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水泥行业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萍 《技术经济》2004,23(3):17-18
“可持续发展”是当今世界一种全新的发展观。1992年6月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21世纪议程》等件后,我国政府积极响应该倡议,于1994年3月发表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一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提出了人口、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相互协调、持续发展的总体战略、对策和行动方案。本分析了水泥行业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谈一些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2.
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可持续发展问题由来已久,从人类关于自然资源利用的理性思考与实践探索,到当代对全球环境状况变化的分析与反思,都不断地提出可持续发展的问题。1992年,联合国在里约热内卢召开的环境与发展大会,大会通过了《关于环境与发展的里约宣言》和《21世纪议程》,第一次把可持续发展由理论和概念推向行动。1994年3月,我国发布的《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  相似文献   

3.
西部地区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可持续发展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孝胜 《经济论坛》2004,(19):21-22
当今世界面临人口、资源、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失衡的严峻挑战。1994年3月中国政府发表了《中国2l世纪议程一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提出中国将实施人口、经济、社会、生态、资源和环境协调发展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此后,学术界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方兴未艾。而对于占全国陆地面积71.7%、总人口为3.5亿的我国西部来说,在人口素质低下、自然资源衰竭、生态环境恶化、经济发展落后的条件下,探讨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可持续发展对策,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高殿军 《技术经济》2001,20(2):40-43
0引言“可持续发展”是当今世界一种全新的发展观 ,自 1992年 6月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2 1世纪议程》等文件后 ,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 ,我国政府积极响应世界环发大会倡议 ,于 1994年 3月发表了《中国 2 1世纪议程———中国 2 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白皮书从我国具体国情和人口、环境与发展总体联系出发 ,提出了人口、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相互协调、持续发展的总体战略、对策和行动方案 ,并对煤炭工业的持续发展提出了要求。本文就矿区如何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谈一些个人的看法。1、矿区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  相似文献   

5.
可持续发展,是21世纪人类的共同目标。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充分发挥人的创造性,防止产生经济危机和生态危机,是全人类共同的心愿。 《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制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是: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体系、社会体系,保持与之适应的可持续利用的资源和  相似文献   

6.
发展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但发展战略却是历史的,可变支的。人类长期没有意识到工业文明与自然环境的矛盾的深刻性,却沉醉于高速增长的胜利喜悦中,把这种“高增长、高浪费、高污染”的发展战略视为当然的、不言而喻的和可持续的,是不思改弦更张,环境的全球恶化的事实和罗马俱乐部等学术团体的呐喊,为人类敲响了警钟,人类正处于矗性的大觉醒之中。1992年在巴西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是人类发展道路上的一座重要里程碑。会计通过的《21世纪议程》标志着可持续发展观已成为全球的基本发展战略和行动指南,可持续发展观的出现是对传统发展观的反思结果与创新。会计结束后,我国政府就在世界上率先推出中国可持续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和发展白皮书》,将可持续确认为实现我国社会、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的基本战略。这是顺就世界发展潮流,从我国实际出发所作出的重大战略抉择。  相似文献   

7.
张宇  齐欢 《经济论坛》2005,(18):9-11
自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CED)1962年发表《寂静的春天》,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通过《人类环境宣言》、《只有一个地球》以来,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实践在世界各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从1992年始,我国相继发布了《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初可持续发展行动纲要》等重要文件。十六大报告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特别是在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提出了按照“五个统筹”的原则,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把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地域广大,人151众多,地区发展水平差距大,地区地理自然条件差距大,如何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是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要解决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8.
目前,全世界都在关注着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因为由于经济的高速发展,造成了生态环境的严重恶化,直接影响到人类的生存,严重制约了社会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所以,各个国家均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对策并且已经全面实施。我国也不例外,于1994年制定了《中国对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标志着可持续发展在我国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可持续发展战略中重要的一部分是保护生态环境。它谋求的是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与动态平衡,强调采用清洁的生产工艺来发展经济以减轻对环境的污染,有污染的生产项目应同…  相似文献   

9.
中国可持续发展立法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李丽红 《现代财经》2003,23(11):49-52
1994年,我国政府通过的《中国21世纪议程》,确立了“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体系、社会体系和保持与之相适应的可持续利用的资源和环境基础”的战略目标,并提出了建立和完善中国可持续发展的立法体系的要求。目前,中国可持续发展的立法与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的需要相比,是滞后的,软化的,甚至是空白的。因此,与中国可持续发展立法的相关问题亟待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10.
解决环境污染是21世纪各国政府面临的重大课题,保护环境成为大多数国家的共识。在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通过了《21世纪议程》,我国政府也相应编制了《中国21世纪议程》,确定了可持续发展战略。化工行业是我国的支柱产业,遵照可持续发展战略和国家环境保护工作的战略目标,发展化学工业必须走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道路,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和狠抓管理两个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1.
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发展模式是21世纪我国发展的必然选择。可持续发展包括人口、资源、环境、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而人口又是制约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要实现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解决我国的人口问题。  相似文献   

12.
可持续发展是世界发展的一大趋势。《中国21世纪议程》指出:"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中国未来和下世纪发展的自身需要的必然选择"。我国人口多,自然资源相对短缺,发展经济、消除贫困、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是世世代代的追求,只有实现经济、社会的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才能造福子孙后代。三湖(松花湖、红石湖、白山湖)是吉林省的重要水资源基地,总库容178.8亿立方米,担负着吉林、长春、松原、哈尔滨等10多个  相似文献   

13.
我国农村的人力资本投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有关文献评述1993年3月,我国制定了世界上第一个国家级可持续发展战略规划《中国21世纪议程》,议程明确提出了中国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在这个总的战略目标下,国内很多学者开始更多地关注农村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因为这是实现总战略目标的重要一环。对此,学者们的观点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类:  相似文献   

14.
赵建军  张黎 《技术经济》2000,19(10):6-8
社会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崭新的目标和全新的发展模式已经被世界各国所广泛接受。同时也得到了我国政府的高度重视 ,在 1994年 3月出台了《中国二十一世纪议程》 ,从环境与发展的总体联系出发 ,系统全面地阐述了中国今后在人口、经济、社会、资源与环境等领域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政策和行动框架 ,成为一部制订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指导文件。之后 ,又相继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来确保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如果说这一切都是保证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硬件 ,那么还应该有软件来配合 ,这个软件就是思想观念。这是社会意识形态的一场革命 ,只有观念…  相似文献   

15.
发展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但面对世界范围内人口剧增、土地严重沙漠化、自然灾害频发、温室效应、淡水资源的日渐枯竭等人类生存危机,人类不得不明白"我们只有一个地球".为此,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制定并通过了<全球21世纪议程>,为全球范围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了行动纲领."可持续发展"作为21世纪的主旋律,揭开了人类文明发展的新篇章,带来了人类社会各领域、各层次的深刻变革."建筑"作为一个古老的行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走"绿色建筑"之路.绿色建筑与自然和谐共生,将实现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6.
山区人力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发展—以云南省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斯德哥尔摩联合国环境会议、经里约热内卢环境与发展大会(UNCED)、至开罗国际人口与发展大会、其间20多年来、尽管由于各人的认识角度和深度不同.对于持续发展定义侧重点不同.、但是、已逐渐建立起科学的共识、认为人类活动强加于自然环境的破坏造成了非持续性,提出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井把人作为可持续发展的中心问题。我国根据环发大会精神制定了《中国对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随着可持续发展思想从全球到区域不断深入和扩展、各省也把可持续发展提到日程上。就云南省地理环境而言.以山区为主、其…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21世纪议程———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里,中国政府明确提出了我国可持续发展城市的目标是:建设规划布局合理、配套设施齐全、有利工作、方便生活、住区环境清洁、优美、安静、居住条件舒适的城市。  相似文献   

18.
生态农业是生态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1999年,吉林省被国家确定为生态建设试点省,这是吉林省的自身需要也是必然选择。农业是对自然资源、环境的影响和依赖最大的经济部门。农业作为与资源、环境关系最为密切的产业,其可持续发展研究更是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中国21世纪议程》指出:“农业和农村可持续发展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优先领域和根本保证。”农业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实质是经济、  相似文献   

19.
制定和实施《中国21世纪议程》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中国在未来和下一世纪发展和自身需要的必然选择。为了深化生态经济领域的理论研究,推动《中国21世纪议程》的实施,探讨中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之路,不久前,中国生态经济学会教育专业委员会、辽宁省本溪市人民政府在辽宁省本溪市联合召开了"全国第二展生态经济教育会议暨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学术研讨会",邀请了北京有关方向的专家和全国部分高校、研究院所的专家教授和实际部门的同志共聚一堂,就加强生态经济教育、生态经济学科建设、中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实践问题进行了认…  相似文献   

20.
水,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之一,是不可缺少、不可代替的特殊资源,没有水,就没有生命,就没有文明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来自世界170多个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环发会议上通过的《21世纪议程》宣言中,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有前“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要不危及子孙后代满足其需求的能力”的可持续发展的概念进一步形成共识。指出“水不仅为维持地球的一切生命所必需,而且对一切社会经济部门都具有生死攸关的重要意义”。尔后,我国率先制定出《中国21世纪议程》,明确把可持续发展作为国家发展战略写进了《国民经济和社会九五发展计划和2010年发展规划》之中。因此。节水工作也被列入了各级政府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节约用水的观念正在逐渐深入人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