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郑邦山 《经济师》2005,(4):96-97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重视提高全民精神素质的必然 ,是爱国主义教育的新形式 ,是推动高校文化建设和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需要。在大学生中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对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意义。对大学生进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 ,要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 ,营造校园文化 ,坚持以人为本 ,使大学生成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模范。  相似文献   

2.
人文素养和民族精神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人文素养对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起着重要影响和作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又体现在人文素养当中。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通过人文素养教育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要针对高校大学生人文素养缺乏的现象,构建大学人文精神,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水平,更好地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三个代表”的科学内涵,特别是代表先进文化发展的前进方向方面,论述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并分析说明了当前要完成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目标,实现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高校是培养社会主义人才的基地,高校要通过卓有成效的文化教育活动,为社会培养出更多更好的人才。  相似文献   

4.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正是依靠这种精神,中国人民创造了改革开放以来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进入21世纪,我们要始终立于时代潮流的前列,紧扣世界大势和时代主题,大力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使反映时代精神的思想道德价值观成为整个社会的主流.  相似文献   

5.
十六大报告指出,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培育弘扬当代湖州精神是弘扬民族精神在湖州的具体体现,是建设文化大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代湖州精神是一种能反映湖州特色的城市精神,是21世纪湖州人现代意识和城市个性相结合的一种精神的体现,是民族精神的地域化体现,是一个城市物质、文化、精神品德,风格品位的表现,是湖州人民群众长期实践的文化结晶。弘扬当代湖州精神,赋予其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时代内涵,并以当代湖州精神这一强大精神动力引领和激励全市人民创新破难,为“加快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实现湖州在长三角杭宁城市带中间率先崛起不懈努力。  相似文献   

6.
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调研指导兰考县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时强调,教育实践活动的主题与焦裕禄精神是高度契合的,要把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作为一条红线贯穿活动始终,做到深学、细照、笃行。当前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应紧紧扣住“为民务实清廉”这个主题,牢牢把握反对“四风”这个重要任务,学习焦裕禄的公仆情怀、求实作风、奋斗精神、道德情操。  相似文献   

7.
无锡的优秀革命传统是无锡城市精神的基石和源泉,无锡城市精神又是革命传统和时代特质的结晶。新的历史起点,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要在历史传承中弘扬光大无锡城市精神,使城市精神成为我们奋发进取的不竭动力。继承优良革命传统,弘扬城市精神,这对于无锡实现“一当好、三争创”的宏伟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张荣  赵奕凌 《时代经贸》2010,(6):255-256
大学生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主力军。他们的全面发展是民族精神教育的内在追求。而民族精神教育也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引;要培养大学生民族主体意识,充分发挥其主体性;要努力开拓网络这个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新领域。  相似文献   

9.
《经济师》2017,(6)
大力弘扬工匠精神是中国政府,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手段,也是我国制造业能够跻身世界制造业强国的关键,因此在制造企业中提倡并弘扬工匠精神显得十分必要。文章从界定工匠精神的产生背景及内涵、工匠精神特点、制造企业发扬工匠精神的重要性等概念出发,分析了工匠精神助力制造业发展的作用机制,进而提出了制造业弘扬工匠精神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0.
恩来精神博大精深,弘扬恩来精神需要找准着力点。基于责任视角解读恩来精神,在剖析高等学校弘扬恩来精神的应用现状基础上,从强化责任意识、完善责任制度等方面提出完善高等学校创建优良学风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对当前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中国正面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历史任务。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既是实现这一伟大历史任务的内在要求、又是其外在诉求,也是增强综合国力,应对国际竞争的客观需要。为此。分析当前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所面临的挑战,探索新的历史潮流下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途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主力军.他们的全面发展是民族精神教育的内在追求.而民族精神教育也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引;要培养大学生民族主体意识,充分发挥其主体性;要努力开拓网络这个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新领域.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历史性、时代性的高度论述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伟大意义;从战略的高度论述了如何在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中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14.
经纬新议     
一、大力弘扬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这是充分发挥中华民族精神巨大感召力的必然要求。无论是与地震或其他自然灾害作斗争,还是推动民族的发展进步,都需要这样一种刚强、奋斗、崇高、美好的精神。必须把在这场伟大斗争中培育的伟大精神继承下去。当前,我们面对着新的复杂因素和新的严峻挑战:多种事件接连发生,多种矛盾相互制约,多种因素难以预料;自然灾害、经济损失、社会风险、敌对势力干  相似文献   

15.
陆益 《江南论坛》2014,(3):37-38
正近期,中共无锡市惠山区委主要领导向全区发出了大力弘扬"创新、坚韧、拼搏、高效"的"惠山精神"的号召。这一继承传统脉络,体现时代特征的要求,已在全区上下得到广泛共鸣,并深入人心。可以预期,新时期"惠山精神"的发扬和贯彻,必将推动惠山区新一轮改革、发展的热潮。塑造和弘扬一种精神,从而成为推动改革、发展的精神动力,这完全符合马克思主义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的基本原理。新时期"惠山精神"传承了惠山人民历史文化的血脉,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全区广  相似文献   

16.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精神支柱,它有丰富的内涵,它的核心是爱国主义。在多元化背景下,加强大学生的民族精神教育势在必行,因此,我们要在弘扬民族精神中发展民族精神,从多方面入手,培育当代大学生的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17.
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精神的科学内涵入手,分析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精神的必要性,提出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精神路径,即克服轻法思想,信仰法治精神;坚持普法教育,培养法治精神;坚持依法治国,贯彻法治精神;坚持自觉守法,滋养法治精神;强化监督机制,彰显法治精神;依法严惩腐败,提振法治精神。  相似文献   

18.
长征精神作为中国精神的瑰宝,其蕴含的坚定的理想信念、 不惧艰险、 团结互助的精神对高校学生正确的价值目标、 价值取向、 价值准则的培育具有重要意义.新时期,在高校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新长征中,我们要继续弘扬长征精神助力高校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将长征精神融入高校的教学过程、 校园文化的构建中,加强高校学生价值观的认知,并将其内化为自己的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19.
《经济师》2019,(5)
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如何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应用型技术人才成为时代课题。工匠精神是应用技术大学文化特质,应用型人才培养与工匠精神培育具有较强的关联性。通过转变核心理念、深化课程教学、推进产教融合、加强双师建设、营造文化氛围、推进创新创业等多渠道并举的途径,将工匠精神培育融入到工程教育各个环节,打造应用型人才工匠精神培育特色。  相似文献   

20.
当年"穷棒子社"以不甘落后、团结互助而闻名,以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而著称,以勤俭办事而得到盛赞.穷棒子精神被毛泽东主席誉为"整个国家的形象"、"共和国的功臣"."穷棒子精神"对现在仍然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了更好的继承和弘扬"穷棒子"精神,首先要深刻的理解"穷棒子精神"的科学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