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农民科技培训》2012,(8):38-38
技术概述:花生是重要油料作物和优质蛋白质资源,也是我国创汇产品和农业结构调整的重点发展方向。我国花生种植面积巳达500万公顷,总产量1400多万吨,年出口创汇6亿美元。花生生产机械化发展却严重滞后,特别是用工量占生产全过程三分之一以上,作业成本占生产总成本50%以上的收获环节,主要依靠人工完成,已成为产业持续发展的瓶颈。  相似文献   

2.
木薯泰国志     
木薯是泰国重要的经济作物。木薯容易种植,对气候的适应性高,耐旱性及抗虫能力强,且可在较贫瘠的土地生长。不过,收获木薯的劳动强度大,木薯块根体积大,容易腐烂,因此木薯多是由边远地区的贫穷农民种植。泰国是世界上第三大木薯生产国,仅次于尼日利亚和巴西。目前在泰国全国76府中,种植木薯的府已有45个,主要产区位于泰国东北部、北部和中部(包括东部)。  相似文献   

3.
《农民科技培训》2012,(1):38-38
技术概述:油菜分段收获是由机械割晒和机械捡拾脱粒两次作业完成。分段收获与直接收获相比,具有收割早、适收期长、对作物适应性强、收获损失小、籽粒破碎少、籽粒含水量低、便于贮藏的优点。  相似文献   

4.
荞麦机播机收技术要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荞麦是陕北、内蒙、甘肃一带主种的小杂粮之一,种植面积较大,多数在山地和旱地种植,以条播、穴播、撒播为主要播种方式。多年来依靠小型机械和畜力耕地,需经过撒肥、撒种、耕地、耱地等多道工序,收获则完全采用人工收获,耗时费机,效率低下。  相似文献   

5.
粮食干燥作为粮食生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最后一个工作量大、作业时间短、要求高的工作环节。传统的粮食干燥一直依靠人工在阳光下翻晒,不仅劳动强度大、浪费多、生产效率低,而且受气候影响常会导致大量粮食因干燥不及时而损失严重。随着机械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和规模经济的发展,粮食干燥机械化技术的广泛应用就成为中国农业生产中的重要课题,日益受到社会的关注和重视?  相似文献   

6.
平仓房卸粮入库过程中存在机械化程度低、效率低、扬尘严重及人工用量大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文章围绕新兴的高效卸粮设备——移动式液压翻板,提出了一种移动式卸粮清理系统,并介绍了其组成及设计原理.与传统的人工卸粮方式相比,该卸粮清理系统具有卸粮效率高、扬尘少、移动方便、人工劳动强度低及经济效益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7.
一、夏熟种植结构调整不仅需要而且已经具备条件 近20年来,上海种植业结构已经进行了两次大的调整,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第一次调整是在1985年至1988年,前后用了四年左右时间,把用工量多、产品质量低、生产成本高、劳动强度大、经济效益差的以“麦稻稻”为主的“三熟制”,全面调  相似文献   

8.
《农民科技培训》2005,(6):16-16
主要有两种形式:纯物理方法的收获与加工技术体系和物理+化学方法的收获与加工技术体系。纯物理方法的收获与加工技术体系是将收获后的苜蓿,采用自然晾晒或人工脱水的办法。待苜蓿中的水分降至安全贮存水分后(苜蓿的含水率在14%~17%).再进行的一系列加工如破碎、压块、打包等加工技术体系;物理+化学方法的收获与加工技术体系是将收获后的苜蓿,通过自然晾晒待水分达到45%~55%时,将其切碎入窖青贮或直接打包青贮的一套加工技术体系,低水分青贮主要是渗透压的作用,由于植株的含水率降低.增加了植物细胞汁液渗透压,从而抑制了酪酸菌等不良微生物的繁衍,阻碍了酸的产生和蛋白质的分解.最终达到苜蓿贮藏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粮食干燥作为粮食生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最后一个工作量大、作业时间短、要求高的工作环节。传统的粮食干燥一直依靠人工在阳光下翻晒,不仅劳动强度大、浪费多、生产效率低,而且受气候影响常会导致大量粮食因干燥不及时而损失严重。随着机械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和规模经济的发展,粮食干燥机械化技术的广泛应用就成为中国农业生产中的重要课题,日益受到社会的关注和重视。  相似文献   

10.
《农民科技培训》2012,(12):38-38
技术概述:甘蔗种植属于劳动密集型工序,主要包括开沟、施肥、摆种、覆土、铺膜、压膜工序。传统人畜力作业人均每天0.5亩,工效低,劳动强度大,作业成本高。甘蔗联合种植机械化作业,一次可完成开沟、施肥、斩种、消毒、摆种、覆土、压土、盖膜工序。推广应用甘蔗种植机械化技术,对降低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加快蔗糖产业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联合收割机主要用于小麦、水稻的田间收获,也可兼收大豆、油菜等作物.由于作业效率高,收割成本低,不仅可以大大缩短收获时间,既有利于抢农时,又能充分减轻农民的劳动强度,还可以减少经济支出,因此,已日益受到农民的欢迎.  相似文献   

12.
营养钵质地多为塑料制作,广泛用于花卉、蔬菜、瓜果等农业种植。其成品为两个钵体对口连接在一起,呈椭圆形。其中钵体一般需要人工操作将钵体分离开,生产效率低,劳动强度大。本文根据营养钵生产工艺,设计了自动分离系统,并采用PLC对其进行控制,取消原本人工操作,提高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研究我国马铃薯在收获环节实物和价值损耗情况,从而针对性提出马铃薯在收获环节的降损措施,课题组在马铃薯主产区甘肃省和内蒙古进行实地调研。[方法]文章通过数学统计方法如算术平均值、加权平均值等计算实物损耗量和实物损耗率,并从成本损失和收益损失两个层面计算价值损耗,通过SPSS软件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检验调研结果是否有统计学意义。[结果]马铃薯在收获环节的实物损耗率为5.12%,机械收获马铃薯的实物损耗率为4.35%,人工收获马铃薯的实物损耗率为6.10%。尽管机械收获马铃薯的生产总成本高于人工收获,但是机械收获的实物损耗率低于人工收获,导致机械收获的价值损耗同样小于人工收获。根据调研结果显示由于收获环节的损耗造成的收益损失占总收入的比例高达5.41%。[结论]通过推广机械收获可以降低1.75%的损耗率,加大农民的培训可以降低0.87%的损耗率,扩大种植规模可以降低0.75%的损耗率,共可以降低3.37%的损耗率,从而增加马铃薯供给量和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14.
棉花基质育苗移栽是近几年兴起的一种新型植棉技术,它具有核心技术成熟、育苗风险低、劳动强度小、植棉效率高、增产潜力大、操作易规范的特点,是棉花营养钵育苗移栽的接班技术,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电动卷帘机卷帘与人工卷帘相比,具有劳动强度低、延长光照时间、提高工作效率等优势。分析了日光温室大棚电动卷帘技术的优势、技术要点及配套技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科技信息港     
《农家致富顾问》2021,(5):38-39
近日,薯类联合收获机械技术获得突破,由农业农村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绿色耕作与土下果实收获机械化创新团队创制的小型自走式薯类联合收获机4UZL-1型采用履带自走底盘,配套动力55千瓦,单垄收获,作业效率0.16 ~0.33公顷每小时,可一次完成挖掘、输送、去士、去残藤、清选、集薯等联合作业,填补了马铃薯、甘薯收获领域技术空白。  相似文献   

17.
地处长江“金三角”的江苏省如皋市勇敢乡,水资源丰富,素有“鱼米之乡”之称,全乡集体耕地17226亩,其中60%即10625亩栽插水稻。长期以来,广大稻农“弯腰曲背上千年,一天难栽半亩田”,不仅劳动强度大,而且用工多,经济效益低。为了解脱这  相似文献   

18.
赵美雪 《农家之友》2010,(20):47-48,54
饲养木薯蚕是一项投资小、见效快的致富项目。笔者多年来在指导蚕农饲养木薯蚕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积累的经验。并根据当地的气候和环境条件,总结出一套提高木薯蚕产量的饲料技术和方法。关键技术包括木薯叶的采摘、运输和贮藏、合理给叶、不同蚕期饲养科学管理和做好木薯蚕常见病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9.
<正> 河北丰南水产养殖场于1998年利用8亩水面搞河蟹人工养殖,共投放大眼幼体40万只。经过154天的饲养,共收获1030kg 扣蟹,平均亩产128.75kg,大的个体68g,平均个体10.5g;总收入41200元,亩效益3149元。现将初步试验情况报告如下:一、试验池及蟹苗投放1.试验池:普通池塘2口,每口池塘4亩,平均水深1.5m,底泥厚20cm,用水泵排注水。每口池塘外围有防逃设施。池塘边长有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来,我国棉花生产滑坡。一些产棉区的棉农不愿多种棉花,致使棉花生产供应满足不了需求,供需矛盾较为突出。 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一是种棉成本高,经济效益低。据调查,亩产75公斤皮棉需投入成本150元,其收益450元(投工不作计算)。而种粮亩产750公斤,其收益600元,种蔬菜比种棉收益更高。二是种棉用工多,劳动强度大。据调查,种棉比种粮多投工20%,其打药、拾花等劳动强度远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