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肖携 《上海工商》2003,(7):56-57
夏日来临,啤酒市场又迎来了一个销售旺季,啤酒生产厂家正展开一场激烈的市场竞争战。然而,不管市场竞争如何激烈,消费最为关心的始终是质量。上海啤酒市场的总体质量如何?是否有不台格的产品流八市场?今年第二季度,上海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和上海市酒类专卖管理局对市场销售的啤酒进  相似文献   

2.
凡战,以正合,以奇胜。进入新世纪以来,以青岛、华润、燕京三大啤酒巨头纷纷采取购并战略,以“本地亲情化诉求”为正,以“服务差异化”为奇打响了中国啤酒市场的新战役,攻城掠地,一举成为中国啤酒市场的三大强势品牌。  相似文献   

3.
燕京啤酒与青岛啤酒之战已持续多年,从各自本土到全国各地;从大陆到港澳台地区,从国内到国外;从资本市场、圈地大战到市场掠夺,两者间的硝烟就好像从来没停过,并有着愈演愈烈之势。  相似文献   

4.
关注点:中国是啤酒生产大国,也是啤酒消费大国,全球啤酒市场的变化无疑也会关系到我国的啤酒产业。  相似文献   

5.
李光斗 《糖烟酒周刊》2005,(20):B014-B015
纵观中国的啤酒市场,青岛、雪花、燕京、珠江等本土强势品牌在资本并购的基础上,取得了规模和竞争力的极大提升,促进了在全国市场和区域市场的竞争力:而进入中国的世界级啤酒巨头,像INTREBREW、美国A&B、南非SAB、英国纽卡斯尔、日本朝日……,也持资金与品牌在中国的啤酒市场中频繁运作、划分势力,在这块儿已经硝烟弥漫的土地上演绎着中国啤酒市场的本土化与国际化之争。  相似文献   

6.
中投顾问《2009-2012年中国啤酒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显示,目前,高端啤酒的利润高于中低端啤酒数倍,中高端啤酒市场成、勾啤酒企业争相发力的目标。预计到2013年.全球高端啤酒市场总容量将达到6550万千升,比2006年提高74.7%。亚太地区将增长125%,达1550万千升,主要受中国市场的推动。  相似文献   

7.
本文运用SCP范式对中国啤酒市场进行分析,从市场集中度和市场进入壁垒两个方面考察了中国啤酒市场的结构,接着从市场行为角度简要分析了中国啤酒市场结构的成因。最后结合企业案例,分析了四种具体的市场行为。  相似文献   

8.
2004年回顾:中国啤酒的分水岭 如果要用一个词来总结2004年的中国啤酒,“平淡”可能是最合适的。中国啤酒在经历三大巨头(青岛、燕京、华润)大规模抢滩式并购之后,2004年既没有发生青岛华南事业部高歌猛进的市场大战,也没有发生此起彼伏式的圈地竞赛。然而,从任何角度看,2004年都会成为中国啤酒的分水岭。在2004年,以下三种市场格局的形成,预示着中国啤酒的竞争即将进入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9.
文旭 《销售与管理》2010,(1):142-143
2009年11月8日,美国啤酒“老字号”蓝带啤酒“剑走偏锋”,携中国第一款橡木桶啤酒——蓝带2844粉墨登场。300元一瓶的啤酒,让中国众多“啤酒爱好者”一片哗然。作为最早登陆中国的洋啤酒,蓝带啤酒曾经在中国市场谱写辉煌,而在上世纪末的辉煌之后,因为市场表现平淡,蓝带啤酒一度淡出了人们的视线。如今,蓝带啤酒高调”亮剑”,300元的啤酒让蓝带品牌在中国啤酒市场上“一览众山小”,甚至对其它品牌形成了”恫吓”。面对公众的质疑,蓝带啤酒信心十足,似乎在告诉人们——”哥玩的不是价格,是实力”。  相似文献   

10.
长期以来,中国啤酒地区割据的生产方式,中国啤酒产品高度的同质化.使得中国啤酒市场呈现出相当显著的地理区域特征,不同地区的消费者对于本地区啤酒品牌具有高度的忠诚度和认知度。  相似文献   

11.
对啤酒产品来说,中国市场本身就是一个国际化的市场。在中国啤酒市场上,正在进行着更高层次、更大面积地不出国门的国际市场竞争。自2002年初开始,跨国资本频繁插手中国啤酒市场的战略资源,在中国掀起了第二轮抢滩热潮:美国安海斯布希公司和青岛啤酒缔结排他性联盟、嘉士伯收购  相似文献   

12.
伴随着几大啤酒品牌的跑马圈地以及跨国啤酒巨头纷纷进军中国市场,中国啤酒市场可谓是硝烟弥漫。随着国内啤酒业几大巨头的整合力度日益加大和竞争的日益加剧,啤酒业的“洗牌”运动十分明显,国内啤酒厂数量从以前的上千家迅速下降到了不到400家,其中剩下的大多也是举步维艰、引不起买家兴趣的小厂。青啤、华润和燕京三大巨头三分天下的格局渐渐明朗,尤其在当前外资大举杀入的情况下,大联合、大并购将成为中国啤酒企业做大做强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3.
中国啤酒市场正加速迈进寡头时代.国内外啤酒品牌短兵相接。如何从竞争激烈的中国市场掘金?嘉士伯决定加速其在中高端啤酒市场的布局.意图通过这一目前增长最快的细分领域获得更多利润。  相似文献   

14.
金良 《糖烟酒周刊》2004,(49):30-30
华南啤酒市场,是啤酒厂家争夺的重点。其中广东啤酒市场是重中之重,因为当地的啤酒消费量大,啤酒的利润率高。在广州销售的啤酒品牌达80多种,但是还没有占有率达50%以上的品牌,可以说这一地区的包容性很强,所以广东市场将成为众多希望做全国品牌的企业首选要拓展的市场之一。  相似文献   

15.
《电子外贸》2005,(5):14-16
以资本为纽带,将中国啤酒市场的主流厂商以及近年来进入中国的外资啤酒巨头进行划分,归纳出中国啤酒行业九大“啤系”。可以预见,伴随未来几年中国啤酒行业并购整合的进一步升级,这些出身名门的“啤酒贵族”将成为引领行业的生力军.中国啤市“整合终结者”亦将从中脱颖而出。  相似文献   

16.
朱道化  张杰 《糖烟酒周刊》2004,(37):B016-B017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人口占到总人口的72%.目前农村啤酒人均消费量约为5升,并且以每年20%的速度增长.潜力不容忽视。由于大中型城市消费量大,市场辐射能力较强,众多啤酒企业抢滩,竞争惨烈,营销费用剧增,投资回报率下降。而农村市场尚没有得到啤酒企业的足够重视,率先建立乡镇网络,开辟农村市场,无疑将成为啤酒企业新的增长点。  相似文献   

17.
《糖烟酒周刊》2005,(14):A027-A027
中国啤酒高层论坛在京召开,英博看好中国啤酒市场,华润六个方面阐述公司发展,巩固北京市场 燕京目标瞄准奥运会,重啤提出未来集团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8.
1993年.香港华润创业集团.尤如一匹腾空而出的黑马.突然携手国际啤酒巨头南非SAB闪电进入中国啤酒市场.开始在中国进行圈地运动式的并购.大跃进式的狂飙.转眼之间.华润啤酒集团(以下简称华润雪花)的规模得到了空前飞速的提高。时下华润雪花旗下的啤酒企业已有近40家.啤酒总产能达560万吨。2003年雪花单品牌啤酒的销量超过了80万吨,2004年突破110万吨.2005年更是达到了158万吨的销量.2006年有望突破200万吨.而目前国内市场上销量超过百万吨仅有青岛,燕京、雪花。华润雪花以十年左右时间完成其它中国啤酒巨头几十年乃至上百年才能完成的霸业.堪称是中国啤酒业一个奇迹!  相似文献   

19.
高翔 《华糖商情》2001,(33):26-26
时值啤酒消费旺季,席卷全国的啤酒大战愈演愈烈,湖北啤酒市场上自然也是一派硝烟弥漫的景象。湖北啤酒市场最显的特点是内部战争与外来入侵并存。  相似文献   

20.
刘志明  英昂 《商界名家》2004,(11):33-37
狮王啤酒,拥有160多年历史的澳大利亚第二大啤酒生产商。在进人中国市场10年后,狮王这回居然主动选择了退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