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诚信企业(人物)故事之一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新概括。经过多年的艰苦创业和诚信经营,他把自己的企业打造成为东北三省乃至全国知名的"灵芝帝国"。他,就是业内公认的"灵芝大王"、大连野生灵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力。  相似文献   

2.
<正>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野生灵芝在医药养生方面展现了神奇的效果。据考证,早在尧舜时期,人们便对野生灵芝有所认识和利用;东汉时期的药学著作《神农本草经》,将野生灵芝分列为"青芝"、"赤芝"、"黄芝"、"白芝"、"黑芝"、"紫芝"六大类,称其为药中的上上品,谓其为"山川云雨,四时五行,阴阳昼夜之精,以  相似文献   

3.
徐铎  杨道双 《东北之窗》2010,(11):72-73
时代伟人、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一生当中4次到过大连。1955年、1964年以及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1983年、1984年。邓小平与大连有着不解之缘,并亲自为《东北之窗》题词,通过他在大连留下的历史印证,他热爱大连,也与大连人民有着深厚的感情。  相似文献   

4.
在“文革”中,王力成了中国的风云人物。“文革”浪潮把他高高捧上浪尖,然后又重重地摔了下来。 王力与我谈“文革”,谈他的错误,人所共知的事他谈得并不太多,却谈了外人很少知道的他的严重理论错误。他以为,做错  相似文献   

5.
与包杰会面,他儒雅地坐在我的对面。他问我“想喝些什么”,而他自己喝的却是一杯白开水。38岁的包杰。是大连广播电视台的著名主持人和制片人。又是大连狮子会的副总监,无论哪一种身份,都是别人艳羡的过往和闪耀的当下。然而他对于这些,对于自己人生的看法,却都如他手中端握的这般,淡静如水。  相似文献   

6.
高云龙 《东北之窗》2012,(22):96-96
李松涛是大连中山区七一社区一家小粮店的老板,20多年前从河南贫困地区来到大连打工。凭借自己的朴实与善良、肯干与乐观,赢得了人们的赞誉。在这次“大连好人”的媒体关注中。人们对他高挑大拇指,然而他自己却说:“我是在大连人的关怀和帮助下才有了今天,是那些帮助过我的好人,让我成为了今天的‘大连好人’。”  相似文献   

7.
正笔者老家所在的山西的一个自然村,有110余人。1月25日,县里出现了首例新冠肺炎确诊人员。当晚8点,村民小组长王力被紧急召集到乡镇开会。会议宣布开始施行封村封路措施。王力从此开始了他的孤独战"疫"之路。难以避免的"人情"1月26日,王力与儿子两人,拿着铁钳、钢管等设备前往村口对唯一的路进行封闭。聚集在路口聊天的十几位村民对此视若无睹,甚至在王力走远后,大家还议论此举毫无意义。  相似文献   

8.
1943年秋的一天,昆明西南联大教授王力先生家来了两位年轻的老乡。两位都原是博白县立初级中学18班的学生。一位名叫张祖礼,他当时在桂林高中毕业后考上了空军,那时是到昆明航空学校报到;一位名叫黄德青,他正在西南联大读书。老乡相聚,话题围绕着国家大事展开了。[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砜砜  苏航图 《东北之窗》2013,(18):76-77
光头是他的招牌,幽默是他的性格,相声是他的职业,爱妻让他魅力十足。他是谁?他就是从大连走出去的著名笑星陈寒柏。陈寒柏工作“血忙”,一年到头,他在大连家中的时间不长,这回遇到他,他说的不是相声,而是他美满婚姻的保鲜之道。  相似文献   

10.
薛峰 《东北之窗》2013,(8):56-57
大连机场贵宾区一号贵宾厅,是机场24个贵宾厅中面积最大的政务厅,在大厅的正中位置悬挂着一幅书法作品,名为《大连赋》。这幅字体道劲、气韵不凡的行楷力作,出自大连图书馆终身名誉馆长、著名学者张本义先生之手。《大连赋》何以结缘大连机场?张本义怎样写出如此巨幅?初春时节,记者在大连图书馆采访了他。  相似文献   

11.
邵海峰  苏航 《东北之窗》2011,(19):109-109
2011年大连夏季达沃斯,对一位中国草根网民高铭来说,有着不寻常的意义。他,代表千千万万中国网民,有机会来到世界经济论坛这个舞台,与众多世界精英人物对话。而最让他难忘的是,世界经济论坛主席施瓦布9月15日百忙之中会见了他。  相似文献   

12.
李汝建,大连广播电视台对外传播交流中心主任,国内外有影响的纪录片大师。他的以小见大的每一部片子,充满了感染力,即便是一部宣传片也是如此。在夏季达沃斯论坛上,他倾情拍摄的宣传片——《这里是大连》,让那些初来乍到的外国人。直观地认识了大连更多精彩质感的方方面面,认识了大连的开放气质和创新精神。他以大师级的责任感、使命感,观察着、纪录着大连和中国,历史的光彩与时代的面目,震撼着世界的心灵。  相似文献   

13.
诗人之恋     
迈克是一位英国诗人,不远万里来到大连。这里有他喜欢的文学创作。有让他感到奇妙的东方文化和生活方式,当然,这里还有他的爱情。  相似文献   

14.
陈搦  王华 《东北之窗》2012,(9):120-121
种种迹象表明。亚历山大·斯塔诺耶维奇执教阿尔滨队绝非偶然。首先他是塞尔维亚人,同乡前辈科萨、福拉多在大连都取得过成功;踢球时。他曾与潘塔并肩战斗,并深得恩师图拔的真传;作决定来中国前曾与好友扬科维奇畅谈,下决心到大连的同时还希望老扬做他的助手;2008年奥运会,他作为塞尔维亚国奥队助理教练曾经造访过北京和上海,从那时起便喜欢上了这个东方国度;执教游击队时,莫雷拉和克莱奥都是他麾下的得力干将。  相似文献   

15.
陈搦  Roddie 《东北之窗》2011,(5):110-111
因吉亚(1n·Ija),大多数中国人对这个地名非常陌生,不过提到佐兰·扬科维奇,大连乃至全中国的球迷都耳熟能详。老扬的家乡就在因吉亚,一座位于塞尔维亚首都贝尔格莱德西北方不到百公里的小城。2011年伊始,37岁的扬科维奇正式退役,但他没有离开足球,在获得教练证书后接过因吉亚队的教鞭,开始了一段新的旅程。远在塞尔维亚的扬科维奇依然惦记着第二故乡中国大连,他曾说过也许有一天他会回来,也许他会成为大连队的教练。  相似文献   

16.
苏航 《东北之窗》2013,(5):64-65
2012年底,苏童应大连理工大学中国文学与文化研究所邀请来到大连,他给大连的学子带来了与以往不同的讲座——作为大连理工大学的客座教授,苏童经常来大连。这次来大连,他和同学们就文学领域的热门话题做了深入的探讨,发表了很率真的见解。  相似文献   

17.
苏航 《东北之窗》2013,(1):68-69
大连的这个冬天特别冷,但是在逞些皮影艺人的心里,却揣着久久不退的睚意。在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热潮中,六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携手大连渤海艺术哥究院和视频英才网,特邀64岁的民间艺人宋国超带着他的戏班子来到大连,在新堡罗酒店一住十天,把他们的皮影戏代表居目录制下来。这是一次实实在在的非遗抢救行动。  相似文献   

18.
薛峰 《东北之窗》2013,(20):131-131
足球城大连的老百姓,喜欢看球,喜欢侃球,同样享受于听名嘴侃球。万生,大连广播电视台《足球天地》栏目的主持人,每天上午10点,打开收音机,总能听到他富有激情的海蛎子味评球。万生的观点,通过电波传递给听众,往往会引来新一波的热评。“喜欢听万生的节目,幽默、直爽。他不忽悠,什么话都敢说,听着过瘾。”一位球迷说道。万生坦言,对于球迷们的褒奖,他受之有愧,  相似文献   

19.
苏航 《东北之窗》2012,(21):106-107
十八大闭幕之后,大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携手大连渤海艺术研究院和视频英才网,特邀64岁的宋国超带着他的戏班子来到大连,在新保罗酒店一住十天。把他们的皮影戏全部录制下来。这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复州皮影戏传承人在心底认定——  相似文献   

20.
十五年前的韩伟只是一位普通的大连农民,如今,他已是亚洲最大的现代化养鸡企业———大连韩伟企业集团董事长,目前资产已达5.6亿元人民币。辞职事件1956年,韩伟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好好读书、挣脱穷命是他童年唯一的梦想。然而,念到小学四年级时,“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