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营存款是商业银行负债的主要来源,也是资产扩张的基石。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因同业和理财业务的不断创新发展,存款增长也呈现出与以往不同的特征。为此,2014年9月银监会、财政部和人民银行联合下发《关于加强商业银行存款偏离度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要求商业银行月末存款偏离度不超过3%,防止银行违规吸收和虚假增加存款。本文分析了影响存款偏离度管理的宏观和微观因素,揭示了商业银行存款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强化商业银行存款偏离度管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自营存款是商业银行负债的主要来源,也是资产扩张的基石。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存款普遍快速增长,因同业和理财业务的不断创新发展,存款增长也呈现出与以往不同的特征。为此,2014年9月银监会、财政部和人民银行联合下发《关于加强商业银行存款偏离度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要求商业银行月末存款偏离度不超过3%,防止银行违规吸收和虚假增加存款。本文分析了影响存款偏离度管理的宏观和微观因素,揭示了商业银行存款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强化商业银行存款偏离度管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一、政策摘编 商业银行应加强存款稳定性管理,约束月末存款“冲时点”,月末存款偏离度不得超过3%。对于月末存款偏离度超过3%的银行,自下月起连续暂停准入事项3个月以上;对于一年之内月末存款偏离度两次超过3%的银行,  相似文献   

4.
<正>2014年9月,银监会、财政部、人民银行联合发布《关于加强商业银行存款偏离度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明确商业银行月末存款偏离度不得超过3%,并提出八条禁令,防止银行违规吸收和虚假增加存款,以缓解月末、季末存款的大幅波动,降低企业融资成本。11月,人民银行发布《存款保险条例(征求意见稿)》,将在向金融机构征求意见后,正式推出存款保险制度。这一系列关于存款改革措施的出台,将会对银行存款业务、居民储蓄以及银行经营等领域产生  相似文献   

5.
财经要闻     
《中国信用卡》2014,(10):8-9
三部委联合发文约束商业银行存款"冲时点"行为 2014年9月12日,人民银行、财政部和银监会联合发布《关于加强商业银行存款偏离度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商业银行不得设立时点性存款规模考评指标,合理控制月末存款偏离率,设置商业银行存款偏离度不得超过3%。  相似文献   

6.
针对月末、季末冲时点数的情况,银监会出台了存款偏离度政策。本文对政策进行了解读,分析了其影响,对商业银行的可能应对策略以及降低存款偏离度的方法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7.
2014年9月11日,银监会、财政部、人民银行联合发布《关于加强商业银行存款偏离度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旨在通过设立存款偏离度指标,明确规定月末存款偏离度不得超过3%,以遏制存款"冲时点"的现象。相对于商业银行,扎根农村牧区因客户散、金额小但存款总体稳定的农信社也同样受到影响,但必须看到新规的出现必将对促进农信社系统整体的转型发展、规范经营、加强流动性管理、降低融资成本等方面都将起到重要的导向性作用。  相似文献   

8.
《甘肃金融》2014,(9):6-7
在存款流失持续施压商业银行的现状下,近日,银监会牵头联合财政部、央行下发《关于加强商业银行存款偏离度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从绩效考评、业务及设置月末存款偏离率指标三方面约束银行存款“冲时点”行为。  相似文献   

9.
丁玲 《现代金融》2015,(7):33-34
银监会、财政部和人民银行联合下发《关于加强商业银行存款偏离度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明确要求各商业银行月末存款偏离度不得超过3%,这给商业银行拓展和维护日均存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主要围绕存款偏离度考核指标产生的背景和影响,探讨如何进一步强化存款偏离度管理,提高基层农行负债质量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
中国银监会、财政部与中国人民银行于9月12日联合下发《关于加强商业银行存款偏离度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下称“236号文”),主要包括促进商业银行改善考核体系,禁止违规吸收与虚假增加存款,对违觇行为进行惩罚等内容。通知要求,商业银行月末最后一日各项存款与当月日均存款的偏离度不得超过3%。月末存款偏离度超过3%的银行将面临监管部门相应惩罚。  相似文献   

11.
从理论上看,监管“存款偏离度”,会令“冲存款”的难度加大,但在存贷比刚性约束下,反而可能导致融资更难获得。长期以来,银行“存款冲时点”已经战为银行业内的一个“潜规则”,对货币政策形成了实质性的干扰。国家相关职能部门为此联合发义,要求加强商业银行存款稳定性管理,规定银行月末存款偏离度不得超过3%,约束月末存款“冲时点”行为,完善绩效考评体系。  相似文献   

12.
正《存款偏离度新规对工商银行存款业务的影响解析》为约束银行存款"冲时点"行为,银监会、财政部和央行三部委9月12日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强商业银行存款偏离度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在《通知》发布的前后,工商银行都对存款业务的考核做出一定的调整,旨在提高存款稳定度,抑制筹资成本的上升。从实际情况看,《通知》的实施对工商银行的影响不大。经过相关部门的测算,普通月份工商银行的存款偏离度已经在3%之内,季末月份,如3月末和6月末,工商银行的存款偏离度超过3%,但是也能控制在4%之内。在一  相似文献   

13.
<正>2022年1月12日,国务院发布的《“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指出要全面加快金融等服务业数字化转型。同时,《中国银保监会办公厅关于银行业保险业数字化转型的指导意见》提出,为全面推进银行业数字化转型,需全面深化数据在业务经营、风险管理、内部控制中的应用。为此,商业银行不断推动将数据资产应用转化为业务实效。根据人民银行披露的数据,季末月末的存款增长率往往较高,除法定节假日等因素外,银行“冲时点”行为也可能导致数据虚高。为加强商业银行存款稳定性管理,2018年银保监会对存款偏离度管理有关事项进行了明确,要求商业银行的月末存款偏离度不得超过4%。  相似文献   

14.
国外银行存款保险制度的道德风险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存款保险制度的道德风险问题是指商业银行在存款保险制度的保护下有动机承担过度风险、追求超额利润、从而可能导致银行业危机的问题,是存款保险制度的核心理论问题,也是存款保险制度能否持续的关键问题,更是一国政府如何对商业银行进行监管的重大问题。对国外银行存款保险制度的道德风险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和分析的基础上,认为传统的存款保险制度存在严重的道德风险,其制度运行成本高昂,需要对存款保险制度进行改革和加强对商业银行的监管。建议我国建立存款保险制度需要考虑避免道德风险问题。  相似文献   

15.
2014年9月,银监会、财政部、人民银行联合下发《关于加强商业银行存款偏离度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约束银行存款冲时点行为。为了解其对银行经营行为及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影响,笔者对江西省辖内十六家主要商业银行机构以及部分农商行、农合行开展了调查。调查显示:加强存款偏离度管理有利于银行间良性竞争,优化区域金融服务环境,提高企业信贷资金获得效率,金融对中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也有望提升,但也存在部分机构面临信贷增长"天花板"和企业融资成本难以有效下降等问题。  相似文献   

16.
才沛涛 《时代金融》2015,(6):180+185
目前我国金融行业存款"冲时点"问题得到普遍关注,国家出台新政策加强了管理。本文对存款偏离度新政影响进行分析,并提出了银行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7.
李健 《现代金融》2014,(10):9-10
受存贷比等监管红线的束缚,商业银行存款"冲时点"问题由来已久,波动性存款和粗放式的增长模式在基层行较为突出。随着当前中国经济转型深度推进和银监部门存款偏离度考核要求加大,基层行负债业务的经营结构和增长方式明显受到挑战。现阶段基层行负债业务转型的方向和路径,成为必须研究和实施的课题。  相似文献   

18.
2014年9月,银监会、财政部、人民银行联合发布《关于加强商业银行存款偏离度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明确商业银行月末存款偏离度不得超过3%,并提出八条禁令,防止银行违规吸收和虚假增加存款,以缓解月末、季末存款的大幅波动,降低企业融资成本。11月,人民银行发布《存款保险条例(征求意见稿)》,将在向金融机构征求意见后,正式推出存款保险制度。这一系列关于存款改革措施的出台,将会对银行存款业务、居民储蓄以及银行经营等领域产生较大影响。与此同时,近几年来,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和国内经济运行的新情况新变化,我国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针对经济运行面临一定下行压力,人民银行不断创新宏观调控思路和方式,用调结构的方式适时适度预调微调,注意保持流动性适度充裕和货币市场利率平稳运行。在新的政策宏观调控思路指引下,金融机构真执行各项调控政策,切实加强自身流动性资金管理,保持合理的融资规模。  相似文献   

19.
赵象罔 《中国外资》2022,(10):127-129
实证发现,商业银行的存款考核机制对A50指数波动存在季末季初的周期性影响,“存款偏离度”考核制度出台后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抑制此影响,这对进一步改进银行存款考核方式具有较大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20.
近21年来,伴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初步完成和金融市场的深入发展。尤其是存贷款利率管制的放开和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使得我国商业银行存贷利差逐渐收窄、存款流失逐步加剧,进而导致商业银行存款成本不断上升。因此,上市商业银行必须对这一问题予以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予以应对。本文以我国A股上市商业银行为例,从利率市场化改革、存款定价及存款结构等角度审视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存款成本升高的原因,并提出解决存款成本上升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