本方针、基本原则、重要方法等诸方面,是一个完整的思想理论体系;二是科学性,它科学地揭示了新时期党的建设的内在规律,是加强党的建设的科学依据和行动指南,是被实践证明了的…  相似文献   

12.
葛宁 《魅力中国》2013,(25):60-60
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讲话中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是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这一重大问题所作的总结性理论概括。这一科学概括,是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大理论成果之一,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论的继承和发展。认真学习和把握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对我们社科理解什么事社会主义,更加自觉的投入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去.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陈桦 《开放潮》2002,(3):36-37
10年前邓小平同志视察武昌、深圳、珠海、上海发表了重要谈话,以小平同志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为标志,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从现在看,对小平同志的南方谈话无论怎么评价都不为过。它是继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又一座里程碑,南方谈话回答了长期束缚和困扰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认识问题:如什么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判断姓“资”姓“社”的标准,对待改革开放基本路线的态度,警惕“右”但主要是防“左”等等,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奠定了新时期改革发展的思想理论基础。它解决了中国改革发展的一系列深层次问题,比如计划与市场的关系,发展才是硬道理,步子要迈得大一点等等,进一步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路线不动摇,指明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方向。同年召开了党的十四大,明确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确立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1993年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进一步勾画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可以说南方谈话指引了中国十年来改革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4.
发挥基层党组织的龙头作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新农村──在高安市农村调查的体会舒惠国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是一个博大精深的科学体系。作为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小平同志的农业思想,对于指导我们实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最新成果,是邓小平同志领导我们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丰富经验的理论总结,是指引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继续胜利前进的科学指南。尤其是邓小平同志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论断已成为全党的共识,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确定改革目标—一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扫除广路障。这个论断,是我们党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之一,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一、邓小平同志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揭示,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一…  相似文献   

16.
纪念邓小平同志视察天津十周年(一九八六年八月──一九九六年八月),重温小平同志《视察天津时的谈话》,更加亲切地看到,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指导天津开拓进取的实践。成就巨大,世人瞩目。天津的“九五”目标和2010年远景规划,强调分阶段分步骤,走一条具有时代特征和天津特点的发展道路,更令人振奋。这正体现了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天津完全有可能把特点搞得更特,优势更优,更有特色的发展道路。小平同志的“谈话”说得好:“……我看你们潜力很大。可以胆子大点,发展快点”。时过十年,这个…  相似文献   

17.
一、学习邓小平的经济理论观点 邓小平经济理论是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中的重大创新。小平同志领导的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他所设计的实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方案和道理,以及他对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理论研究,填补了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发展史上的空白,并用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实践丰富了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宝库。特别是《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凝聚了小平同志在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中的创新的主要成果。同以往有关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研究与探讨相比邓小平的经济理论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创造性突破主要有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分配理论。从社会主义本质的视角,形成了共同富裕为价值目标、人民群众为价值主体、先富一后富一共富的价值选择和效率与公平相统一的价值评价标准的价值取向特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谐社会理论与共同富裕思想一脉相承。存在发展理念、价值主体、价值目标的一致性。共同富裕思想对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9.
对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和贫富差距问题的再认识□张勇“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五句话,是邓小平同志在一九九二年初南方谈话中对社会主义本质所作出的科学的、精辟的、创造性的概括。这一概括的重要特点...  相似文献   

20.
市委一届三次全会,根据省委要求,从我市的实际出发,确定了提前两年实现翻两番奔小康的奋斗目标,这是全市的工作中心。党的建设必须紧紧围绕这一中心来进行,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为实现翻两番奔小康提供有力的保证。一、深入开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章学习活动,把全党思想统一到翻两番奔小康目标上来学习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章活动,要紧密联系思想和工作实际,在解决现实问题上下功夫。当前要集中学习好邓小平同志关于社会主义本质、发展才是硬道理、翻两番、奔小康、三步走的论述和党章总纲、党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