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杨旭 《辽宁经济》2001,(11):46-46
每个民族的文化和历史都蕴含在她的语言中,当今时代,最热闹的语言现象,莫过于广告语言了。当这种形式的语言向我们扑天盖地涌来时,又以其无与伦比的实用性显示着其在经济生活中的价值。这就引起我们的思考──广告语言,到底应该注重其文化意义还是应该更多地给予它以经济方面的考虑?笔者认为,在广告文案创作中,既不应把广告文案仅仅当成另外一种文学作品来做,也不能单纯地当做经济企划案来做,而应结合二者特点,尤应注重其经济实用性,而不是像有些学者推崇的那样把广告文案抬高为某种文学形式。  一、诗性表面与反诗性的经济…  相似文献   

2.
在繁华的贵阳市随处可见一些背着篼的庄稼汉,常年奔波在大街小巷,招揽生意,他们究竟是怎样一个群体呢?请看── 一、何为背篼? 在调查中,我们了解到背篼至少有三层含义。 第一层是它的本义,顾名思义,是指一种背东西用的器具。这是一种喇叭形的背篓,竹编而成,口阔底窄,适于在山路上背运东西。特色体现在狭窄的底部:负重时,人可以随便找个什么地方就能停靠、歇息:篓空时,在底部塞些衣服或草之类的东西就能放倒来坐。在我国西南地区,背篼几乎是农民形影不离的伙伴。 第二层是招牌功用。一位贵州省惠水县来的青年农民告诉我们说…  相似文献   

3.
凌云 《科学决策》2007,(7):35-36
全面反传统于发展不利 人是文化的存在,也是传统的存在,正确地面对传统,才能正确地选择未来。尽管我们的传统过于古老,尽管它在我们的经济、文化与社会的发展中造成诸多阻力,但我们仍须理性地加以对待,而不宜将其彻底抛弃。  相似文献   

4.
文章探讨如何正确传承传统文化.第一,传统文化是一种社会意识,因而它并没有过时.我们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科学态度,是批判的继承和批判继承基础上的综合创新;第二,我们在处理继承优秀传统文化与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的关系时,要克服两种倾向;第三,目前对于中华文化的宣传存在着误区,应把优秀传统文化精神作为传承和弘扬的重点.  相似文献   

5.
张佑 《宁波经济》2011,(7):59-59
品牌,是一种易说难做的东西,君不见有多少企业或者专家随时把它挂在口中,但我们扪心自问,究竟有多少才能真正算得上品牌呢?品牌,又是一种集“虚”与“实”为一体的东西,就像老子阐述的“道”一样,感受起来非常虚,却又实实在在地发挥着作用,可有时候当你认为品牌很实、很值钱的时候,它却又显得那么的虚,甚至连营销大师科特勒都说:没有降价两分钱不能抵消的品牌忠诚!这实在是令人难以捉摸,究竟品牌的价值在哪里?  相似文献   

6.
养吾义 《北方经济》2006,(12):79-79
在市场经济大潮中,企业面临的挑战无处不在。大大小小的企业和企业家面对激烈的竞争,有的昨日独占鳌头,今天却一落千丈,一蹶不振;有的几年前还榜上无名,几年之间登上大雅之堂,成了同行业的老大。从企业的成功与失败我们看到的是一种现象,那么,它的根本原因在哪里?认真分析成功企业和失败企业,我们不难看出在他们的背后隐藏着一种神秘的东西,有一种神奇的力量,这个力量就是文化,就是我们经常谈到的企业文化。  相似文献   

7.
视觉传达设计的发展历程及社会文化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视觉传达设计是一门研究视觉及其应用的学科,也是现代艺术设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深受西方文化和传播学影响的学科。可以说,在视觉传达设计中,很多地方都孕育了传统历史文化的内涵,视觉传达设计的整个发展过程也是整个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缩影。因此,我们很有必要了解整个视觉传达设计发展的历史,以及它所反映出的社会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8.
涂蕙  田叮叮 《中国报道》2012,(11):76-77
保险产品是观念性的东西,甚至可以说在我们不需要的时候,它就是一张纸。而当我们发生风险时,它就变成了现金。  相似文献   

9.
林森 《魅力中国》2011,(1):47-48
文化精神不是仅在小康社会才产生的,因为文化本身是一种运动过程,它具有一定的延承性,可以说古以有之的慷慨悲歌之燕赵文化是一种文化精神,今天,文化精神既承接了历史又展现着当代,可以说它是一种历史文化积淀与当前文化氛围相互作用的结果。文化精神作为历史文化积淀在新时期的继承发扬和改造,作为传统与现代相融合的产物,在现代观照传统、传统化育现代的双向作用基础上,固有的历史文化积淀与现实的文化品格相互融摄形成文化精神,使我们获得指向未来、创造未来的局面。  相似文献   

10.
论文把后现代主义作为学术研究对象,旨在介绍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西方社会出现的一股具有广泛世界性影响的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它继承了现代主义反传统的文化思想并得以发展延伸;也对现代主义实行反叛和决裂,了解后现代主义时代在科学、教育、文化等领域经历了一系列根本性的变化,是人类历史的一次断裂或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帮助读者正确解读后现代主义时代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11.
辛闻  杨雷 《理论观察》2014,(1):122-123
普拉东诺夫的《切文古尔》和扎米亚京的《我们》是俄罗斯反乌托邦文学中的经典作品.在时间和空间的相互衬托下,《我们》作为反乌托邦文学的开山之作,引领了反乌托邦文学的西方物质共产主义模式,而《切文古尔》则开创了东方心灵共产主义模式的先河。  相似文献   

12.
谢锦文 《魅力中国》2011,(20):259-259
初入文坛时,乡村土地是韩少功的一个道德舞台,承担着他对文革历史的政治反恩和批判。上个世纪80年代,在寻根时期,乡土大地负载的是韩少功作为寻根者的文化理想,他企图寻找一种绚烂神秘,极具原始生命力的古楚文化。韩少功是乡土文学中的佼佼者,同时也是寻根文学的领军人物,尤其是他自然的将乡土文学与寻根文学巧妙结合和贯通,更加突显了其作品所要表达的内容。纵观他的多篇乡土寻根文学,我们都可以从中读到他对于精神的一种呼唤,对民族传统精神的追溯,对“精神家园”的寻找,以及对民族精神的一种思考。这些都寄托着韩少功的审美理想和个人情怀,也承担着他对民族历史的思考和探寻。  相似文献   

13.
我国传统文化中体现的朴素的生态思想和农业生产实践的成果,堪称人类农业文明时代生态伦理传统的典型,与主客二分、天人对立的西方近代思想相比.中国的传统文化中的生态伦理思想比较符合我们这个复杂世界的真实情况.也有利于人类正确地对待自然,从而有益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其中蕴含的与“真善美”相统一思想能够补充西方科学理性的不足。认真挖掘其中蕴含着的朴素的生态伦理观.对于丰富生态伦理学的理想体系.  相似文献   

14.
潘流霞  俞红 《黑河学刊》2012,(11):55-56
翻译作为语际间的交际,它不仅是语言的转换过程,更是两种文化的移植过程。一个民族的文学作品总是和这个民族的文化传统分不开,然而不同文化所具有的文化个性往往会成为翻译的障碍。那么,对待文学翻译中的文化差异应该怎样处理才能达到翻译的理想境界呢?各国语言学家、翻译工作者出于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从不同角度对此进行了探讨、验证,提出了各种各样的翻译方法和策略。现通过对《雪国》三个中译本的对照分析,考察文学作品中关于文化因素的最佳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5.
司洋 《中国经贸》2008,(2):64-65
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随着韩国影视剧、韩国流行音乐、韩国明星大举登陆中国大陆,韩国文化风行一时,引发了所谓“韩流”现象,很多中国的青少年炮制并演绎着这一轮新的文化浪潮。如今,“韩流”这个名词在中国几乎是无人不晓,“韩流”作为一种外来的流行文化在中国有很多的“funs”,乃至有了“哈韩族”群体。那么,中韩流行文化到底有着怎样的历史渊源?我们究竟要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韩流”?  相似文献   

16.
穿过魏家庄     
张健 《走向世界》2009,(3):78-80
有人说:“胡同是一个时代的缩影,也是具有历史痕迹的一种文化,它所展示的大概是属于通俗文化的一种时代主流的东西。”没有了胡同的城市就像人失去了记忆一样,济南的胡同给人的感觉也是如此。  相似文献   

17.
张亚楠 《魅力中国》2013,(10):219-219
社会中有人把文化说成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我自认为文化也可以叫做是一个复合体,其中包括法律、艺术、信仰、道德以及人作为社会成员而获得的任何其他能力和习惯。不同文化之间必然存在着差异。人们运用语言知识和社会文化知识传递信息。所以学习语言与了解语言所反映的文化背景知识是分不开的。一说到了解英语文化知识,我们的感觉是从小学到大学,学习了大量的词汇、句型、语法,最后却还是不会说英语。为什么我们花了一大堆时间却学了在实际生活中根本用不上的东西?  相似文献   

18.
王远 《中国报道》2011,(2):110-110
战国策派主将陈铨曾在《中德文学研究》中说:"中国往往只有戏子艺术,而没有戏剧文学",这与西方戏剧重视个性灵魂的终极探索显然背道而驰。当我们用现代化的视角再度注视这一比较时,就会发现中西方戏剧的不同意蕴不仅是文化相异的外在表现,究其根本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传统奢侈品营销模式正在升级?那么食品行业呢?奢侈品之所以成为奢侈品,之所以让人总有欲求不满的激动,就在于它是每一个人都想得到,却不是每一样东西都可以饱含这样的功能性和精神性,所以我们一直用全副热情去希冀稀有的供应。衣足饭饱之后,  相似文献   

20.
我们对腐败的容忍度是多少?这个问题很难回答。你可能听到不同的声音。有的官员在公开场合斩钉截铁地说:“我们眼里容不下一粒沙,当然是有腐必反!”有这样一段民谣:对县处级以上干部,“挨着枪毙有冤枉的,隔一个枪毙一个有漏网的”。[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