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电力企业在"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会面临项目分处多国别、涉及多专业、外籍员工选用、本土经营与多元文化融合等许多问题,而企业文化的导向力、凝聚力、激励作用,此时至关重要。中国电建集团海外投资有限公司将文化与战略、业务、人才、管理等紧密融合,以文化促进企业管理与价值创造的"双提升"、员工与企业的"共发展",对"走出去"企业海外文化建设带来了一些启示。首先,文化规划要融于海外战略。海外战略是企业"走出去"发展的战术依据和基本纲领。要在  相似文献   

2.
正企业文化堪称企业经营管理中继人、财、物及技术之后的第五大资源,建设良好的企业文化是企业健康发展和基业长青的保障。在企业实际经营管理中,不少人认为企业文化可有可无,感觉企业文化"看起来很美、说起来很甜、做起来很难",甚至将它仅仅视为"口号文化、墙上文化",犹如"空中楼阁"可望而不可及。如何避免企业文化建设中的"空中楼阁"现象,让其充分发挥软实力作用,关键是要解决好企  相似文献   

3.
正实现"南网梦",就是要深入贯彻落实公司中长期发展战略,坚定不移地走具有南网特色的创先之路,扎实推进一体化工作,力争早日建成"服务好、管理好、形象好"的国际先进电网企业,这是"中国梦"在南网的具体实践。其中关键在于创先。企业创先,廉洁先行。廉洁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组成部分,与党风廉政建设和社会主义荣辱观密切关联,它作为一种潜在的力量,为反腐倡廉提供了智力支持、思想保证和舆论氛围。廉洁文化是南方电网公  相似文献   

4.
<正>伴随着"一带一路"倡议不断深化,电力集团"走出去"日益步入快车道,无论是"走出去"的企业数量还是经营层次都比以前有了质的飞跃,这对跨文化管理提出了新要求、新挑战,因此,跨文化管理已经成为电力集团"走出去"的必然选择。电力集团"走出去"要对接当地文化在不同文化背景下从事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最为重要的就是要了解当地文化习俗、消费观念、价值观和社会需求,不能将母国本土的管理经验、理论和模式生搬硬套地移植到其他国  相似文献   

5.
黄磊 《工程经济》2015,(10):74-78
"走出去"是中国企业适应经济全球性化和一体化发展的必然结果。"一带一路"政策指引下,会有更多中国企业特别是工程总包企业走出去。"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工程总包企业要下好"走出去"这步棋,必须做好项目前期调研和分析,做好风险防控各项准备工作。本文强调了一些基本原则,并重点提出了加强风险防范的基本措施,以期对这些企业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6.
李京辉 《石油政工研究》2014,(2):F0002-F0002
<正>近几年来,辽河石化公司结合自身实际,遵循《中国石油企业文化建设工作条例》,按照"六统一"原则,逐步形成了以"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主体文化为"源头",以辽河石化"聚合光热、播撒欢喜"特色精品文化为"干流",以专项和车间文化为"支流",以全员素养提升为"水系"的企业文化体系。实践中,在充分发挥文化优势,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同时,对特色精品文化建设内涵的理解也在不断加深。文化建设要符合企业发展战略。辽河石化的发展目标确定为"建设稠油加工基地,打遣现代化特色精品企业"。遵循这一战略目标,在总结提炼企业  相似文献   

7.
企业文化常常被人称作"老板的文化",因其主要由企业管理最高层倡导。然而,如果企业文化不能在全员中形成自觉,那企业文化就真的成了"老板"个人的文化,或者相关部门的文化。要怎样才能让员工达到文化自觉的境地?要对本企业的文化进行总结与提炼,提出务实而又好记的精神与理念。如果企业文化不务实,只是闹个样子,听起来诱人,看上去很美,无法在员工心中落地生根,这样的文化是不可能成功的,更不可能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再者,企业文化理念也不能过多,贪多嚼不烂,记不住,越是面面俱到,越是没法突出重点。"老板"要带头垂范。企业文化是"老板的文化",  相似文献   

8.
<正>青年员工是构建和谐电力的生力军和先行军。青年员工的素质,是供电企业保持生机与活力的保证。我们要注重提高供电企业青年员工的整体素质,打造一支强健的青年队伍。提高文化素质构建核心文化企业的"文化力"决定"竞争力",而青年的"文化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的整体"文化力",进而影响整个企业  相似文献   

9.
走得漂亮     
前不久,中纺联在北京召开了纺织服装业第一次大规模"走出去"战略交流大会,通过讨论总结行业目前"走出去"的经验得失,引导和鼓励行业企业在对外投资中防范风险和团结合作。但是中国企业不仅需要"走出去",更需要"走得漂亮"。长期以来,中国是"世界工厂",然而随着竞争的激烈和国际贸易的"不平衡",中国企业的大量利润被掌握渠道和知识产权的国际企业所占有。简单的"加工厂"的出口模式已无法满  相似文献   

10.
<正>企业文化的关键在于"落地生根"接地气,而接地气的关键则在于企业文化与企业具体工作的多维度深入融合。"文化是终极竞争力",中国石化历来注重企业文化建设。当前最重要的是要将中国石化企业文化与各单位的企业理念、管理、机制逐一对接,多维度深入融合,实现企业文化的理念落地、管理落地、机制落地,使企业文化充分发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作用。以"一带头三抓实"促进理念深度融合  相似文献   

11.
面对国际经济和竞争格局的深刻变化,中央明确提出了"一带一路"、扩大国际产能合作的重大战略.中国化纤工业的发展也到了部分优势企业从本土公司向跨国公司转变的历史新节点.然而,为什么要"走出去",怎样"走出去"?不少企业还心存疑虑.3月16日,借中国化纤工业协会六届二次理事会召开之际,来自政府、企业和金融机构的领导、专家与参加理事会的代表共同分享了"走出去"的具体做法、经验和体会.  相似文献   

12.
如果"山大无柴,河大无水",那么企业再大也是没有意义的。近年来,为了达到种种目的(不排除有的就是为了荣登诸如世界"500强"之类的榜单),国内很多企业都在走兼并重组之路,其"优势互补、强强联合"的初衷无可厚非,但在注重企业"体量"扩张的同时,更要注重"体质"的提升。  相似文献   

13.
<正>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法治的道德底蕴,强化规则意识,倡导契约精神。作为企业政工干部,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党务工作者,就要身体力行地倡导和培育"契约精神"。要培育"契约精神",首先要认同"契约精神",接受"契约精神",然后才能践行"契约精神"。  相似文献   

14.
正近几年,我国能源企业在"走出去"战略引领下,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传统欧美市场国家投资获得快速增长。"国际化"也是核工业发展的重要战略,作为国家队,中核集团提出"核工业产业链整装出海",中国核电提出"十三五末国际业务占营业收入的20%",核电已然成为国家"走出去"名片。值得我们注意的是,"一带一路"贯穿几十个不同国家,各国在文化、经济、法律、政治和监管体系上都有诸多不同,风险很大。特别是核工业,关系到国家安全和能源安全,涉及产业环  相似文献   

15.
<正>当前,国有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深化改革面临着更加复杂的环境,石油企业要提高活力和竞争力,始终走在创新发展、升级发展的前列,必须要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才能保持稳中求进、做强做优的良好态势。基层各级领导干部作为企业发展的筋骨性力量,是石油事业的具体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在新形势新要求下,必须树立"三增"、"三练"、"五精"意识,才能以实际行动夯实自身真抓实干的"基本功",深入贯彻中央"三严三实"要求,不断增  相似文献   

16.
正习近平主席指出,国有企业要成为实施"走出去"战略、"一带一路"建设等重大倡议的重要力量。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积极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部署,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为重点,大力推动"走出去"工作,坚持把企业发展同沿线国家发展深度融合起来,做成了不少项目,形成了自身特色,取得了较好效果。坚持稳健发展努力打造良好格局从工程承包起步,到现在的项目投资、工程承包、技术服务、国际贸易"四轮驱动",中国华电走的是一条稳健发  相似文献   

17.
正树牢"四个自信"、增强"四个意识"、做到"两个维护",反映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就是要充分发挥党的理论优势、政治优势、制度优势和组织优势,引领企业文化内化于心、固化于制、外化于行。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国有企业的"根"和"魂"。以党内政治文化引领企业文化建设,推动文化兴党与文化强企相融互促、相得益彰,对于推动国有企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发挥党的理论优势引领价值理念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公用事业市场逐步开放,行业竞争日益加剧,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打造特色企业文化势在必行,本文就包头供水以建设"一个体系",保证"两个到位",创新"三个特色",加强"四个结合"开展企业文化建设为例,探讨了打造特色企业文化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19.
<正>供电所如何结合自身实际,创建行之有效的供电所"所组文化",继而增强企业凝聚力?笔者认为,创建"小家"文化是增强供电所凝聚力的有效途径。"小家"文化的核心就是要把供电所创建成温馨的家、和谐的家、学习的家。在供电所内要积极创建一个温馨的小家。在积极开展的各种有  相似文献   

20.
树无根不活,企业文化无根不立,根的深度决定了企业文化的效果。桂供领导高度重视学习文化在企业中的"可深植性",把全员学习工作列为"首要工程",实行"师带徒"机制,签订"师徒协议",责任层层分级;坚持"每日一课"、"三个一"等培训模式,开展针对性分层分类培训;以全员绩效考核、岗位竞聘上岗等为手段建立健全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