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标准之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品质量与食品安全"已成为现实的贸易壁垒。最有效的危机应对除了积极的海外公关、主动召回的姿态外,根本上还在于彻底解决质量安全标准升级问题。  相似文献   

2.
随着中国企业海外市场的开拓,大量的中国制造产品涌向全球市场。家电企业小家电产品迅速提升在海外市场同类产品的市场份额,必然引起相关竞争对手的高度关注。同时,产品质量的监控主体由国内扩展为产品所销售国家的消费者、各国的质量监管机构等,市场环境更为复杂,各个市场规则的不明确性、不统一性也给海外市场的拓展带来不稳定性。家电企业海外投资项目不断推进与成功的同时,必将遇到各种风险。  相似文献   

3.
陈宇  陈红华 《商界名家》2004,(12):73-75
从菲律宾到俄罗斯从柬埔寨到墨西哥,如今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地方都能看到中国企业的面孔.越来越多的带着“中国制造”标志的商品打入海外市场。  相似文献   

4.
宋郑还 《商界名家》2004,(12):48-51
曾几何时,中国制造在海外成了廉价货的代名词,低价策略利弊显而易见,就在国内企业纷纷运用价格策略闯荡国际市场的时候,一年做到16亿元以上的好孩子集团总经理宋郑还已经在国际市场历练了十年。今天,在中国城市儿童每十个乘坐童车的孩子里,有八个会选择好孩子,在美国,每3辆儿童车里就有一辆是好孩子的。宋郑还多年打拼海外市场的经历让我们反思,这个以不断创新产品,开拓市场为目标的企业家,摈弃了比较成本的低价策略,却取得了令人艳美的成就。在宋郑还看来。“廉价”根本就不是中国制造征战海外市场的终南捷径,而坚持“创新”才是中国企业闯国际市场的“核武器”。在此,宋郑还用他的十年亲历,向本刊讲述他的好孩子和他的中国制造,想必其经验对更多国内企业走出去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5.
在欧债危机、人民币升值、成本上升、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层出不穷的背景下,匹克摒弃保守姿态,加大品牌国际化步伐,积极拓展海外市场,成功实现了从“数量增长”到“质量和效益”双增长的发展方式转变,牢牢掌握了市场主动权。  相似文献   

6.
《财经界(学术)》2005,(8):92-92
海外并购——结合国内国际优势 中国企业依赖低成本的竞争优势,进入了海外的市场,“made in China”的标签贴在了各种商品上传播。然而中国企业在与跨国公司竞争时,面临了许许多多的问题,贸易壁垒、资源饥渴、能源焦虑、技术缺乏、品牌弱势,同时也面临着将“中国制造”转化为“中国创造”的挑战。  相似文献   

7.
虽然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风暴已逐渐演变为全球性的经济危机,但是整个国际市场并非“整齐划一”,中国企业不妨由“西方市场”转战“北方市场”。在欧美市场购买力减弱之时,俄罗斯仍有较大的市场需求,这使得俄罗斯作为新兴市场的避风港地位进一步得到确认。但对于从事对俄贸易的中国商人来说,2008年似乎又是多事之秋。先是出了俄罗斯市场的“抄货事件”,后俄罗斯海关又宣布出于“保护俄罗斯民族工业、防止逃避关税”等相关方面的考虑,大幅度提高了中国商品的报关估价。这也说明,新兴市场在带来利润的同时,也会因为市场的不成熟而存在一定的风险,这些都需要企业在摸索的过程中自己学会规避。  相似文献   

8.
《财经界(学术)》2005,(8):92-93
罗兰·贝格管理咨询公司中国区副总裁吴琪也认为:“国内市场已无力支撑中国企业在海外的弹跳。”但机遇的背后往往是更大的挑战。“海外市场已发育成熟,中国企业面临的竞争将不单单是通常国内遭遇的价格战,它会面临研发、品牌、市场拓展等全方位的竞争。”  相似文献   

9.
现阶段,我国新能源汽车正处于弯道超车的关键节点,越来越多的企业将目光聚集到海外市场。一方面我国新能源汽车拥有国内市场内驱力、全产业链保障、“新四化”推动力等优势;另一方面,也存在产品核心技术及关键零配件有待突破、自主品牌竞争力不足、高端配套体系不够完善、多元市场竞争激烈等劣势。企业能否抓住绿色可持续发展、国际市场油价波动、各国政府政策扶持等机遇,积极应对技术壁垒和贸易摩擦加剧、汽车产业链面临重塑等挑战,对于其海外市场的拓展具有重要影响。基于此,我国新能源汽车在海外市场拓展过程中,要不断优化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提升发展潜力;加大商业模式的研究与创新,打造发展动力;充分利用国际合作,借助发展外力;重视国际形象,加强发展实力。  相似文献   

10.
圣诞老人已经从北极前往东方,来到中国了。中国现在是世界上最大的圣诞节产品制造地。但在2006年欧美市场经济的复苏、圣诞商品需求巨大的情形下,带着“中国制造”标签的圣诞商品被打上了低价格的烙印,遭遇了出口寒冬。又是一年定货期,希望中国厂商对海外圣诞产品市场有更多地了解,破除盈利障碍。  相似文献   

11.
"三鹿"奶粉事件的爆发,引发了中国乳制品企业的集体性危机。积极开拓农村市场,将给乳制品企业提供巨大的商机,对乳制品企业克服"三鹿"奶粉事件带来的市场危机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探讨了农村乳制品市场的产品策略、品牌策略、价格策略、分销策略和促销策略。  相似文献   

12.
利用海外华商网络 拓展海外经贸市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海外华商网络的发展及作用引人注目,不少国家利用华商网络,积极发展对外经贸。作为华商的祖籍国,我国也应紧跟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步伐,把握“入世”后进入海外市场的机遇,适时将利用华商网络的着眼点从“内”扩“外”,充分利用海外华商网络,大力开展对外经贸活动,拓展海外市场。  相似文献   

13.
出国展素描     
拓展海外市场是每一个企业更多地分享“全球市场蛋糕”的有利途径之一,随着近几年中国企业普遍在出国展上获得不小的收益,带动了更多的国内参展商走出国门。除了市场因素外,跨国展览公司的中国公司在其中的推动起了不可或缺的作用。《进出口经理人》:在拓展海外市场的目标驱使下,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正在成为国外展会的主要力量。从近几年看企业参展呈现怎样的趋势?钱军:越来越多的中国参展商在不断  相似文献   

14.
今年6月,日本最大的财经媒体“日经BP社”发表长篇连载报道《战胜“中国制造”——日本企业的五张王牌》,至今,业内关于“中国制造”、“日本制造”和“美国制造”的话题众议纷纭。随着越来越多带着“中国制造”标签的商品打入海外市场,“中国制造”在国际市场蜚声四起,一系列针对中国制造的进口障碍也纷至沓来,特别是发达国家的技术壁垒和发展中国家的反倾销,如同两把利剑悬于头顶。  相似文献   

15.
《国际广告》2010,(10):145-146
中国企业三一重工早就将制造出达到“德国制造”质量的产品作为目标。3年前,这家工程机械制造商和混凝土泵车的世界市场领军企业就在莱茵兰制造了轰动。当时人们了解到,这家来自远东的企业偏偏要在科隆附近有2.5万居民的贝德堡建立欧洲总部。按照经理丹尼尔·何(音)的想法,三一重工将在那里按照德国安全标准加工产品。他希望三一集团能借助“德国制造”这个标签立足于欧洲市场。  相似文献   

16.
随着全球经济的深入发展,中国汽车企业拓展海外市场的意愿也越来越强烈。 商务部对外投资和经济合作司商务参赞陈林表示,“在国内汽车市场产能结构性过剩现象不断加剧的情况下,中国汽车企业参与世界汽车市场的合作与竞争已迫在眉睫,开展海外投资,能为汽车产业带来诸多好处”。  相似文献   

17.
传统发达国家市场竞争日益激烈,进入门槛也日趋高筑。中国制造企业将目光投向第三世界市场已成为趋势,通过对新兴市场的扩张,在开辟新的国际市场的同时,向传统市场进一步渗透。尤其是中国的一些颇具国际竞争力的产品行业,采取这种通过中转国的“跳板式”营销策略无疑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相似文献   

18.
《华商》2010,(4):70-71
随着迪拜债务危机的缓解,中东地区对于中国的吸引力再次回升。3月31日中东商品采购中心项目推介会在杭州召开,跟以往不同,这次阿联酋当地欲邀请浙商和粤商一起去开拓中东市场。这也是浙商和粤商“走出去”开发海外市场的首度联姻。  相似文献   

19.
成本创新     
低成本向来被视为是中国制造的不二法门。总成本领先往往也是中国企业突围的战略选择。这对于不掌握“核心技术”的中国企业而言,依靠满足低端市场需求而逐步获得进军中高端市场的能力,几乎是一个被逼无奈的选择。凭借低成本优势,中国制造一度征服了从服装、鞋帽到电视等众多市场。但曾经奉为圭臬的“成本优势”,如今却反伤己身,成为中国制造迫在眉睫的“成本危机”。  相似文献   

20.
卢游  季彬 《上海商业》2013,(11):80-83
随着中国市场的成熟与发展,企业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这种竞争不仅表现在产品销售上,也表现在产品的制造质量上。遵循“制造链”的思路和“大质量”的理念,打通“生产、流通”环节,增加对流通环节质量的分析,通过统一的样品采集方式、统一的检测标准、统一的检测仪器和实验环境,多维度选取上海市场主销品种卷烟。从卷烟制造链的角度出发,统筹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