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李儒忠 《新疆财经学院学报》2007,(3):48-57
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新疆基本形成了一个与其经济社会发展大致相适应的、结构逐渐优化、门类比较齐全、培养类型多样的研究生培养体制,为新疆培养了人才,留住了人才,并带动了学科建设,增强了科学技术创新能力。目前,新疆研究生教育面临着如何更好更快发展的问题,解决的办法是进行研究生教育的创新。因此,我们应认真研究,扎实推进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 相似文献
2.
循环经济是“产品-资源-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循环过程。它以尽可能小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成本,获得尽可能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从而使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相互和谐,促进资源永续利用。逐步建立起适合福建省省情的、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运行机制,形成福建特色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已成为我们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3.
进入新世纪后,我国经济进一步融入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经济结构进一步调整与优化,科技迅猛发展,地处改革开放前沿的福建省也面临着更加激烈的国际和国内市场竞争。面对新形势,福建高职院 相似文献
4.
一、福建学科结构现状分析 福建省现有学科、专业的结构、布局、优势和特色可以概括为5方面。 (一)学科门类基本齐全,学科、专业种类的覆盖面较宽。全省硕士点的种类覆盖了除军事学外的其余11个学科门类。其中有6类的覆盖均超过50%:经济学超过85%,哲学超过75%,医学、管理学超过65%,历史学、农学超过55%。全省博士点种类 相似文献
5.
探讨了发展研究生教育与创造一流大学的关系。强调研究生教育立法是建设一流大学的有利保障,指出研究生教育立法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6.
加入WTO,使中国在一个更加开放的国际环境中获得跨越式发展的历史机遇的同时,也面临更加严峻的竞争和挑战。在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肩负着为国家现代化建设培养高素质、高层次创造性人才的重任,将成为我国建设国家创新体系和未来夺取世界知识经济制高点的重要支撑力量。 相似文献
7.
8.
科学发展观视阈下研究生教育发展具有丰富的内涵,赋予研究生教育全新的发展理念。应从培养质量、培养目标和模式、导师队伍建设、教育基础设施建设、研究生教育协调发展等方面来推进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研究生教育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特殊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文章拟在认真分析重庆研究生教育现状的基础上 ,挖掘研究生教育发展的潜力 ,抓住中央直辖、三峡工程建设和西部大开发三大历史机遇 ,结合地方经济迅猛发展的需要 ,深化体制改革 ,充分发挥地方统筹作用 ,树立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必须立足本地、积极引进的思想 ,走开放的多样化道路 ,积极扩大研究生教育规模 ,切实抓好重点学科建设 ,实现重庆研究生教育跨越式发展的目标 ,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将重庆建设成长江上游经济中心 ,建立起强有力的人才智力支撑和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0.
福建旅游业发展的对策思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非典”,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既使我国旅游业遭受了严峻的冲击与挑战,也给福建旅游业的发展带来深刻的警示和反思。如何加强对非传统安全威胁的认识,建立相应的灾害管理机制,将灾害的处理纳入行业管理轨道,对本省旅游业来说,已是首当其冲、迫在眉睫的事了。 相似文献
11.
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对福建省山区水产业发展来说,既面临着机遇,又面临着严峻挑战。笔者结合本省水产业发展实际,拟对山区水产业发展如何进一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予以探讨。 改革开放以来,福建省水产业提出了“合理利用资 相似文献
12.
13.
福建省是典型的少数民族散杂居的省份。有53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人口的1.54%。其中畲族人口全国最多,也是高山族最多的大陆省份。福建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是关键,而少数民族教育的发展是其重要的突破口。因此,研究如何促进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的全面均衡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福建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发展的思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电子信息产业是福建省变化最大、发展最快、实力最强的产业之一,同石油化工、机械设备一起成为全省三大支柱产业。它的发展直接影响着福建省的经济生活,同国民经济的增长和人们的消费密切相关。本文将从福建省电子信息产业尤其是龙头企业在全国的位置入手,分析发展产业集群是福建海峡西岸经济区的需要,并提出全省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发展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
16.
17.
卷烟既是一种普通消费品,又是一种特殊商品,烟草行业既是一种普通经济部门,又是一种特殊轻工行业。在改革大潮中,烟草系统既要遵循一般的商品价值规律,又要考虑到烟草的国家专卖、国家垄断的特殊性。所以,从某种程度说,烟草系统的改革难度,不亚于其他行业。 相似文献
18.
生态效益型产业是指以内涵式发展为主,对生态环境负面影响小、资源利用率和生态效益相对较高的产业。当前,应根据本省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优势,把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和大力培育生态产业结合起来,引导三大产业走生态型发展道路,形成绿色、合理、协调的产业体系,实现环境与经济的“双赢”。 一、生态农业的发展 生态农业是指在保护、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前提下,遵循生态学、生态经济学规律,运用系统工程方法和现代科学技术,集约化经营的农业发 相似文献
19.
(一) 改革开放以来,福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了蓬勃发展的阶段,经济建设、人民生活水平和综合省力都上了一个新台阶,提前4年实现本世纪末经济总量比1980年翻4番的目标,经济总量和人均国民收入分别从1978年的全国第22位和第23位上升列1996年的第12位和第7位,比全国提前4年基本实现小康,完成第二步战略目标。 从福建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看,世纪之交到下世纪前20年,是福建改革开放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