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浙江建筑业是如何领跑全国的?■浙江建筑业成长中的烦恼有哪些?■浙江建筑业如何在全国继续保持龙头地位?近年来,浙江建筑业异军突起,施工产值、利税总额等主要经济指标居全国之首,创出令人叹为观止的中国建筑业的"浙江现象",开辟出一条民营化的"浙江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2.
■浙江建筑业为何近年来一路飘红?■“浙江模式”为什么能风靡神州?近年来,浙江建筑业异军突起,施工产值、利税总额等主要经济指标居全国之首,创出叹为观止的我国建筑业的“浙江现象”。而这一切都要归功于浙江建筑企业大浪淘沙,勇立潮头,开辟出一条民营化的“浙江模式”。四种  相似文献   

3.
关于建筑业浙江发展模式 所谓发展模式,是指一定地区,一定历史条件。具有特色的经济发展的路子。浙江建筑业以市场为导向,经历“一把泥刀走天下”的原始积累、“背个皮包搞承包”的艰难创业、“大联合大联营”的规模发展、“产权改革创新”的整体提升,走的是一条市场经济渐进式道路,并相应形成以下四种不同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4.
核心提示:近几年来,浙江建筑业在我国建筑市场上呈现出一种咄咄逼人的发展势头,“浙江现象”己成为我国建筑业在近30年改革开放与发展过程中显现出来的一个充满神奇色彩的亮点。那么,这个现象对目前尚处于艰难变革之中的我国建筑业意味着什么?而处于辉煌之巅的浙江建筑业又将向何处去呢?  相似文献   

5.
浙江建筑业优势的主要表现 改制领先政策开明。浙江建筑业不但胜在改制总体较早,更胜在当地政府对于企业改制所持态度之开明,远超其他地区。比如说在浙江绍兴,建筑企业零资产改制、负资产改制相当普遍,“决不让改制后的企业吃亏”是该市上下一致的指导思想。具体操作中,他们按照提留(按照40%的人员比例乘以人均数额提取安置费用)、核销(三年或以上的不良债权予以核销,今后若能收回,企业与政府“三七”分成)、剥离(非经营性资产不纳入改制范畴,给企业免费使用)、搁置(政府土地资产不作价入股,而是搁置起来让企业无偿使用)四大政策,妥善处理企业资产,让企业留下优质资产进行改制,使企业轻装上阵。  相似文献   

6.
<正>建筑业规模会不会发生“断崖式下滑”?传统建筑业会不会被数字化新兴产业颠覆?EPC总承包能否成为主流工程承包模式?建筑业规模会不会发生“断崖式下滑”我的结论是不会,建筑业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和贡献是毋庸置疑的。根据世界经济论坛的数据,全球建筑业就业人数超过1亿,建筑业增加值在发达国家中约占GDP的5%,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以前,浙江省建筑业规模偏小。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自1994年以来,浙江省采取多种措施培育和发展建筑业,促进了建筑业的发展。纵观浙江建筑业的发展历程。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8.
浙江建筑业的发展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筑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总产值连续5年、利税连续9年居全国第一。改革开放以来,浙江建筑业持续快速增长。1984年,浙江全省建筑业总产值仅为29.69亿元,从业人员约55万人。到2006年,浙江省建筑业总产值已达到了5655亿元,比1984年增长了189倍多;建筑业增加值899亿元,占全省GDP的5.75%;利税达到了331亿元,其中上交税金178亿元,占全省地方财政收入的  相似文献   

9.
一、正确认识今后一段时期建筑业的走向自2003年下半年起,中央对国民经济进行了宏观调控。目前,宏观调控效应逐步显现,投资过热、经济无序增长已得到有效遏制。值得业内人士关注的是,国家大幅调控投资规模的政策措施给建筑业带来的会是什么?主流观点认为,建筑业发展将进入一个阶段性“拐点”。1.建筑业经济总量趋于减少。建筑业经济对国家投资总量的依存度在所有经济领域中属于最强的。在一般的年份,国家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总量的55%至65%将转化为建筑业产值。毫无疑问,随着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减少,未来几年建筑业的经济总量…  相似文献   

10.
中国建筑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模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建筑业国际竞争力的定义建筑业是国民经济的一个产业.产业可定义为生产直接相互竟争产品或服务的企业集合.由于建筑业生产的产品和提供服务的特殊性,参照联合国制定的《经济活动国际标准产业分类》,建筑业由“土木工程建筑业”、“线路、管道和设备安装业”及“装修装饰业”组成.并按生产过程包括建筑规划、设计、施工、拆迁、改造与维修等活动.建筑业的国际竞争力可定义为:某国建筑业在国际市场上获得竞争优势的能力;以提供好的产品、好的服务创造附加价值并增加国家财富的能力.二、建筑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模型的建立为了正确评价建筑业的国际竟争力,需要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