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1 毫秒
1.
正华能山东石岛湾核电有限公司成立以来,高度重视企业文化的培育,按照华能母子文化体系建设原则,坚持高起点谋划,高标准开局,高质量推进,经过公司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反复锤炼,形成了秉承"三色文化"、借鉴核电行业特色、具有鲜明个性的以核安全为核心的"聚能文化"体系。  相似文献   

2.
核电是一种清洁高效、安全可靠的能源,推动核电发展,对保护生态环境、调整能源结构、保证能源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优秀的企业文化对于核电建设意义重大,江西彭泽核电项目是我国首批启动的内陆核电,中电投江西核电有限公司作为其建设运营单位,塑造了以集团公司企业文化为统领、以核安全文化为核心、积极融入江西优秀地域文化的"三合一"特色企业文化,在推进项目建设的进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  相似文献   

3.
<正>核安全文化建设在中国运行核电企业中已推广多年,员工的核安全文化素养得到了较大的提升。根据国家关于核电的中长期发展规划,未来将有一批核电项目陆续开工建设,当前有许多核电项目处于前期准备阶段。对于处于该阶段的核电企业的核安全文化建设往往受到各方面条件的制约,有必要尽早开展核安全文化的建设活动。中核辽宁核电有限公司成立以来,高度重视核安全文化的建设工作,积极探索与实践,通过各种方式开展推进核安全文化活动,营造出了  相似文献   

4.
全球首台AP1000核电机组、中国首个三代核电自主化依托项目正在三门建设着。肩负着重任的三门核电有限公司,如何建立与三门核电工程相适应的风险文化,打造一套与三门核电项目建设相匹配的风险管理体系,完成三门核电全面风险管理重任,防患于未然,提高企业免疫力,为三门核电又好又快安全发展保驾护航,是三门核电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  相似文献   

5.
福岛核事故凸显日本核安全文化软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核电事业的发展,核安全文化越来越突显其重要性.通过核安全文化的建设,加强处处以"核安全为第一"的行为和管理意识,已经成为核安全"纵深防御"的重要环节.福岛核事故从政府监管、公司运营以及核安全管理机构等方面凸显了日本核安全文化存在的问题,对我国的核安全文化建设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经过长期核电施工管理而积累的实践经验,使浙江火电的管理水平不断提升,管理意识及员工核安全文化意识在潜移默化中发生了转变,形成了核电业务管理体系,建立了核电管理、技术和施工队伍,打造了信息管理平台,树立了核安全文化理念,在公司层面拥有了较为完整的核电业务支撑平台。由核安全文化建设持续推动公司管理提升,并最终成功进入核岛施工,逐渐成为一家真正的核电施工企业,树立起良好的核电施工企业形象。  相似文献   

7.
正2017年度,中国电建集团核电工程有限公司在获评中国吊装十强企业、全国优秀施工企业称号的同时,先后取得电力工程施工总承包特级、电力行业工程设计甲级资质及国家民用核安全设备安装许可证,成功跻身目前全国仅有的3家同时拥有核资质和电力特级资质的电力工程企业之一,充分体现了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改革开放40周年到来之际,恰逢被行业内誉为"电建铁军"的中国电建集团核电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电建核电公司")成立66周年。2018年正以这样一个特殊的年份,让砥砺前行的电建人重温那段历史。  相似文献   

8.
正电视剧《亮剑》中的男主角李云龙有一段关于亮剑精神的精彩论述:习惯、传统和性格等长久以来形成的部队文化,最后演变成军魂。无论岁月流逝、人员更迭,只要军魂在,这支部队的战斗力和所向披靡的精神就将永存。事实上,这种亮剑精神同样适用于核电企业。核电企业只有对核安全常怀"敬畏之心",全面深入地认识核安全,建设核安全文化,视安全为企业"灵魂",将"安全第一"根植于灵魂中,核电事业才能基业长青。  相似文献   

9.
正2013年,中国核工业二三建设有限公司以"持续发展"为主题,力保核电、非核和国际三大业务板块稳定发展,以提升公司经济效益为核心,加快转型升级,顺利完成各项经营指标,实现了公司的持续稳定发展。同时,公司在人才培养、党建及企业文化建设方面也取得了丰硕成果。2014年,公司将以"优化调整"作为发展主题,坚持稳中求进,整合资源,优化机构,实现公  相似文献   

10.
<正>企业文化,是企业综合实力的体现。对于中国电建集团核电工程有限公司浙江三澳核电项目部全体成员而言,核安全文化早已融入了每个人的血液,成为他们自觉遵守的行为规范和价值理念。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中,核安全文化理念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固化于制。中国电建集团核电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电建核电公司”)参与建设的三澳核电项目是浙江省创建国家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及国家清洁能源示范省的重要支撑项目,也是国家环境治理、能源升级转型的关键工程。项目建成后,对于构建绿色低碳的现代能源供应体系和打造长三角清洁能源生产基地、保障国家能源战略安全、促进“双碳”目标实现以及扩大有效投资和促进就业增长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中国电业》2013,(2):19
近日,全球能效管理专家施耐德电气宣布为中核集团三门核电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门核电)二期工程3、4号机组提供以ATV1200中压变频器产品为核心的能效解决方案,实现了施耐德电气中压变频器产品  相似文献   

12.
中核辽宁核电有限公司从2009年成立以来,坚持以核安全文化为基石、以核工业文化为根本、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源泉、以追求卓越为导向、以地域文化为特色、以"创造一流"为目标,按照"最速曲线"的思路,进一步深化"推"(文化推动)、"拉"(文化引领)、"内"(文化凝聚)、"外"(文化辐射)模式,形成辽宁核电特色文化。  相似文献   

13.
十年来,秦山三核在取得工程建设和电站运行良好业绩的同时,始终坚持思想领先,弘扬优秀的核工业文化,不断加强和创新党建思想政治工作,培育具有核电特色的企业文化,基本形成以核安全文化为核心的、与生产经营管理互相渗透并良性互动的三核文化,总结提炼出"一个硬道理,两个永远,三化运作,四个创造,五星级管理,六个期望"的企业文化哲学体系,为引领员工进步和公司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相似文献   

14.
核电运行人员情绪管理与安全生产研究由中核核电运行管理有限公司一厂运行一处党总支部组织开展。该课题以构建核安全文化为导向,从核电运行的工作实际出发,用"以人为本"的哲学理性去思考核电安全生产中人的因素的关键作用,探索核电运行人员情绪管理与安全生产的内在机  相似文献   

15.
核设备制造     
《中国核工业》2009,(9):7-8
国核技积极推进三代核电材料国产化 9月13日,国家核电技术公司所属山东核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组织国内企业生产的首批E9018G—H4焊条运抵三门核电站工程建设现场。  相似文献   

16.
核安全是核电的生命线。全面推进核安全文化建设和可持续的、卓越的核安全文化培育,是我国核电安全高效发展的基石。核安全文化强调以人为本,关注员工行为与思想动态,基于员工情绪管理的核安全文化建设越来越受到核电厂的重视与关注。  相似文献   

17.
正电力建设施工单位核安全文化培育是核电工程建设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薄弱环节。传统培育方式存在填鸭式教育、重点不够突出、缺乏系统性及培训资源浪费严重等问题。构建以现场绩效为导向,以培训大纲为引领,以法规要求、经验反馈和项目管理规定一体化要求为核心的核安全文化情景化视频培训新机制,对于提升核安全文化意识,促进现场管理绩效有序提高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正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江苏省电力建设第三工程有限公司始终坚持"安全第一、质量第一"的核电建设方针,严格执行核安全法规,派出最强阵容,配备最好机械,设计最优方案,致力于核电工程建设。2018年2月15日0时0分,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江苏省电力建设第三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苏电建三公司")承建的田湾核电站3号机组顺利完成100小时满功率连续运行考核,标志着田湾核电站3号机组正式建成,具备商业运行条件。田湾核电站3号机组是"福岛核事故"后,我国核准获批开工的首个核电项目。江苏电建三公司在田湾核电站建设的"破冰之旅",再一次为公司的转型升级添  相似文献   

19.
正核安全是核电事业的生命线,核电站核岛建造能力是保证核安全的核心能力之一,关系到核电站全寿期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核岛工程建设准备时间长、技术复杂、质量和安全要求高。核安全标准要求的特殊性需要一支具有深厚核安全文化底蕴、稳定性、延续性的核电建设队伍。一支没经过核安全文化熏陶的队伍建设出的核电站不可能让百姓放心。  相似文献   

20.
正核电企业管理创新要借助企业文化这个强大的资源,充分发挥员工的内在潜力和主动性。依托企业文化获得创新灵感,积极寻找核电企业在管理创新上的突破口,为企业发展注入动力,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汇聚优势。在优秀的企业中,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两者相互依托,相辅相成。核电企业的管理创新是以核安全文化为根基,因此,要从精细化管理手段入手,挖掘企业文化的积极因素,使企业管理最大限度地提高核电从业者的主动性、创造性、责任心和执行力。核电安全文化与管理的关系企业管理是在特定的环境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