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十几年来在办公室主任位置上,我只想把影响和印象最深的几点,用直白的文字叙述下来,供自己阅读和回味。对主任位置的看法位置是客观存在的,但同时是相对的。如果你一直向上看,就会觉得自己一直在下面:如果你一直向下看,就会觉得自己一直在上面。如果一直觉得自己在后面,那么你肯定是一直在向前看;如果一直觉得自己在前面,那么你肯定是一直在向后看。安心于自己的位置  相似文献   

2.
一提到竞争,不少人心里就紧张,马上想到的是“你输我赢”,甚至“你死我活”。其实,这种心理是对竞争一词真正内涵的曲解。美国著名拳击手杰克每次比赛前,必先安静地祷告一会儿。有拳迷问他:“你在祈祷自己打赢这场比赛吗?”杰克摇摇头说:“如果我祈祷自己打赢,而我的对手也祈祷打赢,那上帝就难办了。”拳迷又问:“那你到底在祷告什么呢?”杰克说:“我只是祈求上帝让我打得漂漂亮亮的,让我们谁都不受伤!”这是值得称道的拳击场上的竞争。其实市场经济时代企业之间、人与人之间的竞争也应是这样,可现实常常是不如人意。竞争双方,不是埋头苦干…  相似文献   

3.
1.坚持看CCTV-1新闻联播。要想把握经济命脉,必须关注政局,新闻联播是中国商人的最佳晴雨表。2.不要轻易相信合约或合同。哪怕合约让你的律师看过了、公证处公证了都不要轻易相信,甚至当客户已经把钱汇入你的账户后,你都必须确认这笔钱你能不能拿出来。3.你自己必须守信,一诺千金。确认一定能够做到的事情你才可以承诺,但不要夸大其词;你如果想一直做个商人,那么必须树立自己的信誉!4.赢得起但可能输不起的生意最好不做!在做任何生意以前,你都必须考虑清楚是否输得起,而不是考虑你如果赢了会怎样。5.不要先期投入太多,给自己留够底牌。不…  相似文献   

4.
跳棋与战略     
前一阵子收拾书柜,找出了一副跳棋,于是兴致盎然地拉着家人一起下。刚开始的几盘我输得一塌糊涂,是因为我坚持自力更生,只走自己搭好的桥,而且我觉得堵别人的路不太厚道,所以也不去研究对手的走法。结果常常是我搭好一条路,却被对方堵了个瓷实,最后山穷水尽,只能缴械投降。后来我改变策略,在为自己搭桥铺路的同时,也为对方设置障碍,于是开始各有输赢。但接下来的几次,我又很少赢,越输我越想下,可怎么下也还是输。家人看我"可怜",一语道破了天机:我针对你的套路,研究了一套打法,你没有看破,所以怎么也赢不了。  相似文献   

5.
这里也一样     
《中外企业文化》2008,(7):81-81
有个人来到一个镇上,问一位老者:“这个镇上的人好相处吗?”老人慢慢地问:“你以前住的那个地方的人怎样?”这个人说:“他们糟糕透了,很难相处!”老人于是说:“这里也一样。”片刻,又有一个外地人走过来问这个老人:“这个镇上的人好相处吗?”老人又问:“你以前住的那个地方的人怎样?”他说:“他们非常友好,如果不是工作原因,真不想离开他们呀!”老人慢腾腾地答:“这里也一样。”  相似文献   

6.
《中国企业家》2005,(10):i043-i051
“悟”,是张瑞敏非常强调的一种境界。“我倒是觉得,搞企业,如果你悟不出来,没用。别人告诉你也没用。就像禅宗说的,借来的火点不亮自己的心灵。只有靠自己。真是很痛苦。你如果悟不着呢?你如果悟错了呢?就像媒体上说的,张瑞敏不是神,也是人,也要犯错误。所以我是时时刻刻在琢磨。就像在走钢丝,每天都是在找走钢丝的感觉。如果你哪天没有走钢丝的感觉,那你就差不多完了。”  相似文献   

7.
笑口常开     
猫知道吗一个精神病人总觉得自己是老鼠,在医生的精心治疗下终于康复了。要出院了,病人刚来到门口,就看见了一只猫。医生:“你现在已经病愈了,为什么还哪样害怕猫?”病人:“我知道自己不是老鼠了,可是猫知道吗?”硬是没把我打倒一天,爱吹牛的人被3个大汉狠揍了一通。但他回来仍然对人吹嘘:“哼,别看他们三个壮汉,可打了我两个小时硬是没把我打倒。”别人问怎么回事?他说:“他们把我绑在树上了。”到底是谁家的孩子马太太正在厨房里忙碌,突然她听到玻璃破碎的声音。她急急忙忙走进餐厅,发现窗玻璃破了,一只皮球滚在地板上。不一会儿,一个小男…  相似文献   

8.
林语堂先生讲过一句话:“为什么世界上95%的人都不成功,而只有5%的人成功?因为在95%的人脑海里面,只有三个字‘不可能’。”如果你认为自己从事的事业会成功,那么你已经成功了一半,但人们常常不敢想自己的命运会怎么样。打个比方,如果现在来抽签,抽中一个人,就给他发奖金100万,那么,很多人会觉得这是不可能的事,即使有也不会落到自己头上。但是,如果说抽签抽中一个人,不是奖给100万,而是要拉出去枪毙的话,我相信,所有的朋友都会发抖地想:天啊!说不定就是我了!为什么很多好的事情,我们就不敢相信呢?为什么不敢相信我这辈子会成功呢?你一定要…  相似文献   

9.
中国企业在发展的每一个特定时期里,价值观是不一样的.今天我们要面对全球跨国公司,面对他们的竞争和合作,可能也要面对两种道德观,两种价值观.不管是我们本土化的还是西方的,这个游戏规则里边有的是法律约束的,你必须遵守的,有的是法律之外的,靠我们自己来评估.如果说没有法律来约束每个人,我们还有多少人在讲良心呢?我觉得良心这个东西,既是主动的,也是被动的,因为你不讲不行.还有一个你自己内心感到惭愧,你觉得这样做不公平、不公正.归纳起来,我觉得我们要对我们做的每一件事负责任,不管是你卖产品还是你从市场上拿了钱,大家会用钞票投你的信誉票,这是对你的真正评价.如果大家能够相信你,把钱交给你,那你首先就要追求它的价值的最大化.不管对投资者、对社会还是对家庭,都应该负起最起码的责任,至少在你的良心标准上,在你价值观上都能有交待.  相似文献   

10.
站在2014年春天的阳光里回看36岁创业之前的那个留德医学博士,韩小红觉得自己当时就是个小姑娘,对社会一无所知。如果不是医疗领域的高门槛和体检行业完全空白,恐怕她很难成功。  相似文献   

11.
一、没有成功经验的老板。如果你的老板经常沾沾自喜地说:“我经历过的事情太多了,像我这样垮下去又能站起来的人毕竟不多,我有我的独到之处。”这时你应该怀疑自己的老板了,如果不是他有某些重大的缺点,他不会总是经历失败,一个没有成功经验的老板又怎么能肯定下次一定会成功。二、喜新厌旧的老板。  相似文献   

12.
《经营者》2001,(2)
<正> 有很多人都感叹择业难,难择业,觉得自己没有用"武"之地,其实只要你善于发现,敢于面对现实,敢于投资,在我们的身边并不是没有"财"可发,如果你现在手中持有一万元,便可以投资当个"小老板"。  相似文献   

13.
<正>如果我们问电视观众,打开电视看什么?几乎100%的答案都是:看节目。如果我们再问他们,是否也看到了广告呢? 100%的人回答也是肯定的,但随之而来的就是他们不停地抱怨,广告太多、太长,甚至是太不真实。  相似文献   

14.
晓庄 《中外管理》2012,(8):125-126
面对风险决策时,如何让团队勇往直前?如何不让坏消息摧毁人的信心,甚至成为一种正向激励?实验:痛苦来自于损失卡尼曼的"前景理论"中有两大"定律":先看这样一个实验:一是有两个选择,A是肯定赢1000元,B是50%可能赢2000元,50%可能什么也得不到。你会选择哪一个呢?大部分人都选  相似文献   

15.
汪罗 《企业文化》2006,(7):76-76
你看上去精神很好!谁会不喜欢自己是个健康而阳光的人呢?即使她本身并非如此。希望和现实永远存在着距离,可是有时仅仅因为一句话,你会觉得天确实很蓝,自己也确实不错。你穿这身衣服真的很漂亮!如果这句话由售货员说出来,你当然会考虑是真是假。可是这样  相似文献   

16.
如果你正在菜市场买菜,突然冒出两个拿着话筒扛着摄像机的人问"你幸福么"你一定不会感到意外.回答这个问题的方式多种多样,但人们普遍都认为自己身处幸福之中.其实,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人们应该问问自己:我们真的了解幸福的含义么?  相似文献   

17.
我们在全球各地设有工厂,我跑了很多国家,最后发现,品牌必须靠自己创造,世界不会恩赐给你。怎么创造?有两点,一是速度,二是差异化家电业是充分竞争的行业,如今利润已像刀片一样薄,名牌可以赚大钱,如果不是品牌就什么都不是。海尔这么多年来,一直在希望潜心打造一个为中国人骄傲和争光的世界名牌。做了这么多年,我体会没有品牌不行,真要打造一个品牌真的很难。我前两年曾说过,有一个修行的人,30年前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后来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再后来得道了,这个修行的人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我们现在是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原来觉得走出去很简单,实际上真正走出去很难,但是开弓没有回头箭。  相似文献   

18.
1.愿意无条件力挺你的人。如果有人愿意挺你,他肯定是你的贵人。当他愿意无条件地挺你,只因为你是你,他相信“你”这个人,他接受你。一个愿意接受我们的人,他肯定是我们的贵人。当他知道有小人在你背后中伤你,说你的不是,他会挺你,帮你说好话来澄清!  相似文献   

19.
心情是个很抽象的东西,伪装得好的话只有自己知道,别人看不出来。喜怒不形之于色是一种修行,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大部分人的心情都挂在脸上。我们都是凡人,生活中遇到的事情也基本上是凡事,即便你自己认为是天大的事情,在别人眼中也大不到哪儿去。比如家人罹患绝症,你觉得天都塌了,到了医院,医生也是一副见惯不惊的样子,照章检查,照方拿药,如果需要手术,医生只问有没有人签字。至此,你也只好听天由  相似文献   

20.
你的客户是6号?你想让他爽快签单? 你的下属是6号?你想让管理更有成效? 你是6号?你想知道如何实现自我提升? 这都不是问题, 了解6号人格,让你轻松面对一切。 最近越来越多地昕到身边的人谈论九型人格理论,很多人都已经发现这一理论在自己生活中所能起到的作用。他们都发现:九型人格,让我们更懂得自己了。按心理学的说法:“注意力焦点等于一个人感到的事实!”九型人格里的每一型,都是一个人主观看世界的方式,超越这个性格,到达的才是真正的本我一一高我.我们相信,如果能认真地学习九型并将之运用于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中,我们终究会达到对自我的超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