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随着股市的发展,股市波动对实体经济的冲击会逐渐加大,货币政策作为调节经济的一种主要手段,应对股市波动有所反应。本文对泰勒规则进行修正和扩展,引入预期因素并加入股市波动因素,构建包含股市波动的货币政策反应机制。并以泡沫度作为波动的衡量指标,运用动态剩余收益估值模型测度我国股市的实际泡沫度,通过协整检验探索货币政策应对股市波动的反应。实证结果表明,无论是基于泰勒规则还是前瞻性泰勒规则,中央银行近年来的货币政策实践更多地考虑通货膨胀缺口和产出缺口,而较少考虑股市波动因素。建议中央银行将股市波动纳入货币政策考虑范围。  相似文献   

2.
李宏瑾 《金融评论》2012,(2):43-53,124,125
本文利用泰勒规则方法对我国货币市场利率偏离程度进行了估算。对我国货币政策反应函数的经验分析表明,我国货币政策并不符合稳定货币政策规则要求。标准泰勒规则具有良好的稳健性。根据泰勒规则原式及稳定货币政策规则最低条件计算结果表明,我国货币市场利率长期存在负的利率缺口,货币政策对通胀和产出缺口并不是稳定的,更不是最优的,货币政策存在着长期偏误。这对进一步理解我国的通货膨胀和宏观经济波动,合理评价货币政策,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3.
本文建立考虑金融状况的“区间—二次”货币政策框架分析货币政策规则的目标区间偏好问题,结合非对称性研究货币政策对价格稳定、经济增长和金融稳定的反应特征。研究结果表明:货币政策利率规则对通货膨胀有目标区间反应,对经济增长有线性反应,对金融状况有目标区间反应,证实了货币政策反应的目标区间特征。同时,货币政策对通货膨胀有非对称的反应。样本区间内货币政策对通货膨胀有一定的目标区间非对称偏好,对经济增长有显著的正向反应偏好,对金融状况的反应并不显著,说明货币政策对经济增长有足够重视,对金融风险的关注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4.
《经济研究》2016,(8):43-56
考虑到总需求、总供给曲线和泰勒规则之间存在的内生性结构以及货币政策规则可能呈现的非线性特征,本文构建了一种关于利率、通胀与产出缺口之间的时变参数结构向量自回归(TVP-SVAR)模型,并进一步利用马尔科夫链蒙特卡洛(MCMC)方法估计简化式的时变参数向量自回归随机波动(TVP-VAR-SV)模型,通过反推得到时变参数泰勒规则的估计。据此,本文考察了我国1996年一季度至2015年三季度样本期内的时变参数泰勒规则和时变货币政策传导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货币政策具有明显盯住产出缺口和通胀目标的特征,而且近年来基本处于顺周期调整状态,其中盯住产出缺口参数呈下降态势;而盯住通胀目标参数则随通胀变化呈现显著的适时调整过程,近年来货币政策取向具有明显治理通胀偏好。此外,产出缺口扩大对我国通货膨胀的影响具有拉动效应,而且这种效应正在呈递增趋势。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富有建设意义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石林松  孙皓  宋平平 《经济纵横》2012,(9):38-41,79
本文利用新凯恩斯宏观经济模型对我国产出缺口进行估计,并基于产出缺口对我国通货膨胀的动态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产出缺口对通货膨胀具有显著影响,产出缺口变化是通货膨胀率变化的重要原因;负向产出缺口的缩小能引起通货膨胀率的上升,通货膨胀率对产出缺口的反应具有"速度限制"效应;通货膨胀率对正向产出缺口的反应大于负向产出缺口,具有非对称性。因此,应关注产出缺口在调控通货膨胀政策方面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通过构建考虑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和房价平稳的多目标调控模型,从非线性调控模式的视角对我国货币政策进行考察,结果发现,我国货币政策的调控模式依赖于GDP增长率的实现程度、对通货膨胀的管控效果以及房价增长率的变动幅度,表现出多目标动态轮换关注的非线性调控模式.具体而言,我国货币政策对经济增长和物价稳定分别具有正向和负向的非对称偏好且对通货膨胀的调控力度不足,对房价的调控具有正向的非对称偏好且较依赖历史房价增速信息,这使得房价上涨产生了较强的惯性.这意味着改变货币政策的非对称调控偏好,特别是加大对通货膨胀上涨的调控力度,同时引导公众降低对房价增速的预期并加强对房价过快上涨的调控力度,对于提升我国货币政策的调控效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潜在产出、自然利率和均衡汇率是货币政策决策和效果评价的重要参考基准。通过状态空间模型对我国潜在产出、自然利率和均衡汇率水平进行联合估计,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建立一个包含汇率因素的"混合型"泰勒规则对我国货币政策反应函数进行估计,结果显示,我国货币政策行为对通货膨胀、产出缺口和汇率波动作出了较为及时和稳定的反应,但货币政策的前瞻性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8.
基于校准于我国季度数据的新凯恩斯主义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框架,本文经验检验了我国财政货币政策交互作用的渠道机制,并进行典型特征事实刻画.具体地,理论模型中融合名义刚性、资本积累和有限期界特征,使得探测跨代财富效应这一影响总消费动态学的微观经济传导机制成为可能.货币政策实证估计为非线性货币政策规则形式,财政政策识别为基于债务的税收规则以及允许暂时赤字的平衡预算规则两种形式.本文的动态随机模拟发现:财富效应是存在的,但在税收规则和平衡预算规则下的作用机制存在差异;基于债务的税收规则下,正产出效应虽然也相对较短,但能比平衡预算规则维持更长时期,而就产出缺口和通货膨胀缺口稳定效应而言,平衡预算规则具有更大的稳定性.关于政策规则惯性以及政策规则参数的反事实分析,本文也给出调整我国政府支出模式以及财政货币政策操作方式的政策建议,从而表明财政货币政策交互作用分析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9.
基于无套利动态NS模型(AFDNS模型)估计出的利率期限结构,本文从货币政策规则变化角度考察货币政策对利率期限结构的动态影响。我们的经验结果表明:第一,时变系数Taylor规则能够很好地解释我国货币政策操作的动态特征。第二,央行货币政策对产出缺口的反应加强,将提高利率期限结构的短期端,降低长期端,使利率曲线变平缓;而央行货币政策对通货膨胀的反应加强则会导致整条利率曲线的上移,长期利率对通货膨胀反应系数更敏感,导致利率曲线变得更陡峭。  相似文献   

10.
本文采用VAR模型计算出反映月度中国货币及金融市场形势变化的金融形势指数FCI(financial condition index),该指数对通货膨胀有较好的预测能力,包含未来通货膨胀的信息。将FCI纳入麦克勒姆规则对中国货币政策进行检验,结果表明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总体上遵循该规则,其主要调控目标是实际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对资本市场价格变化反应不显著。整体看,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对经济运行的调节力度不足,这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一定时期内我国经济过热和资产价格不稳定。  相似文献   

11.
随着货币供应量中介目标的相关性和可控性逐渐减弱,以利率代替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目标已经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焦点。本文针对原始的泰勒规则及其扩展型,采取历史分析方法、政策反应函数方法以及时间序列的协整技术,对泰勒型规则在中国的有效性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显示,泰勒规则在中国是一种不稳定的利率规则,而且利率对产出缺口的相关性极低,中央银行的最终目标是偏向通货膨胀而不是经济增长。因此,本文认为,中央银行应该采取盯住单一的通货膨胀目标。  相似文献   

12.
未考虑金融稳定目标的货币政策规则会忽视物价稳定下金融过度繁荣累积的潜在风险.文章在通货膨胀和产出两个目标变量的基础上,将金融稳定以指数的形式加入货币政策目标中,对包含金融稳定目标的泰勒规则所具有的特性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1)金融稳定和产出在货币政策中可以平稳地传导,通货膨胀在货币政策中的传导不平稳.(2)央行在高通胀时会增加对金融稳定目标的关注,高通胀时产出缺口的扩大对利率的影响比低通胀时要大,利率需对通货紧缩做出更大的反应.(3)如果参照未包含金融稳定目标的货币政策规则进行宏观调控,则调控力度会被低估.(4)我国在货币政策调控中显著关注了金融稳定目标,逐渐趋于按照含有金融稳定目标的泰勒规则进行操作,因此将金融稳定目标加入货币政策规则中的研究内容和结论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3.
本文引入利率期限结构分析了流动性过剩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弱化效应,在此基础上,在基准LRE模型框架内又引入流动性过剩因子,定量给出了流动性过剩约束下的稳健最优利率规则和流动性过剩均衡确定性条件。本文认为,当经济体存在流动性过剩时,最优利率规则体系应当至少包含最优利率规则和流动性管理策略两个方面,相应地,货币政策操作目标也应广义化,包括短期名义利率目标和流动性过剩目标。为实现货币政策目标和流动性过剩目标,中央银行必须采用流动性管理策略保持当期流动性过剩与预期流动性过剩存在相互权衡的关系,同时降低短期名义利率对产出缺口和通胀率的反应系数,并根据预期流动性过剩与当期流动性过剩的比重调整对利率规则与流动性管理策略的依赖程度。  相似文献   

14.
基于对历史上中央银行独立性与通货膨胀之间关系的考察,在分析货币政策的时间非一致性基础上,认为中央银行的独立性跟通货膨胀之间没有必然联系;通货膨胀大小受中央银行对其偏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货币政策、资产价格与金融稳定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统的货币政策理论认为,中央银行制定货币政策时应严格以通货膨胀为目标,但金融危机的爆发,资本市场的膨胀、资产价格的波动,都不断地冲击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金融体系的稳定性,由此引发学术界对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探讨。本文以具有变参数特征的动态金融景气指数(DFCI)为工具,考察了DFCI对CPI和金融稳定性的预测作用,在此基础上,扩展前瞻性中央银行利率反应函数,将包含资产价格信息的DFCI纳入反应函数,研究中央银行货币政策行为,并拓展直接以资产价格为操作目标的泰勒准则作比较。实证表明:在扩展形式的前瞻性利率反应函数中,DFCI变量统计显著,包含资产价格的DFCI要比不包含资产价格的DFCI显著,以资产价格作为货币政策目标的利率规则作用效应不完全显著。这说明,DFCI的建立具有合理性,资产价格波动显著地影响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严格的通货膨胀目标规则存在不足,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行为需要考虑资本市场的变化以及资产价格的波动,但直接将资产价格作为目标的货币政策具有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16.
文章通过构建包含零利率下限约束的D SGE 模型,系统探讨了存在零利率下限时外生不利冲击对经济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当名义利率触及零利率下限时,宏观经济和金融体系的不稳定性和脆弱性会显著增加,外生不利冲击对产出、通胀、信贷等经济变量的影响也会明显放大。(2)当存在零利率下限时,传统泰勒规则已无法有效稳定经济,最优的货币政策规则不仅应盯住产出缺口和通胀缺口,还应对资产价格和信贷给予重点关注并做出适度反应。(3)货币政策更适于保持产出缺口和通胀缺口的稳定,但难以有效减缓房价和信贷的波动。只有将逆周期监管的宏观审慎政策和货币政策有效搭配,才能保证经济系统和金融系统的全面稳定。为了应对不利冲击,我国应进一步完善宏观审慎监管框架,并将其与货币政策有效搭配以保持宏观经济的全面稳定。  相似文献   

17.
货币政策原则的选择一直以来是宏观经济领域里的一个经典命题,本文在既有成果基础上试从传统经济学收益—成本的角度分析该问题。通过构造单一规则的和相机抉择的货币政策收益函数和货币政策成本函数,建立货币政策原则模型。以通货膨胀缺口和产出缺口的组合拟合经济状态,从三个不同的角度解剖该货币政策模型,权衡货币政策收益和成本二者之间的大小关系,分析得出不同经济状态下适用不同的货币政策原则的结论,并归纳为一个货币政策原则选择矩阵。  相似文献   

18.
货币内生性理论指出公众的货币需求会直接影响中央银行的货币供给。因此 ,公众通过调整货币需求可以对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效果产生不确定的影响。本文利用货币内生性理论来分析公众行为对中央银行为稳定物价水平而采取的政策效果的影响 ;并通过实证分析证实我国M2 的供给有较强的内生性 ;我国货币政策在治理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效果上存在着不对称性 ,以此可重新认识我国当前通货政策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本文首先构建了金融稳定指数,并结合中国实际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指数能够较好地反映中国金融业的稳定状况;然后基于STR模型构建了考虑金融稳定的非线性泰勒规则模型,并以中国的经验数据进行了估计和检验。结果发现:以滞后一期产出缺口为转换变量的、考虑金融稳定的泰勒规则呈现出非线性特征;与不考虑金融稳定的非线性泰勒规则相比,以滞后一期产出缺口为转换变量的、考虑金融稳定的非线性泰勒规则,满足泰勒条件,在拟合优度方面表现更好,有助于中央银行在实现价格、产出目标的同时兼顾金融稳定。  相似文献   

20.
我国货币—产出非对称影响关系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货币与产出之间的非对称影响关系研究,近年来在宏观经济学领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本文运用平滑迁移向量误差修正(STVECM)模型,对1989—2007年我国货币与产出之间是否存在非对称影响关系展开实证分析。引入年产出增长率、年货币增长率以及年通货膨胀率的年度变化作为转移变量,线性检验表明我国货币、产出和价格系统存在显著的非线性;通过模型估计识别了我国货币—产出关系的经济和/或政策状态相依性;运用非线性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进一步证明了两者之间是一种非对称关系。概括来说,我国货币对产出的影响关系具有明显的非对称性,其依赖于经济周期的高速增长和低速增长阶段、货币供给的高速增长和低速增长阶段以及通货膨胀率的加速和减速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