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民伟 《新智慧》2006,(3):53-53
借款费用是指企业困借款而发生的利息、折价或溢价的摊销、辅助费用以放因外币借款而发生的汇兑整顿。由于在确定辅助费用和汇兑差额的资本化金额时.投有与资产支出挂钩.故本的讨论范围仅限于借款利息、折价或溢价的摊铺。  相似文献   

2.
在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为了扩大企业规模,以及更好地发挥财务杠杆的作用,经常会发生对外筹资业务,向银行或其他单位及个人借款,从而产生借款费用支出,即企业因借款而发生的利息及其他相关成本,如何对这些借款费用进行财务核算以及怎样按照税法规定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作为财务人员应有基本了解,以便更加准确地核算企业的经营成果,正确纳税.  相似文献   

3.
左占卫 《新智慧》2008,(11):21-22
一、借款费用资本化的会计准则和税法规定比较 1.会计准则与税法规定的相同之处。①对借款费用范围的规定相同,即都包括借款利息、折价或溢价的摊销、辅助费用以及因外币借款而产生的汇兑差额等;②对借款费用可以资本化的资产范围的规定相同,即都包括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经过12个月以上的建造才能达到预定可销售状态的存货。会计准则和税法关于借款费用资本化的条件和期间的规定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4.
钱俊 《新智慧》2005,(7):61-61
《企业会计准则——借款费用》(简称《准则》)规定,当“资产支出已经发生”、“借款费用已经发生”、“为使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所必要的购建活动已经开始”三个条件同时具备时,因专门借款而发生的利息、折价或溢价的摊销和汇兑差额应当开始资本化。每一会计期间利息的资本化金额=至当期末止购建固定资产累计支出加权平均数&;#215;资本化率。资产支出只包括为购建固定资产而以支付现金、转移非现仓资产或者承担带息债务形式发生的支出。  相似文献   

5.
裴凤庆 《新智慧》2005,(9):37-38
一、一项工程发生非正常中断,并且中断期超过3个月,企业在确认资本化金额时加权平均利率的确定 《企业会计准则——借款费用》(以下简称《准则》)规定,为购建固定资产借入一笔以上的专门借款,其资本化率应为这些专门借款的加权平均利率,即:加权平均利率=专门借款当期实际发生的利息之和&;#247;专门借款本金加权平均数。在正常情况下,上述公式的“专门借款当期实际发生的利息之和”等于每笔专门借款的票面金额、票面利率与实际期限之积。但是,如果某企业为购建一项工程借入一笔以上的专门借款,并且在购建期间发生非正常中断,那么在计算加权平均利率时,“专门借款当期实际发生的利息之和”是否要扣除非正常中断期间专门借款实际发生的利息呢?《准则》中并没有明确的规定。  相似文献   

6.
袁太芳 《新智慧》2005,(1):34-35
一、问题的提出 借款费用的计箅问题关键在于利息资本化金额的计算。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借款费用》的规定,在利息应予资本化的每一会计期间内,利息的资本化金额按如下公式计算:每一会计期间利息的资本化金额=至当期末止购建固定资产累计支出加权平均数X资本化率。其中,累计支出加权平均数=∑(每笔资产支出金额X每笔资产支出实际占用的天数&;#247;会计期间涵盖的天数);资本化率=专门借款当期实际发生的利息之和&;#247;专门借款本金加权平均数&;#215;100%。  相似文献   

7.
《企业会计准则-借款费用》的颁布和实施,对于规范借款费用的确认、计量和报告,对财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使财务人员和审计人员能更好地应用借款费用准则,本对专门借款费用开始资本化,暂停资本化,停止资本化及资本化金额的计算方法及账务处理作了较为详尽的介绍。  相似文献   

8.
适度负债是解决企业发展过程中资金短缺的有效途径,也是企业实现价值最大化的手段,但对于负债产生的利息资本化的计算直接影响相关资产的入账价值,同时也对企业相关期间的损益产生影响,本文对于借款费用资本化的核算技巧进行了探究,以期有助于实务工作者对于借款费用资本化的核算。  相似文献   

9.
《新智慧》2007,(1):21-21
一、符合借款费用资本化条件的存货 根据本准则规定,企业借款购建或生产的存货中,符合借款费用资本化条件的,应当将符合资本化条件的借款费用予以资本化。[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左举红  欧阳斌 《新智慧》2004,(2A):28-29
《企业会计准则——借款费用》(以下简称《借款费用准则》)的颁布、实施,对进一步规范借款费用的确认、计量和报告,提高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完善我国会计准则体系,推动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其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下面对此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试谈改进借款费用会计处理的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借款费用,国际通行的会计处理方法主要有两种:资本化和费用化。新《企业会计准则第17号——借款费用》对借款费用的会计处理做了进一步的完善,其目的是使借款费用的会计处理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行业发展产生积极影响。本文通过对比我国新借款费用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提出进一步改进借款费用会计处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利用借款分期付款、商业汇票等方式购建资产业务逐渐增多,相应会发生费用会计处理的诸多问题。在借款费用的会计处理方法和确认及计量的认识中,有必要从多方面对FASB和IASC关于借款费用的处理与我国的一些会计法规进行对比分析,力图寻求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最佳的会计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3.
周继华 《新智慧》2004,(1B):24-25
(一)企业为购建固定资产而借入的专门借款所发生的借款利息(含当期应摊销的债券折价或溢价),在满足借款费用资本化条件的情况下应予以资本化,计入所购建固定资产的价值。根据《企业会计制度》(以下简称《制度》)的规定,企业每一会计期间利息资本化金额等于至当期末止购建固定资产累计支出加权平均数和资本化率的乘积。其中,资本化率的确定原则  相似文献   

14.
借款费用资本化存在种种弊端,因此,借款费用宜费用化或递延化。  相似文献   

15.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筹资渠道日益多元化,举债经营日益被人们所认识和运用,促进了企业的经营与发展,然而,举债是要付代价的,举债引起的债务成本问题也成为重要的财务会计问题,需要加以规范。对此,在新财会《两则》的基础上,财政部又发布了具体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准则第X号──借款费用资本化(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借款费用准则》),就借款费用会计处理问题作了专门规定。本文试就此问题谈粗浅认识:一、借款费用资本化的含义1.借款费用借款是企业为了生产经营发展、对外投资或调整资本结构,运用财务杠杆…  相似文献   

16.
借款费用处理得恰当与否,会直接影响企业资产和费用的确认和计量,进而影响到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的正确衡量,本文仅就借款费用的定义,确认原则,及借款费用资本化的资产范围作一国际比较。  相似文献   

17.
试论借款费用的会计确认与计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会计核算诸环节中,会计要素的确认与计量成为会计理论及实务中的重点和难点。通过分析借款费用的实质及内涵,从会计理论及实务的角度,探讨了借款费用的会计确认与计量。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对比中关会计准则关于借款费用资本化的规定,从权益理论及相关准则出台的背景探讨两者差异背后隐藏的原因,并得出在当时情况下两者相关规定的产生有其必然性,但随着我国会计理论与实践的进一步发展,我国应取消借款费用资本化规定的结论。  相似文献   

19.
新施行的借款费用准则,在理论和实际上都还存在一些不足,为了与国际经济接轨,完善和推广我国的借款费用准则,特将我国与国际上的借款费用准则相比较。  相似文献   

20.
借款费用资本化是会计和税收工作中的一项全新内容。借款费用何时开始资本化、资本化金额怎样计算以及在税收上有什么待遇,对这些问题处理的恰当与否,会直接影响企业资产和费用的确认与计量,进而影响到企业财务状况、经营业绩以及纳税是否正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