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化,当前我国的经济已经进入新常态,经济的转型迫在眉睫,财政管理体制对于我国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引导作用,要想实现财政管理体制的发展,必须加快财政体制改革。本文通过分析经济新常态与我国财政管理体制的关系,为我国财政管理体制的改革提供部分建议,以期能够推动财政管理体制的创新与发展,从而推动我国经济的升级与发展。  相似文献   

2.
论国有商业银行人事制度的市场化演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现行人事制度难以应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其弊端主要体现在行政化人事体制和缺乏市场化的人才管理理念。国有商业银行要建立高效率的人事管理体制,必须改革政府和银行的关系,实现市场化选拔人才,并在人事系列设置和薪酬待遇制度方面创新,创造人才培养和人才发展的良好环境,实现国有商业银行人事制度的市场化演进。  相似文献   

3.
现实告诉我们,实现银企之间的密切配合,重建平等互利、互相依存、诚实守信、共同发展的银企关系新格局,已经刻不容缓。但应该认识到,我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换是一个制度变迁的过程,而银企业关系的协调和重组,必须有一个渐进演变的阶段,就此而言,应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一)强化金融服务功能,为企业改革和发展提供全方位支持。重组银企关系,从金融角度讲,必须建立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市场金融制度,重新规范银行信贷功能定位。银行要从以贷款保稳定向以贷款促改革、促发展转化,从  相似文献   

4.
朱宝琛 《西部大开发》2012,(Z1):103-104
201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全面改革资源税制度"、"要完善原油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逐步理顺煤电价格关系",这表明我国能源改革正朝着市场化方向加速推进。而业界专家称,在我国经济转型迫切要求下,能源价格改革要与体制、财税等配套改革措施同步。  相似文献   

5.
赵双林 《特区经济》2010,(3):107-108
分配中的效率与公平及其相互关系是经济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也是市场经济国家长期以来所极力要实现但至今尚没有解决好的两个重要的政策目标。我国目前正在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收入分配体制改革过程中的效率与公平及其相互关系问题也同样受到国人越来越多的关注。因此,正确认识我国现阶段收入分配中的效率与公平的含义,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认清效率、公平原则(机制)的实现过程等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6.
我国国税、地税机构分设、分征分管的税收征管体制的合理性一直存在争议。现行体制存在权力交叉,税收征管成本和税务遵从成本双高等问题。税收征管体制合并是重大制度创新,有利于提高税收行政效率和完善分税制改革,降低"税收交易成本"。税收征管体制合并要贯彻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精神,精简税政,并在若干自贸区先行先试,逐步实现。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四大确定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我国经济体制的重大改革。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价值规律的作用,通过市场竞争,生产要素必然要由效益低的部门、单位向效益高的部门、单位流动,实现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因此,如何用法律的手段保护农业,调整农业与其他产业的关系,克服  相似文献   

8.
由于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归属于不同的社会制度的观念的影响,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经历了艰苦的理论与实践探索过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既要充分发挥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的作用,又要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实现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有机统一.不断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在坚决地推进市场化改革的同时,保持改革和发展的社会主义方向.  相似文献   

9.
梁柱 《特区经济》2006,(9):371-372
利率市场化改革随着我国加入WTO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日益完善而不可避免。但是,利率市场化不等于完全放开的自由利率。实现利率市场化除了要有相对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较为发达的资金市场、多元化的金融结构等条件外,还要求金融当局掌握一整套调控的措施和方法。从当前国内外的经济环境和金融环境来看,我国加快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时机已经基本成熟,但需要稳步推进。  相似文献   

10.
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越来越重要。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要完成这一重任,改革文化体制是题中应有之义。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改革我国文化体制具有全局性战略性的地位和作用,要充分认识文化体制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深化改革,加快发展。  相似文献   

11.
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30年的发展,我国农村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农村经济取得全面发展,同时也出现了一些矛盾和问题。根据邓小平"两个飞跃"理论思想,家庭承包制基础上的农村合作经济是我国农村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是我国农村经济体制进一步改革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新自由主义是当代西方经济学说中与凯恩斯主义相对立的、强调自由放任理论与政策的经济学思潮。该思想在国家干预主义盛行的"凯恩斯时代"受到冷落,在资本主义经济陷入"滞涨"时得到兴盛,成为西方社会的"政治经济学",并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在全世界不断扩张。上世纪80年代初期,日本中曾根政权展开了新自由主义经济改革,对日本经济产生了一系列影响。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初期,行政改革所带来的制度变迁有力地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增长,但随着中国经济的增长,行政改革却举步维艰。近年来在行政改革滞后的情况下中国经济依然保持了高速的增长,经济增长与行政改革的滞后形成了强烈的落差。这种落差使得中国的行政改革滞后与经济增长之间形成了一种畸形的关系。行政改革滞后所带来的各种社会问题需要维持高速的经济增长来解决,而经济的增长则不断强化现有的制度安排,使得行政改革的阻力增大。打破行政改革滞后与经济增长之间的依赖关系迫切需要新的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14.
朱解放 《特区经济》2012,(3):130-132
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改革的历史已经证明,计划调节依然是社会主义经济基本的和主要的调节方式,这是由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特殊性质决定的。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要正确处理计划调节和市场调节的关系,重新构建社会主义经济的计划机制模式。  相似文献   

15.
社会系统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的各子系统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和谐社会要求社会系统中的经济子系统、政治子系统、文化意识子系统相互协调、相互适应、相互一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体制改革需要政治体制改革相配套,否则社会子系统之间就会不平衡,和谐社会就难以实现.  相似文献   

16.
杨永华 《南方经济》2008,3(1):10-16
1979年春卓炯率先提出市场导向的改革思路,主张把产品经济体制改革成市场经济体制,经济体制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把计划价格改革成市场价格,资源配置机制的行政机制改革为市场机制,重塑微观经济基础。这是卓炯对改革作出的重大理论贡献。实践证明,卓炯提出的市场导向的改革思路是完全正确的,但是也存在着一些难点。这些难点包括适应市场经济的公有制的实现形式、私营个体经济在市场经济中的地位、个人在市场经济中的主体地位,需要根据改革实践进行充实和丰富。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周雨风 《特区经济》2006,(12):310-312
马克思主义传统理论认为,经济危机根源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资本主义特有的经济现象。事实上经济危机的爆发是市场经济的正常现象,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同样具备了经济危机发生的基本条件和要素。所以,必须从规范市场、平衡供求、调整产业结构、改革金融体制、控制两极分化等多方面把握好宏观调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及时转变政府职能,从而避免经济危机发生。  相似文献   

18.
对综合配套改革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改革攻坚阶段,最艰难和最重要的是进一步突破制度和机制的约束,推进综合配套改革,为业已建立的市场经济和开放型经济提供制度保证和支撑。因此,我们需要新的改革动力,新的改革思路,新的改革示范。综合配套改革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实施改革开放战略的非常重大的战略布局,要继续为全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和社会各方面的改革提供新的经验和思路。  相似文献   

19.
中国改革的成就是初步建立了以混合经济为基础的市场经济体制,在改革期间,经济持续高速发展.中国改革中最主要的问题是社会不公正,即改革代价的承担和改革收益的分享不对称.问题产生的原因是改革不到位,是市场规则受到原有权力体系的扭曲.文中指出中国现处于"后邓小平时代"并分析了后邓小平时代的主要特征.中国改革的前景是走出"威权政治加市场经济",实现"民主政治加市场经济".  相似文献   

20.
This paper briefly reviews the economic performance of China's economic reform starting in 1978, and which it presents personal views on the experiences of Korea's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lessons for China's economic reform. The paper reviews the China‐Korea economic relationship, and explores both the opportunities of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for Korea and the prospects for Bilateral Economic cooperation. It is estimated that the Chinese economy will maintain dynamic growth for the coming decade. The 2008 Olympic Games and the 2010 World Expo in China will provide further impetuses for Chinese economic development. China's huge market and its rapid economic growth can help the further recovery and development of the Korean economy. At the same time,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the Chinese economy can benefit from financial, technical and managerial support from Korea. The complementarities between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s of China and Korea will surely push their future economic cooperation into a broader and deeper stage. Bilateral trade will enhance the competitiveness of both nations in the global market and help them achieve mutual prosperity and development. (Edited by Xinyu Fa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