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以农用地分等成果为基础,结合GIS空间分析的方法,进行基本农田空间定位方法研究。基于农用地分等成果,将老河口市辖区的耕地按农用地自然质量1~5等进行排序;然后应用GIS空间分析功能将农用地等别分布图与土地利用现状图叠加,以优先划定高等别的耕地资源为基本农田,同时考虑基本农田集中连片的指导思想,最终实现了基本农田的空间定位。利用农用地分等成果结合GIS空间分析方法进行基本农田的空间布局与定位,有利于将基本农田从基本农田分区中与其他地类区分开,使基本农田落实到地块,为县市尺度的基本农田划定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农用地分等在基本农田划分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目前,我国基本农田面积的划分缺乏真正的理论基础和严格的科学论证;基本农田保护的效果、影响和方式等缺乏合理的评价标准,从而影响实际保护工作的可操作性;基于云南省农用地分等成果对农用地的数量、质量及分布特征与规律进行科学量化,并结合分析比较法划分基本农田的数量指标,为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基本农田数量与质量双重保护提供了一种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3.
基于农用地分等定级的耕地入选基本农田评价比较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研究目的:利用农用地分等定级所形成的地图和表格等数据成果,研究其在耕地入选基本农田评价中的应用。研究方法:以北京市大兴区为例,首先以农用地自然等、利用等、经济等及分级成果分别进行基本农田的划定,其次将划定结果与以居民地和道路所建立的缓冲区进行叠加分析,探讨哪一类别分等定级成果更适合耕地入选基本农田评价,为耕地入选基本农田评价提供更可靠、更科学的依据。研究结果:利用农用地自然等和利用等划定的基本农田,多数高质量的农用地都被划入基本农田,但只是考虑了农用地自然质量的优劣;依据农用地经济等和级别划定的基本农田,不仅包含了绝大部分的优质农用地,而且其基本农田地块的空间分布更加合理。研究结论:农用地分等定级成果为耕地入选基本农田提供了重要的数据基础及依据,农用地经济等和级别比自然等和利用等更适合用于耕地入选基本农田评价。  相似文献   

4.
研究目的:探讨经纬坐标网格法建立标准样地体系的技术路线,以及标准样地体系在农用地分等成果汇总、农用地质量监测与分等成果动态更新、耕地占补平衡、基本农田的划分和保护中的应用。研究方法:对比分析法、实证分析法。研究结果:结合佛山市农用地分等的有关数据对两种方法建立的标准样地成果进行对比分析,利用坐标网格建立标准样地体系可以有效解决现行方法中的不足。  相似文献   

5.
基于农用地分等成果的基本农田划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本农田保护是耕地保护的重要核心部分,对于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维持社会稳定,推动社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阿克苏市为研究区域,以农用地分等成果为依据,运用GIS叠置分析功能,对基本农田现状分布图和农用地等别图进行叠加,通过分析社会经济发展、耕地区位以及政策因素等对基本农田空间布局的影响,得到科学合理的基本农田空间布局成果。  相似文献   

6.
研究目的:为合理开展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中的基本农田划定工作提供基于GIS技术支撑的技术方法和工作思路。研究方法:系统分析法和实证分析法。研究结论:以GIS手段进行基本农田数据分析、处理为基础,以农用地分等定级成果为依据,可形成对基本农田划定和保护的智能支持,从而基本实现规划成图的自动化,提高编制基本农田保护规划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7.
在江苏省农用地分等成果更新的基础上,通过指定作物样本调查与统计分析,建立了各二级指标区内分等单元的理论单产与可实现单产模型.分析了江苏省理论产能、可实现产能与实际产能的空间分布情况,并运用克里金插值方法建立了农用地单产与产能的空间分异规律.研究表明,江苏省理论单产、可实现单产与实际单产分布具有较大差异,农用地数量是影响农用地产能的最主要因素.该研究对基本农田划定和耕地质量保护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土地管理应用的角度对广东省农用地分等成果组成数据进行了分析,并探讨各农用地分等成果组成数据在相关土地管理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简讯     
农用地质量分等定级估价国标实施 国土资源部制定的《农用地质量分等规程》、《农用地定级规程》和《农用地估价规程》三项国家标准,于10月1日起正式实施。三项国家标准规定了农用地质量分等、定级、估价工作的目的、任务、内容、程序、方法和成果要求,对下一步更加深入地调查评估我国土地的质量状况和价值情况,提升农用地质量监管水平,加快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以及完善土地征收补偿和促进农用地规范流转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研究目的:有效整合农用地分等与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估两项成果,补充完善区域基本农田布局优化方法。研究方法:运用GIS空间分析法整合农用地分等与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估两项成果,对研究区基本农田进行耕地综合质量评价。运用名特优农产品喜嗜典型元素分析法,确定基本农田布局优化方案。研究结果:温县基本农田布局优化后不仅面积增加了37 hm2,调入的基本农田利用等、肥力、环境健康、地化综合质量都大幅提高,有益元素N、P富集区面积大幅增加59.30 hm2和185.61 hm2,有害重金属元素Pb的2—3级富集区面积大幅减少195.45 hm2。研究结论:基本农田布局优化是贯彻落实"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基本国策的重要工作;整合成果丰富了耕地综合质量的内涵,为区域土地资源的合理、高效、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农用地分等定级的四个应用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部分省(区)农用地分等定级估价成果在基本农田保护、耕地占补平衡考核、征地制度改革、土地开发整理等方面的应用研究与探讨,为实行最严格的土地资源管理制度提供了技术支撑。一、为落实严格的基本农田保护制度,实现“分级管理”提供技术基础。长期以来,基本农田实际划定过程中随意性较大,只从经济建设的需求考虑,而忽视耕地的质量要求,普遍存在“划远不划近、划劣不划优”的现象。这主要由于划定基本农田保护区相关技术规程中,对基本农田布局要求不严格,只是做了一些定性规定,缺乏对耕地质量的定量化指标要求,所以难以操作和掌握。农用地分…  相似文献   

12.
广东省农用地分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广东省农用地分等工作的基础上,通过对自然、社会、经济等多方面的研究,针对广东省农用地分等面临的几个主要问题,总结了广东省农用地分等的关键技术,希望对全国其他地区农用地分等工作提供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3.
国土资源部日前制定并出台了《关于提升耕地保护水平全面加强耕地质量建设与管理的通知》。《通知》要求,要将优质耕地划入基本农田实行永久保护,严控建设用地占用优质耕地。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批准后3个月内,要按照《基本农田划定技术规程》和有关要求,完成基本农田划定工作。要综合运用土地变更调查、农用地分等定级成果,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基本农田落到实地,划定边界,设立标志,统一编号,落实到户。  相似文献   

14.
中国农用地分等成果应用中的问题与建议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前我国农用地分等这一重要基础性工作已基本完成,农用地分等成果已经开始应用于国土资源管理和农业资源管理的具体业务中。该文及时总结了农用地分等成果应用中在成果检验、"等—级—价"集成应用、应用领域和应用效果评价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建议:进行典型样带分布规律的分析与检验;开展农用地等、级和价三级综合应用;引入多元统计和数学模型等方法进行成果检验与分析;及时评价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5.
广东省农用地分等工作中应注意的技术问题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20  
研究目的:探索广东省农用地分等工作中应注意的技术问题及解决方法,为区域性农用地分等提供借鉴.研究方法:实证分析和文献资料法.研究结论:保证区域性农用地分等成果的质量,准确把握分等工作中5个参数、应用及其相互联系是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6.
农用地分等定级工作是新一轮国土资源大调查的重要内容。本文在概括其成果应用研究的基础上,以广东省丰顺县为例,分析工作成果,探讨应用方向,为今后县级农用地分等定级估价成果的应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农用地分等成果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的应用探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研究目的:研究农用地分等成果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的应用。研究方法:剖析农用地分等过程及其产生的各种成果的内涵,根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内容,找出可应用的农用地分等成果。研究结果:综合运用tαj、jβ、CL值和调查得到的二级区作物最高产量,建立它们之间的关系模型,用来计算耕地的粮食生产能力。自然质量等指数和自然质量分既可用于划定耕地与基本农田保护区,也可应用于耕地占补平衡规划,用于后备土地资源开发和现有低产耕地的改造或整理。  相似文献   

18.
县级农用地分等成果更新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惠阳区的农用地分等成果的更新提出了县级农用地分等成果更新的设计模型和方法,可供今后的县级农用地分等成果更新工作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9.
农用地分等成果省级汇总中图幅接边方法刍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县(市)级农用地分等工作中,由于人为及系统误差,在进行农用地分等省级汇总工作时,相邻县(市)边界往往会出现图形及属性衔接不上的情况:通过分析数据缝隙的来源,提出了消除不同数据缝隙的相应方法,利用GIS技术完成了湖北省农用地分等省级汇总图幅接边工作。  相似文献   

20.
标准样地在农用地分等成果汇总中的应用设想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研究目的:探讨标准样地在农用地分等成果汇总中的应用.研究方法:比较研究与系统分析法.研究结果:(1)农用地分等结果的区域可比性及其全国汇总,直接影响农用地分等的科学性,对全国农用地分等工作的顺利实施至关重要.(2)分析了标准样地的内涵与类型、设立原则与意义.(3)提出标准样地土地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以构建全国标准样地类比体系.(4)对标准样地的设立与管理提出相关措施建议.研究结论:建立标准样地土地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全国标准样地类比体系,根据各指标区标准样地农用地分等指数之间的等比关系,进行全国农用地分等结果的统一调整、汇总,是现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