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方象  于爱清 《东南置业》2008,(11):78-81
“风水”学是中国文化的独创,它的核心理念就是人与居住、办公环境、建筑结构的和谐相处。著名的古代建筑文化专家王其亨教授认为:“‘风水’术实际上是集地质地理学、生态学、景观学、建筑学、伦理学、心理学、美学等于一体的综合性、系统性很强的古代建筑规划设计理论,它与营造学、造园学构成了中国古代建筑理论的三大支柱。”不仅中国人对我国古代的风水术有如此高的评价,  相似文献   

2.
杨灵 《中小企业科技》2007,(10X):160-161,163
针对建筑类高职院校在《园林树木学》教学过程中的问题,结合自身的经验和体会,提出了改进和完善教育教学方法的措施,根据学生的就业导向,强化建筑类《园林树木学》课程有别于农林、艺术类院校同类课程的自身特色,构建建筑类高职《园林树木学》课程教学创新体系。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我国建筑的传统文化的内涵入手,讨论了建筑文化与建筑创新的关系,并提出了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对于当代建筑创新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在当今世界建筑的潮流中,“传统”变得时髦起来,人们总想在传统中拾取一些东西来装点自己的理论或建筑样品。非常幸运的是我们伟大的祖先给我们留下了极为丰富的建筑遗产,中国古代建筑形成了一个独特的建筑体系。那么作为我们这一个时代的建筑师,怎样从中国传统建筑中吸取它的精华,为我们这个时代服务呢?理所当然,首先应该对古代建筑的发展、特点以及中国的佛教建筑形式的形成有所了解。  相似文献   

5.
中国传统建筑有着几千年的历史,是中华文化的结晶,在世界上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城镇发展,中国建筑物进入爆发性增长时期,到处都在建设。然而各大城市建筑物出现了千城一面,盲目跟风,毫无地方特色可言的问题。建筑如果没有文化特色,缺少民族风格,那么建筑将失去灵魂,而中华文化也将缺少建筑这一表现形式。因此中国传统建筑理念作为我国文化瑰宝理应得到继承和发展,结合现代建筑设计理念将中华民族传统建筑理念发扬传承下去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6.
针对建筑类高职院校在《园林树木学》教学过程中的问题,结合自身的经验和体会,提出了改进和完善教育教学方法的措施,根据学生的就业导向,强化建筑类《园林树木学》课程有别于农林、艺术类院校同类课程的自身特色,构建建筑类高职《园林树木学》课程教学创新体系.  相似文献   

7.
有关中国古代建筑历史、文化、理论、艺术方面的论文,精彩纷呈,百家争鸣。但就建筑与书法艺术的专论而言,目前很少。我认为建筑中的书法艺术也是中国古代建筑的独特之处,也是中西古建的差别之一。中国古代建筑的书法艺术,可称建筑书法。它可包括:摩崖石刻、建筑题记、题额、碑刻、匾额、楹联及地下的墓志铭等。书法在中国古代的宫殿、宗教、园林、陵墓、民居等建筑中,无处不在。从大型的宫殿、楼阁、庙宇建筑,到亭、桥、牌坊、民居的门口、照壁小型建筑,数不胜数,琳琅满目的匾额、楹联、碑刻佳作点缀其上,融建筑、绘画、雕塑、文学、书法、…  相似文献   

8.
云南隆图地产董事长王方炜先生在苏州长大,深受江南化的浸染。他自幼钟爱古典学,有深厚的国功底,擅长作诗填词。缘于这样的化背景,涉足地产界后,他对中国古典建筑情有独钟。王方炜将中国古典建筑和现代建筑手法结合起来,开“中国庭院建筑主义”的先河,在苏州寒山寺旁开发了闻名一时的中式庭院别墅“寒舍”。2003年,王方炜从苏州转战昆明。  相似文献   

9.
张浩 《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10(18):127-129
经过近二百年的发展,西方各国的建筑在社会生产力的推动下,无论是建筑规模还是建筑形式,都出现了明显的进步,形成了和古典建筑不同的建筑风格。本文试从西方近代建筑的产生和西方建筑对中国传统建筑的冲击两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0.
中国社会已经进入绿色发展新时期,低碳与智慧城市、绿色建筑是新时期城乡建设行业发展的核心主题。在中华历史文明的长河中,因传统建筑文明可以衡量城市与建筑文化先进的程度而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国人如今引以自豪的历朝历代传承下来的地域性传统建筑,既是我国不同地域多民族建筑文化的载体,也蕴含着我国先民们在农耕时代积淀的建造智慧和经验。我们应该保护和传承这些宝贵的建筑文化遗产,还应该创造代表当今社会发展水平的新的建筑文明。"低碳"、"绿色"应该成为新时期城市与建筑发展的"源"动力,也将是未来城市与建筑的内涵。从新时期建筑方针的思考,到低碳城市与绿色建筑发展的技术路线等方面,做了初步的论述。  相似文献   

11.
《中国中小企业》2005,(1):74-75
建筑是能源消耗的主要领域。目前中国建筑业物质消耗占全部物质消耗总量的15%左右,建筑能耗约占全部能耗的28%。截至2002年底,中国城乡房屋建筑面积近400亿平方米,绝大部分建筑为高耗能建筑,同时新建建筑中95%以上仍属于高能耗建筑。预计2020年全国房屋建筑面积达690亿平方米。所以,大力发展绿色建筑,推进建筑节能,对于解决中国能源问题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周会科  谭良斌 《价值工程》2012,31(20):55-56
中国传统建筑中窗棂的运用,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处理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装饰木作的主要内容。窗棂纹样以其精美的图案、玲珑剔透的造型成为传统建筑中最为有力装饰件之一。通过对中国传统建筑窗棂纹样的研究,并结合对当代优秀中国风建筑的分析,以使当代人们更加清晰的认识到传统建筑中的窗棂纹样对现代建筑设计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3.
热新闻     
中国建筑平均寿命30多年 英文《中国日报》4月6日报道:每年中国消耗全球一半的钢铁和水泥用于建筑业,产生了巨大建筑废物,现在政府号召房地产开发企业提高建筑质量,将目前35年的建筑平均寿命延长至100年。  相似文献   

14.
阐述了绿色建筑与基本建设优化学的内涵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提出了在基本建设优化学概念下绿色建筑设计的主要目标、研究途径与应遵循的设计原则。  相似文献   

15.
《价值工程》2017,(30):235-236
建筑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成果,随着时间、经济和科技的推移与发展,建筑文化也在不断的变化和创新,现代建筑风格多样化,建筑方式各有不同,且不同地区的建筑差异明显,除了受到了国内建筑文化的传播和影响之外,中国建筑的发展和改变很大程度上也受到了外来建筑文化的影响。以岭南地区的建筑发展为例,由于历史原因以及现代全球文化的融合发展,该地区的建筑呈现出了明显的异国风情,在岭南地区大多数的建筑当中,都明显的感受到西班牙、葡萄牙的建筑风格。  相似文献   

16.
在当前的城市建筑创新过程中,由于受当代西方后现代主义、解构主义以及建筑符号学、建筑类型学、建筑心理行为科学等交叉科学理论的影响,建筑设计表现出一种"前卫设计"的倾向.这一倾向的特点表现为形式构成模仿西方设计,追求奇特与动感,具有广告性及标志性,建筑类型集中于娱乐、商业及服务业建筑,具有商业化表现.以下本文就城市建筑创新进行一些论述.  相似文献   

17.
陈华俊 《民营科技》2010,(9):247-247
中国传统建筑装饰设计自古有之,具有丰富的内涵,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建筑相结合,充分运用中国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继承传统建筑装饰设计理念中的精华部分并将其发扬。坚定的将“民族传统文化”表现在建筑上,维护现代建筑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8.
钱学森论建筑哲学与建筑科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顾孟潮 《基建优化》1997,18(1):12-13
最近,在“钱学森论科学思维与艺术思维”一文(载于《人民日报》1996年11月6日,钱学敏文)中,披露了钱老近日增补完成的现代科学技术体系的整体构想图(见图1)。此图中创造性地把建筑科学列为第十一个大科学部门,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卜大部门并列,并加上建筑科学通向马克思主义的桥梁──建筑哲学。钱学森教授这一体系图有着十分深刻的内涵。它对于作为支柱产业的建筑业、建筑科学技术领域更有着极大的理论与实践价值和启示意义。需要说明的是,钱老关于建立建筑科学大部门的思路,首儿是在1996年6月4日接见《城巾学与山水城巾》一…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后现代主义建筑的特点,及其在中国的实践,引发了对于中国建筑发展的思考。  相似文献   

20.
通过介绍中国传统建筑和西方的建筑,建筑从古代发展到现在,经过长期的演化,必然积淀了人类悠久的文化历史.中西方文化的不同反映在建筑风格上,也就是中西建筑文化的差异.中西方建筑文化的差别,主要表现在建筑形式上.中国的建筑总是给人一种神秘色彩,有着和道家,佛家,儒家结合的思想等,讲究天人合一;而西方的建筑,给人是一种高耸的,科学和宗教化感觉明显,多是几何的,西方建筑更注重物.我们把两种文化进行对比研究,取其精华,不断创新,发展有中国特色的建筑文化,为建筑设计提供更多的文化支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