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民增收是解决农民问题的关键,也是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保障。文章分析了农民增收的社会意义、我国农民收入现状及其原因,最后对农民增收的关键因素作了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势在必行。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是增加农民收入。要增加农民收入,关键是发展战略上要作实质性调整,实施从“多取少予”向“少取多予”的转变。实施“少取多予,”关键是克服现存制度的缺陷,进行制度创新,不断完善相关制度,为农民增收创设良好的制度环境。  相似文献   

3.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由来及其理论框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体现了城乡统筹发展的战略。它以提高农民收入、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为核心,以健全村民自治制度为保证,以发展生产夯实农村的物质基础,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实现农民整体素质的提高。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必须坚持市场化、法制化、非农化、民主化,发挥农民的主体地位,力戒形式主义、浮夸攀比之风,循序渐进地推动城乡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4.
目前,重庆边远山区农村的发展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在重庆边远山区新农村建设中,要进一步强化政府,特别是县、镇、村政府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主导地位;要充分保障农民的基本权益,但也不宜过分渲染其主体地位;要重视教育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基础性地位,并充分发挥外部市场的信息传播作用;也要重视旅游资源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统筹城乡发展、解决“三农”问题、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是新时期我国提出的一个完整的、系统的、长期的奋斗目标,涉及“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等若干问题,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高等农业院校科技力量雄厚,基础设施完备,教学、研究手段先进,在我国农业教育、知识创新和技术推广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相似文献   

6.
农民增收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中之重”,建立促进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收的长效机制,是农村工作中的一项根本性工作。由于我国当前农民收入状况与城市居民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对此本文对于如何建立促进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
长期以来,我国实行的是农村支持城市、农业为推进工业化提供资金积累的政策,这在一定历史阶段推进了我国的工业化进程,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村的发展。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其实质是统筹城乡发展,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让广大农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逐步建立以工补农、城乡互动、协调发展的新型城乡关系。财政作为国民经济的综合反映,是各级政府履行职能的物质基础、政策工具、体制保证和管理手段,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实践中肩负着重要责任。本文结合辽宁实际,研究提出财政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基本原则、工作重点和政策取向。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财政支农思路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农村建设包含了农村现代化的核心内容,也涵盖了“三农”工的各个方面,是我国农村全部工作的龙头和主线。因此,财政支农工作要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这条主线,不断创新财政支农工作的各项思路,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本文从财政支农工作的增长机制、引导机制、支出结构、管理体制和金融信贷支持五个方面对此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统筹城乡发展,就是要把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放到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综合考虑。统筹城乡发展,是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途径。新农村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涵盖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建设新农村,必须坚持统筹城乡发展这个根本指导方针,在符合农民意愿、带给农民实惠、得到农民拥护的基础上扎实稳步地推进。  相似文献   

10.
一、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几点认识 1.开展新农村建设,是统筹城乡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举措。20世纪50年代,我国也曾提出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概念。其后在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讲话和文件中,也多次提到要建设新农村。特别是进入90年代以来,围绕实现小康目标,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农村小康建设的热潮,名称各异、  相似文献   

11.
论文分析了湖南农民增收的历程和湖南农民增收的意义,并从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提出了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促进湖南农民增收的一系列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目前所提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与以前提法有明显区别,其鲜明特点是在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提下推进新农村建设;现阶段的新农村建设已不仅仅局限于农村村容村貌的改善或单纯农村经济发展,而是以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为目标,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培育农村生态文明,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之间是一致的关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要构成要素可分为环境要素、基础要素和效果因素三大类;环境要素的改善依赖于政府,基础要素的改善主要是农村自身建设,效果因素的改善依赖于环境因素和基础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在已有的相关文献研究的基础上,选取了城镇化率、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总量、人均农业GDP、农民人均财政支农资金、平均受教育年限、城乡收入比等几个较为重要的影响因素作为分析问题的切入点,应用适当的经济数理模型,对有关农民收入的历史数据和现状进行实证分析,寻找其根源,探讨影响农民收入的主要因素,并在此基础上对如何增加农民收入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对社会主义新农村有关理论及测度指标体系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所提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与以前提法有明显区别。现阶段的新农村建设已不仅仅局限于农村村容村貌的改善或单纯农村经济发展,而是以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为目标,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培育农村生态文明,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要构成要素可分为环境要素、基础要素和效果因素三大类;环境要素的改善依赖于政府,基础要素的改善主要是农村自身建设,效果因素的改善依赖于环境因素和基础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新农村测度指标体系应分成不同的级别,就目前而言,调控新农村建设主要靠县一级,考核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主要应放在县级和村级进行。  相似文献   

15.
贵州经济落后但生态良好,新农村建设给贵州的脱贫致富带来新的发展机遇,生态文明建设为贵州指明了发展方向.贵州需要从观念、基础设施、特色农业多方面入手,全方位推进,用完善的长效机制作保障,开创一条贫困地区新农村建设与生态建设共同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6.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及综合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现阶段的新农村建设以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为目标,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培育农村生态文明,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要构成要素可分为环境要素、基础要素和效果因素三大类;环境要素的改善依赖于政府,基础要素的改善主要是农村自身建设,效果因素的改善依赖于环境因素和基础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调控新农村建设主要靠县一级,考核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主要应放在县级和村级进行。分别研究设计了县级和村级新农村建设的评价指标体系,并提出了一套运用AHP、模糊隶属度函数、线性加权和函数对新农村建设进程进行综合评价的模型和方法体系。  相似文献   

17.
自“三农”问题突出摆在人们面前之后,党中央、国务院更加重视了对“三农”问题的治理,并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口号,本文对这一口号进行了政策分析,首先对问题形成的过程进行论述,其次对问题进行了定性分析,再次对问题进了详细的描述并提出了若干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8.
王左 《现代经济》2009,8(4):130-131
2006年2月2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发布,它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入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农业问题,农村问题,农民问题,一直是党和国家极为重视的工作重心。自2004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先后关于“三农”问题发布了八个一号文件,其实质就是要增强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协调国家经济发展的综合水平,从而带动国家经济的全面可持续发展。我们国家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71%,农村的发展与稳定有利于国家的安全与稳定,农村的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国家的繁荣与富强。  相似文献   

19.
家庭经营收入、工资性收入、财政转移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是我国农民增收的主要路径。但这四条农民增收的主要路径正逐渐表现出某些难以为继的局限性,以强化路径依赖为主要手段的农民增收政策与措施的效力开始出现边际效益递减的趋势,农民的持续性增收正陷入某种困局之中。要解决农民持续增收的困局,必须从农村经济的市场化改革入手,解决农村经济的深层次矛盾问题,而不应该将短期的因应性的宏观调控政策作为实现农民持续增收的唯一手段,这是实现农民持续增收的根本之策。本文对我国农民持续增收的困局进行了具体分析,进而提出了实现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2006年4月29日-30日,由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部主办,光明日报理论部协办,在北京21饭店隆重召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高层论坛”。此次论坛官、产、学结合,理论探讨、政策建议、实践经验总结结合,经济社会科学、自然技术科学结合,参加论坛的包括研究“三农”问题的顶级经济学家、两院院士、各级政府官员、企业家、高校和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