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魏霞 《中国经贸》2012,(10):143-143
劳动力市场的结构性矛盾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显现的更为强烈,从根源上分析矛盾的产生和未来劳动力市场的供求趋势,对我国劳动力市场改进、健康发展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九大对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作了新的表述。为了准确把握社会主要矛盾新变化,本文依据马克思主义方法论观点,从学理上厘清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理论和现实依据、矛盾变化的特点,正确认识社会矛盾包含的"变"与"不变"的辩证关系。坚持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不动摇,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在发展中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3.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矛盾凸显,能否妥善协调与化解各种社会矛盾,关系到社会发展的大局,关系到党的执政地位能否巩固.本文从介绍我国社会矛盾产生的根源入手,通过阐述思想政治教育在化解社会矛盾中的优势,分析了运用思想政治教育化解社会矛盾的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4.
汤修元 《理论观察》2006,5(3):11-12
邓小平深刻总结了毛泽东晚年在我国社会基本矛盾和主要矛盾上的经验教训,科学分析了我国社会的基本矛盾和主要矛盾,正确提出了解决这些矛盾方法和途径,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理论。  相似文献   

5.
纠纷自人类社会伊始便存在,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必然产物。我国作为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据了全国人口的80%,因此,农村必然成为我国大部分社会矛盾纠纷聚集的关键部位,农村社会矛盾纠纷的及时合理解决就成为影响农村社会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从马克思的物质利益观出发,农村社会矛盾纠纷不能仅仅依靠矛盾纠纷解决机制这些制度化的外部机制来解决,切实发展农村社会经济,保障农民根本的物质利益,才是解决农村社会矛盾纠纷的根本。  相似文献   

6.
宁春勇 《魅力中国》2010,(8X):140-140
和谐社会的提出是我党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对和谐和矛盾的关系早有论述,即和谐不否认矛盾,同时和谐也不能彻底杜绝矛盾,从这些论点中可以看出和谐与矛盾本身就是一对矛盾,互为彼此,但是如何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鲜有著述。而目前我国进入到高速发展战略期,同时又是矛盾高发期,因发展引起的极端事件屡有发生。如何真正地解决好和谐与矛盾之间的关系,是必须考虑的问题。本文从博弈论的角度切入和谐与矛盾的关系的问题,尝试从博弈论的最好结果去解决在实践中出现的社会矛盾和问题,藉此寻找和谐社会发展的可供操作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处于一个急剧转型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既有经济增长、社会进步的一面,也有社会结构失衡、社会矛盾高发的一面.这种矛盾不仅出现在发展中的国家.也出现在市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发达国家.为了保持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研究当代中国社会结构转型中的问题和矛盾,解决社会矛盾,推动我们社会的全面发展,从而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和谐的社会主义社会.  相似文献   

8.
王安顺 《科学决策》2008,(12):11-12
一、打击预防犯罪,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是政法机关义不容辞的重大政治责任 (一)化解社会矛盾是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保证 社会和谐是社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社会矛盾化解不了,社会就难以稳定,发展就无从谈起。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空前的社会变革,在给我国发展进步带来巨大活力的同时,也带来这样那样的矛盾和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更加重视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更加重视妥善处理各种社会矛盾。  相似文献   

9.
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处于一个急剧转型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既有经济增长、社会进步的一面,也有社会结构失衡、社会矛盾高发的一面.这种矛盾不仅出现在发展中的国家.也出现在市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发达国家.为了保持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研究当代中国社会结构转型中的问题和矛盾,解决社会矛盾,推动我们社会的全面发展,从而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和谐的社会主义社会.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社会转型和改革的逐步深化,当前社会矛盾出现多发多样的特点.要化解社会矛盾,需要从各方面进行努力.主要是推进发展以扩大经济基础,加大公平优先的二次分配力度,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关注弱势群体实际困难,建立矛盾的预警防范机制,坚持"依法治官"等.  相似文献   

11.
尹涛 《特区经济》2010,(12):180-181
在新农村建设中,庭院经济已成为经济欠发达地区农业经济中最活跃、最富有生命力的经济形式。发展庭院经济要走产业化、市场化、养殖规模化之路。同时,要制定切实可行的规划,建立社会服务体系,加强对农民的技术培训,完善投融资机制等。  相似文献   

12.
社会机构主导社会生产和分配,目的是要更好地创造财富和更好地分配财富来保障人的生存和发展,终极目标是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只有在社会生产资料全民所有或集体所有的情况下,社会机构基于人生存和发展的保障而主导社会生产成果的分配才能成为现实。社会机构(中央政府和各级地方政府机构)对社会分配的主导主要体现在确立对生产资料的管理权、确立对劳动力产权的代理关系和社会生产成果分配权的行使等方面。社会生产资料与劳动的结合由国家主导、中央政府和各级地方政府机构基于人生存和发展的保障主导社会生产和分配,是社会主义国家经济的本质,也是社会主义经济的核心问题。主导社会生产与分配就等同于主导人生存和发展的保障。基于人生存和发展保障的需要调控社会分配比例,就是从人生存和发展保障的需要来考虑给社会再生产(包括扩大再生产)、再生产的社会保障和劳动力再生产(人生存和发展)的保障角度来进行分配。人生存和发展保障的好坏决定着生产效率,如果长期忽视人生存和发展保障方面的分配,最终将不会得到社会想要的效率。社会生产与社会消费关系的调整对于真正保障每一个个人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3.
赖春华  左停   《华东经济管理》2007,21(2):56-59
随着"全球化"时代的来临,经济发展与社会福利之间两难抉择成为了不可回避的问题.经济全球化的消极后果--劳动力市场改变、持续失业的产生、福利依赖性的增强以及抑制福利支出的需要,已经对社会福利的发展及其稳定性构成了严峻挑战.近年来,西方社会福利的论述正逐渐超越传统两难的格局,积极地探讨二者之间系统整合的可能性,由此激发出更多的福利发展新思维.  相似文献   

14.
我国企业社会责任问题产生原因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佘丽丽  林鸿熙 《科技和产业》2010,10(7):54-57,92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进一步深入,我国正在成为"世界工厂"的同时企业劳工问题与企业社会责任也日益突出,并被国际社会所关注。在分析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找出产生企业社会责任问题的主要原因,并提出和谐社会企业社会责任管理对策,以使我国企业更好更快发展,实现企业与社会的共赢,实现社会与企业的和谐共生。  相似文献   

15.
基于演化博弈的社会诚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鸿熙 《科技和产业》2010,10(3):83-86,93
诚信不足是制约我国近年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通过利用演化博弈的方法,建立社会诚信的演化博弈模型,分析得出欺骗者可能的损失相对其收益较小是诚信缺失的根本原因,提出解决目前诚信危机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现代科学技术视域下的“美女经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美女经济"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受到人们的不同关注,在现代科学技术下,"美女经济"在中国的大江南北遍地开花已成为在当下生存状态的一种不可抵挡的趋势,面对这种生存状态,"美女经济"给现代人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俞彤 《特区经济》2014,(7):160-164
旅游业发展势头强劲,已成为最有活力的产业之一。旅游业对区域经济的增长和社会发展的贡献越来越大,区域经济的发展也对旅游业的进一步提升产生了有力的推动。本文选取2003-2012年十年数据,运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16.0进行运算,实证分析广东旅游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度,并为促进广东省旅游业的发展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中国经济转轨时期的社会资本具有过渡的性质。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深入,转轨时期社会资本存量的积极作用正在减退,已成为发展的制约因素。必须对现有的社会资本存量进行改造,增加现代意义社会资本的规模,以适应现代市场经济的需要。  相似文献   

19.
民营经济已经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如何提高大中型民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提升民营经济整体发展水平的关键。文章在对河北省民营经济基本情况和运行特点分析的基础上,对河北省大中型民营企业经营情况进行分析,并指出河北省大中型民营企业目前的优势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新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的日益深化尤其是西部大开发的确立,新疆的国民经济保持了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在GDP总量稳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改善的同时,收入差距不断扩大、贫富两极分化问题日益凸现,制约和影响了新疆经济的发展。为此本文试图通过对新疆2002-2006这五年的收入进行经济分析,探析造成新疆收入分配差距的深层原因,并提出提高劳动报酬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缩小收入差距,构建和谐新疆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