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旅游业在新时代被赋予新的历史使命——提升国民幸福感。基于体验价值这一全新视角,聚焦旅游的微观家庭团体,采用准自然实验样本和具有大数据关联分析特点的结构方程模型,实证检验家庭成员幸福感的重要组成要素及作用机制。结果显示:家庭旅游过程中,旅游体验通过感官及功能体验、认知体验、情感体验等对家庭旅游参与行为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家庭旅游参与行为显著影响着家庭成员主观幸福感。研究结论明晰了旅游体验因素对家庭旅游参与行为的影响作用机理,为旅游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及国民生活品质的提升提供了理论借鉴与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2.
中国旅游业的成就、经验和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立足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旅游业的发展历程,用历史的眼光简要回顾了中国旅游业的发展历史,从产业定位、市场结构、产业规模和综合功能等四个方面,较为全面和系统地总结旅游业辉煌的发展成就;较为全面地总结和归纳了旅游业发展的主要经验;并提出了中国旅游业未来20年发展可以预见到的十个方面趋势进行了预测。通过上述三个层面的分析,力图形成中国旅游业发展的历史轨迹与未来方向。  相似文献   

3.
2008年奥运会对四川旅游业的影响及对策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奥运会对举办国旅游业的发展具有深刻的影响。本文对2008年北京奥运会将对四川旅游业在旅游形象、客源结构等方面的影响进行分析之后,提出了四川旅游业应树立奥运机遇意识;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开发适应国际旅游市场的特色产品;加快奥运旅游人才的培养;采取多种手段加大宣传促销力度等几方面着手,抓住奥运机遇。  相似文献   

4.
运用空间面板模型,选取中国31个省、市、区1999-2007年国内旅游与入境旅游的影响因素的面板数据构建不同的计量模型,实证结果表明,我国省际旅游业与其影响因素的作用关系的空间效应为一种趋同效应。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对旅游业的发展存在最显著的正影响,旅游交通状况的改善、旅游接待设施的完善也有利于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城镇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对当地国内旅游的发展存在显著的促进作用,但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以及旅游资源禀赋对我国旅游业的影响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结构处于转型期,旅游业成为地方大力发展的产业。广西作为具有独特资源的旅游大省,在近年来的发展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本文运用SWOT分析工具实证分析了广西旅游业在发展中所具有的优势、劣势、机遇以及挑战,并籍此提出改善广西旅游业发展的策略方案,进而为广西在未来的旅游业发展规划中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产业关联与产业波及效应研究——以中国旅游业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中国旅游业为例,研究了产业关联与产业波及效应,研究表明:(1)中国旅游业同国民经济其他产业存在广泛的关联,且关联产业比重呈上升趋势;(2)中国旅游业对"吃、住、行"等相关产业消耗度仍较高,旅游消费结构仍有待优化;(3)中国旅游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增强,旅游业发展应采取主动发展战略;(4)中国旅游业是典型的"依赖消费型"产业,国内旅游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程度提高,而国际入境旅游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程度减弱。  相似文献   

7.
以传统旅游目的地桂林为研究案例,回顾了已有的关于桂林旅游地生命周期问题的研究成果及相关结论,从旅游产业规模、旅游客源结构、旅游收入结构、旅游业主要增长指标4个方面归纳了桂林旅游业过去十年发展情况及趋势,从政策环境、旅游便利度、旅游需求、旅游供给4个方面对桂林旅游业未来十年的发展态势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得出了当前桂林市旅游正处于快速增长的"发展阶段"的结论。  相似文献   

8.
随着会计政策的变更 ,企业应根据具体情况 ,分别采用不同的会计处理办法 :按规定的办法 ;追溯调整法 ;未来适用法。追溯调整法和未来适用法的会计处理方法的核算。会计政策变更在会计报表中的披露  相似文献   

9.
运城市历史悠久,山川秀美,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具有发展旅游业的独特优势。为了实现运城市旅游业更快更好地发展,笔者用SWOT分析方法对运城市旅游业发展的优势、劣势和机遇、威胁进行了具体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其旅游业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以期为运城旅游业未来的发展谋求切实可行的策略。  相似文献   

10.
少数民族政治社会化是保障我国社会、政治稳定发展的重要手段,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新疆政治社会化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家庭、学校、宗教、同辈团体、大众传媒等,应结合实际提出促进新疆少数民族地区政治社会化进一步发展的措施,如传承社会主义主流政治文化;优先发展民族素质教育;提高对党和国家的信任感,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以旅游业带动政治社会化发展。  相似文献   

11.
运用投入产出模型研究方法,通过典型样本国家数据和我国的比较分析,总结了旅游业与其相关产业关联关系的变化规律及关联产业的结构差异、旅游业对关联产业的带动效应差异,指出,我国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期,对旅游业的需求较大,应加强旅游业的宏观监管和调控,避免旅游业的发展过度或不足对国民经济造成不良影响。同时,注重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促进旅游业与关联产业的融合集成,建立灵活高效的信息处理和反馈系统,提高旅游业适应产业关联变化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通过分析我国选择第三产业重点发展行业的意义,以产业相对生产率为选择基准,认为旅游业等行业应在未来优化加快发展,同时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吉林省旅游业发展过程的分析,得出近十年吉林省旅游业存在旅游产品结构不合理、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制约旅游业发展的体制、机制等深层次矛盾没有解决、旅游项目创意起点低,建设水平不高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应建立相应的机制,统筹协调旅游产业发展;统筹度假旅游发展,推动旅游产品转型升级;加快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发展旅游服务;加快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等推进吉林省旅游业发展方式转变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4.
湖南旅游业发展的SWOT分析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通过对湖南旅游业发展所具有的优、劣势分析以及对湖南旅游业发展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的分析,可以认识到湖南旅游业与国内外旅游业竞争对手的差距,明确现在和未来一段时间内,要使湖南旅游业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所应采取的应对措施,从而为制定正确的湖南旅游发展战略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试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游业的发展也应保持可持续发展态势,这一思想包括三个层次,既要满足东道社区的经济与社会发展要求,也须限制超越旅游环境承载力的过度发展,还得兼顾当代人与未来人分享旅游资源利益的平等原则,于是,应树立以公平性,持续性和共同性为核心的全新的旅游业发展的伦理观,同时特别应注重旅游环境承载力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湖南旅游人才需求预测模型的构建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旅游业本身就是以人为本的服务性行业,行业的特点注定其发展必须以人为本,旅游人才开发就成为湖南旅游业发展的棱心.人才决定湖南旅游业发展的大局,也决定了湖南旅游业发展的未来。本文在湖南旅游人才的历史、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的鲞础上,蛄合湖南旅游“十五”发展规划和小康社会建设的要求,采用多种技术方法,探讨构建湖南旅游人才需求预测模型,并对湖南旅游人才开发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构建影响中国家庭生育决策的四维模型,并利用1991—2011年CHNS面板数据分析家庭生育意愿的变迁及其决定因素。研究表明,个人、家庭、区域和政策因素都会影响生育意愿。城乡、区域和不同结构家庭之间的生育意愿趋同意味着现行的差别性生育政策的基础已经逐步发生改变,政策重点需要从维持低生育水平转向考虑家庭内在生育意愿的主导因素,由"约束型"转向"引导型";生育政策对生育意愿具有一定的导向作用,但在一些情况下不可预估,政策不确定性和不公平性可能导致生育意愿产生意想不到的逆向变化,因此未来更应关注政策过渡的平稳性和群体间的公平性,引导人们形成稳定的政策预期;政策的人性化、家庭化和与其他政策的相互配合也应成为未来调整的方向。  相似文献   

18.
构建影响中国家庭生育决策的四维模型,并利用1991—2011年CHNS面板数据分析家庭生育意愿的变迁及其决定因素。研究表明,个人、家庭、区域和政策因素都会影响生育意愿。城乡、区域和不同结构家庭之间的生育意愿趋同意味着现行的差别性生育政策的基础已经逐步发生改变,政策重点需要从维持低生育水平转向考虑家庭内在生育意愿的主导因素,由“约束型”转向“引导型”;生育政策对生育意愿具有一定的导向作用,但在一些情况下不可预估,政策不确定性和不公平性可能导致生育意愿产生意想不到的逆向变化,因此未来更应关注政策过渡的平稳性和群体间的公平性,引导人们形成稳定的政策预期;政策的人性化、家庭化和与其他政策的相互配合也应成为未来调整的方向。  相似文献   

19.
银行储蓄率居高不下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我国银行储蓄率持续走高主要原因是社会收入增加,社会保障制度、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导致未来支出的不确定性增加,金融市场本身特性,经济结构调整以及中国的文化传统、社会结构、家庭观念等因素.高储蓄率对我国经济、银行系统、资本市场三方面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应规范居民的储蓄行为,完善社会保障体系降低居民储蓄欲望,积极改变观念提高消费水平,大力发展基金培育机构投资者.  相似文献   

20.
土地问题是农民最关心的问题,也是我国农村问题的重点和核心所在。建国以来,土地制度变革对我国经济、政治体制影响深远;特别是1978年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建立,更是开启了我国改革先河。展望农村未来土地制度的发展,走农村专业合作化之路应是中国农村未来土地制度变革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