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随着我国高校办学规模的扩大,高等院校人才培养质量、培训质量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重点问题,也是教育界重视的话题。扩招为高职院校带来了生机与活力,同时也带来了矛盾。在新形势下,学生数量与育人质量之间的矛盾属于高职院校的重大问题。作为高职院校机械制造人才培养的生命线,若没有质量院校将无法生存,也得不到更好的发展。通过构建科学合理的高职院校机械制造人才培养评价机制,可以确保评价的针对性,保障现实意义,可以有效地为人才培养体制改革提供意见,加速院校的改革,注重其建设,推动其发展,以此实现育人目标,开展人民满意的教育工作。高职院校机械制培养体系与培训体系评价模式融合,在一定程度上发挥着政府评价、学校自评无法取代的作用,是社会参与高校管理的有效途径。通过建设完善、多维、系统的评价体系,可以加速教育质量的提升,促进院校的发展。当前政府部门选择的是五年一轮的水平评估,院校内部选择的是针对性专项评价,2种教育评价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可确保人才培养质量,但无法实现院校育人质量的检验,因此,需要寻求社会评价的帮助,明确办学目标,才可实现育人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2.
课程考核是检验人才培养目标达成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在应用型本科院校《审计学》课程考核方法改革目的、意义分析的基础上,指出当前《审计学》课程考核方法存在的问题与不足,通过"OBE"教学理念下《审计学》课程多元化考核评价体系的构建与考核方法的改革,实现以考辅教,以考促学,全面提升应用型本科院校《审计学》课程教学效果与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3.
张晓玲 《价值工程》2010,29(35):240-241
在高职教育实际工作中,存在着高职院校育人目标定位模糊的问题,要么把高职教育作为创收手段,要么向普通本科院校靠拢,导致人才培养的定位不准确,育人质量良莠不齐。我国高职院校的育人目标应该准确定位于培养专门高技术应用型人才。这不但与国际职业教育接轨,更是我国现代化建设实际需要,是教育规律使然。  相似文献   

4.
高职院校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量的高素质人才,高职教育对于我国人才培养的贡献是无可比拟的。建立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是提高高职教育教学质量、保证人才素质的基本制度保障。本文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与评价的基础性理论知识入手,探讨如何构建切实可行的人才培养质量体系,旨在提高当前高职院校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  相似文献   

5.
刘霞  伍静 《社会科学动态》2013,(13):156-157
为企业输送合格的人才是高职院校教育的重心,加强教育质量管理是高职院校长远发展的前提,构建人才质量评价体系是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本文分析了构建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的重要性,探讨了影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因素,提出了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构建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高职教师的科学评价体系的建立关系到高职教师效能的发挥、关系到高职学院的人才培养质量,关系到整个高职教育的内涵建设。基于当前高职学院教师评价体系存在的种种问题,需要政府和省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进行统一部署,开展高职院校教师评价的规范化建设工程;需要建立学校、企业、社会相结合的教师评价管理共建机制,推进高职院校教师评价管理的全方位构建;需要加强高职院校教师评价管理,努力形成名校特色模式。从而建立健全针对本校的合适、公正、公平的教师评价系统,使高职教师人力资源进入科学化管理。  相似文献   

7.
李娜  付卉 《河北企业》2013,(1):60-61
<正>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实质上是在特定时期依据一定的质量标准对高职教育能否满足其主体需要及其程度作出的价值判断。随着时代与社会的高速发展,当前高职教育管理的核心理念,已由原来的"教师为主,学生为辅"转变为如今的"以职业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这也是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的基本要求。与此相适应,高职院校的秘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也转变为培养适合于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的应用型文秘人才,这就打破了传统高校人才培养中以知识传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能力的培养成为了高职文秘专业教育的核心。人才培养定位的迁移打破了过去高职院校的传统教学模式,相应使得人才  相似文献   

8.
王桂花 《物流技术》2012,(23):468-471
人才培养模式是人才培养体制改革的核心环节,也是教育质量的首要问题。本文基于当前高职物流教学实践和人才培养目标,借鉴"PDCA"的循环理论,构建了高职院校"工学交替多阶循环"可持续物流人才培养模式,通过课程体系、教学模式、师资培养、实践教学、校企合作的多次循环实施,递进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现高职物流教育与地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决定了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的学习目标,决定了高职院校未来一段时间内努力发展的方向,对学生、教师、学校三方都至关重要.为了培养出技能型的优秀人才,为了院校更加快速健康的发展,高职院校不遗余力努力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但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劣需要一个长期的时间来验证,为了提升人才培养模式的质量,需要科学的评价体系为标准进行合理评估.本文就人才培养评价体系改革的进行了具有创造性的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10.
高职人才培养类型的特殊性要求高职院校要根据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准确定位好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然而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关键是合理适用的课程结构,因此设计和构建适合高职课程特点的课程结构成为了当前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  相似文献   

11.
卢如华 《秘书》2013,(9):16-18
A在高职院校文秘专业的毕业实习阶段,学生通常须完成一篇毕业论文,有不少同仁撰文维护这一制度[1],但这是适应本科秘书教育的学术化培养模式。根据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理念,笔者认为,应取消毕业论文,以毕业实践设计取而代之,理由如下。第一,毕业论文制度与高职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不匹配。本科教育与高职教育作为不同的高等教育类型,分担着培养不同类型人才的责任。毕业论文制度与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是本科院校人才培养过程中必须实施的一种学生评价制度[2],但与高职院校人才培  相似文献   

12.
高职院校年年扩招的情况下,生源的薄弱知识水平与能力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学目的的实现。教学目的的实现很大程度取决于课堂教学的管理,教学是高职院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因此,要保证数学课堂教学质量,提高办学水平,必须加强教学管理。本文从高职院校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从教育观念、师资队伍、教学内容和方法、教学管理等方面提出了一些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3.
人才培养模式是人才培养体制改革的核心环节,也是教育质量的首要问题.本文基于当前高职物流教学实践和人才培养目标,借鉴“PDCA”的循环理论,构建了高职院校“工学交替多阶循环”可持续物流人才培养模式,通过课程体系、教学模式、师资培养、实践教学、校企合作的多次循环实施,递进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现高职物流教育与地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高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符合时代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互联网发展对教育领域的冲击,高职院校的教学模式不断改革。通过对高职院校商务管理人才培养教学模式现存问题的深入分析,尝试提出教学模式改革的方法和路径。  相似文献   

15.
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是教育教学的核心部分和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更是高职院校落实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重要途径。针对顶岗实习过程中出现的信息不对称、管理不规范、考核不科学等问题,高职院校依托信息技术、完善管理机制,构建基于信息技术的顶岗实习管理平台,使顶岗实习管理变得制度规范、过程完整、信息及时、评价科学,并且使高等职业院校培养的人才质量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6.
教学质量是高职院校生存和发展的基石,实践教学质量是高职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建立和完善会计类专业实践教学考核评价体系,是保证会计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一项重要举措。本文针对目前会计类专业实践教学考核评价体系不完善、考核方式单一等问题,在多年教学研究与实践的基础上,构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会计类专业实践教学考核评价体系,对于提升实践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7.
罗刚毅 《企业导报》2011,(17):214-215
顶岗实习是高职培养高技能型人才的关键教学环节,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尽管高职院校学生的顶岗实习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也存在的一些问题。为此,应通过构建企业为主、学校为辅的立体、交互式的顶岗实习质量监控体系;构建企业、学院、学生三方顶岗实习考核评价体系等手段对高职院校顶岗实习质量监控评价体系进行优化。  相似文献   

18.
曹俊明 《中外企业家》2012,(15):160+173
高职院校实施通识教育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是满足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需要。高职院校要有效地实施通识教育,必须更新高职院校教育理念,设立通识教育管理机构,加强通识教育课程建设,加强通识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整合区域内高等教育资源平台。  相似文献   

19.
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使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显得更为急迫,而教学方法的改革则是其中较为薄弱的方面。文章剖析了高职院校教学方法改革的必要性以及深化高职院校教学方法改革的对策,为强化学生专业技能培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创造了良好条件。  相似文献   

20.
张帆  边龙龙  杜冰  刘旭 《河北企业》2014,(8):100-100
<正>高等职业院校培养是高技能人才的主要培养途径之一。构建科学合理的高职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评价体系是培养大批具有区域特色的高技能人才的重要保障,不仅对高技能人才岗位能力形成起引导作用,同时也是提高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竞争能力,确保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关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现行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评价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如评价主体过于单一;评价标准不能与行业企业岗位需求接轨;评价内容相对片面,侧重评价理论知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