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更好地降本增效,合理利用太钢伴生资源,进行了利用酸再生铁粉、铁鳞等原料制备海绵铁的试验研究。试验表明,酸再生铁粉配加铁鳞生产海绵铁工艺上可行;配加量为40%~50%为宜。同时,建议内配一定量碳,减少海绵铁在冷却过程中的二次氧化,以提高海绵铁金属品位。  相似文献   

2.
本文首先研究了用后镁钙砖的基本特性,在此基础了进行了用后镁钙砖配加在粉煤灰标砖中和粉煤灰加气混凝土板材中的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用后镁钙砖粉可用于粉煤灰加气混凝土板材中,用后镁钙砖粉细度为40%(过200目筛子,筛余量40%)时,生产的加气混凝土板材质量达标。  相似文献   

3.
对某铜厂的竖炉烟灰进行酸浸处理,当烟灰50 g,液固比4:1,温度60℃,反应时间1 h,硫酸用量25 g,双氧水用量6.9 g,在此最佳浸出工艺条件下,锌的浸出率可达90.02%,铜的浸出率可达93.99%。其中,部分锌和铜以硫化物形式存在,造成锌、铜的浸出率难以进一步提高,需采用其他工艺对其进行处理。  相似文献   

4.
以大洋锰钴氧化物资源及多金属软泥为原料进行了常压酸浸的条件试验研究。通过对配矿比、硫酸用量、浸出温度、液固比、浸出时间、粒度条件因素的试验研究,得出了优化条件。即:在搅拌转速300rpm,配矿比1∶0.3,粒度-0.074 mm占28.34%,液固比(L/S)3∶1 m L/g,硫酸用量0.6倍,浸出时间2 h,浸出温度80℃条件下,Ni、Co、Cu、Mn、Fe的平均浸出率分别为99.44%、99.17%、53.02%、99.62%、38.34%。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研究了用膜电容去离子法(MCDI)净化模拟含铀地下水的可行性,考察了电压、原水pH对产水回收率的影响,分析如何提高再生电压和预冲洗的再生效果。结果表明,在原水pH=7.58、工作电压1.1V条件下,模拟水中离子去除率(以电导率计)达96.02%,净水回收率为66.67%;采用反向通电结合定期稀酸冲洗方法,可有效去除膜电极上残留的铀离子。  相似文献   

6.
对抛丸灰(粉)进行筛分,检测不同粒度抛丸灰(粉)的物化性能,进行不同粒度抛丸灰(粉)代替不锈钢连铸坯切割铁粉利用的试验。试验表明:粒度为100~300目的抛丸粉流动性较好,切割过程中熔渣流动性也较好,切割端面整齐,可代替切割铁粉使用。  相似文献   

7.
废砖资源化综合利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废砖是建筑垃圾主要组成成分之一,其资源化利用程度和途径直接影响建筑垃圾资源化、产业化进程.本文通过对废砖主要化学成分的检测、废砖再生骨料物理和力学性能的测试以及砖粉的活性分析,阐述了废砖综合利用的有效途径;为废砖资源化处理与处置成套技术的开发及废砖资源化、产业化的实施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民主德国1986年公布的第231579号专利提出了从炉瘤中回收金属的方法。当熔化再生铜原料的竖炉炉役结束时,从炉缸内可取出直径1~1.5米、高500~800毫米、重达10吨的块状炉瘤。炉瘤的组织不均匀。其组成部分是(%):含有铁杂质的塑性铜10~20;铜铁焦炭混合体30~40;被金属浸透了的耐火材料40~60。炉瘤中所含金属部分是(%):铜32~45;铅  相似文献   

9.
废润滑油再生处理不仅可以保护环境,防止污染,而且还可以节约能源与资源。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在废润滑油再生处理方面所采用的一些少酸或无酸方法。这些方法因低污染或无污染,从而可取代传统的硫酸—白土再生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0.
姜淑波 《西部大开发》2010,(7):67-67,69
本文通过对沥青混凝土路面就地热再生混合料进行各项试验,根据试验结果掺加一定的骨料、再生剂及沥青后进行马歇尔及车辙等试验。提出了就地热再生维修方案,并总结了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进行了转炉试验,利用用后镁钙砖破碎颗粒代替部分轻烧白云石。试验结果表明,转炉运行期间,粒度为3~5 mm的用后镁钙砖破碎颗粒可代替轻烧白云石;转炉冶炼普碳钢时,使用500 kg镁钙砖可代替2 000 kg轻烧白云石;转炉冶炼管线钢、低碳、低磷钢时,使用500 kg镁钙砖可代替1 000 kg轻烧白云石。另外,转炉使用粒度为3~5 mm的用后镁钙砖破碎颗粒,有助于改善炉况。  相似文献   

12.
氯化焙烧法常用于处理有色金属含量较低的矿石,可使氰化尾渣中的有色金属挥发出来,通过烟气捕集的方式加以回收。本试验以辽宁省某冶炼厂的焙烧矿氰化尾渣为原料,考察了氯化剂添加量、球团尺寸、焙烧温度以及焙烧时间对有色金属挥发率的影响,并对焙烧终渣的环保指标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从氯化焙烧的最佳工艺条件来看,CaCl2添加量为氰化尾渣质量的7%,造球粒度为8~12 mm,焙烧温度为1 100℃,焙烧时间为60 min。在此条件下,Au、Ag、Cu、Pb、Zn的挥发率分别可以达到97.50%、71.45%、57.69%、99.72%、90.87%,残渣的物相组成基本未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13.
测试砖坯和成型砖的品质参数,研究优化砂岩质煤矸石原料的颗粒级配对其制作烧结制品的影响.得出制砖所需的最佳颗粒级配;对不同温度段的烧结制品进行物理力学性能检测,分析比较其烧结温度制度对制品质量的影响,得出较佳的焙烧温度,为砂岩质煤矸石资源化利用提供可靠的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14.
再生混凝土骨料的加工及质量是制约再生混凝土性能和应用的关键因素。通过对再生混凝土骨料性能的论述,指出了再生混凝土骨料常用的常规加热法、机械破碎法、酸浸破碎法以及化学方法等的技术应用特点,以期为再生混凝土骨料的加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本文采用石灰乳沉淀-铁粉置换法从氯化液中回收海绵铜,获得较好的效果。试验结果表明,Ca(OH)2乳液浓度为20%,沉淀反应pH=0,沉淀时间为3 h,置换时间为3 h,终点pH=0.42时,小型试验获得的产品海绵铜纯度为91.8%,二次滤液Cu浓度为4.13 mg/L;中间试验获得的产品海绵铜纯度为88.2%,二次滤液Cu浓度为15.1 mg/L。结果显示,产品海绵铜纯度均超过88%,Cu基本全部被置换,中间试验指标略低于小型试验指标。该工艺切实可行,达到预期。  相似文献   

16.
利用梅山铁矿细粒尾矿,生产烧结砖.根据尾矿矿物组成、粒度等制定工艺方案,经过4种不同焙烧窑进行烧结工业试验,测定了烧成砖性能指标,表明梅山细粒尾矿可以替代粘土生产合格建筑用砖.  相似文献   

17.
酸洗除锈是金属加工过程中必要预处理环节,随着酸洗液浓度降低和金属离子浓度升高,酸洗液除锈效率逐步下降成为废酸液而被排放造成水体和土壤污染。本项实验针对酸洗废液进行铁盐分离与废酸回收净化再生利用研究,实现氯离子和铁盐回收利用,并应用实验成果设计完成钢铁加工企业酸洗废液再生利用工程方案。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酸焦油的性质及危害,综述了酸焦油生产燃料油、橡胶添加剂、配煤炼焦、表面活性剂等处置利用方式。  相似文献   

19.
新疆某高硅低铁锌焙砂经常规低酸浸出后,矿浆过滤困难,影响后续工艺的进行。常规低酸浸出经优化调整后,低酸浸出终点酸度提高至30g/L,浸后矿浆过滤性能明显改善。该焙砂经中性浸出—调整后低酸浸出—高酸浸出后,高浸渣含Zn品位3.94%,总浸出率达99.30%,符合试验预期。  相似文献   

20.
试验考察了酸量、浸出温度、矿浆浓度和浸出时间等因素对镍、钴、铁浸出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镍、钴、铁浸出率随着酸量的增加而提高,但酸量过大会造成酸耗大、铁浸出率升高,加大后续沉铁的困难;升高温度,镍、钴、铁的浸出率均有所增加,温度大于85℃后,增加幅度不明显;矿浆浓度和浸出时间对镍、钴、铁的浸出率影响较小。本试验最优化条件为:酸矿比(t/t矿)为1.2、浸出温度95℃、矿浆浓度33%、浸出时间3 h。在此条件下,镍、钴、铁的浸出率分别为97.43%、88.56%、85.6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