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张丽 《天津经济》2004,(3):41-44
2001年11月,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出席了第五次东盟与中、日、韩和中国与东盟领导人会议,建议中国与东盟在10年内建成自由贸易区,2002年11月,双方签署《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正式启动建立贸易区的进程。该计划的出台体  相似文献   

2.
区域经济合作和贸易一体化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一种趋势,自20世纪80年代后期,中国和东盟加强了在政治与经济上的合作,并取得重大进展。2001年11月6日,时任中国政府总理的朱镕基提出了组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设想,并提出了3点建议。2002年11月4日双方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与东南亚国家联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  相似文献   

3.
冯煜  龚晓莺 《北方经济》2008,(16):82-83
2002年11月,中国与东盟达成了在10年内建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协议。本文以理论分析的手段,对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双边贸易的动态经济效应进行系统性的分析。  相似文献   

4.
林锋 《特区经济》2003,(10):36-38
一、以"发展"为主旋律的上海与东盟国家经济往来 上海与东盟各国已经形成了多方面的经济往来,具体表现在: 1.贸易依存关系发展明显.上海与东盟国家贸易上升趋势明显,1997~2001年,上海与东盟进出口额增长率分别为30%、5%、40%、44.5%、4%,年均增长25%左右.上海与东盟历年贸易进出口呈逆差,2000、2001年进出口差额分别为8.5、4.4亿美元.  相似文献   

5.
区域一体化和产业聚集从市场的广度和深度上实现了市场创造 ,深化了分工 ,降低了交易成本。而区域产业聚集经济符合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 (CAFTA)的经济特点 ,需要各国发挥优势 ,加强合作 ,从政府企业等各方面加强产业聚集 ,促进CAFTA的经济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7.
<正> 经济全球化使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日趋紧密,同时以自由贸易区为主要形式的经济区域化和地区化程度不断加强,范围不断扩展。2001年11月4日,第五次东盟与中国领导人文莱会议上,中国政府总理朱镕基同10位东南亚国家领导人探讨了彼此共同关心的经济发展问题,并一致同意启动"10+1"方案,即中国和东盟10国在未来的10年内建立起一个自由贸易区,以进一步推动区内各国的经济发展。据预测,中国—东盟自  相似文献   

8.
本文首先运用公共选择理论分析了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内部合作的可能性,指出,只要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成员国的经济发展是按常规进行的,并且 合作谈判中遵循一国一票、多数通过的原则,那么这种合作是可以有解的。以此为基础,本文又利用博弈论的方法分析了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与北美自由贸易区和欧共全的相互关系的结论是,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与北美自由贸易区的经贸关系在加强,而与欧共体的经贸联系却在相对减少。最后,在亚太经济合作组  相似文献   

9.
郑鼎文 《南方经济》2005,(10):50-52
广东要有意识地加强与东盟的经贸合作,利用建立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良机,同东盟结成区域战略伙伴关系,使东盟成为广东参与国际经济合作竞争的“后方根据地”、“避风港”。因为,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的要求以及地缘经济理论都显示,东盟是广东施展“走出去”经济战略的最佳舞台。广东与东盟建立区域经济合作战略伙伴关系的主要对策有:以“泛珠三角”为依托开展与东盟的经济合作,建立广东与东盟合作发展的投资平台、信息技术平台等。  相似文献   

10.
林锋 《上海改革》2003,(12):39-42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将为中国和东盟国家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提供新的增量,同时也对上海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上海应确立以“参与”为指导思想的对策,注重发挥比较优势,加强上海先进制造业产品对东盟的出口;开展多途径,多形式的合作;实施“走出去”战略,加快上海“四个中心”建设的步伐。  相似文献   

11.
从区域经济整合看海峡两岸自由贸易区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海峡两岸自由贸易区,作为未来两岸区域经济整合的一种经贸制度安排,在推动两岸商品和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并透过市场范围扩大和交易成本减少,提升两岸资源配置效率和产业竞争力,促进两岸产业分工和经济发展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从全球区域经济整合的大背景分析,大陆和台湾当前正面临着一个战略性的政策抉择,其选择将对海峡两岸未来关系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2.
基于新政治经济学的分析框架,本文探讨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带给各国的收益,并分析了可能使其发展趋势发生逆转的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宋江飞 《特区经济》2008,(9):200-202
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逐步建立,将对我国西部地区尤其是对广西这样在自由贸易区中处于前沿的西南边陲省份的区域经济空间结构产生深远的影响,区域经济空间重组是处于社会转型期的重要课题,也是当前区域经济学中探讨的热点。本文主要从区域经济的空间结构理论来阐述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框架下广西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的重组。  相似文献   

14.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服务贸易协议》紧急保障措施制度是我国与东盟国家在服务贸易领域立法的一次重要突破,但其行文过于简单,缺乏可操作性,在分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服务贸易紧急保障措施立法的成就与不足的基础上提出完善该制度的一些设想。  相似文献   

15.
曾小平  冯志英 《特区经济》2007,221(6):30-31
区域之间经济发展适度的差距能保证经济发展的效率,但目前我国这种地区之间不断扩大的经济发展差距已经不利于我国国民经济的整体素质,成为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的制约因素,在此情况下本文在研究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因素的基础上,对如何协调区域经济的平衡发展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分析了东北地区参与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所具有的比较优势及现状,提出东北地区应通过能源合作、绿色农产品出口、产业升级、国际劳务合作、旅游资源开发等方面积极参与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从而加速东北地区经济振兴。  相似文献   

17.
谢岚平 《特区经济》2011,(4):196-197
近年来,江西省借助丰富的自然资源、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低廉的劳动力成本等优势条件,在对外贸易发展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带动科技进步、产业结构优化和制度创新而实现的,并以良性循环的方式得到持续发展。为了促进江西区域经济的和谐发展,必须立足省情实际,实施区域经济的一体化战略,扩大外商投资新领域,调整提升外贸产业结构。  相似文献   

18.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的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不仅会直接影响到各个区域经济的发展,并会深刻影响到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现代化进程.本文对区域经济增长不平衡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中国-东盟区域经济合作与金融深化战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东盟自贸区全面启动近两年来,区域经济合作的步伐逐步加快,但在区域金融合作等领域则面临着一些发展的短板。本文基于中国-东盟自贸区建立以来双方区域经济合作和金融合作的现状,依托金融深化理论,对中国-东盟区域金融合作的存在问题和发展趋势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表明: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区域金融合作已取得一定进展,但仍处于初步合作阶段。深化双方区域金融合作,要克服本国金融抑制的消极影响,同时通过金融深化推动双方在金融监管和汇率协调机制等方面的合作。  相似文献   

20.
朱惠 《特区经济》2011,(6):27-28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成并正式运作,极大促进了中国与东盟国家的贸易发展。本文分析了CAFTA运作以来给广东与东盟自贸区合作发展带来的新机遇以及面临的挑战,并对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促进广东经济顺利发展,实现产业转型提出了合理化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