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赵国苹  李萌  王莉  刘涛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12,25(8):23-24,44,54,55
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是城乡统筹发展的需要,是土地集约利用的需要,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求。增减挂钩模式主要有小城镇建设模式和社区建设模式两种。增减挂钩运作模式主要有政府主导型、市场主导型和农村集体自主型三种。增减挂钩的主要阻力来自:土地制度的束缚,整合资金的缺乏,农民意愿的不足,村镇体系规划的滞后。国内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主要经验有:将村庄体系规划纳入城镇体系规划进行统一考虑、总体布局,形成"中心城市—一般城市—中心镇—一般镇—中心村"的城镇村规划等级;城乡统筹为村庄整合的实施提供机遇,宅基地换房、承包地换保、土地作价入股等新创举,为推动增减挂钩、村庄整合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本刊讯财政部日前发文明确了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项目的有关财税政策,并提出为减轻负担,增减挂钩项目符合定条件可享减免耕地占用税等税收优惠。财政部在最新发布的《关于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有关财税政策问题的通知》中提出,要加强增减挂钩相关收入征管,  相似文献   

3.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评估是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政策的执行和终止,而在评估过程中是否采用了客观公正的评估标准成为政策评估的关键。根据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评估实际,认为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实施评估标准应包括目标标准、效益标准、效率标准、公平性标准、公民参与回应政策的程度、适应性标准、可信度标准,并做了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建设用地需求也在随之增长,为进一步优化城乡用地结构、缓解城乡土地矛盾,增减挂钩政策应运而生。基于此,对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相关内容展开讨论,从现阶段我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实际发展情况入手,提出了做好前期准备工作、落实对项目的精细化管理、拓展资金渠道、做好项目质量监督工作等有效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5.
浅谈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节余指标的价值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近两年来,允许贫困地区增减挂节余指标在省内和帮扶省份间有偿调剂,有力支持了异地扶贫搬迁。但是一些地方对增减挂钩节余指标在认识上还存在偏差,政策效应难以得到充分显现。笔者拟从增减挂钩工作实践研究出发,对节余指标交易的价值内涵谈一些认识。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的内涵在实践中不断拓展  相似文献   

6.
山东省临沂市是国土资源部首批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以下简称增减挂钩)试点城市,通过实施增减挂钩,缓解了用地压力,保障发展能力、节约集约用地水平进一步提高;推进了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农村建设用地得到有效盘活;支持了新农村建  相似文献   

7.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运行中出现的主要问题与建议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出台后,地方开展了增减挂钩试点,对统筹城乡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也出现了一些亟须规范的问题。该文试图在了解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运行情况的基础上,分析了政策试点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明晰土地产权,指标置换要做到"双挂钩",采取多种整理模式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评价——基于文献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基于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现有研究成果,梳理了增减挂钩政策演进历程,总结其在保护耕地、优化用地布局、易地扶贫等方面的成效和作用,指出政策推行中尚存在执行过程不规范、政策认知偏差以及管理不到位等问题。建议未来增减挂钩政策改革重点应放在保障农民权益、厘清央地关系、坚持市场导向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正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收益是指将增减挂钩节余指标调剂到城镇使用所获得的收益。现阶段,这部分收益大都专项用于整治村庄的搬迁农民建设新居、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拆旧区复垦等,是当前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重要的资金来源。然而实践中,增减挂钩收益的界定、返还还存在一些问题,须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0.
2010年12月28日,国务院出台<关于严格规范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切实做好农村土地整治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求严格规范城乡建设用地增减试点(以下简称增减挂钩试点),并就相关问题作出明确规定.  相似文献   

11.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制度实施绩效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新型城镇化、工业化不断推进,城镇规模不断扩展与耕地资源持续减少的背景下,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制度作为一项缓解城镇建设用地紧张与耕地保护矛盾的权宜之策,正向绩效与负面问题同在。该文在分析增减挂钩制度理论内涵的基础上,结合实地调研结果,深入探讨增减挂钩实施的正向绩效与存在的问题。结果表明:增减挂钩作为一项国土管理创新制度,在促进农村土地集约利用、缓解城镇建设用地压力、统筹城乡发展与推进新型城镇化、改善人居环境等方面具有正向绩效,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表现为违背农民意愿、耕地质量难保障、利益分配不公平、实际操作缺乏监督等。在此基础上,认为任何一项新制度的实施都不可避免存在问题,正视问题、弥补缺陷是增减挂钩制度改进应该坚持的方向,提出农民利益保障、城乡利益共享以及耕地生产能力保护等是今后增减挂钩制度完善中需要进一步关注和解决的重点。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分析了宁夏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现状,提出了增减挂钩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存在拆迁难度大、资金不足、耕地占补平衡难等问题,并从压缩拆旧区范围、提高拆迁补偿标准、完善制度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我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透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分析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在城乡统筹和土地流转中的作用,剖析政策执行中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措施,探讨其实施的必要性.通过理论和文献分析,认为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实施能够促进城乡统筹发展,是目前土地制度下盘活农村存量建设用地、统筹城乡用地安排的一项机制创新,能够促进农村生产要素特别是土地的流转,使其参与到社会经济发展中.政策存在城乡之间、村集体之间利益分配不均和耕地质量、农民生计持续性等问题,但是在完备的保障措施下,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实施具有其必要性.  相似文献   

14.
关于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土地是人类生存的基础,在当今人地矛盾突出的情况下,如何优化用地结构、节约集约用地成为当前土地管理的热点问题.通过对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科学性、可行性以及方法和意义进行论述,提出了.挂钩规划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关的建议.为积极稳妥的开展城镇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同时对加快农村经济的发展、土地的集约利用和缩小城乡差距都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中的集体土地权益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目的:研究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中的集体土地处置方式,提出集体土地权益保护的措施。研究方法:文献研究和政策分析法。研究结果:当前中国集体土地产权制度的缺陷和地方政府过度依赖土地财政等,导致增减挂钩试点中集体土地权益价值未得到全面体现。研究结论:建议通过立法明确集体土地权利地位、全面实施集体土地确权登记、规范集体土地流转管理、建立农村地价管理体系等措施完善增减挂钩政策。  相似文献   

16.
目前我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中土地增值收益形成过程与数量模糊不清,农民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实施过程中的土地权益尚未得到有效保障。文章从土地发展权视角出发,综合考虑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中拆旧区与建新区土地增值收益形成过程,从土地自然增值与人工增值等方面构建了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中土地增值收益测算模型,确定了增减挂钩中拆旧区与建新区土地增值收益测算方法,并选择辽宁省典型项目区作为样本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土地发展权理论构建的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土地增值收益测算模型与方法测算结果均有土地增值收益存在,且当建新区用途为商住业用地时形成的土地增值收益高于建新区为工业用地时形成的土地增值收益;测算在增减挂钩中形成的土地增值收益一般在600元/m~2左右。在此基础上提出政策性建议,指出应建立科学的公众参与机制与农民利益保障监督机制,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从而保障农民权益。  相似文献   

17.
天津市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潜力测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目的:探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潜力测算的技术路线和方法。研究方法:基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挂钩潜力测算方法。研究结果:按照本文提出的测算方法和技术路线,对天津市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潜力进行了实证分析,到规划目标年,天津市挂钩潜力系数为1.25,挂钩潜力余额为4936.60 hm2,这说明通过挂钩,天津市可以满足规划目标年新增城镇建设用地占用耕地的需求。研究结论:建立基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挂钩潜力测算方法和技术路线,其测算结果能够较好的反映地区实际,与土地用途管制紧密结合,为各地区申请挂钩试点、分配挂钩指标、开展挂钩项目提供数据参考,为土地整治规划的编制奠定基础,为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制定、创新挂钩政策提供定量信息和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基于农民意愿调查的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解析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涵义入手,实证分析了北京市X区农民对于搬迁上楼的心理意愿,剖析了目前农民"被上楼"现象所反映出来的问题,文章结论认为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是好政策,农民对挂钩政策本身也是认可的,但是挂钩政策在实施环节存在很多问题,另外当前我国挂钩政策试点批准节奏过快,应在完善好相关配套政策尤其是公平明晰的利益分配方案之后再行推进。  相似文献   

19.
我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城镇建设用地增加和农村耕地减少的矛盾,但由于处于探索阶段,政策实施过程中遇到了不少问题。而美国实施多年土地发展权制度与我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有着很大相似性,其本质都是土地发展权的交易,而且在全美范围成功实施多年,因此该制度对我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的完善有着重要启发。  相似文献   

20.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中地方政府意志主要表现为以最低成本实现政绩最大化,农民意愿则表现为以最低成本改善居住生活条件,两者存在一定博弈关系。两者之间博弈状况主要取决于地方政府的发展理念、地方政府的违规挂钩行为造成农民的损失、农民的抵制成本、地方政府违规挂钩行为的收益与成本等因素。地方政府发展理念不科学、地方政府违规挂钩行为造成农民的损失较大、地方政府违规挂钩行为的收益大于成本是目前地方政府意志与农民意愿不协调的主要原因。因此,应促使地方政府树立协调的发展理念;重构增减挂钩机制,细化增减挂钩步骤;完善增减挂钩中监督机制与责任追究机制;推进地方政府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