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对动力总成悬置支架动刚度分析的方法进行了研究。首先,分析了悬置支架动刚度对悬置系统NVH性能的影响:悬置支架动刚度过小,会影响悬置系统的隔振效果,还会引起局部共振,从而使得整个系统的NVH性能变差。其次,通过有限元软件建立动力悬置支架有限元模型,并对模型进行动刚度的分析,证明原悬置支架方案满足动刚度设计要求。最后,提出了悬置支架轻量化的思路及其方案。该方案不但动刚度满足要求,而且实现了一定程度的轻量化,既能保证NVH性能又能对减轻整车重量及降低成本做出贡献,具有很好的经济意义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价值工程》2018,(4):127-128
车身悬置是汽车减振降噪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特别是对运输车辆而言,车身悬置在汽车的行驶平顺性和减振降噪上起到了非常大的改善作用。本文总结了车身悬置系统的种类及其特点,分析了国内外在车身悬置理论研究、工程应用和方法创新上的研究现状。同时还列举了一些先进的研究成果,提出了悬置系统发展的方向,对悬置系统的今后的发展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动刚度指标是动力总成悬置支架等底盘零件NVH性能评价体系中的重要考核内容,基于有限元分析方法,利用Altair RADIOSS软件的模态频率响应方法对悬置支架关键点的动态特性进行分析,可以得到相关零件的动刚度曲线.通过对关键点进行动刚度分析,可以为车辆NVH性能改进提供理论参考,缩短开发周期和降低开发成本,对于提高车辆NVH性能设计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汽车的发动机一般都安装在汽车前部,通过悬置与车架相连接,因此悬置直接承受着发动机的振动及发动机的重量。在当前节能减排的背景下,重量对于整车而言至关重要,即使只减轻一点重量对于汽车品牌的发展也会产生重大的影响,同时因为发动机是车内的主要振源,这也就要求发动机悬置的刚度和强度都必须满足一定的要求。文章通过三维设计软件UG、CAE分析软件Hypermesh针对某车型发动机悬置在典型工况下对其结构进行优化设计,以在满足其强度的要求下减轻质量。  相似文献   

5.
文章介绍一款前置前驱动力总成悬置系统优化设计方案,包括相关的理论依据、发动机悬置的结构方式选择、发动机舱布置,运用MATLAB和ISIGHT软件对悬置刚度的匹配优化,使解耦率达到最优,并且使模态符合要求,最后以实车的测试数据及主观评价作为性能评判依据,分析数据及实车测试都达到设计要求。搭载这款悬置系统的车型现已上市,不仅销量可观,并且性能得到广大消费者的认可,此悬置系统可以供相关技术人员作为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汽车行业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CAE系统的功能和计算精度都有很大提高,各种基于汽车零部件建模的CAE系统应运而生。AltairHyperMesh软件是一种高性能有限单元前后处理器,让工程师在平凡交互及可视化的环境下验证各种设计条件。AItairHyperMesh可以支持直接输入CAD几何模型和已有的有限元模型,减少重复性的工作。它先进的后处理工具保证形象地表现复杂的仿真结果。文章结合CN100V车型悬置支架分析案例对模态、动刚度、强度进行介绍,为悬置支架设计问题提供借鉴与帮助。  相似文献   

7.
发动机是汽车的主要振动激励源之一,对汽车NVH特性有很大的影响。汽车NVH性能是衡量汽车品质的一个综合性能指标,是汽车精品化过程中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设计合理的汽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可以明显地降低汽车动力总成和车体的震动。文章介绍发动机悬置隔振的影响因素和发动机的激振频率,以及发动机悬置系统的解耦设计方法。对发动机悬置布置结构(三点悬置结构、四点平置式结构、四点"V"形结构)在成本、装配工艺、平顺性、一致性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对比各结构的优缺点,确定发动机悬置系统结构的选型方法。  相似文献   

8.
孙德林 《民营科技》2007,(11):27-27
汽车动力总成悬置作为汽车上最重要的隔振元件,其动特性的优良程度对于提高整车的隔振降噪性,改善NVH特性方面起到很大作用。文中介绍了动力总成悬置发展历史,国内外研究工作者对于动力总成悬置的研究所采取的方法,最后提出了未来国内对于动力总成悬置研究应侧重的方向。  相似文献   

9.
由于动力总成振动主要源于发动机振动,文章通过浅析发动机振动,介绍了动力总成悬置的功能、发展及关键特性。  相似文献   

10.
《企业技术开发》2015,(2):83-84
由于动力总成振动主要源于发动机振动,文章通过浅析发动机振动,介绍了动力总成悬置的功能、发展及关键特性。  相似文献   

11.
文章针对某8×4载货车在满载时平顺性较好,而空载时平顺性较差的问题,编制符合国家标准的随机路面时域模型作为车辆输入,在Adams中建立9自由度半车模型并参数化各悬架刚度阻尼参数。分析了该车在不同车速和载荷下整车各减振系统刚度及阻尼参数对车辆平顺性的影响,优化整车刚度及阻尼参数。对车辆进行相关实验,实验结果表明优化后的刚度和阻尼参数有效改善了整车的平顺性。该方法不依赖于偏频和相对阻尼系数的经验选取,可根据不同路面和装载条件设计整车悬架的刚度和阻尼参数,结果准确可靠,可供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12.
文章针对某8×4载货车在满载时平顺性较好,而空载时平顺性较差的问题,编制符合国家标准的随机路面时域模型作为车辆输入,在Adams中建立9自由度半车模型并参数化各悬架刚度阻尼参数。分析了该车在不同车速和载荷下整车各减振系统刚度及阻尼参数对车辆平顺性的影响,优化整车刚度及阻尼参数。对车辆进行相关实验,实验结果表明优化后的刚度和阻尼参数有效改善了整车的平顺性。该方法不依赖于偏频和相对阻尼系数的经验选取,可根据不同路面和装载条件设计整车悬架的刚度和阻尼参数,结果准确可靠,可供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13.
客户反馈某长头卡车在70 km/h车速存在前后、上下耦合的共振,平顺性较差。采用测试与Adams/Vibration仿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该车驾驶室悬置的振动特性,发现其"固定"式驾驶室悬置存在5.5 Hz共振点导致平顺性异常,并发现采用"半浮"式驾驶室结构具有较好的平顺性。同时,采用仿真的手段对"半浮"式的刚度、阻尼和尺寸进行参数匹配和改进设计,最终消除了共振现象,且利用该设计方案降低了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14.
李明 《价值工程》2014,(16):65-67
航空发动机整机振动故障是发动机工作中较为常见和危害较大的故障。转子装配刚度是柔性转子必须要保证的基本要求,而刚度的均匀性提及较少。本文通过实例对发动机振动故障的排除过程进行分析,得出了刚度不均匀性对发动机振动故障有较大影响,对航空发动机整机振动故障的排故有一定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5.
杨冬香 《价值工程》2014,(16):44-46
摩托车行驶时的振动大小不仅影响摩托车的操作稳定性和行驶舒适性,而且严重时会影响驾驶者骑行的安全性。而引起摩托车振动的主要因素是发动机曲柄连杆机构往复运动产生的惯性力和惯性力矩,所以必须针对曲柄连杆设计相应的平衡机构,使发动机实现内部活塞往复运动时的动态平衡。根据某企业的摩托车两缸汽油发动机图纸,本文将虚拟样机技术应用于发动机减振设计过程,通过ADAMS/Engine建模并对其模型的动力学特性进行分析,依据仿真结果优化平衡机构的配置。  相似文献   

16.
根据动力总成悬置系统模态及解耦的计算公式,利用EXCEL自带的有限的矩阵运算函数,计算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的广义刚度矩阵K和广义质量矩阵M的逆矩阵M~(-1)的乘积M~(-1)×K(设其结果为矩阵A)。然后利用作者发明的一种特殊方法在EXCEL中求出该矩阵A的特征值,再利用逆冥法在EXCEL表中求出矩阵A的特征向量,最终计算出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的模态及解耦。整个计算过程庞大而复杂,但求解矩阵A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是核心,因此将重点介绍。此外,将利用工程领域应用极广的计算软件MATLAB对基于EXCEL的动力总成悬置系统模态及解耦的计算的准确性和精度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17.
为了使发动机液冷散热器的电磁屏蔽技术应用到各种水冷静音机组中,济南吉美乐电源技术有限公司团队对散热器进行了改进设计,设计了电磁屏蔽的发动机液冷散热器。这是在电源设备中电磁兼容技术应用于各种水冷发电机组,保证了电源设备对其他设备无电磁波的干扰。  相似文献   

18.
李彦慧 《价值工程》2011,30(29):71-72
根据X发动机长期贮存后,燃油系统内部的油封油缺失情况,进行了仔细的计算和推导,研究油封燃油缺失对发动机起动性的影响,并设计试验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对于该发动机,经长期贮存后燃油系统油封油缺失不少于50%情况下,发动机可以正常起动。  相似文献   

19.
张德伟  茅剑  唐妮 《大众标准化》2022,(3):142-146,149
电磁信号降噪是电磁信号检测中的重要研究内容,当电磁信息泄漏时,所辐射出的电磁信号中含有大量的噪声,该噪声具有随机性,给信号的进一步分析与提取带来了困难.文章通过对不同方向上的信号一阶梯度进行加权处理,提出了一个基于各向异性全变分的电磁信号降噪模型,该模型充分挖掘信号中噪声的结构,在抑制噪声的同时能够保留电磁信号中的信息...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从提高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的隔振性能的实现出发,概述了总成悬置系统;随后从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的假设、动力总成激励分析等方面论述了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的隔振原理;最后从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的功能、悬置的布置形式及特点等方面简要论述了其设计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