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表明,世博会与城市发展之间的互动演化关系贯穿了整个世博会的举办历史。世博会作为交流、展示和传播城市文化科技成果的平台,关注的焦点总是追随着城市创新的演化轨迹。当代城市创新以技术与文化艺术的渗透融合为主要特征,为满足价值活动的创新需求,世博会也在积极酝酿新一轮的功能转变。反过来,世博会的功能演化同样深刻影响着城市发展的方向。特别是当全球竞争重心向城市和区域转移时,世博会的地方化色彩逐渐浓厚,并被视为区域开发和城市增长的战略工具。然而,由于城市追逐资本的传统竞争模式因其不可持续性而饱受诟病,从而要求人们在全新的背景下重新审视当代世博会对于城市转型的价值意义。现身说法地践行世博会主题倡导的内容,积极探索功能转变的新方向,是时代赋予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责任与使命。上海应以此为契机,通过提高地域竞争优势、探索区域合作的制度创新、发展文化创意经济和现代会展业,尽快融入全球城市网络体系。  相似文献   

2.
世博会,是世界经济、科技、文化的“奥林匹克”盛会,是对人类文明的一种记录和对未来的前瞻。上海世博会以城市为主题,目的是要透过这个国际性的展览平台,展示参与国家各自的城市文明成果,交流学习城市发展经验,探索新世纪城市发展模式,这将对未来我国及至世界城市经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3.
上海世博会规划与场馆后续利用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上海世博会规划中,明确后续利用目标并保持其与城市规划的协调是有效后续利用的关键。本文指出,上海世博会宜以改造和扩展城市区域为主要目标,以树立标志性建筑和建立部分小型功能性园区为辅助目标,把世博园建设成将来的新兴城区。本文的结论为完善世博会的规划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4.
谢再钟 《发展研究》2006,(10):84-86
丰泽区是以原泉州市郊区为主于1997年成立的一个市辖区,面积126.5平方公里。建区近十年来,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丰泽区正逐步发展成为繁荣的新区。2005年,全区实现生产总值132.5亿元,可比增长16.1%;财政总收入9.62亿元,增长19.23%,其中地方级财政收入5.46亿元,增长26%;三次产业比重为1.5:4.8.6:49.9。根据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战略部署和泉州市“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中心城区的功能分工和产业定位,本文结合丰泽区经济社会发展实际,试就发展现代城市经济作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5.
JD模式告别城市病的解决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如何让生活更美好? 除展示文化和科技外,本届世博会另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探索未来城市发展模式.作为东道主的中国,提出了上海世博会参展国家和地区惟一展出的城市新模式--节地畅通城市模式(简称"JD模式").  相似文献   

6.
城市事件是研究城市空间的一个重要视角要素,以往的城市事件研究主要关注于奥运会、世博会等重大城市事件,对于"多样性城市事件"与城市空间的关系研究关注不足。以南宁历史城区为例,详细梳理南宁历史城区多样性城市事件,并利用地图叠加法分析多样性城市事件与城市空间之间的关系,得出南宁历史城区的事件结构群特征。对多样性城市事件与重大城市事件对空间的影响进行比较分析。这将为南宁历史城区的实践规划提供切实可行的评估、保护与发展方法,最终实现城区复兴。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我国大城市中的建筑如雨后春笋般立于街头,给城市面貌带来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城市建设最本质的目的是改善人居环境,让人们生活更美好.所以,城市建设过程中公众的感受和体验对建设是否成功有着至关重要的评价力.这就要求建筑师在表达个人设计理念的同时悉心揣摩--如何能设计出为人们提供活力、使人们更加愉悦地享受宜人的城市空间.本文就如何在城市中营造对公众有吸引力和归属感的空间进行了尝试性的探索.  相似文献   

8.
城市的扩张需要从简单的外延式扩张走向具有规划引导式的发展道路,实现城市结构的升级。城市新区的发展从公共活动空间营造开始,开放式市民公园的首先建设为创建生态型城市新区奠定基础,为生态型城市新区建设探索模式。通过对芜湖市城东新区中央公园的规划和建设,分析和总结中央公园建设的经验和对城市新区带来的影响,以便城市规划借鉴这些理论来思考城市结构调整模式。  相似文献   

9.
针对当前城市的经济规划和环境规划是相互独立的两个规划,环境规划在城市发展规划中未能反映出其应有的地位,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基础.描述了城市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相辅相成关系,并较为系统地介绍了可持续发展模式下城市建设中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城市色彩规划的关键之处在于对城市历史和文化的尊重。城市色彩总体规划的主要内容是进行全面的城市色彩现况调研,研究城市色彩的现状问题。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使人们获得色彩自由的愿望得以实现,但是也产生了很多的负面影响。大量优秀的传统建筑被摧毁,取而代之的是体量巨大、色彩各异的现代主义建筑。本文通过对其城市色彩背景、色彩现状的深入分析和对城市文化背景的深入挖掘,确定研究区的城市色彩总体定位以及划分色彩强度控制区,将传统城市色彩规划中某些较为空泛的规划原则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1.
建设低碳生态城市是党的十七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部署,是城市发展的新型模式和社会共识。在城市问题日益突出、原有城市发展模式难以为继的今天,大力发展低碳生态城市。探索一条符合中国国情、文明本底的“C(ChineseModel)模式”城市发展道路,是我国当前城市发展和建设的迫切需要。我国政府明确承诺,到2020年单位GDP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将较2005年降低40%-45%,建设低碳生态城市将成为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2.
数字技术与生态技术的结合使数字生态城成为未来智慧城市的发展方向,是人类历史进程的必然选择。通过将共青数字生态城与国内十大生态城市在城市规模、规划阶段、指标体系和开发模式方面进行比较,得出共青数字生态城生态基底优越,在芬兰技术引领下倡导空间生态规划和数字技术与生态技术的完美融合,并首创数字生态规划技术规程,是探索未来智慧城市的先行者之一。  相似文献   

13.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速度不断提高,城市建筑是一个快速增长期,城市建设实践的过程中的突出了许多的问题,城市建筑与城市之间的脱节是一个重要的问题。从城市建筑设计出发,寻找一种方法以纾缓的建筑和城市之间的矛盾,并探索有效的方法,以促进两者的有机契合。  相似文献   

14.
城市园林绿地作为城市基础设施,是城市市政公用事业和城市环境建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工农业生产、人民生活、城市的建筑、道路系统、地上地下管线布局都有密切关系,为了更好地发挥园林绿地的综合功能,必须科学管理,完善城市园林绿地规划建设,只有形成园林绿地系统.才能收到保护生态环境、发展旅游、完善投资环境、改善人民生活条件的实效。  相似文献   

15.
中国城市低碳发展规划思路与技术框架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变暖要求全世界寻求低碳发展模式,快速城市化进程使城市成为低碳发展的核心阵地.低碳发展规划是实现城市低碳发展的关键.文章根据城市低碳发展的内涵,从城市碳源、碳流、碳汇低碳化的角度提出城市低碳发展规划的重点领域:能源结构、产业、交通系统、建筑以及森林等植被碳汇,在此基础上,构建城市低碳发展规划技术框架及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6.
《经济问题》2006,(7):F0004
晋城是一座年轻的城市。“九五”以来.全市投资总额达555亿多元。占到建市以来投资总额的84.5%。文化设施、体育设施及公益设施的全面建设.为满足人们精神文化的需求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为对外开放树立了良好的城市形象获得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山西省环保模范城市”的光荣称号。“十一五”期间.全市将以科技提升为前提.以传统文化为背景.以艺术创新为动力,努力向经济强市、全国文明城市、国家级生态林城市、中国重点优秀旅游城市、国家级卫生城市的目标迈进。  相似文献   

17.
冬去春来.我国汽车入世在“十五”取得巨大成就的基础上.迎来了“十一五”规划的第一个春天.这标志着汽车产业进入了一个更为多元、创新、求进的年代,其关键性可想而知。这里就“十一五”的一些发展思路做些探索.可能有助于业共同进行研究并采取行动。  相似文献   

18.
介绍世博会案例联合馆4-1及优秀城市案例,提出对建筑材料的运用及建筑空间处理的一些方法,城市发展的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19.
建筑不仅仅是城市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一个城市的主要象征,自改革开放以来,大兴土木的热潮席卷了我国各个地区,不同类型的建筑如雨后春笋般大量的涌现出来,相互争奇斗艳,不但丰富了城市的景观,而且促进了城市的发展。这样,就使城市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之间的关系显得十分重要。能否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对城市形象的好坏有着很大的影响。本文也是通过论述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建筑设计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提出几点建议,找寻三者共存发展的最优模式,以保证城市的良性生长。  相似文献   

20.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种建筑也逐渐改变着我们的城市景观,它的建设也是评价城市发展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能够为人们提供一个良好而又舒适的生活、工作环境,就需要规划部门对其认真的规划,使其具有空间感,使城市越来越美,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然而在实际生活中,设计人员在设计城市建筑的过程中往往忽视了城市规划,这就造成了建筑孤立于城市当中,毫无亲切感,即使建筑建设得再美也不能够给人们美的享受,反而产生相反的效果。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是当前规划部门以及施工单位非常重视的问题。本文就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的和谐发展之路进行浅要分析,以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