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正一、赤潮生物赤潮生物包括浮游生物、原生动物和细菌等。这些生物共同特点是能够大量繁殖并引发赤潮的发生。其中最常见的赤潮生物以甲藻居多,其次为硅藻、蓝藻、金藻、隐藻和原生动物等。1.赤潮发生的特点赤潮是由于海域环境条件改变(尤其是营养盐、有机污染物导致海域富营养化),促使浮游生物特别是微小的藻类大量繁殖和高密度聚集,引起海水颜色变化的一种异常现象。  相似文献   

2.
1-赤潮的治理技术(1)天然矿物絮凝法天然矿物絮凝法采用的原料主要是以天然粘土作为“增重剂”与硫酸处理后,起到杀灭和凝聚赤潮生物的作用。其优点一是经过该方法治理的海水,水域的营养盐浓度降低,无污染、成本低、原料来源丰富;二是治理效果明显,日本在80年代采用此法治理赤潮,取得了满意的效果;三是在治理过程中,对残留的粘土可以成为海水中鱼类的饵料,因为我国在70年代就已经开发利用粘土,使之成为鱼饵。由此可见,天然矿物絮凝法在黄海中、北部海域具有推广应用的前景。(2)直接灭杀法该法旨在利用化学药品直接杀…  相似文献   

3.
正一、赤潮生物赤潮生物包括浮游生物、原生动物和细菌等。这些生物共同特点是能够大量繁殖并引发赤潮的发生。其中最常见的赤潮生物以甲藻居多,其次为硅藻、蓝藻、金藻、隐藻和原生动物等。1.赤潮发生的特点赤潮是由于海域环境条件改变(尤其是营养盐、有机污染物导致海域富营养化),促使浮游生物特别是微小的藻类  相似文献   

4.
赤潮治理的技术、经济、生态效益评价及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赤潮治理应从技术、经济与生态三个角度进行评价与分析。技术评价主要探讨治理技术的适用性和实施手段的可行性;经济效益评价根据投入产出理论,建立赤潮治理的经济评价模型,对赤潮治理经济效益评价方法进行初步研究,用以评价不同治理方案的优劣;生态效益评价利用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的内在联系,建立赤潮治理生态经济学模型,用以寻求赤潮治理的对策。基于分析,本文提出解决环境富营养化、提高环境对污染物接纳能力、提高废弃物的再利用率、加强职能部门对措施的落实、加大科研投入探索新的治理方式等是赤潮治理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中国濒临西北太平洋,是海洋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的之一。其中,赤潮灾害作为海洋灾害的一种,对我国沿海经济造成了很大影响。本文分析了赤潮灾害的形成原因、危害,指明了当今赤潮灾害减灾工作中存在赤潮灾害治理法律法规不健全、赤潮治理方法不成熟、灾害损失评估工作不到位等问题,提出了健全赤潮灾害治理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责任主体、加强科研投入,探索治理方法、落实赤潮灾害损失评估工作等改进对策,为赤潮灾害的研究治理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正>案例二:高温期防止变天、水质老化致花白鲢死亡选择前进村李泽明的池塘,具体情况见下表1。对于水质老化的池塘,3102中光合细菌的营养竞争,可以促使老化藻种死亡,同时其又可以腾出生态位,为其他藻种繁殖创造条件。光合细菌还能有效利用养殖水体的有机物作为自身繁殖的营养源,来抑制部分藻类过度生长,促进藻类多样性,所以天气突变时,因池塘藻种更丰富,水体稳定性更好,可避免倒藻。案例三:高温期防止频繁下药致花白鲢死亡  相似文献   

7.
米氏凯伦藻分布及其引发赤潮的发生规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米氏凯伦藻赤潮引发的赤潮频率逐渐增加、规模不断扩大,引起了广泛关注,但其来源及扩散方式尚不明确。本研究在分析国内外文献资料的基础上,从米氏凯伦藻的生物学特征、发现历史和引发赤潮、与环境条件关系等多各角度,阐述了米氏凯伦藻的分布和发生规律。结果显示米氏凯伦藻为我国海域外来藻种,其源头为日本,传播路径可能以传播压舱水的形式由日本或由日本经由欧美传入我国。该藻种引发的有毒赤潮事件20世纪60年代起在日本最早出现,而我国于1998年才首次出现,随后呈由南向北的扩散趋势,目前浙江和福建海域是米氏凯伦藻赤潮的主要发生区域。米氏凯伦藻赤潮的发生可能与光照、温度和富营养化等有关。  相似文献   

8.
(接上期)五、河道、湖泊生态治理技术与方法河道、湖泊的生态治理主要是靠营造水域全生态系统,使水体产生自净的效果。当河道、湖泊的水质已经被严重污染时,还必须采取一些辅助手段,先将水体的透明度提高到水生植物能够生长的要求,再进行水生植物的种植或修复,进而完善全生态系统。辅助的方法有:设置生态浮床、构建多功能净水生态漂浮湿地、生物灭藻等。  相似文献   

9.
浅谈枯草芽孢杆菌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 在水产养殖中,微生态环境起着养殖生物排泄物及残饵的分解、转化、水质因子的调节与稳定等作用。它的正常与否决定着水质的优劣,进而影响养殖生物能否健康成长。我国的水产养殖多以静水为主,池塘老化严重,自净与调节能力较差,急需治理,这是预防病害的关键。目前,相对于物理和化学方法,应用微生物治理养殖水体已成为研究的热点。枯草芽孢杆菌分解、转化和适应能力强,对养殖生物和人体无害,因而目前被大量的用于水产养殖中。  相似文献   

10.
许多渔民对鱼类病毒性、细菌性疾病比较重视,往往忽视了鱼类的植物性敌害,从而给生产造成不应有的损失。植物性敌害主要有青苔、甲藻、水网藻、湖淀等。植物性敌害大量吸收水中营养,影响饵料生物的繁殖,减少鱼类的活动空间,造成鱼苗的死亡。具体的预防方法有以下几点:1、冬季干塘后,注入1m深的水,恶化繁殖生长的环境和条件。2、投放鱼种前,每亩施生石灰30kg,杀死幼藻。3、春夏之交,在鱼塘浅水处,每亩施草木灰50kg,抑制和阻止藻类繁殖。4、发现害藻后,每亩水面用硫酸铜0.5kg溶水5—10kg,均匀泼洒,效果较好。鱼类植物性敌害的预防方法@张成!44…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林地使用权流转中出现的利益分配过低的案例分析,提出了目前集体林区林地使用权流转中出现的一个现有法律框架内难以解决的问题。在阐述林地的功能特性和概述法律社会学基本原理的基础上,指出遵循法律社会学的整体原则,充分发挥林地的政治功能,保证社会公平公正,维护弱势群体利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的法律决策准则是流转林地利益调整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王杨群 《水利经济》2007,25(1):57-59
水利部综合事业局不仅承担水利事业职能,开展水利事业性业务;同时还拥有较大规模的经营性资产,开展经营性投资活动。通过对内外部环境的分析和研究,探讨水利事业单位的发展机遇与挑战,提出相应的经济发展模式选择。  相似文献   

13.
农地整理可持续评价多目标物元模型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农地整理可持续发展问题是土地资源持续性和经济社会生态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而建立农地整理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对于保证耕地动态平衡以及农地整理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根据农地整理可持续评价体系和目标的特点,建设性地改进可拓学物元评价方法为多目标物元评价方法,并通过实例验证此方法的可行性与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4.
王志坚 《水利经济》2012,30(2):22-24
国际河流水权研究长期被忽略,成果较少.构建完善的国际河流水权理论是解决水冲突的关键.国际河流水权应界定为扣除生态需水量的水体所有权.以水权为基础建立流域国权利义务对等的法律关系不仅具有学术创新意义,对于维护我国国家利益也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5.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制定的<节水型社会建设评价指标体系(试行)>,结合江苏省具体情况,构建了"资源社会经济生态"节水型社会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综合评价法对十五期间江苏省节水型社会建设作了评价分析.  相似文献   

16.
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的动力机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动力机制分析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可以将政策建立在切实可行的基础上,减少矛盾冲突,最大限度地激发各方的积极性,促进农村宅基地的有效流转,实现农村宅基地的有效利用.研究的结果表明:利益障碍是影响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的深层动因;农村宅基地的有效流转取决于中央政府的导向机制、对地方政府的约束机制和对农民的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17.
孙语圣 《中国农史》2007,26(3):123-131
民国时期,伴随社会经济的发展、大众传媒的兴盛、民间社会力量的强大,在灾害救治领域体现出较为浓烈的救灾资源捐助多元化的表征:一是捐助主体的多样化,如同乡会、同业公会、政界、实业界、宗教界、文化界、军界及大量个体等;二是捐助方式的多样化,如营业助赈、捐薪、娱乐助赈、书画助赈、礼仪助赈、广告捐助等。这些救灾主体和如此的捐助方式,从救灾层面凸现了民国这一多元化社会的奇特景观,对今天更好地做好灾害救治不无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论述了我国森林公园组织结构设置的状况,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森林公园作为企业应根据市场要求,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构建适于森林公园经营管理特点的组织结构模式。并以陕西省平利县千家坪森林公园为例,对如何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构建适合森林旅游特点的组织结构提出了建议方案。  相似文献   

19.
依据2009年新发布实施的国家标准GB 1353-2009《玉米》,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对玉米不完善粒检测方法做了深入的分析,明确了检测过程中需引起注意的事项,统一了检验尺度,有利于缩小个体间检验结果的差异和提高玉米不完善粒的检测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20.
论文利用FAO渔业统计数据及COMTRADE数据并经整理,分析了1996~2010年世界水产品贸易,结果表明:世界水产品的进口市场主要在发达国家,而出口市场则为广大的发展中国家;生鲜水产品仍然占据着重要地位,水产深加工品的贸易地位不断上升,而初加工品的地位不断下滑;世界水产品进口市场集中度在不断下降;日本在世界水产品进口中的比重在不断下降,欧盟则不断上升,中国在世界水产品出口市场中的地位在不断上升,但出口的增速则在下降。最后.提出促进中国水产品出口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