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9 毫秒
1.
在党的“八字”方针指引下,特别在当前经济上进一步调整的形势下,上海市的经济改革正在稳步进行。其中,工资制度的改革是个重要问题,但是需要条件和时间;奖励制度,现行的办法固然起了不少作用,但同时也存在着某些平均主义的偏向,亟须加以改进。最近许多地方出现的“全优工号竞赛”,“全优综合奖”,“小指标计分奖”,“浮动工资制”,“小集体超额计件制”,“提成制”和“计件工资制”(注),都是从事改革现行工资制度和奖励制度的尝试,并且都已经收到了一定的效果。这里介绍上海纺织系统着重推行的“小集体超额计件制”供大家  相似文献   

2.
我们在办理银行结算业务时,经常遇到这种情况:结算凭证上的开户银行栏只写“县支行”三个字,哪个县看不出。我们还收到一份汇款单,汇出单位栏内写“平人支”三个字。我们想。“人支”可能是“人民银行县支行”的简称,“平”字又是哪里呢?仅我们山西就有平隆、平顺、平遥和平鲁等这么多带“平”字的县,究竟是哪个县无法判断。还有,  相似文献   

3.
近些年来,我国事业单位大都实施绩效工资制度,这是现代管理制度改革当中较为关键的组成部分。然而,目前的工资制度改革仍然存在许多问题,譬如认识方面出现偏差、核定工资绩效的效率较低、考核制度不甚科学以及未能完善配套措施等。本文将简要分析在事业单位实施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制度的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及改革和完善对策,以期为事业单位实施和改善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制度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4.
<正> 坚持全面改革,是我们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具有长远意义的一项指导方针。摆在专业银行面前的紧迫任务,就是如何把“权责利”真正落到实处,这是专业银行企业化改革中关键的一步。 一、目前“权责利”未能落实的主要障碍 一、从指导思想上看,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松绑”问题。长期以来,由于受传统“条条管理”的观念束缚,在给基层行放权的认识问题未能很好解决,总是担心出“乱子”。正因为这样,经营行不敢大胆探索创新,怕担风险。经营行没有自主权,即使有一套过硬的办法和手段,也无济于事。  相似文献   

5.
物价和工资不改革不行.现在经济改革步伐慢,很多事情卡在价格上.不改变工资制度中“一乱二死三平均”的状况,光靠奖金很难真正体现按劳分配原则.由于价格不合理,也造成企业之间和职工之间奖金福利悬殊,苦乐不均.还使得长线产品因价高利大压不短、短线产品因价低利小拉不长.产需难以衔接.现在,能源、生产资料都出现双重价格或多重价格,名目繁多,“跑冒滴漏”堵不住,对提高宏观经济效益很不利.  相似文献   

6.
满字当头 笃定等着 我们习惯于埋头业务,自以为认真搞工作。“满”字当头,因此不认真学习有关整顿的政策。脑中装着个“等”字,就是等待厂部统一布置,何必财务股这条线单独先行动起来,等待上级局来查,照办就是了。好在历次财务自查、互查都是这样的,“自满”思想严重作怪。我们同志早上班、迟下班从不计较;历来税、利及时上交、主要经济指标名列行业前茅、管理、核算工作在一些会议上交流获得好评。  相似文献   

7.
当前,农行和信用社的改革,正在向层次性、综合性、系统性发展,但在前进中遇到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如何理顺行社之间的关系。本文就此谈点看法。一、存在的两种现象在实践中,我们常常可以听到少数农行干部说,现在,“社干不服管,脱钩赶快办,包袱早丢开,免得再麻烦。”因而在行动上自觉不自觉地放松了对信用社的领导和管理。有的社干也说什么:“银行捆得死,资金运用难,转存利率低,不如快单干。”  相似文献   

8.
从北京看大城市农村金融体制的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融体制改革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充分发挥经济杠杆作用,建立经济调节体系,必须改革金融体制。现在的问题是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加强金融宏观控制的一系列改革以后,仍未能充分考虑不同经济区域之间的差异性,只对按农、工商、外经外贸、基本建设等划分的全国一统到底的几个大条条行使职能,所以并没有根本改变各专业银行系统内“吃大锅饭”和平均主义的状况。这一点,对沿海和大中城市等、经济发达  相似文献   

9.
解剖暴富群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20年来 ,我国广大群众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了 ,普遍贫困的现象已经基本改变。但是 ,在收入分配上还存在着两个值得注意的问题 ,一个是我们工资制度内部的分配方面还存在着平均主义 ;另一个是我们的社会中出现了新的贫困阶层和暴富群体并存的现象 ,从深化改革的角度来说 ,已经到了必须正视这些问题的时候 ,否则 ,我们的改革和经济的发展都将受到影响。暴富群体聚敛资本的途径和方式大约12种 :1 在合法经营外衣的掩盖下 ,以劣充优、以假充真。2 走私贩私屡禁不止。3 利用同类商品的价差 ,低价进高价出 ,或者专司黑市交易。4 买…  相似文献   

10.
何小珊 《南方金融》2003,(10):62-64
由于央行工资制度改革尚处于起步阶段,因此,在推进分配制度改革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值得我们研讨。本文从分析当前基层央行工资收入分配的现状出发,通过深入剖析当前工资制度改革实践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探讨进一步深化基层央行工资制度改革,建立更加公开、公正、公平薪酬制度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一、会计改革中遇到的一些现实问题 几年来,会计改革遇到了很多困难,进展不快,成效不大。从主观上来讲,主要是我们主管部门领导水平不够好。但这里也存在着客观因素的制约,这就是外界对会计改革的压力。会计改革与财政、财务制度改革有关,与价格体制和工资制度的改革联系紧密。在这样的外部条件下,会计改革的自主性就变得很差,它决定了会计改革要依附、配合其它方面的经济改革。因此,目前会计改革的基本点还只能放在配合其它方面的改  相似文献   

12.
<正>内部分配作为生产关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生产力的发展具有作用与反作用,是用来调动职工生产积极性的一种有效激励手段,只有不断寻求科学、民主、合理的分配形式,解决分配不公带来的各种弊端,才是深化改革,加快银行企业化管理,转换银行经营机制,实行银行人事、机构、业务等改革的基础。 今年,我行在加快改革工作中,积极改革内部机制,把内部分配改革当作突破口,通过加强管理,促进业务发展来提高银行自身经济效益。在具体工作中,分配制度的改革体现按劳分配的原则,着重解决银行内部的平均主义问题,建立反映职工劳动质量和数量的工资制度。实行一线以计量联酬工资,二线以岗位技能工资为主要形式的银行内部分配办法。工资向苦、脏、累、繁岗位和一线临柜人员倾斜,较好地打破“铁饭碗”和“大锅饭”,做到取酬看贡献。  相似文献   

13.
一、农行个人分配制度改革简要回顾中国农业银行自恢复成立 2 0多年来 ,随着事业的发展 ,改革的深化 ,其内部个人分配制度历经多次调整与改革 ,回顾这一历史轨迹 ,可以给我们以有益的启迪。农业银行恢复成立第二年 ,即 1 980年的 6- 8月间 ,总行在全国分 6片召开的省级分行行长座谈会上 ,就指出了农行存在着“统收统支、捧铁饭碗、吃大锅饭、搞平均主义、不讲经济责任”等弊病 ,提出了要实行“企业化管理”的问题。同时决定通过从利润留成中提取“企业基金” (“行长基金”)的途径 ,给职工发放奖金。这一举措拉开了农行个人分配制度改革的序…  相似文献   

14.
最近,国务院在批转国家体委、国家经委和财政部:“关于当前完善工业经济责任制的几个问题”的报告中指出:“方今,完善经济责任制的工作重点应放在落实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制上面……在奖金分配上,要克服平均主义,真正使奖金起到鼓励先进,鞭策后进的作用”。 本文根据上述指示精神,现介绍一种“限额不突破、单位不拉平、个人能升降”的“奖金分配法”,供读者参考和探讨。  相似文献   

15.
识“税”     
认识“税”这个字,大约在小学三年级。记得老师告诉我们,这个字是由“禾”和“兑”组合而成,禾是庄稼,兑是交钱,收了庄稼之后要交钱,就是这个字的意思。  相似文献   

16.
信用社作为独立核算、自主经营、自担风险、自负盈亏的集体金融组织应有自己的一套工资制度。而现行工资管理体制仍然是吃大锅饭,弱化了信用社职工的凝聚力,抑制了信用社的业务发展,因此有必要进行改革,实行效益工资制。效益工资制就是使信用社的经营效益及各项经营指标的完成情况同职工工资挂钩,打破分配上的平均主义,真正体现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现行信用社的工资管理体制的弊端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分配上的平均主义,致使信用社经营好坏与职工利益没有多在影响。一是盈余社  相似文献   

17.
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实事求是,这是马列主义基本原理,也是我们党一贯倡导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它教导我们在任何时候,任何部门研究工作,制订方针政策,以及拟定经济计划,要从研究对象的客观实际出发,探求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抓住事物运动的主要矛盾方面,使我们的方针政策符合客观实际,经过努力能达到预期的目标.这是我国革命和建设取得成功的宝贵经验.在研究信用社的体制改革时,也应遵循这个基本原理,才能改出成效.但是,我们近几年的改革过程中,却大有违背这个“原理”的作为.这就是过份的强调了改“官办”为“民办”,把恢复“三性”视为改革的核心.把“官”字置于死地,把“民”字捧上了天.仿佛是一把万能钥匙,有了它,似乎什么问题,什么困难都迎刃而解了.其实,这是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的行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回头看一看,信用社体制经过改革后成效到底如何呢?从桂林地区的情况看来,实际恰与愿违,目前正趋向于倒退,走下坡路的局势.其表现是:(1)经济案件空前增多,资金损失严重.从去冬以来,经过近一年的核查,发现有经济案件的社占总数的三分之一,涉及人数占总数的十分之一,损失资金近百万之多,这是过去闻所未闻的.如灌阳县十一个社,就有八个社发现有经济问题,涉及的社干占总数十分之六.  相似文献   

18.
一、回顾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历程 建国以来,我国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先后经历了四次大的改革.1956年第一次工资制度改革,完成了分配制度由供给制向职务等级工资制的过渡;1985年第二次工资制度改革,事业单位建立了以职务和工龄为基础的结构工资制;1993年第三次工资制度改革,在事业单位建立起了相应的工资增长机制,并与考核结果相挂钩,进一步体现了收入分配的效能.纵观前三次工资制度改革,都充分体现了宪法规定按劳分配的基本原则,解决了当时事业单位收入分配中突现的问题,符合当时的国情,但吃大锅饭的问题,在三次工资制度改革中都难以破题,个人的业绩、贡献难以在工资中具体体现出来,分配不合理与收入差距悬殊问题依然制约着事业单位内部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由此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009年9月2日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在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和其他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  相似文献   

19.
蔡重直 《银行家》2004,(5):120-121
从一般意义上讲,目前的中国似乎并不缺少金融中心,北京、上海、广州、西安,这一系列城市和一系列定位的金融中心紧紧的联系在一起。然而,目前中国出现的所谓的金融中心是否是真正意义上的金融中心,抑或怎样才能称的上是金融中心?中国金融先锋人物、中信集团董事蔡重直先生在本刊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大连市政府、东北财经大学联合举办的“振兴东北”金融高层论坛上为我们做出了精辟的解释,编者特将蔡先生的言论整理如下。在这篇文章中作者深邃的目光深入到了到了一个常人从未涉足过的层面,这就是:我们在“管理哲学”上存在着一直未能真正触及的问题。这也是我们向所有业界人士推荐此文的主要用意。  相似文献   

20.
工资改革后“工资”“目”的适用口径财政部(94)财预字第7号"通知",对工资改革后,机关、事业单位"工资""目"的适用口径作出具体规定。"通知"全文如下:根据国发[1993]79号《国务院关于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制度改革问题的通知》,现就工资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