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武汉城市圈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中,产业结构的调整始终是一个中心话题,而在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的发展中,城市化也总是一个论述的中心。事实上,产业结构调整与城市化的发展并不是两条毫无关系的平行轨迹。在产业结构的调整过程中,城市化推进对第一产业的优化、第二产业的提升以及对第三产业的带动作用十分明显,而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同样需要以城市为载体,以城市化为依托,并对城市化的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本文运用数理统计等方法分析了武汉城市化水平与城市圈经济发展水平状况,并从武汉城市圈产业结构调整出发,提出了发展特色武汉城市圈经济的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2.
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密切相关,产业结构的演进会促进一个国家经济总量的增长,产业结构作为以往经济增长的结果和未来经济增长的基础,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随着中国加入WTO及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经济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外资进入国内市场加快,同时,伴随着产业结构由低级向高级转变,中国产业结构有了很大改善,但三次产业之间的发展也有不和谐的因素,第一产业滞后,第二产业发展存在大量偏差,第三产业内部结构不合理等。因此,如何引导外资为我国产业结构调整服务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二元经济结构、劳动力市场的分割性、非农产业就业吸纳力不足是四川省就业结构转换偏离于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原因。促进四川人口就业结构转换的对策:一是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改造传统农业;二是积极发掘第二产业就业的潜力与发展空间;三是大力加速第三产业的发展,促进就业总量的增加;四是加速四川城镇化进程,为劳动力转移与非农产业发展提供载体。  相似文献   

4.
我国在全球产业结构调整中的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我国在全球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一)三大产业的结构优化问题当前,我国的产业结构不合理,是制约我国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的主要因素。具体来说,农业基础地位仍较薄弱,第二产业占G D P的比重较大,而第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经济增长过于依赖第二产业。从第二产业的  相似文献   

5.
刘雪婷  王明磊 《价值工程》2019,38(24):22-25
构建生态资产测算模型,使抽象的环境概念具体化。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找出生态资产与产业经济数据之间的关系,进而找出满足生态环境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产业结构调整方向,并按照SWOT分析法,对产业结构调整进行定性分析。结果表明,应逐步压缩低效、粗犷式发展的第二产业,大力发展以旅游业为首的第三产业,以消费带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产业结构的变动引起人力资源就业结构的变动。西部地区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不够合理:第一产业劳动率偏低;第二产业在整个产业中的比重偏高,第三产业就业率偏低。西部地区应当采取有效措施平衡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关系,促进当地经济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产业结构与经济发展两者紧密相连,密不可分,两者关系在很大部分程度上影响着一地生产总值的提升与产值效能的最大化。本文在分析山西省吕梁市生产总值及第一、第二、第三产业产值和产业比重相关数据的基础上,利用三大产业的经济增长贡献率与吕梁市生产总值比重之差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结论:第二产业是吕梁市经济增长的主要支柱;第三产业所占比重急需提高;第一产业应创新发展。并为吕梁市经济良好健康地发展提出相关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产业结构调整是产业结构优化、经济协调高效发展的必然要求和重要途径。近年来,云南在支柱产业和特色资源的带动下经济有了快速的发展,但由于其资源、区位优势、产业布局等结构存在着不合理,使得其发展滞后,产业结构调整显得至关重要。本文通过对云南产业结构的现状进行分析,从金融和财政相互协调的视角,对目前云南产业结构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进而提出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的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通过建立模型,从横向和纵向两个角度分析了我国产业结构对碳排放强度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产业结构和能源消费结构对碳排放强度的变动有着较大影响;第二产业在经济结构中所占的比重高或煤炭消费占有较大比重的省区其碳排放强度较高,但通过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和能源消费结构可以有效达到降低碳排放强度的目的;第二产业对整个社会的碳排放强度的贡献率较大,其内部结构变化对碳排放强度变化有较大影响。因此,我国碳排放强度研究应该重点放在实行结构节能减排上,从调整产业结构、淘汰产能落后的行业、实施产业转移、改善能源利用结构等方面入手实现全国碳减排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
唐健 《企业导报》2011,(12):116-117
我国现阶段整体处于工业化中后期阶段,第二产业仍占主导地位,第三产业逐渐上升,产业结构的演进日趋合理。低碳经济的提出与流行必然会对我国的产业结构的调整有较大的影响,甚至改变原有的演进轨道。低碳经济被广泛认为是继工业化和信息化之后改变全球经济的又一场产业革命,而产业结构的演进和经济发展的相互作用越来越明显,所以如何在新时代背景下通过产业结构的调整同时处理好经济增长与发展"低碳经济"的关系,成为现阶段的一个十分重要的主题,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