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种下一棵树,收获一片绿阴;献出一份爱心,托起一份希望."这句话来自希望工程.人们还记得一张黑白照片,画面上一位小姑娘手拿铅笔,睁着一对大眼睛望着前方……这张名为<我要读书>的照片,推动了希望工程的发展,改变了数百万贫困家庭孩子的命运.  相似文献   

2.
晨风 《当代陕西》2008,(5):45-45
最近,某单位公开招聘人员,乡下有个熟人打电话,说他的孩子想参加考试,让我帮着参谋。孩子大学刚毕业,所学的专业这次有五六个单位要人,大部分都是一个名额。恰巧其中有两个单位我认识人。就通过熟人了解情况,没曾想回答却是:“已经内定。”无奈之下,我只能建议孩子避开这两个单位.在剩余单位中挑了一个。这个单位是不是内定,无从知道,我们只能祝福孩子好运。  相似文献   

3.
编辑同志:我是一个在外务工的农民,这次春节回老家,发现农村建房乱占耕地的局面并没有得到有效地控制,在有些地区反而有恶化趋势。比如,我所在的村庄解放前有200多人,现在人口不过翻了一倍多,但村庄盲目发展,建筑面积起码翻了5~8倍。在我们这个包括3个自然村的行政村,这种现象普遍存在,原来3个自然村相隔只有1公里多的路程,现在竟然首尾相接,成为一体,形成了连绵几公里、可怕的"村落带"。这几年,农民建房的热度一直不减,由简陋的土坯房到兵营式的砖瓦  相似文献   

4.
望子成才,天下父母的共同心愿。2002、2003两年,广东省投巨资,改造了革命老区农村破危小学2364所,为孩子读书成才创造了条件,老区人民盛赞这是得民心的伟大“希望工程”。而这一伟大工程的促成是广东省老促会。  相似文献   

5.
离婚     
忍受痛苦有其悲壮的一面,不是人人都有勇气承受的;而说迎合痛苦好像就有些词语搭配不当,它与尊严背道而驰,显得哀婉苍凉。记得上世纪70年代出台过一项针对上山下乡的免下政策:“身边留一个”。也就是说,无论一个家庭有几个孩子,也无论是男是女,除身边留一个外,其他到了年龄的都得下。那会儿想让儿女免下的父母们便动起了假离婚的脑筋.家中两个孩子的,一人分一个.双双免下.有三个、五个的.至少前两个先免下.后面的还小看形势再说。我12岁那年父母离婚时就有人以为我们家在搞假离婚.而我也一度以为父母是真的假离婚。  相似文献   

6.
在希望工程“手拉手”爱心联谊活动中,一群乡下孩子被热心的人接到省城来,住宾馆、吃免费的麦当劳,参观城里最热闹的风景,逛费用高的儿童娱乐城,最后再到城里孩子家中过一日。这些乡下孩子  相似文献   

7.
我行业“希望工程”捐赠仪式在革命老区延庆县靳家堡中学举行[本刊讯]正值“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之际,中国物资再生协会副会长陈荣库、秘书长程荷珍带着我行业109个会员单位女职工的一片爱心,来到了革命老根据地延庆县斯家堡乡靳家堡中学,将“希望工程”捐款22...  相似文献   

8.
罗日荣 《中国西部》2013,(3):120-123
元旦似期,走进图书馆想找一本关于家庭教育;片面的书籍,一是因为自己是两个孩子的父亲,同时也是一个学校教育工作者,我希望能通过阅凑,破解孩子的心灵密码,伴随孩子成长进步。  相似文献   

9.
<正>2012年10月24日晚,风很大,有点冷。在走访了几个孩子之后,在班上一个叫沈周的孩子热心指引下,七转八拐才走进竹林熊社区中的一个小院落的最里面,找到学生王杰浩的家。眼前的景象令我震惊:这个家只是几块板子搭在两栋高楼之间的简易窝棚。孩子的爷爷、奶奶很客气地让我进去坐坐,可我看来看去不知道该坐在哪里,索性就站着好好地观察了这个"家"一番,外面是个厨房,东西乱七八糟地摆放着,没有看见我想象中的电饭煲、橱柜,映入眼帘的,是墙上、地上各种颜色的袋子和透过板缝望见的远处漆黑的天空。走进旁边的小屋,这是一  相似文献   

10.
王淑萍 《魅力中国》2013,(5):100-100
美国教育家杜威曾说过:“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就意味着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生活!”的确,孩子的童年生活大部分都是在学校中度过的。作为语文教师,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应该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语文课堂?我认为,理想的语文课堂应该成为孩子们学习知识、放飞梦想的舞台。怎么样搭建好这个舞台,给孩子们创设一个轻松愉悦的空间,是我们教师首要的任务。一堂理想的语文课可以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但是最根本的应做到以下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最近,一个33岁的美国女人抢了全世界的眼球,她叫纳迪娅·苏莱曼,一胎生了8个孩子。当全世界都在为她惊讶时,她的父母却不以为然。她的母亲说,她不应该再生孩子,因为她是个不负责任的母亲。原来她本来就有了6个孩子,而且是单亲母亲,自己一个不带,全都扔给年过花甲的父母。两个退休老人怎么养6个孩子?去年纳迪娅·苏莱曼父母不堪重负,已申请破产了。可是纳迪娅·苏莱曼不管,人工授精一下子又生了8个孩子。当有人指责她不负责时,正在读人类学研究生的纳迪娅·苏莱曼却说:"我毕业后,就会自己抚养这14个孩子,我会给他们提供一个幸福和健康的生长环境。"她凭什么养这么多孩子?而且还能潇洒地读研究生?看着她那种满不在乎还理所当然的神态,我开始对美国穷人的真实生活产生了兴趣。  相似文献   

12.
赵鸿科 《中国西部》2015,(12):74-81
家,是每个孩子成长的摇篮,也是每个孩子栖息的港湾。家是一个多么亲切的字眼啊!我就有一个幸福温暖的家。记得上学期开学前不久,我得了一场大病,医生诊断后说我患的是恶性淋巴瘤。听到这个消息,全家犹如晴空霹雳。然而,爸爸没有放弃,爸爸和爷爷整日整夜地陪护我。白天,爷爷和爸爸开导我如何正确看待疾病。在化疗过程中,有一项要求必须每两小时滴一次眼药水,爸爸好几夜没有合  相似文献   

13.
编辑部:贵刊今年第5期"老区呼声"栏目《谁来帮助一下扶贫济困的老区妇女创业典型》一文刊登后,引起社会各界对我们养猪合作社的关注,纷纷伸出援助之手,现在仔猪积压的问题得到缓解。我叫苏业梅,是2009年8月从湖南省常德市农村带着2个辍学的孩子,来到湖北随州广水市单亲母亲养殖合作社的。是合作社董事长刘家翠免费为我提供食宿、猪圈,仔猪,随州市老促会帮扶12000元,让我养猪走出了贫困。现在我的两个孩子一个读大学,一个读中学,一家3口生  相似文献   

14.
我的父亲是位农民,但他毅然把我们姐弟4人送上了战场。他说,我有8个孩子,送到战场4个即使战死了,我还会剩下4个孩子。但如果一个不送,那我的8个孩子就可能都当亡国奴了,我们不当亡国奴!如今,上战场的姐弟4人,只剩下了我一个,我只能对他们说,我代你们看到中国日益繁荣强大了。  相似文献   

15.
能有这么多孩子,我很高兴,我喜欢孩子。当一个孩子来的第一天晚上哭着要找妈妈的时候,我心里很难受。一个一岁多的孩子,一个很简单的要求,可是对她来说却是奢求。她本该是像其他小孩一样在父母的怀抱里幸福地成长。有一个温馨幸福的家。我开始焦虑,要怎样负担起这个责任。  相似文献   

16.
吴晨 《魅力中国》2014,(26):8-8
这是一件真实的事情,这是一次真实的内心独自。 有的人说我是一个不幸的孩子。因为我生活在一个单亲家庭。可是,今天我想说的是我是一个比其他孩子更幸运的人,因为我生活在一个单亲家庭,也因为有爱我的爸爸妈妈!  相似文献   

17.
大民 《环球财经》2013,(9):38-39
每到大学开学的日子,媒体上都喜欢做个专题,讨论“家长送孩子上大学”。2006年时我写了篇博文《我送孩子上大学惹谁了?》,为这种现象辩护。此后每到临近开学时,我都重发一下,都会得到不错的访问量,慢慢地骂我的少了,支持的多了。有趣吧?批评的声音集中在两个点上。一是指责孩子太娇惯,蔑视家长“贱骨头”;二是上纲上线——中国教育出问题了,都是应试教育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2013年终于过去了,我带的班级也已经走过了两年半的时光。它是我入职以来带的第一个班,毫无疑问,我很爱它。对一个毕业刚走出校门的青年来说,面对这三十几名活泼阳光的孩子,我心中涌起的是一种神圣的责任感和幸福感。就是这样一个我时时挂念于心的班级,在2013年的最后一天,却给我添了堵,这如雾霾一般的不快情绪,一直萦绕在我的心头。  相似文献   

19.
<正>不断有朋友问我:孩子出现学习问题怎么办?我在回答的时候,很少直接针对孩子的学习问题做出回答,而是先会问家长自己是怎么做的,孩子的生活是怎么安排的,家长和孩子的关系是否顺畅,孩子对学习一直以来的态度是怎么样的……当孩子的学习出现问题时,一个主要方面是学习方法需要调整;另外一个更大的方面,就是孩子的生活、情绪、情感或精神世界有一些内容需要调整。家长要了解自己的孩子,要和孩子做朋友,不要老盯着孩子成绩的  相似文献   

20.
早晨,我照例早早地来到教室。孩子们正在整齐地读着书。教室的几个座位空着,有几个孩子正自觉地在篮球场上清扫着落叶。昨天晚上风雨交加,给操场铺上一地金黄。孩子们扫落叶的时间会比平常长一些,到教室来的时间也会晚一些。我像往常一样,没有打扰孩子们,准备着今天上课用的教具和课件。突然,一个声音在耳边响起:“老师,小涵的200元钱不见了。”我心里一惊,200元,这可不是一个小数目啊!小涵的家境并不富裕,她是班里最后一个交钱的孩子,家长可能也是犹豫了好久才让孩子去参加这次到“宝贝梦想城”的实践活动的。如果钱找不回来,孩子可能就去不了,甚至还会回家挨打、挨骂,这对一个才七八岁的孩子来说,是一件多么残酷的事情啊!正想着,小涵哭着上来了。旁边还围着几个和她一起做清洁的孩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